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空气净化功能安全顶窗用顶盖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6029发布日期:2020-02-28 07:57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空气净化功能安全顶窗用顶盖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空气净化功能安全顶窗用顶盖总成。



背景技术:

在《客车结构安全要求》强制要求ii级和iii级客车设置紧急撤离仓口。撤离仓口是指仅在紧急情况下供乘客作为应急出口的车顶或地板上的开口,即安全天窗和地板出口。乘员数小于等于50人需设置1个,乘员数大于50人设置2个,紧急撤离舱口要求设置于地板与车顶上,由于车内地板上设置从内、外部都能打开的紧急撤离舱口结构复杂,位置难于满足要求,因而安装于汽车车顶盖的安全天窗为紧急撤离舱口的常见形式。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上安装的安全天窗主要由顶盖总成与安装框组成,通过安装框固定在车辆顶部,顶盖总成内设有换气扇装置,顶盖总成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安装框上,另一端通过设有的应急手柄与安装框锁扣连接;应急手柄位于顶盖总成外的一端为外操作手柄,位于顶盖总成内的一端为内操作手柄,可以通过拧动外操作手柄或内操作手柄开启顶盖总成。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人体与物品都会散发出包括各类细菌、甲醛、二氧化碳等各种气体污染物,从而对车内空气造成污染,影响车内人员特别是孩子与老人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空气净化功能安全顶窗用顶盖总成,结构合理,安装方便,换气与净化效果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带空气净化功能安全顶窗用顶盖总成,包括顶盖、第一气道隔板、第一风机、第二气道隔板、顶盖内衬、内胆、第二风机、第二风机安装座与净化装置安装座;所述顶盖上设有第一风机安装室,所述第一风机安装在第一风机安装室内;所述第一气道隔板安装在顶盖上对第一风机安装室进行覆盖,并在第一风机安装室的右侧留有缺口,该缺口为换气口;所述第一气道隔板上设有与第一风机对应的开口;所述内胆上设有第二风机的进气口与出气口,并在出气口的上下两侧设有格栅窗口;所述第二风机固定在第二风机安装座上,通过第二风机安装座固定在第二气道隔板上;所述净化装置安装座上设有净化装置,通过净化装置安装座固定在第二气道隔板;所述第二气道隔板固定在内胆上对进气口与出气口进行遮盖包围,使得第二风机安装座位于进气口上方,净化装置位于出气口的正上方,出气口两侧的格栅窗口位于第二气道隔板的外部;所述顶盖内衬上设有与换气口对应的格栅口;所述内胆固定在顶盖内衬上,通过顶盖内衬固定在顶盖上;第一风机工作,空气从换气口进入通过格栅窗口排出,或空气从格栅窗口进入通过换气口排出;第二风机工作,空气从进气口进入通过净化装置净化从出气口排出。

所述顶盖包括顶盖主体,顶盖主体在其顶面上设有凸面,凸面由两个半圆台形面通过半径较大的一端连接组成;所述顶盖主体在其右端还设有外扩区域,外扩区域位置与换气口位置对应;所述外扩区域上设有第一圆弧面、连接面与第二圆弧面,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之间通过连接面连接,所述连接面高于顶盖主体的顶面;所述第一圆弧面、第二圆弧面与连接面从外扩区域一直延伸至顶盖主体的顶面上与凸面连接,大大提高空气的容纳空间,提高空气换气速度。

所述顶盖内衬在格栅口处还设有格栅挡板,所述格栅挡板安装后朝下的表面上还设有一圈延伸筋条,通过延伸筋条抵挡换气时将树叶等杂物吸入格栅口。

所述内胆在出气口处还设有可拆卸的格栅板,通过可拆卸的格栅板方便净化装置更换。

所述格栅板上设有卡脚,内胆上设有与其配合的卡接口,格栅板通过卡脚配合卡接口固定在内胆上,通过卡扣连接方便格栅板的拆卸。

所述第二风机安装座由风机安装部分与进气口通道部分组成,风机安装部分设在进气口通道部分的右侧,风机安装部分上设有风叶放置槽,风叶放置槽与进气口通道部分连通,风叶放置槽上还设有出气孔,通过出气孔将进气口通道部分进入的气体排出给净化装置,第二风机安装座安装在第二气道隔板上,通过第二气道隔板上固定在内胆上,使得其进气口通道部分与内胆上的进气口连通。通过进气口通道部分起导流的作用,使得进气口空气进入更加快速。

所述第二风机包括电机,电机两端的转轴上分别连接有叶片;所述第二风机安装座上设有两个风叶放置槽与一个电机安装槽,第二风机的电机固定在电机安装槽内,使得两侧叶片对应在两个风叶放置槽中;通过双叶片的第二风机加快车厢内气流循环的速度,进一步提高车厢空气净化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通过第一气道隔板在顶盖总成内形成第一风机用的气流通道,通过第二气道隔板在顶盖总成内形成第二风机用的气流通道,使得两个气流通道相对独立;通过第一风机实现车厢内外空气的循环,通过第二风机实现车厢内部空气循环净化;通过顶盖上设有的凸面和与其连接的第一圆弧面、连接面、第二圆弧面大大提高了换气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顶盖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为顶盖、2为第一气道隔板、3为第一风机、4为第二气道隔板、5为顶盖内衬、6为内胆、7为第二风机、8为第二风机安装座、9为净化装置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知,一种带空气净化功能安全顶窗用顶盖总成,包括顶盖1、第一气道隔板2、第一风机3、第二气道隔板4、顶盖内衬5、内胆6、第二风机7、第二风机安装座8与净化装置安装座9;所述顶盖1上设有第一风机安装室11,所述第一风机3安装在第一风机安装室11内;所述第一气道隔板2安装在顶盖1上对第一风机安装室11进行覆盖,并在第一风机安装室11的右侧留有缺口,该缺口为换气口100;所述第一气道隔板2上设有与第一风机3对应的开口21;所述内胆6上设有第二风机7的进气口61与出气口62,并在出气口62的上下两侧设有格栅窗口;所述第二风机7固定在第二风机安装座8上,通过第二风机安装座8固定在第二气道隔板4上;所述净化装置安装座9上设有净化装置,通过净化装置安装座9固定在第二气道隔板4;所述第二气道隔板4固定在内胆6上对进气口61与出气口62进行遮盖包围,使得第二风机安装座8位于进气口61上方,净化装置位于出气口62的正上方,出气口62两侧的格栅窗口位于第二气道隔板4的外部;所述顶盖内衬5上设有与换气口100对应的格栅口51;所述内胆6固定在顶盖内衬5上,通过顶盖内衬5固定在顶盖1上;第一风机3工作,空气从换气口100进入通过格栅窗口排出,或空气从格栅窗口进入通过换气口100排出;第二风机7工作,空气从进气口61进入通过净化装置净化从出气口62排出。所述顶盖内衬5在格栅口51处还设有格栅挡板200,所述格栅挡板200安装后朝下的表面上还设有一圈延伸筋条,通过延伸筋条抵挡换气时将树叶等杂物吸入格栅口51。所述内胆6在出气口62处还设有可拆卸的格栅板63,通过可拆卸的格栅板63方便净化装置更换。所述格栅板63上设有卡脚,内胆6上设有与其配合的卡接口,格栅板63通过卡脚配合卡接口固定在内胆6上。所述第二风机安装座8由风机安装部分与进气口通道部分组成,风机安装部分设在进气口通道部分的右侧,风机安装部分上设有风叶放置槽,风叶放置槽与进气口通道部分连通,风叶放置槽上还设有出气孔,通过出气孔将进气口通道部分进入的气体排出,第二风机安装座8安装在第二气道隔板4上,通过第二气道隔板4上固定在内胆6上,使得其进气口通道部分与内胆6上的进气口61连通,通过进气口通道部分起导流的作用,使得进气口空气进入更加快速。

所述第二风机7包括电机,电机两端的转轴上分别连接有叶片;所述第二风机安装座8上设有两个风叶放置槽与一个电机安装槽,第二风机的电机固定在电机安装槽内,使得两侧叶片对应在两个风叶放置槽中;通过双叶片的第二风机7加快车厢内气流循环的速度,进一步提高车厢空气净化的速度。

由图3知,所述顶盖1包括顶盖主体12,顶盖主体12在其顶面上设有凸面13,凸面13由两个半圆台形面通过半径较大的一端连接组成;所述顶盖主体12在其右端还设有外扩区域14,外扩区域14位置与换气口100位置对应;所述外扩区域14上设有第一圆弧面141、连接面142与第二圆弧面143,第一圆弧面141与第二圆弧面143之间通过连接面142连接,所述连接面142高于顶盖主体12的顶面;所述第一圆弧面141、第二圆弧面143与连接面142从外扩区域14一直延伸至顶盖主体12的顶面上与凸面13连接,大大提高顶盖1内空气的容纳空间,提高空气换气速度。

使用时,车辆仪表台内的控制器控制第一风机3(正转)工作,将车厢的空气从换气口100进入通过开口21进入内胆6,并经内胆6出气口62两侧的格栅窗口排出进入车厢;或控制器控制第一风机3(反转)工作,将车厢内的空气从内胆6出气口62两侧的格栅窗口吸入,经开口21后从换气口100排出;从而实现车厢内部空气的换气工作;另外控制器控制第二风机7工作,通过进气口61进入的车厢内空气经净化装置净化后,由出气口62排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通过第一气道隔板2在顶盖总成内形成第一风机3用的气流通道,通过第二气道隔板4在顶盖总成内形成第二风机7用的气流通道,使得两个气流通道相对独立;通过第一风机3实现车厢内外空气的循环,通过第二风机7实现车厢内部空气循环净化,通过顶盖1上设有的凸面13和与其连接的第一圆弧面141、连接面142、第二圆弧面143大大提高了换气速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