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用于轨道车辆的碰撞缓冲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6343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尤其用于轨道车辆的碰撞缓冲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碰撞缓冲器。
【背景技术】
[0002]每个轨道车辆都具有用于在碰撞事件的情况下吸收能量的碰撞缓冲器。在此通过以下方式有意考虑碰撞缓冲器的不可逆的损坏,即,使变形管通过车辆侧的变形压模挤压和/或使该变形管产生褶皱。
[0003]需由碰撞缓冲器完成的能量降低以变形管具有大的直径和/或大的壁厚为条件。由此产生碰撞缓冲器的大的质量。
[0004]从DE 197 45 656 Al中获知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碰撞缓冲器。该碰撞缓冲器包括两个同心设置的变形管,变形管可通过操控卡锁件产生至少两条吸收特征曲线。
[0005]DE 10 2009 047 073 Al同样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碰撞缓冲器。该碰撞缓冲器在其作用方面还可通过以下方式调节,即,可控制被包含到在变形过程中的变形管的数目。例如使用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变形管,从而在该结构原理下也能够实现至少两级的吸收特征曲线。
[0006]碰撞缓冲器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力-位移特征曲线不具有线性的走向,而是随发展趋势交替地伸延。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碰撞缓冲器的力-位移特征曲线。
[0008]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得以解决,S卩,变形管中的至少一个变形管在全新状态下具有轴向的褶皱轮廓。
[0009]试验已经表明,在带有褶皱轮廓的情况下发生轴向变形时始终出现反复的力峰值。当建立新的褶皱时,总是出现力峰值。然后,进一步的褶皱形成以相对更小的轴向力进行。通过将已经预制有褶皱轮廓的变形管和未变形的管相组合,通过变形力的叠加产生基本上恒定的变形力。总是当在一个变形管处开始新的褶皱形成时,至少在第二变形管处褶皱的形成已取得了进展。
[0010]此外可规定,褶皱轮廓实施在变形管的一个端部处。在变形管端侧预先形成褶皱的情况下,预先规定了进一步的褶皱走向,并且由此限定了褶皱形成。
[0011]优选地,褶皱轮廓在全新状态下具有的最大直径小于变形褶皱。由此已经启动了褶皱形成,但是尚未完成。于是,变形褶皱的完成仅还需要一个较小的力。该“较小的力”由另一变形管的首次褶皱形成所需要的较大力补偿。
[0012]替代地或组合地,变形管在全新状态下具有的褶皱宽度可大于在碰撞事件后的褶皱宽度。
[0013]变形管可至少在具有褶皱轮廓的端部处具有直径扩大部。该直径扩大部促进在变形管中的褶皱形成。褶皱形成所必需的力消耗减小。
[0014]试验已经表明,当直径扩大部具有至少和在全新状态下的褶皱轮廓一样大的直径时,是有利的。此时,材料更容易地流动到褶皱形成部中。
[0015]直径扩大部例如由环绕的卷边形成。环绕的卷边易于制造并且防止了阻碍褶皱形成的尖棱的材料过渡部。
[0016]优选地,变形管端侧的端面具有比变形管的额定直径更大的直径。由此同样促进了在扩大的直径和额定直径之间的过渡部处的褶皱形成。
[0017]在变形管的直径扩大部和变形区之间可形成一个过渡轮廓,以提高功能。
【附图说明】
[0018]应根据下面的【附图说明】详细阐述本发明。
[0019]唯一的附图简化地示出了例如尤其用于轨道车辆的碰撞缓冲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唯一的附图简化地示出了例如尤其用于轨道车辆的碰撞缓冲器I。该碰撞缓冲器I包括至少两个变形管3、5,它们在端侧连接在共同的碰撞板7处。碰撞板7形成车辆的最前面的平面并且由此建立在未示出的障碍物和碰撞缓冲器I之间的接触。碰撞缓冲器I在另一端具有保持板9,在该情况下两个变形管3、5固定在保持板9处。保持板9用于连接碰撞缓冲器I与车辆。
[0021]两个变形管3、5通常具有相同的额定直径11,然而这种设计不是强制的。从碰撞板7出发,两个变形管3、5具有变形区13、15,该变形区具有额定直径。变形区13、15从碰撞板7延伸直至直径扩大部17、19,该直径扩大部实施在变形管3、5的至少一个端部处。在该实施例中,直径扩大部17、19由环绕的卷边形成。变形管3、5端侧的端面21、23由此具有比变形管3、5的额定直径11更大的直径。
[0022]在其中一个变形管3、5处,在全新状态下已经形成有轴向的褶皱。该造型有意引入且并非为损伤形态。褶皱轮廓25不在变形区域的中间,而是实施在变形管3、5的一个端部处,并且由此形成变形区域13的一部分。
[0023]褶皱轮廓25在碰撞缓冲器的全新状态下具有最大直径27,该最大直径小于在碰撞事件后的变形褶皱。补充地或者替代地,在全新状态下的褶皱轮廓25可以具有比在碰撞事件后的褶皱宽度更大的褶皱宽度29。该措施应使得在变形管3处的进一步的褶皱形成更加容易,也就是说,进一步的褶皱形成应可通过较小的轴向力进行。
[0024]如附图进一步示出的那样,直径扩大部17、19具有至少和在全新状态下的褶皱轮廓25 —样大的直径。在直径扩大部17、19和变形区15或者褶皱轮廓25之间的过渡轮廓31、33促进进一步的裙皱形成。
[0025]通过两个变形管3、5的平行的布置,对于没有褶皱轮廓25的另一变形管5必须使用相对更大的力,因为必须首先由平滑的变形区15建立第一褶皱。与已经开始的褶皱形成相比,该“建立”始终需要继续更大的力消耗。通过在变形管3、5处的相位偏移的褶皱形成而出现几乎恒定的碰撞缓冲合力。相位偏移应理解为,在一个变形管3处正好导入一个新的褶皱形成,而同时在另一变形管5处正好结束一个褶皱的褶皱形成,以便必要时引起新的褶皱。
[0026]附图标iP,列表
[0027]I碰撞缓冲器
[0028]3变形管
[0029]5变形管
[0030]7碰撞板
[0031]9保持板
[0032]11额定直径
[0033]13变形区
[0034]15变形区
[0035]17直径扩大部
[0036]19直径扩大部
[0037]21端面
[0038]23端面
[0039]25褶皱轮廓
[0040]27最大直径
[0041]29褶皱宽度
[0042]31过渡轮廓
[0043]33过渡轮廓
【主权项】
1.一种碰撞缓冲器(I)、尤其是用于轨道车辆的碰撞缓冲器,包括至少两个变形管(3 ;5),所述至少两个变形管连接在共同的碰撞板(7)处并且在碰撞事件后具有轴向的褶皱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管(3;5)中的至少一个变形管在全新状态下具有轴向的褶皱轮廓(25)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褶皱轮廓(25)实施在所述变形管(3 ;5)的端部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褶皱轮廓(25)在全新状态下具有的最大直径(27)小于在碰撞事件后的变形裙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褶皱轮廓(25)在全新状态下具有的褶皱宽度(29)大于在碰撞事件后的褶皱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管(3;5)至少在具有所述褶皱轮廓(25)的端部处具有直径扩大部(17 ;1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碰撞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径扩大部(17;19)具有至少和在全新状态下的所述褶皱轮廓(25) —样大的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碰撞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径扩大部(17;19)由环绕的卷边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碰撞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管(3;5)端侧的端面(21 ;23)具有比所述变形管(3 ;5)的额定直径(11)更大的直径。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碰撞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形管(3;5)的直径扩大部(17 ;19)和变形区(13 ;15)之间形成过渡轮廓(31 ;33)。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碰撞缓冲器、尤其是用于轨道车辆的碰撞缓冲器,包括至少两个变形管,所述至少两个变形管连接在共同的碰撞板处并且在碰撞事件后具有轴向的褶皱形成,其中,所述变形管中的至少一个变形管在全新状态下具有轴向的褶皱轮廓。
【IPC分类】B61F19/04, B61G11/16
【公开号】CN105083314
【申请号】CN201510282752
【发明人】W·韦恩斯, H·魏安德, H·克嫩贝格, K·施米茨
【申请人】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8日
【公告号】DE102014209561A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