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701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把立管,尤其涉及一种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
背景技术
通常,自行车可分为城市休闲用车和山地竞赛用车,无论哪种类型,为增 加使用者在骑车时的舒适感及安全性,均有必要安装避震器,以达到缓冲的效 果。请参照图l所示,图l为现有的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结构示意图。自行
车把立管包括车架头管010和自车架头管010向下延伸出的两个前叉012。在该两 个前叉012内部,分别安置有避震器。这种结构的避震器,在使用时有晃动的情 形发生,因此其避震不顺畅,避震效果不佳,对使用者来讲影响骑行。另外, 在两两个前叉012中安置避震结构,生产成本高,制造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 其结构紧凑,成本低,另外,通过垫片、橡胶垫、及弹簧的配合,避震效果好,
增强骑行的舒适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避震器的 自行车把立管,包括立管、下管、车架头管、及两个前叉,所述立管、所述下 管、所述车架头管、及所述两个前叉依次相连接,还包括调整套、固定套、及 弹性装置,所述调整套套设于所述下管底部,所述弹性装置安置于所述车架头 管的内部,所述固定套套设于所述下管,并安置于所述调整套与所述弹性装置 之间。
所述固定套的下端部分为圆柱体,上端部分开设有多个缺口,且该上端部分的侧壁具有梯度,所述调整套的形状与所述固定套的形状相对应,且套置于 所述固定套。
所述固定套的外围侧壁下端设置有多个卡头,所述车架头管的外围侧壁上 开设有多个孔位,所述多个孔位分别与所述固定套的所述多个卡头相对应。
所述固定套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条肋,所述下管上设置有多条沟槽,所述 多条肋分别与所述多条沟槽相对应。
还包括外螺母、第一碗组、前叉竖管、第二碗组、固定塞头、锁杆、及内 六角螺丝,所述弹性装置包括第一垫片、第一橡胶垫、弹簧、第二垫片、第二 橡胶垫。
所述前叉竖管为贯穿所述车架头管内部的竖管,其露出所述车架头管的部 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与所述外螺母的内侧壁上的内螺纹相啮合。
所述在下管的下端还开设有下管内腔,所述弹簧安置于所述前叉竖管内, 所述第二垫片、所述第二橡胶垫、及所述固定塞头依次安置于所述弹簧的下端, 所述锁杆依次经由所述固定塞头、所述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二垫片、及所述弹 簧安置于前叉竖管内,且所述锁杆的前端置于所述下管的所述下管内腔中。
所述第二碗组连接所述前叉与所述车架头管。
所述第一碗组套置于所述车架头管的所述前叉竖管上。
所述内六角螺丝旋紧于所述锁杆的底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本实用新型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的 可实现避震功能的结构安置于车架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对现有的安置于两个前叉内的避震结构,本 设计的结构紧凑,成本低,另外,通过垫片、橡胶垫、及弹簧的配合,避震效 果好,增强骑行的舒适度。


图1为现有的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的立体分解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的组合后的剖面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的组合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的立体分解图。 本实用新型具避震器的自行车包括车架头管IO、两个前叉20、下管30及立管40。 其中,下管30及立管40之间由上管401连接,下管30上设置有多条沟槽301。本 实用新型具避震器的自行车还包括调整套500、固定套501、外螺母502、第一碗 组503、第一垫片504、第一橡胶垫505、前叉竖管506、第二碗组507、弹簧508、 第二垫片509、第二橡胶垫510、固定塞头511、锁杆512、及可锁固于锁杆512底 部的内六角螺丝5120。其中,固定套501的下端部分为圆柱体,上端部分开设有 多个缺口,且该部分的侧壁具有梯度;固定套501的外围侧壁下端设置有多个卡 头5010,车架头管10的外围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孔位101,该多个孔位101分别与 固定套501的多个卡头5010相对应。固定套50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条肋(未示 出),该多条肋分别与下管30的多条沟槽301相对应。调整套500的形状与固定套 501的形状相对应,且能够套置于固定套501,并可与固定套501紧密配合。前叉 竖管506为贯穿车架头管10内部的竖管,其露出车架头管10的部分的外侧壁上设 置有外螺纹,且与外螺母502的内侧壁上的内螺纹相啮合。请参照图3所示,在 下管30的下端还开设有下管内腔301 。
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4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的组 合后的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的组合后的立体结构 示意图。组装时,通过螺钉404将上盖402固定于上管401上,进而将立管40锁固 于上管401上。前叉20通过第二碗组507与车架头管10相连接,进而将前叉20锁 固于车架头管IO。将第一碗组503套置于车架头管10的前叉竖管506上,再用外 螺母502与前叉竖管506的外螺纹相啮合。接着,将固定套501放入外螺母502中,并将固定套501的多个卡头5010分别与车架头管10的多个孔位101相配合,进而 锁固该固定套501。再将调整套500套于固定套501。然后,将下管30自调整套500 插入,并使下管30的多条沟槽301分别与固定套501的多条肋相配合,从而固定 下管30。将弹簧508置入前叉竖管506内,再依次置入第二垫片509、第二橡胶垫 510、及固定塞头511,将锁杆512依次经由固定塞头511、第二橡胶垫510、第二 垫片509、及弹簧508插入前叉竖管506内,且锁杆512的前端置于下管30的下管 内腔301中。最后,旋紧内六角螺丝5120于锁杆512的底端,进而将弹簧508、第 二垫片509、第二橡胶垫510、及固定塞头511相连接且将它们锁固。
预调节本实用新型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的顺畅度,可调节调整套500的 位置,进而作用固定套501;当向上调适当节调整套500时,可适当放松对固定 套501紧固作用,固定套501亦适当放松对下管30的紧固作用,这时,第一垫片 504、第一橡胶垫505、弹簧508、第二垫片509、及第二橡胶垫510可充分承受作 用力,从而实现避震功能。
本实用新型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的可实现避震功能的结构安置于车架 头管10内,相对现有的安置于两个前叉内的避震结构,本设计的结构紧凑,成 本低,另外,通过垫片、橡胶垫、及弹簧的配合,避震效果好,增强骑行的舒 适度。
以上所述案例只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案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 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在任何电压等级中所作的等 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包括立管、下管、车架头管、及两个前叉,所述立管、所述下管、所述车架头管、及所述两个前叉依次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套、固定套、及弹性装置,所述调整套套设于所述下管底部,所述弹性装置安置于所述车架头管的内部,所述固定套套设于所述下管,并安置于所述调整套与所述弹性装置之间。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 套的下端部分为圆柱体,上端部分开设有多个缺口,且该上端部分的侧壁具有 梯度,所述调整套的形状与所述固定套的形状相对应,且套置于所述固定套。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 套的外围侧壁下端设置有多个卡头,所述车架头管的外围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孔 位,所述多个孔位分别与所述固定套的所述多个卡头相对应。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 套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条肋,所述下管上设置有多条沟槽,所述多条肋分别与 所述多条沟槽相对应。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 螺母、第一碗组、前叉竖管、第二碗组、固定塞头、锁杆、及内六角螺丝,所 述弹性装置包括第一垫片、第一橡胶垫、弹簧、第二垫片、第二橡胶垫。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 竖管为贯穿所述车架头管内部的竖管,其露出所述车架头管的部分的外侧壁上 设置有外螺纹,与所述外螺母的内侧壁上的内螺纹相啮合。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下 管的下端还开设有下管内腔,所述弹簧安置于所述前叉竖管内,所述第二垫片、 所述第二橡胶垫、及所述固定塞头依次安置于所述弹簧的下端,所述锁杆依次 经由所述固定塞头、所述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二垫片、及所述弹簧安置于前叉竖管内,且所述锁杆的前端置于所述下管的所述下管内腔中。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碗组连接所述前叉与所述车架头管。
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碗组套置于所述车架头管的所述前叉竖管上。
10.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六 角螺丝旋紧于所述锁杆的底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避震器的自行车把立管,包括立管、下管、车架头管、及两个前叉,所述立管、所述下管、所述车架头管、及所述两个前叉依次相连接,还包括调整套、固定套、及弹性装置,所述调整套套设于所述下管底部,所述弹性装置安置于所述车架头管的内部,所述固定套套设于所述下管,并安置于所述调整套与所述弹性装置之间。本设计的结构紧凑,成本低,另外,通过垫片、橡胶垫、及弹簧的配合,避震效果好,增强骑行的舒适度。
文档编号B62K21/00GK201228065SQ20082011593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4日
发明者刘国琦, 叶明贵 申请人:叶明贵;刘国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