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的驱动手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7188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自行车的驱动手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尤指一种电动自行车中用以控制车速的驱动手把。
早期电动自行车主要为单速式设计,亦即其驱动装置不具可变速性,故当人们遇到低转速、高扭力的动力骑乘自行车上坡时,该单速式电动自行车即无法胜任,因此,有人即研发设计出一种可变速之电动自行车,使人们可利用该装置于自行车上之变速驱动机构,依路况自行调整改变车速。
如图5所示,前述变速驱动机构主要包含一组连接自行车传动机构的驱动装置(50)以及一组变速装置(60),其驱动装置(50)概由电池组(51)、马达驱动电路(52)及继电器(53)及一电动马达(54)所组成,变速装置(60)则由微处理器(61)、驱动电路(62)、变速伺服构件(63)及速度感应器等所组成,另于车首一侧把手杆上装置一可旋动之驱动手把(70)来改变控制车速,其中驱动手把(70)装设有一感测元件(图未示),以导线连接感测元件及变速装置中微处理器(61),另于把手杆上固设磁性元件,使人们可经由转动旋转驱动手把(70),藉由感测元件相对磁性元件相对位置的改变,进而控制变速驱动机构之输出动力的大小以及驱动变速伺服构件(63)变换转速等,而达到可变速控制车速之作用。
但前述习用驱动手把虽可供人们控制变速,然而,该驱动手把在实际使用上易发生线路故障,因为,其感测元件系装设驱动手把上,并随驱动手把旋转,故人们在操作使用中,即会对连接感测元件与变速驱动机构间之导线施以拉扯作用,加以人们骑乘该可变速电动自行车时,会随路况多次改变车速,亦即在反覆多次的旋转驱动手把下,极易对导线拉扯而使感测元件与导线产生断线开路之情事,而习用结构之所以会产生上述问题,因其系将导线直接自手把处延伸出,并未提供导线定位之空间,且未针对把手旋动时可确保导线于稳定状态而设计其把手结构,因此方有上述导线易被扯断之问题。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驱动手把,该驱动手把可使连接感测元件的导线稳固定位,可以避免旋转握把时会同时拉扯导线,从而可供人们控制调整车速而且不易发生线路故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驱动手把,该驱动手把具有一套设于电动自行车把手杆上的旋转握把,其特征在于其一端具有圆形旋动块,该圆形旋动块一侧设有一扇形缺口,于扇形缺口两端各装设一磁性元件,又于把手杆上装置一固定座,该固定座由上座体、下座体对应并合组成,且该旋动块位于该固定座的容置槽中,且旋动块与固定座间装设一扭力弹簧,又固定座于其容置槽中相对旋转块缺口处装设一感测元件,感测元件且接设导线穿出固定座,于固定座径向一侧形成由外延伸连通至容置槽的线槽,且于容置槽中设一供感测元件置设定位的定位槽,又沿容置槽一侧设一将定位槽一端延设至线槽的导槽,连接感测元件接脚的导线设在该导槽和线槽内定位。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驱动手把,其特征在于位于定位槽的感测元件接脚可自定位槽弯折进入导槽连接导线,使其接脚与导线间之焊接点位于导槽中。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驱动手把,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设有对应于把手杆的固定孔,该固定孔内缘处可设一定位柱,于把手杆上设一定位孔,以该定位柱与定位孔对应配合,使固定座固设定位于把手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自行车的驱动手把,利用一固定座将感测元件及导线固定于把手杆不动,另将磁性元件装置于握把一端邻固定座感测元件中,使其于旋转握把时,利用磁性元件相对感测元件之移动,感测元件于定点感应其位置变化,进而对变速驱动机构输出讯号而调整车速,并藉由提供导线固定空间之设计,使导线稳固定位,以避免旋转握把时会同时拉扯导线引起线路故障。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特征及其目的,兹附以图式详细说明如后附图图面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组合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组合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5为习用电动自行车之变速驱动机构之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
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自行车的驱动手把,具有一套设于电动自行车车头前端一侧把手杆(10)上的旋转握把(20),该旋转握把(20)位于把手杆(10)上可供使用者握持转动,其相对把手杆(10)之内侧端具有一圆形的旋动块(21),且令旋动块(21)侧边形成一外径较小的颈部,前述该旋动块(21)一侧形成一扇形缺口(211),且相对该扇形缺口(211)两侧端分别装设第一磁性元件(22)及第二磁性元件(23)。
又,把手杆(10)上相对旋转握把(20)之旋动块(21)处装置一固定座(30),该固定座(30)系由二对应形状之上座体(301)、下座体(302)配合固接元件组设而成,该固定座(30)中形成一对应前述旋动块(21)之容置槽(31),相对容置槽(31)轴向两端分别形成对应握把(20)颈部之枢孔(32)及对应把手杆(10)之固定孔(33),使固定座(30)固定于把手杆(10)上套设于旋转块(21)外侧,另固定座(30)容置槽(31)中相对旋转块(21)缺(211)处装设一感测元件(40),于固定座(30)径向一侧形成由外延伸连通至容置槽(31)之线槽(34),提供变速驱动机构的导线(35)穿经线槽(34)连接感测元件(40),其中固定座(30)之容置槽(31)中可设一定位槽(36),提供感测元件(40)置设定位,又沿容置槽(31)一侧设一衔接定位槽(36)一端之导槽(37),使位于定位槽(36)中之感测元件(40)接脚(401)可弯折进入导槽(37)中连接导线(35),使其接脚(401)与导线(35)间之焊接点位于导槽(37)中呈稳固的定位状态。
又,固定座(30)中装设一扭力弹簧(41),该扭力弹簧(41)一端固定于容置槽(31)中,另端固定于旋转握把(20)的旋转块(21)侧端,藉以于握把(20)旋转後,可藉扭力弹簧(41)之弹力复位。
前述固定座(30)可于其上座体(301)或下座体(302)相对固定孔(33)内缘处设一定位柱(38),于把手杆(10)上设一定位孔(11),利用定位柱(38)与定位孔(11)之对应配合,使固定座(30)固设定位于把手杆(10)上。
当骑乘于电动自行车上的人们欲改变车速,如图3、4所示,系旋转驱动握把(20),利用握把(20)中之第一磁性元件(22)、第二磁性元件(23)相对固定座(20)中感测元件(40)移动,由感测元件(40)于定点感应其位置变化,而对变速驱动机构输出讯号,复由变速驱动机构调整其对自行车输出之动力,进而改变车速。
经由以上结构特征及操作使用说明后,当可得知本实用新型之特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系藉固定座提供感测元件及导线固定不动,以握把旋动带动磁性元件相对感测元件之位置改变、感测元件定点感应来控制车速,更藉由提供导线固定容置空间之设计,避免握把旋动时同时拉扯导线而造成线路故障,且藉位于定位槽之感测元件接脚自定位槽弯折进入导槽连接导线,接脚与导线间之焊接点位于导槽中之设计,使其线路保持于极稳定之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驱动手把,该驱动手把具有一套设于电动自行车把手杆上的旋转握把,其特征在于其一端具有圆形旋动块,该圆形旋动块一侧设有一扇形缺口,于扇形缺口两端各装设一磁性元件,又于把手杆上装置一固定座,该固定座由上座体、下座体对应并合组成,且该旋动块位于该固定座的容置槽中,且旋动块与固定座间装设一扭力弹簧,又固定座于其容置槽中相对旋转块缺口处装设一感测元件,感测元件且接设导线穿出固定座,于固定座径向一侧形成由外延伸连通至容置槽的线槽,且于容置槽中设一供感测元件置设定位的定位槽,又沿容置槽一侧设一将定位槽一端延设至线槽的导槽,连接感测元件接脚的导线设在该导槽和线槽内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驱动手把,其特征在于位于定位槽的感测元件接脚自定位槽弯折进入导槽连接导线,使其接脚与导线间之焊接点位于导槽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驱动手把,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设有对应于把手杆的固定孔,该固定孔内缘处设一定位柱,于把手杆上设一定位孔,以该定位柱与定位孔对应配合,使固定座固设定位于把手杆上。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驱动手把,具有一套设于电动自行车前端把手杆上可旋转之握把,且于握把一端的旋动块扇形缺口两侧各设一磁性元件,另于把手杆上固设一相对旋动块外侧的固定座,且以一扭力弹簧连接于旋动块与固定座之间,固定座中装设感测元件,感测元件接设导线穿出固定座连接变速驱动机构,通过旋转握把带动磁性元件相对感测元件之位置改变控制调整车速,可避免旋转握把时会同时拉扯导线引起线路故障。
文档编号B62K11/00GK2459258SQ0120074
公开日2001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7日
发明者庄雅棠 申请人:庄雅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