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14452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使用的安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0002]当车辆发生紧急刹车情况,此时的高级座椅的头枕一般是采用头枕主动保护乘客的方式,原理为依靠乘客挤压靠背,使得头枕提前向前移动,从而缩短头部向后仰的距离,减少了颈部变形量,进而保护乘客,此为理想状态。但是目前头枕高度都是手动可调,如果乘坐人员个头较矮,或者头枕在最高极限位置,亦或是靠背后倾,导致乘客呈仰卧状态,此时就会存在头部保护盲区,碰撞发生时会有卡住头部的风险。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可随情况而自动调整头枕高度的汽车座椅,以有效保护乘客的人身安全。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汽车座椅,所述汽车座椅包括配套设立的头枕和座椅靠背,所述头枕通过头枕杆与所述座椅靠背连接,其包括头枕移动机构,所述头枕移动机构包括操作力产生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限位扣卡轴、移动板和拉力弹簧,所述移动板上开有一卡轴通孔,所述限位扣卡轴通过所述卡轴通孔与所述移动板固定,所述拉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板连接,所述移动板还与所述头枕杆连接,所述拉力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座椅靠背连接,所述操作力产生组件包括限位扣回位弹簧、限位扣和限位扣转轴,所述限位扣的一端为弯钩状,所述限位扣的弯钩状端部与所述限位扣卡轴卡合,所述限位扣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扣回位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限位扣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座椅靠背连接,所述限位扣上还开有一转轴通孔,所述限位扣通过所述转轴通孔与所述限位扣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扣转轴与所述座椅靠背固定,所述限位扣上还接有置于所述座椅靠背处的拉线,所述拉线为所述限位扣提供绕所述限位扣转轴转动的动力。
[0006]进一步的,所述头枕移动机构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滑轨架,所述滑轨架与所述移动板滑动配合且为所述移动板提供与所述拉力弹簧的弹性形变方向平行的滑动轨迹。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座椅靠背连接的滑轨板,所述滑轨板上设有两个对称的所述滑轨架,且所述滑轨板的表面还开有卡位槽,所述卡位槽内卡接一拉线卡位套,所述拉线穿过所述拉线卡位套与所述限位扣连接。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承压梁,所述承压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座椅靠背的靠背框架的两侧连接,所述拉线绕过所述承压梁与所述靠背框架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承压连接组件,所述承压连接组件包括承压弯钩、承压转轴和复位弹簧,所述承压弯钩的弯曲端与所述承压梁卡合,所述承压弯钩上还开有承压通孔,所述承压转轴穿过所述承压通孔与所述靠背框架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承压弯钩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靠背框架连接,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扣连接,所述拉线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承压梁与所述承压弯钩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靠背框架内还设有缓冲钢丝,所述缓冲钢丝位于所述承压梁的前下方且弯折成蛇形状,所述拉线绕过承压梁和缓冲钢丝与所述承压弯钩连接。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气囊发生机构,所述气囊发生机构包括气体发生器、置于头枕的头枕框架上的气囊以及所述头枕杆,所述头枕杆为空心的杆体且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气体发生器通过所述头枕杆为所述气囊提供气体。
[0012]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上还固有两个对称设立的插头骨架,两个所述插头骨架上分别插有中空的头枕插头,所述头枕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头枕插头并穿过所述插头骨架与气体发生器连通。
[0013]进一步的,所述气囊发生机构还包括无盖的气囊放置盒,在所述头枕框架的两侧和顶端分别设有所述气囊放置盒,在每个所述气囊放置盒中均置有所述气囊,所述气囊放置盒的底部均开有一气体通孔,所述头枕杆环绕所述头枕框架设立,且所述头枕杆上开有三个与所述气囊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上均接有一导气管,所述导气管通过所述气体通孔插入所述气囊放置盒中并与所述气囊连通。
[0014]进一步的,所述座椅靠背的靠背框架两侧分别固定一所述气体发生器,两个所述气体发生器分别和与所述气体发生器对应的所述头枕杆的一端连通。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具有以下优势:
[0016](I)本发明所述的操作力产生组件和移动组件的配合设立,在汽车发生紧急刹车的情况下,通过拉线拉动操作力产生组件中的限位扣转动,此时即可解除限位扣卡轴所受到的约束力,进而移动板和头枕杆在拉力弹簧的带动下向下移动,从而实现了自动且迅速的调整头枕相对座椅靠背的高度,进而有效避免了乘客的头部卡于头枕与座椅靠背的连接处的危险。
[0017](2)本发明所述的导向组件的设立可以保证头枕在紧急情况下的移动轨迹。
[0018](3)本发明所述的缓冲机构的设立,既可在一般的情况下对乘客的移动起到缓冲作用,还可控制头枕移动机构的发生条件,即为只有在乘客对缓冲机构产生一个大的冲力的时候,才会启动头枕移动机构,故而保证了根据需要自动调节头枕的位移。
[0019](4)本发明所述的气囊发生机构,可在车辆被撞击时,头枕中央部位会爆出气囊,以此缓冲乘客脑部冲击,并且与头枕移动机构的配合设立,进一步保护了乘客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座椅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承压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头枕框架,211-气囊放置盒,2111-气囊,212-导气管,22-头枕杆,23-气体发生器,24-头枕插头,3-座椅靠背,31-缓冲钢丝,32-承压梁,321-连接板,322-承压弯钩,3221-承压转轴,33-靠背框架,323-复位弹簧,41-拉线,411-拉线卡位套,42-插头骨架,43-滑轨板,431-滑轨架,432-卡位槽,44-移动板,441-限位扣卡轴,45-限位扣,451-限位扣回位弹簧,452-限位扣转轴,453-钢丝固定孔,46-靠背板,47-拉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29]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座椅,所述汽车座椅包括配套设立的头枕和座椅靠背3,而所述头枕内部通过头枕框架I进行支撑,座椅靠背3中有支撑整个座椅靠背3的靠背框架33,所述头枕通过头枕杆22与所述座椅靠背3连接,其包括头枕移动机构,所述头枕移动机构包括操作力产生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限位扣卡轴441、移动板44和拉力弹簧47,所述移动板44上开有一卡轴通孔,所述限位扣卡轴441通过该卡轴通孔与所述移动板44固定,所述拉力弹簧47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板44连接,该移动板44同时还与所述头枕杆22连接,所述拉力弹簧47的另一端与所述座椅靠背3连接,此时连接好的拉力弹簧47为拉伸状态;
[0030]所述操作力产生组件包括限位扣回位弹簧451、限位扣45和限位扣转轴452,所述限位扣45的一端为弯钩状,所述限位扣45的弯钩状端部与所述限位扣卡轴441卡合,所述限位扣45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扣回位弹簧451的一端连接,该限位扣回位弹簧451的另一端与所述座椅靠背3连接,所述限位扣45上还开有一转轴通孔,所述限位扣45通过该转轴通孔与所述限位扣转轴452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扣转轴452与所述座椅靠背3固定,所述限位扣45上开有钢丝固定孔453,通过该钢丝固定孔453接有置于所述座椅靠背3处的拉线41,所述拉线41为所述限位扣45提供绕所述限位扣转轴452转动的动力。
[0031]当乘客冲击位于座椅靠背3处的拉线41时,即可通过拉线41拉动限位扣45绕着限位扣转轴452转动,而此时与限位扣45卡合的限位扣卡轴441脱离了限位扣45对其的约束,因此移动板44就会在拉力弹簧47的带动下而向着拉力弹簧47的弹性形变方向移动,即为向下移动,那么与该移动板44连接的头枕杆22也一起随动,此时就会出现头枕向下移动的情况。
[0032]以上所述汽车座椅的结构设计可在规定的冲击力范围内,充分保护矮小、仰卧以及头枕处于最高位置等情况下的乘坐人员的安全,从而避免了卡头现象的发生,然而针对上述的汽车座椅的结构还可作进一步优化,具体如下:
[0033]上述的拉线41可为钢丝材质。
[0034]所述头枕移动机构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滑轨架431和滑轨板43,所述滑轨板43的背面与所述座椅靠背3内的靠背板46固定,此滑轨板43上设有两个对称的滑轨架431,所述滑轨架431与所述移动板44滑动配合且为所述移动板44提供与所述拉力弹簧47的弹性形变方向平行的滑动轨迹,同时所述滑轨板43的表面还开有卡位槽432,所述卡位槽432内卡接一拉线卡位套411,所述拉线41穿过所述拉线卡位套411与所述限位扣45连接。
[0035]本汽车座椅的结构中还包括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承压梁32和承压连接组件,在所述靠背框架33的两个内侧分别设有一承压连接组件,所述承压连接组件包括承压弯钩322、承压转轴3221和复位弹簧323,所述承压弯钩322的弯曲端与所述承压梁32的一端卡合,所述承压弯钩322上还开有承压通孔,所述承压转轴3221穿过所述承压通孔与所述靠背框架33连接,所述复位弹簧323的一端与所述承压弯钩322连接,该复位弹簧323的另一端与所述靠背框架33连接,所述拉线41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扣45连接,该拉线41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承压梁32与所述承压弯钩322连接,所述承压梁32的两端均通过承压连接组件固定在靠背框架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