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线自收放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15659发布日期:2020-09-23 01:4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线自收放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线自收放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和生活水平的进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重,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的燃油车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措施,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广泛使用,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行业也随之兴起。

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普遍存在充电线过长不方便收纳的问题,随意缠绕摆放的充电线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困扰,使用时需要将充电线拉出充电桩外在完成充电后,都需要人为的将充电线放回充电桩,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由于电动汽车的充电桩充电电压较高,若不断开电源,直接使充电枪对汽车的充电接口进行插拔,则极有可能产生接触电弧,从而引发触电危险;另外,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时存在停车规范问题,部分车辆停放位置距离充电桩的位置较远,导致充电线过度拉扯断裂,易造成充电线断裂损坏。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充电线自收放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充电线卷收不便且存在触电危险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充电线且安全性能高的充电线自收放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充电线自收放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桩体和充电线,所述桩体一侧的地面内嵌设有密封箱,所述桩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卷收槽,所述卷收槽内设有竖直设置的卷收轮,所述桩体内设有驱动腔,所述卷收轮的下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延伸至驱动腔内设置,所述密封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标识板,所述标识板为中部向上拱起的弹性板,所述标识板的上表面凸出地面设置,所述密封箱通过导气管与驱动腔连通,所述导气管靠近驱动腔的一端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导气管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滑塞,所述滑塞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柱,所述驱动腔内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横板,所述横板内贯穿固定有螺纹筒,所述螺纹柱贯穿螺纹筒并与螺纹筒螺纹配合,所述螺纹柱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弹性接电片,所述驱动腔的顶面设有与第一弹性接电片匹配的第二弹性接电片,所述螺纹柱通过传动机构与转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上安装有限流阀,限流阀可限制密封箱内空气进入导气管的流量和流速,避免因车辆过重,导气管内气压瞬间增大,使第一弹性接电片与第二弹性接电片发生猛烈撞击导致损坏。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接电片与外界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接电片与充电线的一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同轴套设在螺纹柱外的齿柱,所述转轴的下端同轴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柱啮合。

优选的,所述驱动腔的侧壁上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标识板处设置,气压作用下滑塞向上移动时,将驱动腔内的空气挤压并通过排气管吹拂在标识板表面,将标识板表面的灰尘、杂物吹出,提高了标识板的辨识度,便于车辆规范停放。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新能源汽车在需要充电时,行驶至充电桩旁,使前车轮压在标识板上,若前车轮未压在标识板上,则充电线无法从充电桩中拉出,起到了规范停车的作用,防止车辆停放位置距离充电桩的位置较远,导致充电线过度拉扯断裂,造成损坏的问题出现。

新能源汽车的前车轮压在标识板上时,标识板在车辆的压力作用下向密封箱内凹陷,密封箱内的气压增大,空气进入导气管内并推动滑塞向驱动腔方向靠近,则带动螺纹柱向上移动,因螺纹筒无法转动,则螺纹柱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发生转动,带动与之同轴固定的齿柱转动,齿柱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转动,则卷收轮正向转动,将充电线放出,则可轻易将充电线拉出卷收槽外,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

充电完成后,将充电线与车辆分离,车辆行驶离开标识板,标识板弹起并回复原状,将导气管内的气体重新抽吸至密封箱内,在气压作用下,滑塞带动螺纹柱向下移动并复位,则螺纹柱带动齿柱反向转从而通过齿轮带动卷收轮反向转动,将充电线自动卷收回卷收槽内,避免充电线随意摆放对工作人员和交通造成困扰。

在充电时,滑塞带动螺纹柱向上移动至极限位置,第一弹性接电片与第二弹性接电片接触,将充电线与外界电源导通,实现对车辆的充电;充电完成后,车辆驶离标识板,滑塞带动螺纹柱向下移动复位,第一弹性接电片与第二弹性接电片断开接触,充电线处于断电状态,可防止行人误触而导致触电危险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充电线自收放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实施例1未充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充电线自收放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实施例1充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充电线自收放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桩体、2充电线、3密封箱、4卷收槽、5卷收轮、6驱动腔、7转轴、8标识板、9导气管、10滑塞、11螺纹柱、12横板、13螺纹筒、14第一弹性接电片、15第二弹性接电片、16限流阀、17齿柱、18齿轮、19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充电线自收放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桩体1和充电线2,桩体1一侧的地面内嵌设有密封箱3,桩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卷收槽4,卷收槽4内设有竖直设置的卷收轮5,桩体1内设有驱动腔6,卷收轮5的下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轴7,转轴7的下端延伸至驱动腔6内设置。

密封箱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标识板8,标识板8为中部向上拱起的弹性板,标识板8的上表面凸出地面设置,密封箱3通过导气管9与驱动腔6连通,导气管9靠近驱动腔6的一端沿竖直方向布置,导气管9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滑塞10,滑塞10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柱11,驱动腔6内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横板12,横板12内贯穿固定有螺纹筒13,螺纹柱11贯穿螺纹筒13并与螺纹筒13螺纹配合,螺纹柱11为粗牙螺纹,螺纹升角大于螺旋副的当量摩擦角,不具有自锁性,螺纹柱11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弹性接电片14,驱动腔6的顶面设有与第一弹性接电片14匹配的第二弹性接电片15,第一弹性接电片14与外界电源电连接,第二弹性接电片15与充电线2的一端电连接。

螺纹柱11通过传动机构与转轴7连接,传动机构包括同轴套设在螺纹柱11外的齿柱17,转轴7的下端同轴安装有齿轮18,齿轮18与齿柱17啮合。

导气管9上安装有限流阀16,限流阀可限制密封箱内空气进入导气管的流量和流速,避免因车辆过重,导气管内气压瞬间增大,使第一弹性接电片与第二弹性接电片发生猛烈撞击导致损坏。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新能源汽车在需要充电时,行驶至充电桩旁,使车辆的前车轮压在标识板8上,若前车轮未压在标识板8上,则因卷收轮5无法转动,导致充电线2无法从充电桩中拉出,起到了规范停车的作用,防止车辆停放位置距离充电桩的位置较远,导致充电线2过度拉扯断裂,造成损坏的问题出现。

新能源汽车的前车轮压在标识板8上时,标识板8在车辆的压力作用下向密封箱3内凹陷(如图2所示),密封箱3内的气压增大,空气进入导气管9内并推动滑塞10向驱动腔6方向靠近,则带动螺纹柱11向上移动,因螺纹筒13无法转动,则螺纹柱11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发生转动,带动与之同轴固定的齿柱17转动,齿柱17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18转动,则卷收轮5正向转动,将充电线2放出,则可轻易将充电线2拉出卷收槽4外,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

充电完成后,将充电线2与车辆分离,车辆行驶离开标识板8,标识板8弹起并回复原状(如图1所示),将导气管9内的气体重新抽吸至密封箱3内,在气压作用下,滑塞10带动螺纹柱11向下移动并复位,则螺纹柱11带动齿柱17反向转从而通过齿轮18带动卷收轮5反向转动,将充电线2自动卷收回卷收槽4内,避免充电线随意摆放对工作人员和交通造成困扰。

在充电时,滑塞10带动螺纹柱11向上移动至极限位置,第一弹性接电片14与第二弹性接电片15接触,将充电线2与外界电源导通,实现对车辆的充电;充电完成后,车辆驶离标识板8,滑塞10带动螺纹柱11向下移动复位,第一弹性接电片14与第二弹性接电片15断开接触,充电线2处于断电状态,可防止行人误触而导致触电危险的问题发生。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驱动腔6的侧壁上连通有排气管19,排气管19的另一端延伸至标识板8处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气压作用下滑塞10向上移动时,将驱动腔6内的空气挤压并通过排气管19吹拂在标识板8表面,将标识板8表面的灰尘、杂物吹出,提高了标识板的辨识度,便于车辆规范停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