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门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3408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门槛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门槛。
技术背景汽车作为一种耐用的消费品逐渐进入普通家庭,近年来,中国汽车保有量 迅猛增长,交通事故也随之节节攀升。为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保护乘客安全,我国于2006年7月1日开始实行《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标准,对汽车 发生侧碰时的安全性能提出要求。同时,消费者在选购汽车时,汽车的安全性 也成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要点之一。因此,通过优化汽车车身结构设计,提高 车身侧面的安全性能,适应新的碰撞法规,并满足消费者的消费要求是汽车开 发商的当务之急。在汽车车身结构设计中,汽车门槛结构对汽车发生侧碰时保护乘员安全起 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汽车门槛大多采用门槛内板与门槛侧板及多个支架组成, 汽车门槛的安全性取决于各部件的材料、厚度、结构及组合关系等等多个因素。 若汽车门榲的结构刚性不足,在汽车受到沖击力较小的侧碰时,因门槛结构缺 乏必要的刚性和强度,会给车身造成永久损伤,让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失,甚 至可能对乘员身体造成轻度伤害;在汽车发生冲击力较大的侧碰时,车身侧面 吸收撞击能量而过度变形,变形后的车身大幅压缩乘员使用空间,会直接威胁 到乘员生存命。为解决汽车门槛刚性不足的问题,汽车开发商多采用加厚汽车门槛的各个 组成部件,尽可能增加板金零件翻边、尽可能增加各部件的折弯和加强筋等方 式,来增加汽车门檻的刚性。但是,若汽车门槛刚性过强,在汽车发生冲击力 较大的侧碰时,车身不能通过变形吸收巨大的撞击能量,而给乘客受到巨大冲 击,同样会危及乘客人身安全。在这些解决方案中,还存在诸如零件成型困难,生产工艺复杂,零件报废 率大,生产成本高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门槛,提高汽车在发生侧碰时 的安全性,并有效降低汽车生产和使用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门槛,包括下门槛加强板、 下门檻加强内板、前立柱下内板,下门檻加强内板前支架、下门檻加强内板中支架、下门檻加强内板后支架;所述下门槛加强内板通过所述下门槛加强内板前、中、后三个支架焊接在所述下门槛加强板内部;所述前立柱下内板焊接在所述下门搵加强板的前部。优选的,所述下门槛加强板为带有边沿的凹槽形。其中,所述下门槛加强板的左方面板、右方面板与中间底板成"U,,形, 且左方面板中部具有凸块结构;所述下门槛加强板的后方面板与中间底板成"L"形。优选的,所述下门槛加强内板的左侧面板具有凹凸结构,并与所述下门槛 加强内板的底部面板成"L"形;所述下门搵加强内板的右侧前面板和右侧后面^反都具有凹凸结构,且右侧 前面板和右侧后面板与底部面部成"L"形。优选的,所述前立柱下内板中间具有内孔和加强筋,周边具有凹入结构。优选的,所述下门搵加强内板中支架主体板为"n "形,主体板的前后两 侧面板都连接有左、右两个支角。优选的,下门槛加强内板前支架为"E"形结构。优选的,下门槛加强内板后支架为"E"形结构。优选的,所述下门槛加强板、下门槛加强内板、前立柱下内板、下门搵加 强内板前支架与下门槛加强内板后支架的厚度范围是1. 1至1. 3毫米,下门樣 加强内板中支架的厚度范围是1. 4至1. 6毫米。优选的,所述下门搵加强板、下门榲加强内板、前立柱下内板、下门榲加 强内板前支架、下门榲加强内板中支架与下门檻加强内板后支架的制作材料为 冷扎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下门槛加强内板前、中、后三个支架将下门榲加强内板通过焊接方
式固定在下门搵加强板中部,前立柱下内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下门槛加强板 的前部。可在汽车侧碰发生时,如撞击的冲击力较弱,汽车门槛较强的刚性可保证车身不会发生永久变形,降低消费者的维护成本;如撞击冲击力较强,汽车门檻中支架则通过有限的变形来吸收沖击能量,以保证车内乘员不受巨大冲 击,同时也保证车内足够的安全空间。本发明汽车门槛各组成部件是采用极为成熟的汽车车身用普通冷轧钢板, 因而加工工艺和生产工艺都十分成熟,稳定性更好,生产成本较低。


图1为本发明汽车门槛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下门槛加强板的立体图;图3为本发明下门槛加强板的平面图;图4为本发明下门檻加强板的仰视图;图5为本发明图3所示下门槛加强板的剖面图;图6为本发明下门槛加强内板平面;图7为本发明下门槛加强内板的立体图;图8为本发明下门槛加强内板的俯视图;图9为本发明图6所示下门槛加强内板的剖面图;图10为本发明前立柱下内板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下门槛加强板中支架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下门槛加强内板前支架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下门槛加强内板后支架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图l所示汽车门槛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l,为本发明汽车门槛示意图,本发明汽车门槛包括下门槛加强 板101、下门槛加强内板102、下门槛加强内板前支架105、下门槛加强内板 中支架104、下门檻加强内板后支架103和前立柱下内板106。下门搵加强内板102通过下门槛加强内板前支架105、下门槛加强内板中 支架104、下门榧加强内板后支架103固定在下门槛加强板IOI内部,前立柱 下内板106固定在下门槛加强板101的前部。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下门槛加强板101的立体图,下门槛加强板101整 体为带边沿的凹槽形,加强板101厚度约为1. 1到1. 3毫米,优选为1. 2毫米。 该下门搵加强板101使用冷扎钢板制作。下门搵加强板101的左方面板202 、右方面板203与中间底板201成"U" 形,右方面板203与中间底板201成"L"形,在右方面板203中间设有7个 开孔2033,与左方面板202上开孔相对应。右方面板203中部设有凸块2031, 凸块2031的截面为近似三角形,上表面为长方形,底面与中间底板201相连。 该凸块2031上设有三个开孔2033。右方面板203带有不规则的边沿2032。左方面板202与中间底板201也成"L"形,左方面板202上也设有7个 开孔,与左方面板203上的7个开孔相对应,左方面板202的边沿2021中部 设有两个害谷口 。后方面板204与中间底板201成"L"形,后方面板204的上沿2043长度 大于下沿2044,中间设有圓形开孔2042,上沿2043连接有边沿2(Ml。 中间底板2 01的中间设有多个开孔2 011 。请参阅图3、图4、图5,分别为本发明下门槛加强板101的平面图、侧 视图和剖面图。图3示出下门榲加强板101的平面图,平面图为近似长方形,左上角带有 圆弧形凸起,中间设有多个圓形开孔,上沿设有豁口,并且该下门槛加强板 101设有多个加强筋。图4示出下门檻加强板101的侧视图,侧视图的上边沿长于下边沿,左侧 边向内倾斜,右侧边为垂直,但长度小于侧视图中部宽度。侧视图的中间设有 多个圓形开孔。图5为在图3A-A处、B-B处、C-C处的剖面图,B-B处的剖面图中间部分 为直线,左面倾斜向下,并带有一平角,右面弧形向下。A-A处、C-C处的剖 面图为侧立的"几"字形。
请参阅图6 ,为本发明下门槛加强内板10 2立体图,该下门槛加强内板10 2 厚度约为1. 1到1. 3毫米,优选为1. 2毫米,该下门槛加强板101使用冷扎钢 板制作。左侧面板601与底部面部602成"L"形,左侧面板601具有凹凸结构6011, 凹凸结构6011包括8处凹槽形结构,凹槽的底部与底部面板602相平。其中, 2处凹槽形结构设在左侧面板601前部,4处设在左侧面板601的中部,2处 设在中间面板601的后部。右侧前面板603和右侧后面板604与底部面板602成一定"L"形,右侧前 面板603具有凹凸结构6031,凹凸结构6031包括两处凹槽结构,凹槽的底部 与底部面板602相平。右侧后面板604具有凹凸结构6041,凹凸结构6041包括一处凹槽结构, 凹槽的底部与底部面板602相平。底部面板602的中间设有多个大小不一的洞孔6021,洞孔6021的大小与 各个洞孔之间的距离与下门槛加强板101的中间底板201上开孔2011从左边 相对齐。底部面板602的右侧中部,即在右侧前面板603与右侧后面板604 之间设有3个开口结构6022,开口结构6022为凹槽形。请参阅图7、图8、图9,分别为本发明下门槛加强内板102的另一立体 图、俯视图、剖面图。图7示出下门槛加强内板102另一立体图,整体为侧立的"n"形,上面 设有多个凹槽,中面设有多处洞孔。图8示出下门榲加强内板102的俯视图,俯视图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高度 约为下层高度的1/2。图9为在图6D-D处、E-E处、F-F处、G-G处的剖面图,D-D处、E-E处、 F-F处、G-G处的剖面图为大致的"〕"形。请参阅图10,为本发明前立柱下内板106示意图,该前立柱下内板106 厚度约为1. 1到1. 3毫米,优选为1. 2毫米,下门槛加强板101使用冷扎钢板 制作。前立柱下内板106为不规则形状,周边设有多处凹入结构1003,中间设 有近似1/4椭圓形的洞孔1001,洞孔1001的两侧分别设有加强筋1002。
请参阅图11,为本发明下门槛加强板中支架104示意图,该下门槛加强板中支架104厚度约为1.4-1.6毫米,优选为1.5毫米。该下门槛加强板中 支架104使用冷扎钢板制作。下门榲加强板101的主体板1105为"n "形,中间具有一圓形孔11051, 两端设有加强筋1 1052。主体板1105前后两侧边分别连接有长短不一的支角。 其中,前端左支角1101为较窄的长条形,与主体板1105的前侧边弧形连接; 前端右支角1102较宽,具有两处平滑的弯折,与主体板1105的前侧边弧形连 接;后端左支角1103较窄,为长条形,与主体板1105的后侧边弧形连接;后 端右支角1104较宽,为长条形,与主体板1105的后侧边弧形连接。请参阅图12,为本发明下门檻加强内板前支架105示意图,下门槛加强 内板前支架105为"E"形结构,包括立柱1201、上支角1202、中支角1203 和下支角1204。其中,立柱1201设有多个加强筋,上支角1202和下支角1204 较窄,中支角1203较宽,并且上、中、下三个支角的长度相当。请参阅图13,为本发明下门檻加强内板后支架103示意图,下门槛加强 内板后支架103为"E"形结构,包括立柱1301、上支角132、中支角1303和 下支角1 304。其中,立柱1301设有多个加强筋,上支角1 302和下支角1304 较窄,中支角1 303较宽,并且上、中、下三个支角的长度相当。下门榲加强板101、下门檻加强内板102、下门搵加强内板后支架103、 下门搵加强内板中支架104、下门榲加强内板前支架105、前立柱下内板106 通过焊接方式组合成汽车门槛。焊接时,将下门槛加强内板后支架103、下门榲加强内板中支架104、下 门檻加强内板前支架105三个支架先依次焊接在门檻加强内板102上形成组 件,然后再将该组合件焊在下门槛加强板101内。前立柱下内板106再与门槛 加强板101焊接。焊接后的汽车门搵如图1所示,图14为在图1的D-D处、E-E处、F-F处 的剖面图,D-D处、E-E处的剖面图大致为侧立的"几"字形,并且底部为双 层结构。E-E处的剖面图中间有开口。汽车左端门槛与汽车右端门槛的结构完全相同,因此,汽车门檻的各个组 成部件即可作为汽车右门槛的组成部件,也可作为汽车右门檻的组成部件。
本发明汽车门槛可在汽车侧碰发生时,如撞击的沖击力较弱,汽车门槛组 成部件中各支架都设置有加强筋,具有较强的刚性,可保证车身不会发生永久变形,降低消费者的维护成本;如撞击冲击力较强,汽车门槛中各支架和下门 搵加强内板102则通过有限的变形来吸收冲击能量,以保证车内乘员不受巨大 冲击,同时也保证车内足够的安全空间。和生产工艺都十分成熟,稳定性更好,生产成本更低。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汽车门槛,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 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 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 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 一种汽车门槛,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门槛加强板、下门槛加强内板、 前立柱下内板、下门槛加强内板前支架、下门槛加强内板中支架、下门槛加强 内板后支架;所述下门槛加强内板通过所述下门槛加强内板前、中、后三个支架焊接在 所述下门槛加强板内部;所述前立柱下内板焊接在所述下门槛加强板的前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槛,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门槛加强板为 带有边沿的凹槽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门槛,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门槛加强板的 左方面板、右方面板与中间底板成"U"形,且左方面板中部具有凸块结构;所述下门槛加强板的后方面板与中间底板成"L"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门槛加强内板 的左侧面板具有凹凸结构,并与所述下门槛加强内板的底部面板成"L"形;所述下门槛加强内板的右侧前面板和右侧后面板都具有凹凸结构,且右侧 前面板和右侧后面斗反与底部面部成"L"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槛,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柱下内板中 间具有内孔和加强筋,周边具有凹入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槛,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门槛加强内板 中支架主体板为"n "形,主体板的前后两侧面板都连接有左、右两个支角。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榲,其特征在于,下门槛加强内板前支 架为"E"形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槛,其特征在于,下门槛加强内板后支架为"E"形结构。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门槛,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门 搵加强板、下门搵加强内板、前立柱下内板、下门槛加强内板前支架与下门槛 加强内板后支架的厚度范围是1. 1至1. 3毫米,下门槛加强内板中支架的厚度 范围是1.4至1.6毫米。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门槛,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门 檻加强板、下门搵加强内板、前立柱下内板、下门槛加强内板前支架、下门槛 加强内板中支架与下门榲加强内板后支架的制作材料为冷扎钢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门槛,包括下门槛加强板、下门槛加强内板、前立柱下内板、下门槛加强内板前支架、下门槛加强内板中支架、下门槛加强内板后支架;所述下门槛加强内板通过所述下门槛加强内板前、中、后三个支架焊接在所述下门槛加强板内部;所述前立柱下内板焊接在所述下门槛加强板的前部。所述下门槛加强板、下门槛加强内板、前立柱下内板、下门槛加强内板前支架与下门槛加强内板后支架的厚度范围是1.1至1.3毫米,下门槛加强内板中支架的厚度范围是1.4至1.6毫米,且各部件都使用冷扎钢板制作。本发明可提高汽车在发生侧碰时的安全性,并有效降低汽车生产和使用成本。
文档编号B62D25/00GK101121419SQ20061003007
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1日
发明者屠振涛, 张东学, 狄成林, 白昆程 申请人: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