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扶拖拉机传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9987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扶拖拉机传动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扶拖拉机的变速传动装置。
传动箱是拖拉机底盘的核心部分,其结构不仅决定整机的性能,而且直接影响整机造价。现有手扶拖拉机的传动结构中,主离合器和传动箱之间采用链传动箱,最终传动设有最终传动箱体,以及为达到一定档数参与变速传动的齿轮数较多,使整个传动系统结构复杂,易出现故障,生产成本偏高,维修保养也较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少齿轮多档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保证整机性能,又较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手扶拖拉机使用的新型传动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列方式来实现a、传动齿轮全部安装在一个箱体内。
b、齿轮Z1、Z2组成的双联齿轮套在输入轴1上,轴1由左、右轴承支承在箱体上。
c、齿轮Z3和Z4固定在轴2上,轴2由左、右轴承支承在箱体上,Z3外侧设有制动机构,Z1与Z3或Z2与Z4的啮合由Z1、Z2双联齿轮上的拨叉控制,轴2右端伸出箱体右侧盖外作为动力输出轴。
d、I、倒档滑动齿轮Z5套在轴3上,Z6、Z7组成的双联齿轮固定在轴3上,轴3由左、右轴承支承在箱体上,齿轮Z6与Z4常啮合;e、齿轮Z8、Z11组成的双联齿轮固定在轴4上,齿轮Z9、Z10组成的滑动双联齿轮套在轴4上,轴4由左、右轴承支承在箱体上,Z5与Z8、Z12或Z9与Z6或Z10与Z7的啮合由拨叉控制。
f、齿轮Z12固定在轴5中部,其两侧轮辐的同一圆周上分别设有内啮合齿圈,一对转向齿轮Z13套在轴5上,位于Z12的两侧,依靠弹簧的压力与Z12内齿常啮合,拨叉控制Z13脱离与内齿圈的啮合即实现转向,轴5两端由左、右轴承及轴承座支承在箱体上。
g、一对相同的双联齿轮Z14、Z15套在轴6上,Z14与Z13常啮合,轴6两端由两个轴套固定在箱体上。
h、一对最终传动齿轮Z16分别固定在左、右半轴上,Z16与Z15常啮合,左、右半轴靠轴承支承在轴承座上,轴承座由螺栓固定在箱体上,两半轴中部用隔套连接。
i、左、右转向摇臂分别一端与转向拨叉连接,另一端伸向外侧,与相同侧的操纵拉杆连接,两转向摇臂不交叉。
动力通过主离合器直接传递给输入轴1,最终传动壳体简化成两个轴承座,各根传动轴都互相平行。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1、多箱合一,仅用一个箱体,包容了全部传动齿轮,省去了链传动箱和最终传动箱壳体,简化了结构。
2、齿轮排布优化,用7根轴、16种齿轮即可获得8.3~87的大传动比,实现6个前进档,2个倒退档8种速度,满足多种作业需要。
3、制动机构设在高速轴2上,制动力矩小,制动效果好。
4、转向齿轮安排在较高速轴5上,承受的力矩小。转向摇臂互相不交叉,不受干扰,使得转向操作轻便灵活。
5、传动箱速比范围大,适应性强,可与5.88~8.82千瓦的各种柴油机配套,组成系列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A-A展开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简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路线表,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向机构的局部结构图。
图中标号Z1~Z16为16种齿轮的编号,1~7为轴1~轴7的编号,8-轴5的轴承座,9-半轴隔套,10-箱体,11-半轴轴承座,12-内啮合齿圈,13-转向弹簧,14-Z1、Z2拨叉,15-Z9、Z10拨叉,16-Z5拨叉,17-转向拨叉,18-转向摇臂,19-操纵拉杆。
该变速传动箱由箱体10、7根轴、16种齿轮、4种拨叉组成。16种齿轮全部安装在箱体10之内。齿轮Z1、Z2组成双联齿轮以花键形式套在轴1上,可轴向滑动,轴1由左、右轴承支承在箱体10上。齿轮Z3和Z4固定在轴2上,轴2由左、右轴承支承在箱体10上,Z3向外的一侧设有制动机构,Z1与Z3或Z2与Z4的啮合由拨叉14控制Z1Z2向左或向右滑动得以实现,轴2的一端伸出箱体右侧盖外作为动力输出轴。齿轮Z5以花健形式套在轴3上,齿轮Z6、Z7组成的双联齿轮固定在轴3上,轴3由左、右轴承支承在箱体上,齿轮Z8、Z11组成的双联齿轮固定在轴4上,齿轮Z9、Z10组成的滑动双联齿轮以花健形式套在轴4上,轴4由左、右轴承支承在箱体上,齿轮Z9与Z6或Z10与Z7的啮合由拨叉15控制Z9、Z10向左或向右滑动得以实现,Z5与Z8或Z5与Z12的啮合由拨叉16控制,Z5向左或向右滑动得以实现。齿轮Z12固定在轴5中间作为中央传动齿轮,其两侧轮辐的同一圆周上分别设有内啮合齿圈12,一对转向齿轮Z13套在轴5上,位于Z12的两侧,依靠弹簧13的压力与内齿圈12常啮合,转向由拨叉17控制Z13脱离与内齿圈的啮合得以实现,左边齿轮Z13脱离即向左转弯,右边齿轮Z13脱离即向右转弯,左、右转向摇臂18分别一端与转向拨叉17连接,另一端伸向外侧,与相同侧的操纵拉杆19相连接,两摇臂相互间不交叉、不干涉。轴5两端由轴承及轴承座支承在箱体10上。一对相同的双联齿轮Z14、Z15套在轴6上,Z14与Z13常啮合,轴6两端由两个轴套固定在箱体10上。一对最终传动齿轮Z16分别固定在左、右半轴7上,Z16与Z15常啮合,两半轴7由两个轴承支承在轴承座11上,轴承座11由螺栓固定在箱体10上,半轴中部用隔套9连接,隔套还有固定齿轮Z16的作用。该变速传动箱中7根轴都互相平行。工作时,动力通过主离合器直接传递给轴1,再经各齿轮的啮合达到拖拉机的各种速度,具体的6个前进档,2个倒退档的传动路线可由图4清楚地看到。该传动箱的动力输出轴可以用作固定作业;通过挂接框,该传动箱可带动铧犁、耙、耖、拖车等进行牵引作业;挂上旋耕机能进行旋耕作业。
权利要求1.一种拖拉机变速传动箱,由箱体、齿轮、轴等组成,其特征是a、传动齿轮全部安装在一个箱体内;b、齿轮Z1、Z2组成的双联齿轮套在输入轴1上,轴1由左、右轴承支承在箱体上;c、齿轮Z3和Z4固定在轴2上,轴2由左、右轴承支承在箱体上,Z3外侧设有制动机构,Z1与Z3或Z2与Z4的啮合由Z1、Z2上的拨叉控制,轴2右端伸出箱体右侧盖外作为动力输出轴;d、I、倒档滑动齿轮Z5套在轴3上,Z6、Z7组成的双联齿轮固定在轴3上,轴3由左、右轴承支承在箱体上,齿轮Z6与Z4常啮合;e、齿轮Z8、Z11组成的双联齿轮固定在轴4上,齿轮Z9、Z10组成的滑动双联齿轮套在轴4上,轴4由左、右轴承支承在箱体上,Z5与Z8、Z5与Z12、Z9与Z6、Z10与Z7的啮合由拨叉控制;f、齿轮Z12固定在轴5中间,其两侧轮辐的同一圆周上分别设有内啮合齿圈,一对转向齿轮Z13套在轴5上,位于Z12的两侧,分别依靠弹簧的压力与Z12内齿常啮合,转向通过Z13上的拨叉将Z13脱离与Z12内齿的啮合来实现,轴5两端由轴承及轴承座支承在箱体上;g、一对相同的双联齿轮Z14、Z15套在轴6上,Z14与Z13常啮合,轴6两端由两个轴套固定在箱体上;h、一对最终传动齿轮Z16分别固定在左、右半轴上,Z16与Z15常啮合,左、右半轴靠轴承支承在轴承座上,轴承座由螺栓固定在箱体上,两半轴中部用隔套连接;i、左、右转向播臂分别一端与转向拨叉连接,另一端伸向外侧,与相同侧的操纵拉杆连接,两转向摇臂不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箱,其特征是动力通过主离合器直接传递给输入轴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箱,其特征是最终传动壳体简化成两个轴承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箱,其特征是各根传动轴都互相平行。
专利摘要一种手扶拖拉机变速传动箱,由7根轴16种齿轮构成,仅用一个箱体包容全部传动齿轮,两转向摇臂不交叉。解决了现有手扶拖拉机由于采用链传动箱、最终传动箱以及参与变速齿轮较多而造成的整个传动系统结构复杂,易出现故障,生产成本偏高等问题。
文档编号B60K17/06GK2290493SQ9720474
公开日1998年9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30日
发明者徐克旺, 方家庆, 叶永康, 惠友刚, 刘开基, 江渠 申请人:安徽省农业机械研究所, 六安手扶拖拉机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