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移动部件的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22668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用于移动部件的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用于移动部件的处理装置
[0001]与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2013年12月3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3-0168968号的优先权,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这种引用的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移动部件的处理装置。更具体的,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用于移动部件的处理装置,其可以处理诸如车门、车辆的发动机罩以及车辆的后备箱的移动部件的间隙/高度差。
【背景技术】
[0004]一般而言,移动部件(例如车门、发动机罩以及后备箱)安装在车辆上,它们必定具有间隙/高度差。间隙/高度差通常在前门和后门之间明显地产生,并且对车辆的外观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在车身生产线上测量和管理间隙/高度差。
[0005]然而,由于在车辆生产线上不存在撞针和闩锁,移动部件的关闭情况与整车的关闭情况不同。因此,利用真空吸盘和磁铁的处理装置已经开发了出来。
[0006]然而,在这些处理装置中,利用真空吸盘的处理装置使用了气动系统,因此结构复杂且维护困难。进一步地,利用磁铁的处理装置引起了磁化和外部凹痕的问题。此外,由于在处理装置处理之后需要测量间隙/高度差的工序,所以难以减少工序循环时间。
[0007]公开于该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移动部件的处理装置,其具有的优点在于:在处理移动部件时,其利用电磁体处理间隙/高度差,并且利用减振单元吸收移动部件和所述装置的振动。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部件的处理装置,其具有的优点是,通过处理移动部件而免去了测量间隙/高度差的特定工序。
[0009]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部件的处理装置,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连接到单独的运送单元;电磁体单元,所述电磁体单元设置在所述框架前面并与移动部件接触;以及减振单元,所述减振单元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电磁体单元之间,并且吸收由于与移动部件相接触所产生的振动。所述处理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滑动单元,所述滑动单元可以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电磁体单元之间,其中所述减振单元可以设置在所述滑动单元上。
[0010]所述电磁体单元可以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具有电磁体;底座,所述底座安装有所述安装支架并且与所述滑动单元连接;以及旋转单元,所述旋转单元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上并且与所述底座连接,以使所述安装支架能够旋转。所述电磁体可以具有围绕电磁体外侧的振动吸收部件。所述旋转单元可以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上,并且每个壳体在其中安装有轴承,以及旋转安装器,每个旋转安装器各自的一侧接合至所述安装支架,而另一侧接合至相应的壳体的轴承。
[0011]所述滑动单元可以包括:第一轴,所述第一轴的一端装配在所述框架中,另一端接合至所述底座上形成的第一接合部;以及第二轴,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一轴间隔开,所述第二轴的一端装配在所述框架中,另一端接合至所述底座上形成的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可以通过直线滚珠轴承装配在框架中。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可以可转动地铰接至所述底座上形成的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二接合部可以形成在所述底座的中心部分处。所述第二轴可以具有在接合到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所述另一端处形成的槽,并所述第二轴可以通过该槽铰接到所述第二接合部。
[0012]所述减振单元可以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滑动单元的第一轴上;以及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滑动单元的第二轴上。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可以通过上弹簧座和下弹簧座而分别保持围绕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可以具有不同的弹性常数。
[0013]所述电磁体单元可以朝着所述第一轴下降。
[0014]根据本发明,当处理移动部件时,能够利用电磁体处理间隙/高度差,并利用减振单元吸收移动部件和所述装置之间的振动,从而能够防止在工作工程中产生凹痕。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中使用气动系统相比,由于使用了电磁体,所以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维护被简化。此外,根据本发明,通过处理移动部件,能够免去去除间隙/高度差的特定工序,并且能够减少工序循环时间。
[0015]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具有其他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用于移动部件的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用于移动部件的处理装置的第一轴和第二轴的立体图。
[0018]图3至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用于移动部件的处理装置的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现在将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详细地作出引用,这些实施方式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发明将与示例性实施方式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式。
[0020]图中所示结构的尺寸和厚度是为了方便说明,本发明并不局限于附图中和一些实例中所示的情况,厚度有可能被夸大了以使得某些部件和区域更清楚。不相关的部件没有被说明或者示出,以使得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更清楚,在下面的描述中“第一”和“第二”等术语是为了识别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而该部件并不局限于此顺序。
[002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根据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用于移动部件处理装置当处理车辆的移动部件时其利用电磁体处理间隙/高度差,并且利用减振单元吸收移动部件和装置之间产生的振动。此外,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描述中,移动部件是指可以移动的部件,例如后备箱、发动机罩和车门。通过图示的方式,在下文中被描述的移动部件为车辆的前门和后门,以帮助理解说明。
[0022]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用于移动部件的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用于移动部件的处理装置I包括:框架3,电磁体单元5,滑动单元7,以及减振单元9。
[0023]框架3与单独的运送单元相连,所述单独的运送单元将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处理装置I运送到前门11和后门13。该运送单元可以是具有常见的结构的工业机器人或者是多轴运送单元,因此没有提供详细的描述和附图。
[0024]电磁体单元5被设置在框架3前面,并与前门11和后门13直接接触。滑动单元7设置在框架3和电磁体单元5之间,并且引导电磁体单元5使其向前/后移动。减振单元9设置在滑动单元7上,减振单元9吸收当电磁体单元5与前门11和后门13相接触时产生的振动。
[0025]电磁体单元5、滑动单元7以及减振单元9的更详细的结构将在下文中描述。首先,电磁体单元5包括安装支架15、底座17以及旋转单元19。
[0026]安装支架15具有座部23和支撑壁25,电磁体21位于座部23中,支撑壁25从座部23的两侧向一个方向延伸并且支撑电磁体21的两侧。电磁体21具有围绕外侧的振动吸收部件B,因此可以防止电磁体21与前门11和后门13之间的直接接触。
[0027]底座17和安装支架15的座部23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G,底座17在其两侧具有旋转单元19,并且通过该旋转单元19连接到安装支架15的支撑壁25。旋转单元19设置在底座17上,从而使安装支架15能够旋转,并且每个旋转单元19包括壳体27和旋转安装器29。
[0028]壳体27设置在底座17的两侧,对应于所述支撑壁25,并且轴承31安装在壳体27处。旋转安装器29设置在支撑壁25和壳体27之间。即,旋转安装器29的一侧固定在支撑壁25上,并且通过在另一侧形成的旋转轴33与轴承31相结合。
[0029]相应地,当电磁体21通过旋转单元19与前门11和后门13相接触时,电磁体单元5能够顺从前门11和后门13弯曲的表面,同时旋转,该旋转最多为座部23和底座17之间的间隙G。
[0030]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用于移动部件的处理装置的第一轴和第二轴的立体图。参照图1和图2,滑动单元7包括第一轴35和第二轴37。
[0031]第一轴35的一端装配在框架3中,另一端与底座17上向着框架3突出的第一接合部39接合。第二轴37与第一轴35间隔开,其一端装配在框架3中,另一端与底座17上向着框架3突出的第二接合部41接合。
[0032]第一轴35和第二轴37可转动地铰接在第一接合部39和第二接合部41上,其中通过接合至第二接合部41的端部处纵向形成的槽45,第二轴37可与第二接合部41铰接。第一轴35和第二轴37均通过安装在框架3上的直线滚珠轴承47而被装配。
[0033]相应地,第一轴35和第二轴37能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