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地板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98606发布日期:2020-11-13 12:24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地板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车辆内装地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地板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车辆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双层地板车辆也越来越多,铝蜂窝地板安装时下部需铺垫一些减震缓冲材料,目前铝蜂窝地板底部多为橡胶或其它材料层状粘接复合形成的减震结构,减震结构通过胶粘剂与车体地板粘接在一起,减震结构的内部构成件数量众多,并且与地板间的粘接也存在潜在的移位风险,从而导致上部地板的塌陷。同时,由于减震结构与车体是粘接固定的,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确需局部调整时需整体去除再重新粘接,还需一定的固化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板的安装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机械螺栓安装避免地板塌陷的车辆地板减震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地板减震结构包括本体、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上端的第一连接件和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下端的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高度上超出所述本体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侧面平齐;

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本体的下端面平齐,且所述第二连接件超出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侧面。

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实现减震结构的本体与车体地板和铝蜂窝地板用机械螺栓固定,避免传统的减震件采用粘接固定方式而导致上部地板移位并塌陷。且所述第一连接件超出所述本体的上端面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超出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的设计结构,增设了利于安装作业的空间,可使连接更为牢固且便捷操作。

为保证第二连接件安装的稳固性,所述第二连接件在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上呈两侧延伸至本体的外侧。该延伸的外侧便于使用螺栓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抬高的中空结构。第一连接件上部安装地板时,只需通过地板上的开孔向中空结构的上部进行攻丝即可,且中空结构可以减重。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超出所述本体的上端面的顶面,上部依次设有一减震垫和调整垫,调整垫的数量根据需要调整。

所述减震垫可进一步提高所述减重结构的减震效果,所述调整垫可根据实际的空间需要,安装数量一般为多个,以实现高度的调节,提高其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减震垫为橡胶件,所述调整垫为橡胶件或硅胶件。

优选的,所述本体的上下端均设有卡槽,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本体嵌接。设计卡槽与连接件嵌接的方式,安装方便快捷,且更为牢固。

优选的,所述本体上设有贯通其长度的工艺通孔。

优选的,所述工艺通孔包括至少两个垂向减震孔和至少一个横向减震孔,所述横向减震孔位于所述本体截面长度的中部,至少两个所述垂向减震孔对称分布于所述横向减震孔的两侧,对称布置。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减震件的应用使车辆地板的减震结构的安装方式从粘接该改为螺栓机械连接,避免了传统地板减震结构粘接安装方式减震件容易产生移位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减震结构由于局部减震垫及调整垫老化或失效导致出现减震结构与地板结构之间出现间隙从而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响的问题;另,这种整体型减震结构确保铝蜂窝地板能得到较好的支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地板减震结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附图中,1-第一连接件、2-调整垫、3-减震垫、4-本体、5-第二连接件、6-工艺通孔、61-垂向减震孔、62-横向减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地板减震结构包括本体4、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4上端的第一连接件1和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4下端的第二连接件5。

所述本体4为三元乙丙橡胶型材制成,其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卡槽。

所述第一连接件1下端与所述卡槽嵌接,由此形成了超出所述本体4的上端面的抬高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1超出所述本体4的上端面的顶部依次设有减震垫3和至少一层调整垫2。所述减震垫3为橡胶件或其它具有弹性的复合材料,所述调整垫2为橡胶件或硅胶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顶部用于安装铝蜂窝地板的固定螺栓,因此所述第一连接件1与所述本体4的长度方向w的侧面平齐,可减轻第一连接件1的重量。

所述第二连接件5与所述本体4的下端面平齐,且所述第二连接件5超出所述本体4的长度方向的侧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5在所述本体4的长度方向w上呈两侧延伸至本体4的外侧,该延伸端上用于安装减震结构的固定螺栓。

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5为铝型材,所述本体4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5一起组成整体减震结构,减震结构与车体的连采用螺栓的机械连接方式,避免了传统粘接方式容易出现的减震结构整体挪位的问题。减震结构在对铝蜂窝地板起到支承作用的同时,减震结构本身的三元乙丙橡胶件对上部安装的地板结构还起到减震缓冲作用。安装时,铝蜂窝地板通过固定螺栓与

本技术:
的减震结构的上部的第一连接件1连接,车体地板通过固定螺栓与本申请的减震结构的下部的第二连接件5连接,将铝蜂窝地板、减震结构和车体地板之间的机械连接在一起,增加了地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本体4上设有贯通其长度的工艺通孔6。所述工艺通孔6包括两个垂向减震孔61和一个横向减震孔62,所述横向减震孔62位于所述本体4截面长度的中部,至少两个所述垂向减震孔61对称分布于所述横向减震孔62的两侧。所述垂向减震孔31的尺寸大于所述横向减重孔32的尺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地板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4)、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4)上端的第一连接件(1)和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4)下端的第二连接件(5);

所述第一连接件(1)高度上超出所述本体(4)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一连接件(1)与所述本体(4)的长度方向的侧面平齐;

所述第二连接件(5)与所述本体(4)的下端面平齐,且所述第二连接件(5)超出所述本体(4)的长度方向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地板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5)在所述本体(4)的长度方向上呈两侧延伸至所述本体(4)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地板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为抬高的中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地板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超出所述本体(4)的上端面的顶面,上部依次设有一减震垫(3)和至少一层调整垫(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地板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3)为橡胶件,所述调整垫(2)为橡胶件或硅胶件。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地板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4)的上下端均设有卡槽,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5)均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本体(4)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地板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4)上设有贯通其长度的工艺通孔(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地板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通孔(6)包括至少两个垂向减震孔(61)和至少一个横向减震孔(62),所述横向减震孔(62)位于所述本体(4)截面长度的中部,至少两个所述垂向减震孔(61)位于所述横向减震孔(62)的两侧,对称布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地板减震结构。所述车辆地板减震结构包括减震件本体、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上端的第一连接件和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下端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超出所述本体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侧面平齐;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本体的下端面平齐,但在长度方向两端均长于减震件本体。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车辆地板减震结构将铝蜂窝地板、减震结构和车体地板从结构上形成了一个整体,从而避免了任意相邻部件间由于存在间隙,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振动产生异响,也解决了由于减震结构的移位而易导致铝蜂窝地板塌陷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华玲;张彦华;毛如香;陈群;王大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5
技术公布日:2020.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