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6549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的制作方法
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特别是关于一种可有效防止防滑刹车系统单元内的机械与电子零件因震动而损坏的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
背景技术
在摩托车制造、贩卖及使用的市场上,高性能与高速度的崭新车型是维持该摩托车在市场上生命周期长短的重要因素,为因应此趋势,高性能的刹车系统不断的继续在研究改良,然而摩托车系藉由前、后轮与地面间的摩擦而产生移动,如果一昧的仅增加刹车力,并不能安全且迅速的停住车子,而令摩托车产生打滑的可能性。因此,早有业者于摩托车上设置防滑刹车系统A B S(Anti-Lock Brake System,防滑刹车系统),此系统是藉由控制液压刹车的油压,以避免摩托车在紧急刹车时发生车轮锁死的现象,而防止摩托车发生打滑的现象,以达到安全驾驶的目的。该防滑刹车系统2由于为动作非常精密的工作系统,因此防滑刹车系统2被安装于摩托车1上时,必须要提供一个稳固及具安全性高的安装场所,所以申请人乃开发出中国台湾第96140886号发明专利,请参阅图1、2所示,于该摩托车1的车架11的转向头管 111上架设一保护框架12,该保护框架12上设有连接座121,该连接座121可供防滑刹车系统2的固定片21固定用,而防滑刹车系统2是藉由螺固元件22锁固于固定片21上,藉此来令防滑刹车系统2被稳固的定位于保护框架12上。然而,如众所皆知的,摩托车1于行驶时,会因路面的不平整,常常会造成上下剧烈的颠簸,此种上下剧烈的颠簸极易影响到防滑刹车系统2的正常运作,严重者会造成防滑刹车系统2无法运作。申请人所开发的中国台湾第96140886号发明专利,请参阅图1、2 所示(图2中箭头表示车头方向),由于防滑刹车系统2与固定片21的缔结方式,是与摩托车行进方向同向,因此当摩托车1于行驶而产生上下剧烈的颠簸时,上述的防滑刹车系统2 与固定片21因缔结方式的关系,对于该上下剧烈的颠簸的减震效果不良,因此会使防滑刹车系统2内的机械与电子零件因该上下剧烈的震动而损坏,进而会导致防滑刹车系统2无法运作。所以,要如何避免摩托车1于行驶时产生的震动传递到防滑刹车系统2,尤其是摩托车1于行驶时的上下剧烈的颠簸,实为目前摩托车制造业者所亟待解决之课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乃在克服摩托车于行驶时的上下剧烈的颠簸,该上下剧烈的颠簸的震动会直接传递到防滑刹车系统,而使防滑刹车系统内的机械与电子零件因震而损坏,进而会导致防滑刹车系统无法运作的缺失。为此,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手段,乃在提供一种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该防滑刹车系统是固定于摩托车车架的转向头管的固定座上,至少包括有;防滑刹车系统单元、 支架、第一减震元件、第二减震元件及减震间隔件;该防滑刹车系统单元,包括有动力马达、刹车本体及控制器,该刹车本体具有刹车油管结合孔、第一连结孔及第二连结孔;该支架, 具有定位部、固定部及锁固部;该第一减震元件,是连结于刹车本体的第一连结孔与支架的定位部上;该第二减震元件,是连结于刹车本体的第二连结孔与支架的固定部上;该减震间隔件,其中央具有穿孔,该减震间隔件是设于支架的固定部与刹车本体之间;藉此来令该第二减震元件及减震间隔件的减震方向为上下减震,即是与地面成垂直向,进而可避免摩托车于行驶时的上下剧烈的颠簸的的震动会直接传递到防滑刹车系统单元上,能有效防止防滑刹车系统单元内的机械与电子零件因震动而损坏的缺失产生。本发明之次一技术手段,乃在提供一种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藉由支架与刹车本体之间设有第一减震元件及第二减震元件,来令支架与刹车本体之二连结处皆是为挠性连结,因此至少可以吸收来自车体六个方向运动所产生的震动冲击,藉此可以减少防滑刹车系统单元内的机械与电子零件因震而损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该防滑刹车系统是固定于摩托车车架的转向头管的固定座上,至少包括有防滑刹车系统单元、支架、 第一减震元件、第二减震元件及减震间隔件,其特征在于;该防滑刹车系统单元,包括有动力马达、刹车本体及控制器,该刹车本体具有第一连结孔及第二连结孔;该支架,具有定位部、固定部及锁固部;该第一减震元件,是连结于刹车本体的第一连结孔与支架的定位部上;该第二减震元件,是连结于刹车本体的第二连结孔与支架的固定部上;该减震间隔件,其中央具有穿孔,该减震间隔件是设于支架的固定部与刹车本体之间;藉此来令该第二减震元件及减震间隔件的主要减震方向为上下方向减震。所述的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刹车本体的第一连结孔与支架的定位部,藉由第一减震元件形成挠性连结。所述的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刹车本体的第二连结孔与支架的固定部,藉由第二减震元件及减震间隔件形成挠性连结。所述的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的锁固部及车架的转向头管的固定座的锁固孔藉由螺固元件形成刚性连结。所述的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减震元件,是由橡胶材料所制成其中央具有穿孔、嵌槽,且该嵌槽是介设于刹车本体与支架的定位部之间。所述的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减震元件是由橡胶材料所制成其中央具有穿孔、嵌槽,该嵌槽是介设于支架的固定部与转向头管的固定座之间。所述的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的定位部为一开口槽, 该固定部为一穿孔,该锁固部为一对穿孔。所述的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的定位部是位于固定部的上方,该固定部又是位于锁固部的上方,且该固定部与锁固部略成垂直状设置。所述的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减震元件插设于该转向头管的固定座的插固孔上。所述的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动力马达及控制器是连结于刹车本体上,该刹车本体设有刹车油管结合孔。

图1是中国台湾第96140886号发明案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中国台湾第96140886号发明案的防滑刹车系统与固定片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发明防滑刹车系统单元与支架组立图。图5是本发明组立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组立后另一角度示意图。1摩托车11主车架111转向头管12保护框架121连结座2防滑刹车系统21固定片22螺固元件3防滑刹车系统单元31动力马达 32刹车本体321刹车油管结合孔322第一连结孔323第二连结孔33控制器4支架41定位部42固定部43锁固部5第一减震元件51穿孔52嵌槽6第二减震元件61穿孔62嵌槽7车架71转向头管 72固定座721插固孔722锁固孔8减震间隔件 81穿孔S、S1螺栓 S2螺固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能更易于了解本发明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图式说明如后首先,请参阅图3、4所示,本发明的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包括有防滑刹车系统单元3、支架4、第一减震元件5、第二减震元件6及减震间隔件8。该防滑刹车系统单元3,包括一动力马达31、刹车本体32及一控制器(E⑶)33,该动力马达31及控制器(E⑶)33是连结于刹车本体32上;该动力马达31主要是提供刹车本体32动力,该刹车本体32具有刹车油管结合孔321、第一连结孔322及第二连结孔323,该刹车油管结合孔321是供碟刹卡钳的刹车油泵油管结合用(图示中未绘出)。该支架4,包括有定位部41、固定部42及锁固部43,该定位部41为一开口槽,该固定部42为一穿孔,该锁固部43为一成对应状的穿孔;其中定位部41是位于固定部42的上方,该固定部42又是位于锁固部43的上方,且该固定部42与锁固部43略成垂直状设置。该第一减震元件5,是由橡胶材料所制成其中央具有穿孔51,中间段具有嵌槽52, 该第一减震元件5是藉由螺栓S来连结于刹车本体32的第一连结孔322上,该嵌槽52是供嵌卡于支架4的定位部41之用。该第二减震元件6,是由橡胶材料所制成其中央具有穿孔61,中间段具有嵌槽62, 该第二减震元件6是藉由螺栓Sl来连结于刹车本体32的第二连结孔323上,该嵌槽62是供嵌卡于车架7的转向头管71的固定座72用。该减震间隔件8,是由橡胶材料所制成其中央具有穿孔81,该减震间隔件8是介设于支架4的固定部42与刹车本体32之间。再请参阅图4、5、6所示,本发明的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主要是藉由螺栓S穿设于支架4的定位部41及第一减震元件5的穿孔51,同时第一减震元件5的嵌槽52嵌入支架4的定位部41上,而来连结于刹车本体32的第一连结孔322上,藉此使支架4的定位部 41与刹车本体32的连结为一挠性连结,同时可令刹车本体32可以暂定位于支架4上,并且可藉由支架4的定位部41为一开口槽,来作为当第二减震元件6连结于支架4的固定部42 上时的公差调整处再藉由螺栓Sl来穿设于第二减震元件6的穿孔61、减震间隔件8的穿孔81,以及支架4的固定部42来锁附于刹车本体32的第二连结孔323上,进而来令减震间隔件8介设于支架4的固定部42与刹车本体32之间,藉此来令刹车本体32可以固定位于支架4上,且可令刹车本体32与支架4的固定部42的连结是为一挠性连结;而后再将以结附有刹车本体32的支架4,以第二减震元件6插入转向头管71的固定座72的插固孔721 上,藉由第二减震元件6插入转向头管71的固定座72的插固孔721,可避免组装时与其他部品产生干扰,并使支架4与转向头管71的固定座72之间介设有第二减震元件6,以及减震间隔件8是介设于支架4的固定部42与刹车本体32之间,再藉由螺固元件S2穿设支架 4的锁固部43及转向头管71的固定座72的锁固孔722上,藉此支架4的锁固部43与转向头管71的固定座72的连结形成一刚性连结,藉此来令第二减震元件6及减震间隔件8的主要减震方向是为上下方向的减震,进而可避免摩托车于行驶时的上下剧烈的颠簸的震动会直接传递到防滑刹车系统单元3。本发明的功效在于,藉由支架4与刹车本体32之间介设有第一减震元件5、第二减震元件6及减震间隔件8,来令支架4与刹车本体32之二连结处皆是为挠性连结,因此至少可以吸收来自车体六个方向运动所产生的震动冲击,藉此可以减少防滑刹车系统单元3内的机械与电子零件因震而损坏;再者、藉由第二减震元件6及减震间隔件8的减震方向为上下减震方向,即是与地面成垂直向,进而更可避免摩托车于行驶时的上下剧烈的颠簸的震动会直接传递到防滑刹车系统单元3上,更能有效防止防滑刹车系统单元3内的机械与电子零件因震动而损坏的缺失产生。综上所述,本发明藉由上述之结构,可改善习知的缺失并达到所诉求的目的,确实已较习用者增进功效,显已具有新颖性及进步性之要件。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该防滑刹车系统是固定于摩托车车架的转向头管的固定座上,至少包括有防滑刹车系统单元、支架、第一减震元件、第二减震元件及减震间隔件,其特征在于该防滑刹车系统单元,包括有动力马达、刹车本体及控制器,该刹车本体具有第一连结孔及第二连结孔;该支架,具有定位部、固定部及锁固部;该第一减震元件,是连结于刹车本体的第一连结孔与支架的定位部上; 该第二减震元件,是连结于刹车本体的第二连结孔与支架的固定部上; 该减震间隔件,其中央具有穿孔,该减震间隔件是设于支架的固定部与刹车本体之间;藉此来令该第二减震元件及减震间隔件的主要减震方向为上下方向减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刹车本体的第一连结孔与支架的定位部,藉由第一减震元件形成挠性连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刹车本体的第二连结孔与支架的固定部,藉由第二减震元件及减震间隔件形成挠性连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的锁固部及车架的转向头管的固定座的锁固孔藉由螺固元件形成刚性连结。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减震元件,是由橡胶材料所制成其中央具有穿孔、嵌槽,且该嵌槽是介设于刹车本体与支架的定位部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减震元件是由橡胶材料所制成其中央具有穿孔、嵌槽,该嵌槽是介设于支架的固定部与转向头管的固定座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的定位部为一开口槽,该固定部为一穿孔,该锁固部为一对穿孔。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的定位部是位于固定部的上方,该固定部又是位于锁固部的上方,且该固定部与锁固部略成垂直状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减震元件插设于该转向头管的固定座的插固孔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动力马达及控制器是连结于刹车本体上,该刹车本体设有刹车油管结合孔。
全文摘要
一种摩托车防滑刹车系统固定构造,该防滑刹车系统固定于摩托车车架的转向头管的固定座上,至少包括有;防滑刹车系统单元、支架、第一减震元件、第二减震元件及减震间隔件;该防滑刹车系统单元,包括有动力马达、刹车本体及控制器,该刹车本体具有刹车油管结合孔、第一连结孔及第二连结孔;该支架,具有定位部、固定部及锁固部;该第一减震元件,连结于刹车本体的第一连结孔与支架的定位部上;该第二减震元件,连结于刹车本体的第二连结孔与支架的固定部上;该减震间隔件,其中央具有穿孔,该减震间隔件设于支架的固定部与刹车本体之间;藉此来令该第二减震元件及减震间隔件的减震方向为上下减震。
文档编号B62L1/00GK102452445SQ201010528829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5日
发明者陈玉坤, 黄煜忠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