后组合灯支架、后组合灯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6715发布日期:2018-06-12 21:3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后组合灯支架、后组合灯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后组合灯包括制动灯、后位灯、转向灯、示廓灯等,一些车辆,例如卡车类车型中,后组合灯是安装在与车架连接或者与货箱地板连接的支架上,这种支架通常为钢材焊接而成,采用硬连接方式。具体地,后组合灯与支架采用螺栓连接,支架与车架纵梁或者货箱上的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形成了典型的硬连接结构。此外,卡车类车型的运输路况一般比较恶劣,长时间的震动以及装卸车过程中的叉车等外界因素的干扰,经常对后组合灯及支架造成失效破坏,具体的失效形式包括:后组合灯支架焊缝开裂、支架受外力变形、后组合灯受外力磕碰破损。

为了提高支架的强度,通常通过增加支架板材的厚度与焊接强度来实现,以避免受到外界作用力而造成后组合灯或者支架的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后组合灯支架,以解决后组合灯及支架受外界因素失效破坏的问题。

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后组合灯总成,该后组合灯总成配置有本公开提供的后组合灯支架。

本公开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配置有本公开提供的后组合灯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后组合灯支架,包括用于固定在车体上的过渡支架和用于安装后组合灯的橡胶板,所述过渡支架和所述橡胶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过渡支架为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的第一侧固定在所述车体上,第二侧固定在所述橡胶板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上开设有相互间隔的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侧上开设有相互间隔的两个第二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大小相同,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位置对齐。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上形成有用于焊接至所述车体的焊点。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后组合灯总成,包括后组合灯和用于将所述后组合灯固定到车体上的后组合灯支架,所述后组合灯支架为以上所述的后组合灯支架。

可选地,所述后组合灯贴合于所述橡胶板,并通过至少三个安装点固定在所述橡胶板上。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后组合灯总成。

可选地,所述车辆包括后货箱,所述后组合灯支架固定在所述后货箱的底部后方。

可选地,所述后组合灯总成的后端面位于所述后货箱的后壁的前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后组合灯通过软连接的形式与车体连接,橡胶板不仅可以缓冲车辆自身震动引起的损坏,也可以有效地缓解外界引起的直接撞击破坏。此外,过渡支架的尺寸可以很小,仅需起到连接橡胶板与车体的作用即可,由于橡胶材质重量小,其对安装时连接点的强度要求较低,并且由于减少了金属支架,可以实现整车轻量化。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后组合灯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也示出了车体的部分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 过渡支架 11 第一侧

111 第一安装孔 12 第二侧

121 第二安装孔 2 橡胶板

3 后组合灯 4 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前”、“后”均是以车辆在正常使用状态的方向为参照而定义的。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

如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的后组合灯支架包括用于固定在车体4上的过渡支架1和用于安装后组合灯3的橡胶板2,过渡支架1和橡胶板2固定连接。这样,后组合灯3通过软连接的形式与车体4连接。橡胶板2不仅可以缓冲车辆自身震动引起的损坏,也可以有效地缓解外界引起的直接撞击破坏,例如可以缓解来自叉车等装卸工具的破坏。此外,过渡支架1的尺寸可以很小,仅需起到连接橡胶板2与车体4的作用即可,由于橡胶材质重量小,其对安装时连接点的强度要求较低,并且由于减少了金属支架,可以实现整车轻量化。上述的车体4可以为车辆的车架纵梁以及后货箱底板等。

为了方便使过渡支架1固定在车体4上,过渡支架1可以为金属材质,其可以通过下述的螺纹连接或焊接等形式固定在车体4上。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过渡支架1可以为L形支架,L形支架的第一侧11固定在车体4上,第二侧12固定在橡胶板2上。由于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所在平面大致垂直,在将第一侧11安装到车体4以及将橡胶板2安装到第二侧12时,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不会相互干涉,以便于操作者装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侧11上形成有用于焊接至车体4的焊点。即,通过焊接的形式将第一侧11固定在车体4上,使得结构稳固,过渡支架1不易从车体4上脱落。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侧1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1,第二侧12上开设有两个第二安装孔121。这样,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铆接等形式将橡胶板2、过渡支架1以及车体4依次连接。其中第一安装孔111包括在第一侧11上相互间隔的两个,以使连接牢固,类似地,第二安装孔121包括在第二侧12相互间隔的两个。

进一步地,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大小相同,且第一安装孔111与第二安装孔121的位置对齐,使得二者可以通用。具体地,图1示出的矩形的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具有相同的长和宽,且安装孔的位置一一对应,在具体装配时,只需将过渡支架1的安装位置调整好,L形支架的一侧作为第一侧11,另一侧作为第二侧12即可。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后组合灯总成,包括后组合灯3和上述的后组合灯支架,该后组合灯支架用于将后组合灯3固定到车体4上。后组合灯总成具有上述的后组合灯支架的全部有益效果,此处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后组合灯3贴合于橡胶板2,并通过至少三个安装点固定在橡胶板2上,具体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将橡胶板2和后组合灯3固定。如图1所示,橡胶板2可以向下延伸至后组合灯3的底部,使得后组合灯3与橡胶板2紧密贴合。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配置有上述后组合灯总成并且具有后组合灯总成的全部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车辆可以为重卡、轻卡、微卡、挂车等卡车类车型,该类车具有后货箱,后组合灯支架固定在后货箱的底部后方。在这种情况下,后组合灯支架不凸出与后货箱的后方,能够避免被外界物体碰撞,例如在叉车装卸货物时,叉车不会碰撞后组合灯支架。

进一步地,后组合灯总成的后端面位于后货箱的后壁的前方。这样,过渡支架1、橡胶板2、后组合灯3均采用隐藏式设计,不凸出于后货箱的后方,后组合灯3和后组合灯支架均不会受到外界影响而失效破坏。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