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1527发布日期:2019-08-16 22:0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工业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亲民化,所以越来越多人选择驾车出行。智能手机由于其适应性以及较为完善的导航应用成为广大司机的宠儿,逐渐替代了车载导航系统。由此,车上往往需要配套一用于固定手机的支架,便于司机观察手机的导航界面。但是,手机常常会遇到电量不足的情况,需要一边充电一边导航,现有的支架只有支撑作用,与充电数据线分别独立设置,造成了司机的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充电装置,解决手机支架和充电数据线分别独立设置的问题。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包括用于支撑手机的支架,还包括用于为手机充电的有线充电模块以及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有线充电模块包括接收充电头、有线电路板以及输出充电头,所述有线电路板通过数据线分别连接接收充电头和输出充电头,所述有线电路板还与无线充电模块连接。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有线电路板上设有保险丝,当接收充电头接收的电流大于保险丝的保险电流,所述保险丝断开;当接收充电头接收的电流与保险丝的保险电流相一致,所述保险丝连接。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有线电路板包括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包括电感L1、二极管D1、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电感L1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以及电阻R2,所述电阻R1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以及电阻R2。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有线电路板还包括有线主控芯片、电容C1、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2和电容C3,所述有线主控芯片上设有输入端、使能端、时钟端和补偿端,所述输入端连接电容C1,所述电容C1还连接保险丝,所述使能端分别连接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电阻R4还连接输入端,所述时钟端连接电阻R5,所述电阻R6分别连接电容C2和补偿端,所述补偿端还连接电容C3。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有线电路板还包括电容C4、电阻R7、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和二极管D2,所述有线主控芯片上还设有开关控制端、启动端和反馈端,所述电容C4分别连接开关控制端和启动端,所述电容C4还连接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还分别连接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7,所述电阻R7分别连接反馈端、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7,所述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7还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无线电路板,所述有线电路板与无线电路板连接,所述无线电路板包括无线主控芯片以及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一半桥子模块、第二半桥子模块和电感L2,所述第一半桥子模块和第二半桥子模块均连接无线主控芯片,所述电感L2设在第一半桥子模块和第二半桥子模块之间。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无线电路板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容C8和电容C9,所述电阻R8分别连接电阻R9和电容C8,所述电阻R10分别连接电阻R9和电容C9,所述电阻R9还分别连接无线主控芯片、第一半桥子模块和第二半桥子模块。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无线电路板还包括滤波模块,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电容C10、电容C11、电阻R11、电容C12、电阻R12、电阻R13和二极管D3,所述电容C10分别连接无线主控芯片、电容C11和接地端,所述电容C11还连接电阻R11,所述电阻R11还分别连接电容C12和电阻R12,所述电阻R12还分别连接电阻R13和接地端,所述电容C12还连接接地端,所述电阻R13还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电感L2。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无线电路板还包括用于存储无线充电协议的数据存储模块。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正面四周设有多个支撑件,并且背面顶端设有挂钩,所述支架本体的背面还设有用于粘接的组合层,所述组合层由3M背胶和铁组合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充电装置,有线充电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均集成设置在支架上,用户可将手机放置在支架上,并通过有线充电模块或者无线充电模块对手机进行充电,便于用户实现一边充电一边使用手机,并且,有线充电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在充电时,产生的热量会分散到支架中,从而保证充电效率;由于不能保证外接的充电电源是否符合有线充电模块的标准,则有线充电模块设有保险丝,符合标准的充电电流再进行输入,能够避免充电电流过大损坏电路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的反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有线电路板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有线电路板的另一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无线电路板的无线主控芯片的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无线电路板的充电模块的电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无线电路板的供电模块的电路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无线电路板的滤波模块的电路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无线电路板的数据存储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具体地,参考图1,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手机的支架,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用于为手机充电的有线充电模块以及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有线充电模块包括连接外部电源的接收充电头21、用于控制的有线电路板以及连接手机的输出充电头23,所述输出充电头23和有线电路板之间还设有转换板22,所述输出充电头23设有多种输出接口,例如安卓接口以及IOS接口等。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安装在支架内部,所述支架的表面设有无线充电区域31,放置在其上面,并且手机与无线充电模块连接之后,可实现无线充电。所述有线电路板安装在支架内部,并通过常规的数据线24分别连接接收充电头21和输出充电头23,所述接收充电头21连接电源,所述输出充电头23连接手机,可实现有线充电。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有线电路板还与无线充电模块连接,为无线充电模块供电。所述充电装置将有线充电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集成设置在支架中,用户无需额外准备充电数据线,并且,所述有线充电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在对手机进行充电时,产生的热量会分散到支架中,从而能够保证充电效率。

在此,详细描述充电装置的使用方法:用户将手机固定放置在支架上,当手机遇到电量不足需要充电的情况时,可将接收充电头21插在汽车的电源上,并将输出充电头23插在手机上,可实现手机充电,这样能够便于用户一边充电一边利用手机执行导航等操作。由于现有手机常备有无线充电功能,所以,为了适应潮流,也可以将手机连接无线充电模块,实现手机充电。图1所示的接收充电头21和输出充电头23是用在汽车中的,当然,所述充电装置也可以不仅仅在汽车场景中使用,也可以在其它场景,例如在个人房间里,更换与普通家用插座相适应的接收充电头21,用户也可以一边充电一边利用手机执行播放音乐或者视频等操作。

再具体地,参考图1和图2,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设成与手机相一致的长方体,所述支架本体1的正面四周设有多个具有弹性的支撑件11,并且,所述支架本体1的背面顶端设有挂钩12,所述支架本体1的背面中间位置还设有用于粘接的组合层13。所述支架本体1通过挂钩12固定挂在汽车中的某一位置,再通过组合层13进一步地粘接固定,实现支架本体1的固定。优选地,所述组合层13由3M背胶和铁组合制成,粘性好,当然,所述组合层13也可以由磁铁制成,通过磁力吸附固定。随后,再将手机放置在支架本体1上,并通过支撑件11进行弹性固定,实现手机牢牢固定在支架本体1上。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述有线电路板上设有保险丝,以及预先设有一保险电流;所述接收充电头21连接充电电源,当接收充电头21接收的电流大于保险电流,所述保险丝断开,电流不会继续输入;当接收充电头21接收的电流与保险电流相一致,所述保险丝连接,进行电流输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保险电流除了可为具体数值之外,还可以为一范围值,例如1A至1.5A,当接收充电头21接收的电流在该范围内,所述保险丝实现导通。由于不能保证外接的充电电源是否符合有线充电模块的标准,则保险丝能够对电流进行检测,符合标准的电流再进行输入,能够避免充电电流过大损坏有线电路板,也能够保证充电效率。

进一步地,参考图3,所述有线电路板还包括有线主控芯片、电容C1、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2和电容C3,所述电容C1的电容值为0.1uF,所述电阻R3的电阻值为100K,所述电阻R4的电阻值为47K,所述电阻R5的电阻值为100K,所述电阻R6的电阻值为11.3K,所述电容C2的电容值为4.7nF,所述电容C3的电容值为47pF,所述有线主控芯片上设有输入端VIN、使能端EN、时钟端RT/CLK和补偿端COMP,所述输入端VIN连接电容C1,所述电容C1还分别连接保险丝,所述接收充电头21在接收12V电压之后输入到保险丝,若符合标准,所述保险丝导通,输入电压,所述使能端EN分别连接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电阻R3和电阻R4还连接输入端VIN,所述时钟端RT/CLK连接电阻R5,所述电阻R6分别连接电容C2和补偿端COMP,所述补偿端COMP还连接电容C3,所述电容C1、电阻R4、电阻R5、电容C2和电容C3均连接接地端。

更进一步地,参考图4,所述有线电路板包括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包括电感L1、二极管D1、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电感L1的电感值为10uH,所述电阻R1的电阻值为100K,所述电阻R2的电阻值为13K,所述电感L1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以及电阻R2,所述电阻R1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以及电阻R2。所述有线电路板还包括电容C4、电阻R7、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和二极管D2,所述电容C4的电容值为0.1uF,所述电阻R7的电阻值为20K,所述电容C5的电容值为100uF,所述电容C6的电容值为0.1uF,所述电容C7的电容值为0.1uF,所述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7并联,所述有线主控芯片上还设有开关控制端SW、启动端BOOT和反馈端FB,所述电容C4分别连接开关控制端SW和启动端BOOT,所述电容C4还连接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还分别连接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7,所述电阻R7分别连接反馈端FB、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7,所述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7还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输出电压给手机,以及反馈回输入端VIN。值得一提的是,在正常情况下,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输出5V电压,所述输出充电头23输出5V电压为手机充电。

具体地,参考图5和图6,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无线电路板,所述无线电路板与有线电路板连接,所述有线电路板为无线电路板提供降压之后的电源,例如,当有线电路板将接收充电头21传输的电源从12V降到5V之后,所述有线电路板将5V电源传输到无线电路板,为无线电路板供电。所述无线电路板包括无线主控芯片以及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一半桥子模块、第二半桥子模块和电感L2,所述第一半桥子模块和第二半桥子模块均连接无线主控芯片,所述电感L2设在第一半桥子模块和第二半桥子模块之间。

详细来说,参考图6,所述无线电路板设有高电平端GH1、自举端BST1、开关控制端SW1和低电平端GL1,所述第一半桥子模块包括电阻R14、电容C14、电阻R15、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和电容子模块,所述电阻R14的电阻值为12R,所述电容C14的电容值为100nF,所述电阻R15的电阻值为12R,所述电容C16的电容值为100nF,所述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均是带二极管的阻尼三极管,所述电容C17的电容值为10nF,所述电容C18的电容值为22nF,所述电容子模块包括多个并联的电容,所述高电平端GH1连接电阻R14,所述自举端BST1连接电容C14,所述电容C14还连接开关控制端SW1,所述低电平端连接电阻R15,所述电阻R14还连接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还分别连接开关控制端SW1、电容C16和电容C17,所述电容C16和电容C17并联后连接接地端,所述电阻R15还连接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2还连接电容C18和电容子模块,所述电容子模块连接电感L2,所述电容C18还连接接地端。

同理,参考图6,所述无线电路板还设有低电平端GL2、开关控制端SW2、自举端BST2和高电平端GH2,所述第二半桥子模块包括电阻R16、电容C15、电阻R17、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容C19、电容C20和电容C21,所述电阻R16的电阻值为12R,所述电容C15的电容值为100nF,所述电阻R17的电阻值为12R,所述电容C19的电容值为100nF,所述电容C20的电容值为100uF,所述电容C21的电容值为22nF,所述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均是带有二极管的阻尼三极管,所述低电平端GL2连接电阻R16,所述自举端BST2连接电容C15,所述电容C15还连接开关控制端SW2,所述开关控制端SW2还连接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所述电阻R16还连接三极管Q4,所述三极管Q3还连接电容C19和电容C20,所述电容C19和电容C20并联后连接接地端,所述三极管Q4还连接电容C21和电感L2,所述电容C21还连接接地端。

再具体地,参考图7,所述无线电路板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容C8和电容C9,所述电阻R8的电阻值为10R,所述电阻R9的电阻值为0.02R,所述电阻R10的电阻值为10R,所述电容C8的电容值为10uF,所述电容C9的电容值为10uF,所述电阻R8分别连接电阻R9和电容C8,所述电阻R8还连接无线主控芯片的IS_INN端,所述电阻R10分别连接电阻R9和电容C9,所述电容C9还连接无线主控芯片的VIN端,所述电阻R10还连接无线主控芯片的IS_INP端,所述电阻R9还分别连接无线主控芯片的PA_BRG端、第一半桥子模块的电容C16和第二半桥子模块的电容C19。

更具体地,参考图8,所述无线电路板还包括滤波模块,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电容C10、电容C11、电阻R11、电容C12、电阻R12、电阻R13和二极管D3,所述电容C11的电容值为680pF,所述电容C11的电容值为22nF,所述电阻R11的电阻值为1K,所述电容C12的电容值为5.6nF,所述电阻R12的电阻值为200K,所述电阻R13的电阻值为2.4K,所述电容C10分别连接无线主控芯片的DM0D_VIN端、电容C11和接地端,所述电容C11还连接电阻R11,所述电阻R11还分别连接电容C12和电阻R12,所述电阻R12还分别连接电阻R13和接地端,所述电容C12还连接接地端,所述电阻R13还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电感L2。

其中,参考图9,所述无线电路板还包括用于存储无线充电协议的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设有数据存储芯片,所述数据存储芯片设有CS#端、D0端、WP#端、VCC端、HOLD#端、CLK端和DI0端,所述CS#端连接无线主控芯片的GPIO3_CSN端,所述D0端连接无线主控芯片的GPIO5_MISO端,所述WP#端连接无线主控芯片的LDO33端,所述VCC端连接电容C13,所述电容C13的电容值为100nF,所述电容C13还连接接地端,所述HOLD#端和VCC端连接无线主控芯片的LDO33端,所述CLK端连接无线主控芯片的GPIO2_SCK端,所述DI0端连接无线主控芯片的GPIO4_MOSI端。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