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夹式单摆臂防护追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1615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性夹式单摆臂防护追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防撞装置,主要指小轿车冲撞大卡车车尾的单摆臂防追尾装置。
目前,我国大部分公路仍是小轿车和大卡车混合车道,小轿车追尾大卡车而冲撞到大卡车底部,容易发生车祸事故,常见的大卡车尾部设置固定的平面挡板框,以防止小轿车追尾,但是效果甚微,而且遇到路面有较高障碍物时,会发生挡板框被撞坏。近来虽然出现不少可靠的防护追尾装置,但是,车辆在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或变速行驶时,经常出现摆臂的晃动,既产生噪声,又易损坏。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前目的是提供一种弹性夹式单摆臂防护追尾装置,在主梁上伸出的斜支撑下端设置弹性夹板夹紧单摆臂下部,使管框架不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两单摆臂和一管框架,其中管框架是由上、下水平环管、竖直管及多组叠管连成一体,其特征是在两单摆臂下部皆设有弹性夹板,该弹性夹板是由一前板及其两侧后伸的两弹性板构成,又在弹性夹板的前板上设有以其下端相连接的斜支撑。
上述两弹性板悬臂端是向内弯曲端。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防追尾冲击可靠,车行驶中防护装置不会晃动,同时遇障碍时防护装置也能自动抬起。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示聪图。
图2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
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中1、单摆臂2、管框架21、上水平环管22、下水平环管23、竖直管24、叠管3、斜支撑4、弹性夹板41、前板42、弹性板本实施例包括两单摆臂1、一管框架2、两斜支撑3及两弹性夹板板4,如
图1所示,其中两单摆臂1(如槽钢型材)的上端枢接在大卡车主梁尾端,而下端后面固定管框架2,该管框架2是由上水平环管21、下水平环管22、竖直管23及叠管24连成一体,其中上、下水平环管21、22相同,而多根相间隔的竖直管23连接上、下水平环管21、22一侧,又多组叠管24间隔地分别连接在上、下水平环管21、22的前、后侧间,以增强管框架2的刚度,属现有技术。
两斜支撑3(如方框型材)上端固定在大卡车主梁下端,而下端连接弹性夹板4的前板41。
两弹夹板4是由一前板41及其两侧后伸的两弹性板42构成,该弹性夹板4悬臂端是向内弯曲端,如图2所示,两弹性板42配合地夹紧单摆臂1下部(前面及两侧),且单摆臂1的前面抵靠弹性夹板4的前板41,以保持大卡车行驶中,在变速(包括启动、停车)及颠簸时,单摆臂1及管框架2不晃动,避免噪声的产生及构件损坏。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追尾轿车冲撞大卡车尾部下方的管框架2时,冲击力被竖直管23、上、下水平环管21、22及叠管24吸收,减轻轿车的损坏,若冲击力较大时,两单摆臂1及两斜支撑3弯曲变形,仍能阻挡轿车钻进大卡车底部;当大卡车向前行驶遇到障碍物时,两单摆臂1会脱开弹性夹板4向后上(
图1上逆时针方向)摆动,经过障碍物后,管框架2又因自重自动恢复在大卡车尾端下方且单摆臂1进入弹性夹板4内夹紧。
权利要求1.一种弹性夹式单摆臂防护追尾装置包括两单摆臂(1)和一管框架(2),其中管框架(2)是由上、下水平环管(21)、(22)、竖直管(23)及多组叠管(24)连成一体,其特征是在两单摆臂(1)下部皆设有弹性夹板(4),该弹性夹板(4)是由一前板(41)及其两侧后伸的两弹性板(42)构成,又在弹性夹板(4)的前板(41)上设有以其下端相连接的斜支撑(3)。
2.按权利要求1所述弹性夹式单摆臂防护追尾装置,其特征是上述两弹性板(42)悬臂端是向内弯曲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防撞装置,主要指小轿车冲撞大卡车车尾的单摆臂防追尾装置。它主要是在两单摆臂下部皆设有弹性夹板,该弹性夹板是由一前板及其两侧后伸的两弹性板构成,又在弹性夹板的前板上设有以其下端相连接的斜支撑。从而,防追尾冲击可靠,车行驶中防护装置不会晃动。
文档编号B60R19/56GK2322838SQ9820243
公开日1999年6月9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23日
发明者李博良 申请人:李博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