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调节软硬坐感的座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3303发布日期:2020-10-30 21:1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以调节软硬坐感的座垫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调节软硬坐感的座垫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家具座椅或者汽车座椅等领域,主要通过设置座椅内部的气囊来调整坐垫的软硬程度,使得座椅变得更加舒适。例如,现有专利名称:可调硬度的车辆座椅,申请号:201310149041.2如图1所示,主要是通过装备在座垫内部的一系列气压控制阀来调整第一气囊a、第二气囊b、第三气囊以及第四气囊d的充气量控制气囊内的气压,从而达到调整座垫软硬舒适度的目的。

上述专利所描述的的调整座垫软硬舒适度的结构方案存在以下不足:

1.气囊本身在调整其内部的气压时会产生形变,会影响到产品本身的外观;

2.气囊在充气过程中的变形在不同区域的变形量不同,会导致软硬舒适度不均匀;

3.气囊以及其充放气控制系统复杂,成本高;

4.调整速度受限于充放气系统的充放气速度,调整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调节软硬坐感的座垫结构,能够调整座垫软硬舒适度;同时在调整过程中不会影响座垫本身的外观,调整范围均匀,座垫结构简单,反应迅速,功能可靠,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调节软硬坐感的座垫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座垫海绵、轮辐式座内壳、座内海绵、座外壳;所述轮辐式座内壳上固定设置有卷簧;所述座外壳的外侧设置有调节手柄,内侧设置有与调节手柄连接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结构与卷簧连接,调整卷簧的收缩半径。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部的拉绳卷盘,橡胶离合片、齿轮副、拉绳,所述调节手柄与齿轮副卡接,所述齿轮副与橡胶离合片、拉绳卷盘压合安装在座外壳上;所述拉绳一端与拉绳卷盘连接,另一端与卷簧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轮辐式座内壳的分割数量最少为两片。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拉绳卷盘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拉绳连接,将拉绳卷到拉绳卷盘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通过螺栓或者自攻螺丝固定设置于座外壳的内侧。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座外壳与辐式座内壳通过螺栓或者自攻螺丝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以调节软硬坐感的座垫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轮辐式座内壳与卷簧配合的结构调整座垫软硬舒适度,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可靠,调节方便,反应迅速,成本低廉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座垫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座垫结构整装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座垫结构爆炸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座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轮辐式座内壳正面图。

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轮辐式座内壳背面图。

图8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卷簧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轮辐式内壳与卷簧装配图。

图10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轮辐式内壳与卷簧装配部位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a-第一气囊,b-第二气囊,c-第三气囊,d-第四气囊;1-座垫海绵,2-轮辐式座内壳,3-座内海绵,4-座外壳,4.1-过孔,5-调节手柄,6-拉绳卷盘,6.1-第一凸台,6.2-卡槽,7-橡胶离合片,7.1-凹槽,8-齿轮副,8.1-小齿轮,8.2-大齿轮,9-拉绳,10-外壳,11-卷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2至图10。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调节软硬坐感的座垫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座垫海绵1、轮辐式座内壳2、座内海绵3、座外壳4;所述轮辐式座内壳2上固定设置有卷簧11;所述座外壳4的外侧设置有调节手柄5,内侧设置有与调节手柄5连接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结构与卷簧11连接,调整卷簧11的收缩半径;通过调节手柄5控制调节机构,使得调节机构能够调整卷簧11的收缩半径,进而调整座垫软硬舒适度;其中,所述轮辐式座内壳2的分割数量最少为两片。

具体的,如图4-图10所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外壳10,设置于外壳10内部的拉绳卷盘6,橡胶离合片7、齿轮副8、拉绳9,所述调节手柄5与齿轮副8卡接,所述齿轮副8与橡胶离合片7、拉绳卷盘6压合安装在座外壳4上;所述拉绳9一端与拉绳卷盘6连接,另一端与卷簧11连接;其中,调节手柄5穿过座外壳4上设置的过孔4.1与齿轮副8的小齿轮8.1卡接,齿轮副8的大齿轮8.2与橡胶离合片7、拉绳卷盘6压合通过中心孔(设置于大齿轮8.1、橡胶离合片7、拉绳卷盘6中部的圆孔)安装在座外壳4的安装柱(设置于座外壳4内侧,图中未画出)上,通过外壳10盖住;所述外壳10上设置有两个螺丝安装孔位,其中一个用自攻螺丝锁紧到调节手柄5上来固定调节手柄5和小齿轮8.1,另外一个自攻螺丝锁紧到座外壳4的安装柱(拉绳卷盘6、橡胶离合片7、大齿轮8.2都穿连在该安装柱上),用来压紧固定拉绳卷盘6、橡胶离合片7、齿轮副8。

所述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转动调节手柄5,调节手柄5带动小齿轮8.1,小齿轮8.1带动大齿轮8.2,大齿轮8.2通过橡胶离合片7带动拉绳卷盘6转动,从而使得拉绳卷盘6对拉绳9进行收放;其中,橡胶离合片7的正反面上设置有凹槽7.1,大齿轮8.2和拉绳卷盘6上设置有第一凸台6.1和第二凸台(图中未画出),所述橡胶离合片7正反面上设置的凹槽7.1分别与第一凸台6.1和第二凸台卡接,配合传递动力;由于橡胶离合片7采用软性材料制成,因此主要作用是在正常状态时传递动力,但是当调节到极限位置时,如果继续调则会打滑,从而保护其它零件不会损坏,同时橡胶离合片7上设置的的凹槽7.1在第一凸台6.1和第二凸台打滑过程中还会产生振动与声响来提醒用户已经达到调整极限。

具体的,所述拉绳卷盘6上设置有卡槽6.2,所述卡槽6.2与拉绳9连接,将拉绳9卷到拉绳卷盘6上。

具体的,所述调节机构通过螺栓或者自攻螺丝固定设置于座外壳4的内侧;所述座外壳4与辐式座内壳2通过螺栓或者自攻螺丝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转动调节手柄5,调节手柄5带动小齿轮8.1,小齿轮8.1带动大齿轮8.2,大齿轮8.2通过橡胶离合片7带动拉绳卷盘6转动,从而使得拉绳卷盘6对拉绳9进行收放;拉绳9连接着卷簧11,卷簧11固定在轮辐式座内壳2上,通过调整拉绳9的收放长度来调整卷簧11的收紧半径,最终控制轮辐式座内壳2在受载时的下沉深度,不同的下沉深度会使用户与座垫的接触面积产生改变,在体重不变的前提下,接触面积改变了,压强就会改变,用户就可以感受到座垫软硬坐感的改变,同时用户坐到座垫上接触部位陷入座垫的深度也会改变,也会进一步加强软硬舒适度的变化,两种变化效果叠加从而达到调整座垫软硬坐感的目的。

以上为普通座椅手动操作状态的工作原理,当座垫结构应用到汽车座椅上需要从手动调整方式改到自动调整方式时,可以去掉座内海绵3,使用一个气囊做替代,该气囊的作用是让用户在人不离座的前提下进行软硬舒适度调整;具体工作原理是:当需要将座垫调硬时,通过控制阀向气囊中充气增加气囊中的气压,升高使用者以及减少轮辐式内壳2的下陷深度,使卷簧11处于放松的状态以方便对收紧卷簧11,从而方便调硬座垫坐感;当需要将座垫调软时,排出气囊中的空气即可使轮辐式内壳2下降同时再调整卷簧收紧半径从而使座垫坐感变软;

其中,手动调整坐感方式和自动调整坐感方式的核心原理相同,都是由轮辐式座垫内壳2和卷簧11及拉绳组成,通过控制座垫的下陷深度和用户的使用中的接触面积来调整软硬舒适度,只是具体的调整单元结构不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调整座垫软硬舒适度;同时在调整过程中不会影响座垫本身的外观,调整范围均匀,座垫结构简单,反应迅速,功能可靠,成本低。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