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的换挡机构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76251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的换挡机构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的换挡机构总成。
【背景技术】
[0002]换挡机构包括换挡杆、换挡摇臂,和换挡软轴,换档摇臂焊接或铆压在换档轴上,换挡摇臂上设有连接销,换挡软轴通过连接销连接到换档摇臂上,在换档时,换挡软轴拉动换档摇臂并带动换档轴运动,实现档位的转换。
[0003]在换挡过程中,预同步阶段的换挡力较小,随着换挡行程的增加,同步阶段的换挡力较大,同步后,则换挡力骤减为零,这就造成换挡力在整个换挡行程中的变化较大,造成换挡平顺性较差,操作手感较差,为了改善上述缺陷,现有技术中,在换挡摇臂的两侧均增加平衡结构,平衡结构的主要作用是随着换挡摇臂的转动并依靠其自身的惯性力来减小同步阶段的换挡力,从而减小换挡力在整个换挡过程中的差值,以提高换挡的平顺性。
[0004]如图1所示,换挡摇臂I’与换挡杆2’固接,平衡结构3’包括设置在换挡摇臂I’两侧的连接板31’,和连接在连接板31’端部的平衡块32’,且连接板31’向远离换挡摇臂I’的一侧张开并与换挡摇臂I’呈预设角度,上述的平衡结构3’占用空间较大,容易与周边零部件发生干涉,同时,连接板31’与平衡块32’、连接板31’与换挡摇臂I’均采用螺栓连接,连接结构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换挡机构总成,可简化平衡结构,以减小空间的占用,同时,提高换挡过程的平顺性。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汽车的换挡机构总成,包括换挡摇臂、固接于所述换挡摇臂的第一端的换挡杆,和通过连接销连接于所述换挡摇臂的换挡软轴,所述换挡摇臂远离所述换挡杆的第二端设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质量块,所述连接销连接于所述换挡摇臂靠近所述第二端的部位,且所述质量块分布于所述连接销的中心与所述换挡杆的中心连线的两侧。
[0008]优选地,所述换挡摇臂为扇形结构,所述换挡杆连接于所述扇形结构的小端,所述质量块设于所述扇形结构的大端,且所述质量块沿所述大端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
[0009]优选地,所述连接销设于所述换挡摇臂靠近外边缘的部位。
[0010]优选地,所述换挡摇臂靠近所述连接销的侧缘还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凸向远离所述换挡摇臂的一侧。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端设有安装孔,且自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向所述换挡摇臂的边缘开设连接槽,所述换挡杆嵌入所述安装孔内,并通过螺栓组件锁紧所述连接槽。
[0012]优选地,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还设有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换挡杆设有凸出其外壁的凸台,所述凸台嵌于所述凹槽内。
[0013]优选地,所述换挡摇臂为一体浇铸式结构。
[0014]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换挡机构总成,包括换挡摇臂、固接于所述换挡摇臂的第一端的换挡杆,和通过连接销连接于所述换挡摇臂的换挡软轴,所述换挡摇臂远离所述换挡杆的第二端设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质量块,所述连接销连接于所述换挡摇臂靠近所述第二端的部位,且所述质量块分布于所述连接销的中心与所述换挡杆的中心连线的两侦U。采用此技术发方案,将换挡摇臂与质量块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平衡结构占用空间大、连接结构复杂的缺陷,同时,质量块通过运动时的惯性力可克服部分换挡阻力,以便减小换挡力,提高换挡过程中的平顺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技术的换挡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摇臂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1 ;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摇臂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1I ;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摇臂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1 ;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摇臂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1I。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图1中:1’ -换挡摇臂;2’ -换挡杆;3’ -平衡结构;31’ -连接板;32’ -平衡块。
[0023]图2-5中:10-换挡摇臂;11-质量块;12_凸起;13-安装孔;14-连接槽;15_凹槽;16_螺栓组件;20_换挡杆;30_换挡软轴;40_连接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5]结合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换挡机构总成,包括换挡摇臂10、固接于换挡摇臂10的第一端的换挡杆20,和通过连接销40连接于换挡摇臂10的换挡软轴30,换挡摇臂10远离换挡杆20的第二端设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质量块11,连接销40连接于换挡摇臂10靠近第二端的部位,且质量块11分布于连接销40的中心与换挡杆20的中心连线的两侧。采用此技术方案,将换挡摇臂与质量块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平衡结构占用空间大、连接结构复杂的缺陷,同时,质量块可通过运动时的惯性力克服部分换挡阻力,以便减小换挡力,提高换挡过程中的平顺性。
[0026]上述的技术方案中,优选换挡摇臂10为扇形结构,换挡杆20连接于扇形结构的小端,质量块11设于扇形结构的大端,且质量块沿11大端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此结构中,扇形结构的换挡摇臂既实现了与换挡杆的连接,又较大限度的增加了质量块的体积和重量,增加了其运动时的惯性力,且设计结构、加工工艺简单。
[0027]同时,在选档软轴的作用下,换挡摇臂10和换挡杆20会同时沿换挡杆20的轴向移动,实现选档,为了避免连接于换挡软轴30上的固定支架等零件与周边部件发生干涉,优选将连接销40设于换挡摇臂10的靠近外边缘的部位,以确保适宜的安装空间和运动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变速箱的具体结构,优选将连接销40设于换挡摇臂10且靠近换挡软轴30的一侧。
[0028]且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连接销40与换挡摇臂10的连接强度,优选在换挡摇臂10靠近连接销40的侧缘还设有凸起12,凸起12凸向远离换挡摇臂10的一侧。根据以上的描述,当连接销40与换挡摇臂10的连接部位靠近换挡摇臂10的边缘时,当施加外力时,换挡摇臂10由于在施力点处的材料较少而容易发生破损、断裂等强度不足的缺陷,设置凸起12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材料,从而增加连接强度,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0029]更进一步地,根据变速箱具体结构的不同,连接销40也可能固定于换挡摇臂10的另一侧缘,考虑上述因素,在换挡摇臂10的两侧缘均设置凸起12,两凸起12以换挡摇臂10的对称中心线对称分布,以此提高换挡摇臂10两侧缘处的连接强度,同时提高换挡摇臂10的通用性。
[0030]换挡摇臂10和换挡杆20的连接结构可采用焊接、铆压等方案,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在第一端11设有安装孔13,且自安装孔13的内壁向换挡摇臂10的边缘开设连接槽14,换挡杆20嵌装于安装孔13内并通过螺栓组件16锁紧连接槽14,以此将换挡杆20夹紧固定在安装孔13内,此方案为可拆卸连接,相比焊接和铆接等,更加便于维修和零部件的更换。
[0031]且更优地,安装孔13的内壁还设有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凹槽15,换挡杆设有凸出其外壁的凸台,凸台沿换档杆20的轴向延伸且与凹槽15对应,且凸台嵌于凹槽15内,当换挡软轴30带动换挡摇臂10转动时,凸台可传递扭矩,充当传动销的作用,带动换挡杆20 —起转动,避免打滑而造成传动失效。
[00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挡机构总成,优选换挡摇臂10为一体浇铸式结构,其加工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
[0033]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且,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之后,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汽车的换挡机构总成,包括换挡摇臂、固接于所述换挡摇臂的第一端的换挡杆,和通过连接销连接于所述换挡摇臂的换挡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摇臂远离所述换挡杆的第二端设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质量块,所述连接销连接于所述换挡摇臂靠近所述第二端的部位,且所述质量块分布于所述连接销的中心与所述换挡杆的中心连线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摇臂为扇形结构,所述换挡杆连接于所述扇形结构的小端,所述质量块设于所述扇形结构的大端,且所述质量块沿所述大端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挡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销设于所述换挡摇臂靠近外边缘的部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挡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摇臂靠近所述连接销的侧缘还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凸向远离所述换挡摇臂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挡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设有安装孔,且自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向所述换挡摇臂的边缘开设连接槽,所述换挡杆嵌入所述安装孔内,并通过螺栓组件锁紧所述连接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挡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还设有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换挡杆设有凸出其外壁的凸台,所述凸台嵌于所述凹槽内。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挡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摇臂为一体浇铸式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的换挡机构总成,包括换挡摇臂、固接于换挡摇臂的第一端的换挡杆,和通过连接销连接于换挡摇臂的换挡软轴,换挡摇臂远离换挡杆的第二端设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质量块,连接销连接于换挡摇臂靠近第二端的部位,且质量块分布于连接销的中心与换挡杆的中心连线的两侧。采用此技术发方案,将换挡摇臂与质量块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平衡结构占用空间大、连接结构复杂的缺陷,同时,质量块通过运动时惯性力可克服部分换挡阻力,以便减小换挡力,提高换挡过程中的平顺性。
【IPC分类】B60K20/02
【公开号】CN204845552
【申请号】CN201520578597
【发明人】司志明, 李青章, 董德敏, 王康林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8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