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排靠背调节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20338阅读:来源:国知局
4脱离内滑轨12。
[0074]锁定机构13能够使内滑轨12由可活动状态切换到锁定状态,实现内滑轨12和外滑轨11的锁止。具体地,锁定机构13可以包括:棘爪131。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后排靠背调节装置1中棘爪131与外滑轨11的配合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后排靠背调节装置1中棘爪131与内滑轨12的配合示意图。为了便于显示棘爪131,在图7和图8中隐去了部分部件。
[0075]如图7和图8所示,棘爪131包括棘爪本体1311以及与棘爪本体1311固定连接的钩部1312;内滑轨12上开设有与钩部1312相匹配的插孔;外滑轨11上开设有与钩部1312相匹配的多个插孔;钩部1312插入内滑轨12的插孔和外滑轨11的任一插孔中,实现内滑轨12和外滑轨11的固定连接。
[0076]进一步地,锁定机构13还可以包括:安装柱132和解锁杆133。安装柱132和解锁杆133能够将内滑轨12由锁定状态切换到可活动状态。具体地,安装柱132与内滑轨12固定连接,且与棘爪本体1311铰接;棘爪本体1311与解锁杆133相接触,用于在解锁杆13 3运动时带动钩部1312运动,使得钩部1312从外滑轨11的插孔中脱离,实现内滑轨12和外滑轨11的滑动连接。
[0077]用户可以通过手拨动解锁杆133,解锁杆133运动时会对棘爪131产生压力,由于棘爪131是与安装柱132铰接连接的,而安装柱132又与内滑轨12固定连接,因此,棘爪131可以相对于内滑轨12活动,棘爪131在解锁杆133的压力下发生转动,钩部1312就会从外滑轨11的插孔中脱离,这样内滑轨12就可以在外滑轨11中滑动。
[0078]进一步地,锁定机构13还可以包括:支撑柱134、回位弹簧135和解锁拨钮136,其中,解锁拨钮136与解锁杆133固定连接,支撑柱134与外滑轨11固定连接,解锁杆133与支撑柱134铰接,回位弹簧135的一端与解锁杆13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柱134固定连接。
[0079]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后排靠背调节装置1中解锁拨钮136和解锁杆133的运动示意图。如图9所示,用户可以向上拨动解锁拨钮136,解锁杆133会相应地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棘爪131转动,实现解锁功能。右边的箭头示出了解锁拨钮136的运动方向,左边的箭头示出了解锁杆133的运动方向。
[0080]当用户拨动解锁拨钮136时,回位弹簧135蓄能,当用户松开解锁拨钮136时,回位弹簧135释放存储的能量,使得解锁杆133和解锁拨钮136回到原来的位置。类似的,在棘爪131和安装柱132之间也可以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棘爪1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柱132固定连接,使得解锁杆133回到原来位置时,棘爪131也能快速地回到原来位置。
[0081]为了便于用户操作,解锁拨钮136可以从C柱饰板中伸出,如图4所示。
[0082]本实施例中,棘爪131中钩部1312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优选的是,棘爪131中钩部1312的个数为至少两个,能够更好地实现锁定功能;相应的,内滑轨12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插孔,至少两个钩部1312分别插入内滑轨12的至少两个插孔中。
[0083]任意两个相邻钩部1312之间的距离等于外滑轨11的任意两个相邻插孔之间的距离,以便当棘爪131与外滑轨11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棘爪131的钩部1312依然可以插入到外滑轨11的插孔中。
[0084]在实际应用中,当用户需要调整后排靠背5的角度时,可以拨动解锁拨钮136,解锁拨钮136会带动解锁杆133运动,解锁杆133施加给棘爪131—定的压力,棘爪131相对于外滑轨11发生转动,棘爪131的钩部1312从外滑轨11的插孔中脱离,然后内滑轨12可以在外滑轨11中滑动,用户此时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整后排靠背5角度。用户调整完毕后,可以松开解锁拨钮136,解锁杆133和棘爪131相继归位,棘爪131的钩部1312插入外滑轨11的插孔中,实现内滑轨12和外滑轨11的锁止。
[0085]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后排靠背调节装置1中内滑轨12在调整前的位置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后排靠背调节装置1中内滑轨12在调整后的位置示意图。图12为图10中B-B线的剖面示意图。从图12中也可以看出棘爪131的钩部1312与内滑轨12和外滑轨11之间的配合关系。
[0086]本实施例提供的后排靠背调节装置1,包括内滑轨12、外滑轨11、锁杆14及锁定装置,内滑轨12通过锁杆14与后排靠背5固定连接,外滑轨11与车身固定连接,通过内滑轨12和外滑轨11之间的滑动配合,能够使后排靠背5与车身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实现后排靠背5的调节功能,通过锁定机构13可以实现内滑轨12和外滑轨11的锁止,整体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成本较低,提高了整车的市场竞争力。
[0087]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是,内滑轨12上可以固定设置有滑轮,内滑轨12通过滑轮实现与外滑轨11之间的滑动连接,使得内滑轨12和外滑轨11在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较小,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0088]实施例二
[008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后排靠背调节装置1。
[0090]其中,后排靠背调节装置1中的各部件的结构和功能均与前述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0091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包括内滑轨12、外滑轨11、锁杆14及锁定装置,内滑轨12通过锁杆14与后排靠背5固定连接,外滑轨11与车身固定连接,通过内滑轨12和外滑轨11之间的滑动配合,能够使后排靠背5与车身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实现后排靠背5的调节功能,通过锁定机构13可以实现内滑轨12和外滑轨11的锁止,整体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成本较低,提高了整车的市场竞争力。
[009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后排靠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滑轨、内滑轨、锁定机构以及锁杆; 所述外滑轨与车身固定连接; 所述锁杆与后排靠背固定连接; 所述内滑轨与所述锁杆固定连接,并和所述外滑轨相互配合,用于在所述外滑轨中滑动,以使所述后排靠背与所述车身相对运动; 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将所述内滑轨和所述外滑轨锁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排靠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解锁杆、安装柱以及棘爪; 所述棘爪包括棘爪本体以及与所述棘爪本体固定连接的钩部; 所述内滑轨上开设有与所述钩部相匹配的插孔; 所述外滑轨上开设有与所述钩部相匹配的多个插孔; 所述钩部插入所述内滑轨的插孔和所述外滑轨的任一插孔中,实现所述内滑轨和所述外滑轨的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内滑轨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棘爪本体铰接; 所述棘爪本体与所述解锁杆相接触,用于在所述解锁杆运动时带动所述钩部运动,使得所述钩部从所述外滑轨的插孔中脱离,实现所述内滑轨和所述外滑轨的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排靠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支撑柱和回位弹簧; 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外滑轨固定连接; 所述解锁杆与所述支撑柱铰接; 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解锁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排靠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滑轨和所述外滑轨设置在汽车的侧围内板与C柱饰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排靠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身连接板; 所述车身连接板与所述外滑轨焊接固定; 所述车身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螺栓分别穿过所述多个安装孔后将所述车身连接板固定在汽车的侧围内板上; 所述C柱饰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锁杆从所述通孔中伸出,并与所述后排靠背中的靠背固定锁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排靠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解锁拨钮; 所述解锁拨钮与所述解锁杆固定连接; 所述解锁拨钮从所述C柱饰板中伸出。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排靠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中钩部的个数为至少两个; 相应的,所述内滑轨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插孔,至少两个所述钩部分别插入所述内滑轨的至少两个插孔中; 任意两个相邻钩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外滑轨的任意两个相邻插孔之间的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后排靠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 所述锁杆与所述固定板焊接固定; 所述内滑轨与所述固定板螺接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后排靠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滑轨上固定设置有滑轮,所述内滑轨通过所述滑轮实现与所述外滑轨之间的滑动连接。10.—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后排靠背调节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排靠背调节装置及汽车,其中后排靠背调节装置包括:外滑轨、内滑轨、锁定机构以及锁杆;所述外滑轨与车身固定连接;所述锁杆与后排靠背固定连接;所述内滑轨与所述锁杆固定连接,并和所述外滑轨相互配合,用于在所述外滑轨中滑动,以使所述后排靠背与所述车身相对运动;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将所述内滑轨和所述外滑轨锁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排靠背调节装置及汽车,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成本较低,提高了整车的市场竞争力。
【IPC分类】B60N2/235, B60N2/22
【公开号】CN205130983
【申请号】CN201520888216
【发明人】朱浩明, 李巍巍, 张鑫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