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提速道岔活动锁闭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9365阅读:8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铁路提速道岔活动锁闭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道岔锁闭钩,特别是一种适合铁路提速道岔可动心轨使用的活动锁闭钩。属于铁路道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铁路《信号维护规则》规定,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之间存在4毫米及其以上间隙时,道岔不得锁闭。现有可动心轨提速道岔锁闭钩为整体式结构,左、右两端为锁闭钩钩头,中间锁闭钩钩体上设有与尖轨接头铁配合的凹槽,下面为弧形面。在道岔转换过程中,锁闭钩必须整体摇动以达到锁闭道岔尖轨的目的。其不足之处是由于尖轨接头铁与锁闭钩凹槽之间须设计有连接间隙,加之尖轨的强度不足,必然导致当尖轨与基本轨之间存在4毫米或其以上的障碍物时,道岔还能照常锁闭,使尖轨与基本轨之间4毫米间隙道岔不得锁闭的要求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当尖轨与基本轨之间存在4毫米及其以上间隙时,道岔不能锁闭的铁路提速道岔活动锁闭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铁路提速道岔活动锁闭钩,包括左、右两个锁闭钩钩头,其特征是锁闭钩钩体的上部开有矩形凹槽,底面为平面;左、右锁闭钩钩头分别经连接轴与锁闭钩钩体可转动地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锁闭钩钩体可以为U型铁。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锁闭钩钩体的底面上可以开有槽,槽内设有储油毡。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槽可以为两个长条形深槽,对称分布在锁闭钩钩体左、右两侧的底面上;槽内嵌入有储油毡。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左、右锁闭钩钩头和锁闭钩钩体三部分组成,且左、右锁闭钩钩头通过连接轴与锁闭钩钩体连接,锁闭钩钩体上部为矩形凹槽,底面为平面,因而,不仅消除了尖轨接头铁与锁闭钩凹槽间活动间隙,而且在道岔转换时,锁闭钩钩体只是在锁闭杆平面上滑动,而不再摇动,通过左、右两个锁闭钩钩头上下运动来锁闭道岔尖轨,这样就增加了尖轨的连接强度,有效地解决了可动心轨提速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之间4毫米间隙锁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锁闭钩钩体底面设有槽,且在槽内设有储油毡,因而可大大减小其与锁闭杆平面之间的摩擦力,使锁闭钩运行更加准确可靠。本实用新型具有尖轨与基本轨之间间隙大于或等于4毫米时不能锁闭,可直接代替原有整体式锁闭钩与原有道岔锁闭机构配套使用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铁路提速道岔可动心轨锁闭机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锁闭钩钩体1为U型铁,其上开有矩形凹槽,底面为平面。凹槽与尖轨接头铁之间为紧配合。在锁闭钩钩体1底面左、右两侧设有对称的槽,其内嵌入有储油毡8,以减小其与锁闭杆之间的平面摩擦。也可在底面其它位置上设有槽,其内设有储油毡。左、右锁定钩钩头2、3与现有整体式锁闭钩钩头相同,其内端分别经连接轴4固定在锁闭钩钩体1上,连接轴4外端设有挡圈5、锁紧螺母6和开口销7。在道岔转换时,锁闭钩钩体1只是在锁闭杆平面上滑动,左、右锁闭钩钩头2、3分别绕连接轴4转动,上下运动来锁闭道岔尖轨。
权利要求1.一种铁路提速道岔活动锁闭钩,包括左、右两个锁闭钩钩头(2、3),其特征是锁闭钩钩体(1)的上部开有矩形凹槽,底面为平面;左、右锁闭钩钩头(2、3)分别经连接轴(4)与锁闭钩钩体(1)可转动地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提速道岔活动锁闭钩,其特征是所述的锁闭钩钩体(1)为U型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铁路提速道岔活动锁闭钩,其特征是所述的锁闭钩钩体(1)的底面上开有槽,槽内设有储油毡(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提速道岔活动锁闭钩,其特征是所述的槽为两个长条形深槽,对称分布在锁闭钩钩体左、右两侧的底面上;槽内嵌入有储油毡(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铁路提速道岔活动锁闭钩。属于铁路道岔技术领域。主要是解决现有整体式可动心轨提速道岔锁闭钩尖轨接头铁与锁闭钩凹槽之间有连接间隙,导致尖轨与基本轨之间4毫米间隙道岔不得锁闭的要求无法保证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左、右两个锁闭钩钩头,锁闭钩钩体的上部开有矩形凹槽,底面为平面;左、右锁闭钩钩头分别经连接轴与锁闭钩钩体可转动地活动连接。具有尖轨与基本轨之间间隙大于或等于4毫米时不能锁闭,可直接代替原有整体式锁闭钩与原有道岔锁闭机构配套使用的特点,主要用于铁路提速道岔可动心轨锁闭机构。
文档编号E01B7/20GK2663498SQ20032011379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9日
发明者吴书艺, 楼厅, 张开峰, 胡裕祥, 吴令忠, 李丹, 黄海平, 蔡红标, 陈汉襄 申请人:襄樊铁路分局电务分处, 襄樊铁路分局襄樊电务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