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型板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6496发布日期:2019-11-09 00:45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强型板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增强型板簧。



背景技术:

板弹簧简称板簧,大家知道板弹簧是由许多具有弹性、宽厚一致,而且长短不一的钢片所组成的。其作用是把车架与车桥用悬挂的形式连接在一起,裸露在车架与车桥之间,承受车轮对车架的载荷冲击,消减车身的剧烈振动,保持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对不同路况的适应性。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487847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增强型车用板簧,包括多个板簧片体,其上面的板簧片体最长,它是第一板簧片体,下面的板簧片体依次变短,整个板簧形成倒山脊形结构,第一板簧片体两端有耳部;所述的第一板簧片体两端部位比其中间部位具有更厚的厚度,两端变厚的部位是厚部,中间部位是薄部,所述的两端部位包括耳部,所述厚部的厚度是薄部厚度的1.1—1.2倍,所述的厚部和薄部用平滑的斜线过渡,过渡部分的长度不小于薄部厚度的6倍。

上述实用新型中的存在以下不足:板簧由多个厚度相同的板簧片体组成,板簧片体呈弧形且各个部分的宽度和厚度均相同,由于板簧所承受的载荷冲击力主要集中于板簧片体的中部,而两端所承受的载荷较小,使现有的板簧片体不仅浪费了材料,而且增加车体承受的重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型板簧,板簧片体的敞口端顶部设置有一个水平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中部与板簧片体之间连接有一个空气弹簧,空气弹簧能能够对车体产生的载荷减震缓冲,减少车体给板簧片体载荷冲击,代替传统的由多块板簧片体来承载车体运动产生的载荷,不仅节省材料,还能使车体轻量化。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增强型板簧,包括呈弧形设置的板簧片体,所述板簧片体敞口端的顶部水平设置有与车体抵接的支撑板,板簧片体以及支撑板均由具有弹性的钢板制成,板簧片体中部与支撑板底部之间连接有空气弹簧,板簧片体远离敞口端的一端的中部连接有一个与车体抵接的基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板簧片体所承受的载荷冲击力主要集中于板簧片体的中部,板簧片体的中部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空气弹簧,空气弹簧能能够对车体产生的载荷减震缓冲,减少车体给板簧片体载荷冲击,代替传统的由多块板簧片体来承载车体运动产生的载荷,不仅节省材料,还能使车体轻量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簧片体分为水平设置的中间部以及对称固定连接于中间部两端且呈弧形设置的左端部和右端部;所述左端部和右端部从中间部向远离中间部的两端厚度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空气弹簧安装于板簧片体顶部时,螺纹柱位于螺杆的正上方,转动固定套筒,固定套筒沿螺杆的轴向向上运动至将螺杆和螺纹柱的连接处外,且部分固定套筒与螺纹柱螺纹连接,即可将螺杆和螺纹柱固定,进而能够将空气弹簧与支撑板固定,而左端部和右端部所承受的载荷较小,因此左端部和右端部的宽度减小不会影响它对载荷的承受能力,不仅可以节省板簧片体的材料,还能减轻板簧片体的重力,对车体轻量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端部和右端部均从中间部向远离中间部的一端宽度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板簧片体所承受的载荷主要集中于板簧片体的中部,而两端所承受的载荷较小,因此左端部和右端部的宽度减小不会影响它对载荷的承受能力,不仅可以节省板簧片体的材料,还能减轻板簧片体的重力,对车体轻量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可拆卸连接于板簧片体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支撑板长时间与车体接触,与车体之间会发生摩擦,因此支撑板一段时间后会被损坏,支撑板与板簧片体之间可拆,便于对支撑板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簧片体两端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支撑板两端的底部固设有凸块,支撑板与板簧片体之间连接有固定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安装时,将支撑板的凸块插接于板簧片体的凹槽内,然后通过固定螺栓将支撑板与板簧片体固定,即可将支撑板与板簧片体固定,土块与凹槽配合,便于对支撑板和板簧片体进行预定位,固定螺栓便于对支撑板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气弹簧与支撑板以及与板簧片体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空气弹簧支撑板之间可拆,与板簧片体之间也可拆,可拆卸连接,便于对空气弹簧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簧片体的顶部固设有燕尾块,空气弹簧的底部开设有滑移连接于燕尾块上的燕尾槽;所述空气弹簧的顶部固设有竖向设置的螺杆,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竖向移动的固定套筒,支撑板的底部固设有与螺杆抵接且直径与螺杆相同的螺纹柱。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空气弹簧底部的燕尾槽滑移连接于燕尾块的顶部,使螺纹柱和螺杆对齐,转动固定套筒,固定套筒沿螺杆的轴向向上运动至将螺杆和螺纹柱的连接处外,且部分固定套筒与螺纹柱螺纹连接,即可将螺杆和螺纹柱固定,进而能够将空气弹簧与支撑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簧片体左端部和右端部的厚度范围为8~12mm,中间部的厚度范围为12~16.7mm。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对于不同重量的车体,对于需要承载的车体载荷所需要的板簧片体的厚度不同,不同重量的车体,可采用中间部不同厚度、左端部和右端部不同厚度的板簧片体以适应车体所产生的载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簧片体左端部和右端部的宽度范围为60~76mm,中间部的宽度为76~80.3mm。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对于不同重量的车体,对于需要承载的车体载荷所需要的板簧片体的宽度不同,不同重量的车体,可采用中间部不同宽度、左端部和右端部不同宽度的板簧片体以适应车体所产生的载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簧片体的两端顶部固设有用于与车体连接的卷耳。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板簧片体与车体连接时,使连接件穿过卷耳后与车体连接,即可将板簧片体与卷耳固定,卷耳能够便于板簧片体与车体的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弧形板簧片体的顶部水平设置有支撑板,在支撑板与板簧片体的内侧设置有空气弹簧,空气弹簧能够承载部分车体产生的载荷,即减小板簧片体所承载的载荷,代替传统的由多块板簧片体固定在一起来承载车体的载荷,不仅节省材料,还能使车体轻量化;

2.通过使板簧片体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从中间部向远离中间部的一端宽度逐渐减小,厚度也逐渐减小,能够节省材料,还能使车体轻量化;

3.通过使空气弹簧与支撑板以及与板簧片体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空气弹簧支撑板之间可拆,与板簧片体之间也可拆,可拆卸连接,便于对空气弹簧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是板簧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1、板簧片体;11、中间部;12、左端部;13、右端部;14、卷耳;15、防腐涂漆;16、卡槽;17、燕尾块;18、螺纹孔二;19、凹槽;2、支撑板;21、凸块;22、固定螺栓;23、螺纹柱;3、基座;31、螺纹孔一;32、内六角螺栓;4、空气弹簧;41、燕尾槽;42、螺杆;43、固定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增强型板簧,参见图1,包括一个弧形的板簧片体1,板簧片体1的敞口端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一个水平设置的支撑板2,支撑板2与车体抵接,板簧片体1以及支撑板2均由具有弹性的钢板制成,板簧片体1远离敞口端的中部连接有一个与车体抵接的基座3,板簧片体1内的中部与支撑板2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空气弹簧4。空气弹簧4的刚度是可变的,当作用在空气弹簧4上的载荷增加时,容器内的定量气体气压升高,弹簧的刚度增大,反之,当载荷减小时,弹簧内的气压下降,刚度减小,故它具有较理想的弹性特性。当支撑板2承接车体传出的载荷时,空气弹簧4能减少车体的震动,减少车体传输给板簧片体1的载荷,代替传统的由多个板簧片体1来承载车体运动产生的载荷。

参见图2,板簧片体1包括水平设置的中间部11,呈弧形且弯曲度相同的左端部12和右端部13,左端部12、中间部11以及右端部13一体成型,左端部12和右端部13相对于中间部11对称设置;左端部12和右端部13均从中间部11向远离中间部11的一端宽度逐渐减小,由于板簧片体1所承受的载荷主要集中于板簧片体1的中部,而两端所承受的载荷较小,因此左端部12和右端部13的宽度减小不会影响它对载荷的承受能力,不仅可以节省板簧片体1的材料,还能减轻板簧片体1的重量,对车体轻量化;左端部12和右端部13均从中间部11向远离中间部11的一端厚度逐渐减小,由于板簧片体1所承受的载荷主要集中于板簧片体1的中部,而两端所承受的载荷较小,因此左端部12和右端部13的宽度减小不会影响它对载荷的承受能力,不仅可以节省板簧片体1的材料,还能减轻板簧片体1的重量,对车体轻量化。

参见图2,板簧片体1左端部12和右端部13的厚度范围为8~12mm,中间部11的厚度范围为为12~16.7mm,对于不同重量的车体,可采用中间部11不同厚度,左端部12和右端部13不同厚度的板簧片体1以适应车体所产生的载荷;板簧片体1左端部12和右端部13的宽度范围为60~76mm,中间部11的宽度为76~80.3mm,对于不同重量的车体,可采用中间部11宽度不同,左端部12和右端部13宽度不同的板簧片体1以适应车体所产生的载荷。

参见图2,板簧片体1的两端顶部固设有向内翻折形成的卷耳14,板簧片体1通过卷耳14与车体固定,常用连接方式是通过螺栓穿过卷耳14,然后再通过螺母将卷耳14与车体固定,进而能够将板簧片体1与车体固定。在板簧片体1的外侧壁上喷有防腐涂漆15,防腐涂漆15能够防止酸雨等对板簧片体1造成腐蚀,延长板簧片体1的使用寿命;板簧片体1的凹面开设有贯穿左端部12、中间部11以及右端部13的凹槽19,凹槽19依次穿过板簧片体1的左端部12、中间部11以及右端部13的中部,凹槽19两侧的凸起能够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凹槽19还能够节省材料,减小板簧片体1的重量,从而使车体轻量化。

参见图3和图4,板簧片体1的两端顶部开设有水平设置的卡槽16,支撑板2的两端底部固设有卡接于卡槽16内的凸块21,支撑板2的两端螺纹连接有将支撑板2与板簧片体1固定的固定螺栓22;板簧片体1的中间部11顶端固设有一个燕尾块17,空气弹簧4的底部开设有一个能够水平滑移于燕尾块17外的燕尾槽41,空气弹簧4的顶部固设有一根竖向的螺杆42,螺杆42上螺纹连接有一个固定套筒43,支撑板2底部固设有一根竖向设置的螺纹柱23,螺纹柱23和螺杆42的直径相同,将空气弹簧4安装于板簧片体1顶部时,螺纹柱23位于螺杆42的正上方,转动固定套筒43,固定套筒43沿螺杆42的轴向向上运动至将螺杆42和螺纹柱23的连接处外,且部分固定套筒43与螺纹柱23螺纹连接,即可将螺杆42和螺纹柱23固定,进而能够将空气弹簧4与支撑板固定;基座3的底部开设有一个螺纹孔一31,板簧片体1水平部的中心开设有一个螺纹孔二18,基座3内螺纹连接有一个与螺纹孔一31、螺纹孔二18连接的内六角螺栓32,内六角螺栓32将基座3与板簧片体1固定。

使用原理:使支撑板2的顶部与车体抵接,基座3也与车体抵接,再通过螺栓穿过卷耳14后与车体连接,再通过螺母将板簧片体1与车体固定;车体运动产生的载荷传输给支撑板2,再经支撑板2传输给空气弹簧4以及板簧片体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