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扫码式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1462发布日期:2019-03-14 00:22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电动汽车的扫码式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扫码式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电动汽车充电,在许多公共场合均具有能进行充电的电动汽车泊车位。

但是,现有的电动汽车泊车位是在固定位置划分了停车位,在停车位旁边设置充电桩。虽然,电动汽车能方便充电,但是,一些没有道德且素质差的人会将普通燃油车辆停放在电动汽车泊车位处。

这样导致原本应该正常充电的电动汽车不能进行充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在电动汽车泊车位处设置了相应的告示牌。但是,针对素质差的人告示牌根本不起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非充电车辆泊车的电动汽车的扫码式充电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动汽车的扫码式充电装置,包括桩头、二维码扫码开关、充电插头和停车位,所述桩头用于与电源电连接,电源、扫码开关和充电插头通过导线串联在一起,上述桩头竖直的固连在停车位边沿处,上述二维码扫码开关位于桩头上部,上述充电插头活动连接在桩头上,其特在于,本装置还包括驱动件、连接筒、连杆和挡杆组件,上述连接筒呈筒状且其水平的固连在停车位中心处,上述驱动件固连在连接筒上,上述连杆内端位于连接筒内且上述驱动件与连杆相连接,上述挡杆组件具有伸出连杆上部的趋势,上述二维码开关解锁后驱动件能拉动连杆并使连杆缩入连接筒管内,当连杆缩入连接筒后上述挡杆组件受到连接筒的挤压后能与连杆相平齐。

本装置中的二维码扫码开关为现有的普通技术,因此,在说明书中不再具体赘述。

初始状态时,挡杆组件伸出连杆,伸出的档杆组件能阻挡汽车,防止汽车驶入电动车泊车位。

当二维码扫码开关被扫码并打开后,表示此时进入充电计费模式。与此同时,驱动件动作,动作后的驱动件使连杆缩入连接筒内,档杆组件受到连接筒端口挤压,伸出连杆的档杆组件产生挤压变形并使变形后的档杆组件与连杆相平齐。

也就是说,二维码扫码开关被扫码打开后,档杆机构不再阻挡汽车,汽车能稳定进入电动汽车泊车位。从而进行充电。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的扫码式充电装置中,所述停车位处具有传感器,当传感器在设定时间内检测到停车位没有车辆时,传感器能发出控制驱动件动作的信号,该信号能使驱动件带动连杆伸出连接筒。

这样能保证电动汽车在正常充电过程中,档杆机构始终保持与连杆平齐。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的扫码式充电装置中,所述传感器在5—10分钟内检测到停车位没有车辆时,传感器能发出控制驱动件动作的信号,该信号能使驱动件带动连杆伸出连接筒。

在该时间范围内,扫码后至车辆驶入电动汽车泊车位的时间足够。

当然,电动汽车充电完成后驶出电动汽车泊车位后,再该比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其它未扫码的汽车也不能进入。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的扫码式充电装置中,所述挡杆组件包括杆挡杆一、挡杆二、弹簧和连杆上的导向槽,上述挡杆一内端铰接在连杆上,上述挡杆二内端连接在导向槽处且挡杆二内端能沿导向槽平移,上述挡杆一外端与挡杆二外端相铰接,上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连在连杆和挡杆二内端,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挡杆二和挡杆一的铰接处具有伸出连杆的趋势。

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档杆一与档杆二的铰接处始终具有位于连杆上部处的趋势,从而能稳定的阻挡汽车。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的扫码式充电装置中,所述挡杆一的长度大于档杆二的长度,所述挡杆一与连杆之间的夹角为10—30度,所述挡杆二与连杆之间的夹角为60—80度。

出现意外情况时,即充电过程中档杆机构也伸出连杆上部时,由于档杆一倾斜角度比较小,因此,汽车还是能强行的由停车位处驶出。反之,由于档杆二倾斜角度比较大,汽车强行驶入停车位的难度比较大。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的扫码式充电装置中,所述导向槽内端位于连杆中部处,导向槽外端靠近于连杆外端,上述弹簧一端连接在导向槽内端,弹簧另一端连接在挡杆二内端。

这样的结构是的弹簧不占用额外空间,其结构紧凑。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的扫码式充电装置中,所述连杆呈长板状,上述导向槽呈长条状且导向槽沿连杆的长度方向设置。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的扫码式充电装置中,所述挡杆一内端铰接在连杆侧部处。

这样的结构能使档杆一内端稳定的铰接在连杆侧部。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的扫码式充电装置中,所述挡杆二内端处固连有插销,上述插销外径与导向槽宽度相匹配且插销嵌于导向槽处。

通过插销能将档杆二内端稳定活动连接在连杆上。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的扫码式充电装置中,所述连接筒端口处具有平滑过度的导入部。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的扫码式充电装置中,所述导入部为连接筒端口处的圆角。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的扫码式充电装置中,所述导入部为连接筒端口处的倒角。

导入部的设置能避免档杆与连接筒端口处之间发生卡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电动汽车的扫码式充电装置由于对二维码扫码开关成功扫码后,档杆机构会下移至与连杆平齐,因此,汽车能正常驶入停车位,有效的避免了未扫码的其它汽车进入停车位,其稳定性比较高。

同时,驱动件带动连杆缩入连接筒就能使档杆机构与连杆平齐,因此,进一步的提高了其稳定性,缩入连接筒内的连接不占用额外空间,其结构还比较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电动汽车的扫码式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电动汽车的扫码式充电装置中档杆机构处于阻挡汽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电动汽车的扫码式充电装置中档杆机构处于放行汽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桩头;2、二维码扫码开关;3、充电插头;4、停车位;5、驱动件;6、连接筒;6a、导入部;7、连杆;7a、导向槽;8、传感器;9、档杆一;10、档杆二;10a、插销;1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电动汽车的扫码式充电装置,包括桩头1、二维码扫码开关2、充电插头3和停车位4,所述桩头1用于与电源电连接,电源、扫码开关2和充电插头3通过导线串联在一起,上述桩头1竖直的固连在停车位4边沿处,上述二维码扫码开关2位于桩头上部,上述充电插头3活动连接在桩头上。

如图1和图2和图3所示,本装置还包括驱动件5、连接筒6、连杆7和挡杆组件,上述连接筒6呈筒状且其水平的固连在停车位4中心处,上述驱动件5固连在连接筒6上,上述连杆7内端位于连接筒6内且上述驱动件5与连杆7相连接,上述挡杆组件具有伸出连杆7上部的趋势,上述二维码开关2解锁后驱动件5能拉动连杆7并使连杆7缩入连接筒6管内,当连杆7缩入连接筒6后上述挡杆组件受到连接筒6的挤压后能与连杆7相平齐。

本实施例中,驱动件5为气缸。

所述停车位4处具有传感器8,当传感器8在5—10分钟内检测到停车位4没有车辆时,传感器能发出控制驱动件5动作的信号,该信号能使驱动件5带动连杆7伸出连接筒6。

所述挡杆组件包括杆挡杆一9、挡杆二10、弹簧11和连杆7上的导向槽7a,上述挡杆一9内端铰接在连杆7上,上述挡杆二10内端连接在导向槽7a处且挡杆二10内端能沿导向槽7a平移,上述挡杆一9外端与挡杆二10外端相铰接,上述弹簧11的两端分别固连在连杆7和挡杆二10内端,在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挡杆二10和挡杆一9的铰接处具有伸出连杆7的趋势。

所述挡杆一9的长度大于档杆二10的长度,所述挡杆一9与连杆7之间的夹角为10—30度,所述挡杆二10与连杆7之间的夹角为60—80度。

所述导向槽7a内端位于连杆7中部处,导向槽7a外端靠近于连杆7外端,上述弹簧11一端连接在导向槽7a内端,弹簧11另一端连接在挡杆二10内端。

所述连杆7呈长板状,上述导向槽7a呈长条状且导向槽7a沿连杆7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挡杆一9内端铰接在连杆7侧部处。

所述挡杆二10内端处固连有插销10a,上述插销10a外径与导向槽7a宽度相匹配且插销10a嵌于导向槽7a处。

所述连接筒6端口处具有平滑过度的导入部6a。

所述导入部6a为连接筒6端口处的圆角。根据实际情况,所述导入部6a为连接筒6端口处的倒角也是可行的。

本装置中的二维码扫码开关为现有的普通技术,因此,在说明书中不再具体赘述。

初始状态时,挡杆组件伸出连杆,伸出的档杆组件能阻挡汽车,防止汽车驶入电动车泊车位。

当二维码扫码开关被扫码并打开后,表示此时进入充电计费模式。与此同时,驱动件动作,动作后的驱动件使连杆缩入连接筒内,档杆组件受到连接筒端口挤压,伸出连杆的档杆组件产生挤压变形并使变形后的档杆组件与连杆相平齐。

也就是说,二维码扫码开关被扫码打开后,档杆机构不再阻挡汽车,汽车能稳定进入电动汽车泊车位。从而进行充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