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感载式液压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200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感载式液压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刹车装置,确切地讲是一种摩托车感载式液压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摩托车刹车装置,但现有的刹车装置不能自动调节刹车制动力,当摩托车高速行驶时,常因人们施加的刹车制动力不当而引发翻车事故,并由于刹车制动力的大小无法自动调节,常会出现刹车抱死车体严重俯冲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感载式液压刹车装置,它可根据摩托车承载负荷的具体情况自动调整刹车制动力的大小,实现在紧急情况下人们无论如何用力踩踏刹车踏板,都能由该装置转化成点刹车效果,从而可有效避免因刹车制动力无法自动调节而造成的翻车事故,并可防止出现刹车抱死现象和严重俯冲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摩托车感载式液压刹车装置有踏板,踏板上安装连杆,连杆的一端安装调节螺栓,连杆与套管一端铰连,套管内安装液压杆,液压杆上安装刹车总泵,液压杆上套装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刹车总泵接触,弹簧的另一端与套管顶端接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摩托车感载式液压刹车装置,它有踏板,踏板上安装连杆,连杆的一端安装调节螺栓,连杆与套管一端铰连,套管内安装液压杆,液压杆上安装刹车总泵,液压杆上套装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刹车总泵接触,弹簧的另一端与套管顶端接触。液压杆上设有凸台,套管的上端设有凸沿,弹簧的一端与凸台接触,弹簧的一端与凸沿。调节螺栓的上端安装滑辊。刹车总泵分别与第一液压管和第二液压管连接,第一液压管与后轮制动卡钳连接,第二液压管与前制动卡钳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它装有调节螺栓和弹簧,通过调节螺栓与摩托车下摆臂的配合作用以及弹簧对液压杆的缓冲作用调节刹车总泵的输液量,从而能即时控制刹车制动力的大小,使摩托车在刹车时始终处于点刹车状态,有效地避免摩托车高速行驶时,因人们施加的刹车制动力大小不当引发的摩托车翻车现象,并可防止刹车时车轮抱死出现严重俯冲现象。并且该刹车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摩托车感载式液压刹车装置有踏板2,踏板2上安装连杆3,连杆3的一端安装调节螺栓7,连杆3与套管4一端铰连,套管4内安装液压杆16,液压杆16上安装刹车总泵12,液压杆16上套装弹簧18,弹簧18的一端与刹车总泵18接触,弹簧18的另一端与套管4顶端接触。本实用新型制作时,按上述要求加工各零部件并组装。本实用新型按照以下过程实现点刹效果当摩托车行进过程中紧急刹车时,人们用力踩踏板2,踏板2向下转动连杆3向上转动,调节螺栓7和套管4在连杆3的带动下向上转动,套管4压缩弹簧18,弹簧18压缩到一定长度后推动液压杆16向上运动直至调节螺栓7与摩托车下摆臂15接触,弹簧18起刹车缓冲作用可防止刹车过猛出现车轮抱死现象,液压油在液压杆16的挤压作用下由刹车总泵12输入刹车装置实现刹车过程;车速在刹车后迅速降低,摩托车由于惯性有向前俯冲的趋势,车体后部承载负荷减小,致使摩托车下摆臂15推动调节螺栓7向下运动,连杆3在调节螺栓7的作用下带动套管4向下转动,弹簧18的弹簧力减小液压杆16向下运动刹车减轻或停止;此后,由于车速降低车体后部的承载负荷增加且驾驶员始终踏着踏板2,踏板2、连杆3、套管4、调节螺栓7、弹簧18和液压杆16会重复上述刹车过程,刹车后车体后部负荷减轻再重复上述刹车停止过程,如此周而复始实现点刹车效果。
实施例二摩托车感载式液压刹车装置有踏板2,踏板2上安装连杆3,连杆3的一端安装调节螺栓7,连杆3与套管4一端铰连,套管4内安装液压杆16,液压杆16上安装刹车总泵12,液压杆16上套装弹簧18,弹簧18的一端与刹车总泵18接触,弹簧18的另一端与套管4顶端接触。液压杆16上设有凸台17,套管4的上端设有凸沿11,弹簧18的一端与凸台17接触,弹簧18的一端与凸沿11。调节螺栓7的上端安装滑辊8,滑辊8可减小调节螺栓7与下摆臂15间的摩擦,滑辊8也可由滑轮替代。刹车总泵18分别与第一液压管9和第二液压管13连接,第一液压管9与后轮制动卡钳10连接,第二液压管13与前制动卡钳14连接。调节螺栓7的上端安装滑辊8。刹车总泵18分别与第一液压管9和第二液压管13连接,第一液压管9与后轮制动卡钳10连接,第二液压管13与前制动卡钳14连接。本实用新型制作时,按上述要求加工各零部件并组装。本实用新型按照以下过程实现点刹效果当摩托车行进过程中紧急刹车时,人们用力踩踏板2,踏板2向下转动连杆3向上转动,调节螺栓7和套管4在连杆3的带动下向上转动,套管4压缩弹簧18,弹簧18压缩到一定长度后推动液压杆16向上运动直至调节螺栓7上的滑辊8与摩托车下摆臂15接触,弹簧18起刹车缓冲作用可防止刹车过猛出现车轮抱死现象,液压油在液压杆16的挤压作用下由刹车总泵12经第一液压管9和第二液压管13分别进入后制动卡钳10和前制动卡钳14实现刹车过程;车速在刹车后迅速降低,摩托车由于惯性有向前俯冲的趋势,车体后部承载负荷减小,致使摩托车下摆臂15推动调节螺栓7向下运动,连杆3在调节螺栓7的作用下带动套管4向下转动,弹簧18的弹簧力减小液压杆16向下运动刹车减轻或停止;此后,由于车速降低车体后部的承载负荷增加且驾驶员始终踏着踏板2,踏板2、连杆3、套管4、调节螺栓7、弹簧18和液压杆16会重复上述刹车过程,刹车后车体后部负荷减轻再重复上述刹车停止过程,如此周而复始实现点刹车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1.摩托车感载式液压刹车装置,它有踏板(2),其特征在于踏板(2)上安装连杆(3),连杆(3)的一端安装调节螺栓(7),连杆(3)与套管(4)一端铰连,套管(4)内安装液压杆(16),液压杆(16)上安装刹车总泵(12),液压杆(16)上安装弹簧(18),弹簧(18)的一端与刹车总泵(12)接触,弹簧(18)的另一端与套管(4)顶端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感载式液压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杆(16)上设有凸台(17),套管(4)的上端设有凸沿(11),弹簧(18)的一端与凸台(17)接触,弹簧(18)的一端与凸沿(11)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感载式液压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螺栓(7)的上端安装滑辊(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感载式液压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刹车总泵(18)分别与第一液压管(9)和第二液压管(13)连接,第一液压管(9)与后轮制动卡钳(10)连接,第二液压管(13)与前制动卡钳(1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感载式液压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螺栓(7)的上端安装滑辊(8)。刹车总泵(18)分别与第一液压管(9)和第二液压管(13)连接,第一液压管(9)与后轮制动卡钳(10)连接,第二液压管(13)与前制动卡钳(14)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感载式液压刹车装置,它有踏板,踏板上安装连杆,连杆的一端安装调节螺栓,连杆与套管一端铰连,套管内安装液压杆,液压杆上安装刹车总泵,液压杆上安装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刹车总泵接触,弹簧的另一端与套管顶端接触。它装有调节螺栓和弹簧,通过调节螺栓与摩托车下摆臂的配合作用以及弹簧对液压杆的缓冲作用调节刹车总泵的输液量,从而能即时控制刹车制动力的大小,使摩托车在刹车时始终处于点刹车状态,有效地避免摩托车高速行驶时,因人们施加的刹车制动力大小不当引发的摩托车翻车现象,并可防止刹车时车轮抱死出现严重俯冲现象。并且该刹车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的优点。
文档编号B62L3/00GK2776833SQ20052008176
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4日
发明者李雷朋 申请人:李雷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