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伸缩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841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结构伸缩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伸縮自行车。 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自行车除了作为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外,还可以作为人 们锻炼身体的运动器材。很多人外出休闲旅游都喜欢带上自行车,以便到 达目的地后进行休闲运动。传统的自行车,由于不能折叠和伸縮,体积较 大,因此,不适宜在外出旅游时随身携带。目前,人们开始使用一种具有 縮小体积功能的折叠自行车,这类伸縮式自行车特别适用于随车携带外出
旅游,以便在到达目的地后取出来进行休闲运动。虽然这类折叠自行车具 有縮小体积、方便携带的特点,但是由于其折叠结构不合理,因此存在如 下缺点(1)折叠部分所用的部件多、结构复杂,成本高。(2)折叠处暴 露在外,在折叠过程中易夹伤人。(3)折叠处锁紧机构设置存在缺陷,易 松动,使用不方便,并且在高速运动中存在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折叠自行车折叠部分结构 复杂、在折叠过程中易伤人、使用不方便以及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新 型结构伸縮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新型结构伸缩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把、驱动及传动机构、车轮 机构、前车叉、后车叉和鞍座,驱动及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车轮机构, 鞍座与车架活动连接;其结构特点是车架由伸缩式横梁、竖梁和连接器 构成,伸縮式横梁由前横梁和后横梁构成,连接器设有二个齿轮啮合式连 接点和二个转动式铰接点,齿轮啮合式连接点之一和转动式铰接点之一与 前横梁连接,齿轮啮合式连接点之二和转动式铰接点之二与后横梁连接, 前横梁的前端与前车叉铰接,后横梁的后端与竖梁铰接;竖梁与后车叉固 定连接;连接器中设有锁定前横梁和后横梁连接状态的锁止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用如下的措施达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锁止机构可以由转动式销轴、前锁片
和后锁片构成,前锁片和后锁片分别固定在连接器内腔的前端和后端,前
锁片和后锁片的下部各设有一位置对称的内凹式嵌接位,转动式销轴的底 端设有与所述内凹式卡位吻合的外凸式锁止扣,转动式销轴的顶端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前横梁和后横梁可以分别由双梁构成,前横梁的后端形成二个分叉式连接点分别与齿轮啮合式连接点之一和 转动式铰接点之一连接,后横梁的前端形成二个分叉式连接点分别与齿轮 啮合式连接点之二和转动式铰接点之二连接;前横梁的前端形成二个分叉 式连接点分别与车把转动式铰接,后横梁的后端形成二个分叉式连接点分 别与竖梁转动式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前横梁和后横梁可以分别由单梁构 成,前横梁的后端形成二'个分叉式连接点分别与齿轮啮合式连接点之一和 转动式铰接点之一连接,后横梁的前端形成二个分叉式连接点分别与齿轮 啮合式连接点之二和转动式铰接点之二连接;前横粱的前端形成一个连接 点与车把转动式铰接或二个分叉式连接点分别与车把转动式铰接,后横梁 的后端形成一个连接点与竖梁转动式铰接或二个分叉式连接点分别与竖 梁转动式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后横梁上可以固定连接一斜梁,斜梁 的前端与后横梁固定连接、后端与鞍座易拆装式连接;斜梁的中部悬空或 与竖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车轮机构的后叉上可以固定连接一减 振器,减振器的底端与车轮机构的后叉固定连接,减振器的上端与竖梁固 定连接或与斜梁的中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减振器可以由弹簧构成;该弹簧的下 端与车轮机构的后叉固定连接、上端与竖梁定连接或与斜梁的中部固定连 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折叠部分主要由连接器和前横梁、后横梁构成, 所用的部件少,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2、 本实用新型的伸縮折叠部分陷藏在连接器的内腔,在折叠过程中 各关联部件在连接器内完成,不会夹伤人,具有安全性高的有益效果。
3、 本实用新型由于伸縮折叠机构为齿轮式啮合连接机构,具有连接 紧密、不易摇晃的特点,加上设置有内置式锁止机构,结构紧凑、不易松 动,因此,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实用的有益效果,即使是在高速运动中也 不存在危险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收縮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展开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锁止机构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锁止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横梁在收縮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横梁在展开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2收縮时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2收縮时结构示意图。 图IO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3收縮时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3展开时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4展开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4收縮时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
图1至图7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包括车架、车把、驱动及传动机构、车轮 机构、前车叉、后车叉和鞍座,驱动及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车轮机构, 鞍座与车架活动连接;车架由伸縮式横梁1、竖梁2和连接器3构成,伸 縮式横梁1由前横梁1-1和后横梁1-2构成,连接器3设有二个齿轮啮合 式连接点3-l、 3-2和二个转动式铰接点3-3、 3-4,齿轮啮合式连接点3-l 和转动式铰接点3-3与前横梁1-1连接,齿轮啮合式连接点3-2和转动式 铰接点3-4与后横梁l-2连接,前横梁1-1的前端与前叉8铰接,后横梁 1-2的后端与竖梁2铰接;前叉8的上、下端分别与车把9和前轮连接, 连接器3设有锁定前横梁1-1和后横梁l-2连接状态的锁止机构4;后车 叉5的前端与竖梁2的底端固定连接、后端与后轮连接;驱动及传动机构 的输出端连接车轮机构。
锁止机构4由转动式销轴4-1、前锁片4-2和后锁片4-3构成,前锁 片4-2和后锁片4-3分别固定在连接器内腔的前端和后端,前锁片4-2和 后锁片4-3的下部各设有一位置对称的内凹式嵌接位4-2-1、 4-3-1,转动 式销轴4-1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内凹式卡位吻合的外凸式锁止扣4-1-1、 4-1-2,转动式销轴4-1的顶端设有把手4-1-3。
参见图1、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中,前横梁1-1和后横梁1-2分别 由双梁构成,前横梁1-1的后端形成二个分叉式连接点分别与齿轮啮合式 连接点之一和转动式铰接点之一连接,后横梁1-2的前端形成二个分叉式 连接点分别与齿轮啮合式连接点之二和转动式铰接点之二连接;前横梁 1-1的前端形成二个分叉式连接点分别与车把转动式铰接,后横梁1-2的 后端形成二个分叉式连接点分别与竖梁2转动式铰接。
本实施例中的车把与前车叉的连接设置成折叠成结构,传动机构是二 级传动机构。后车叉有二个分叉,分别与竖梁2的上端和下端固定连接, 目的是为了加强自行车整体的刚强度。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实际应用中,当用力蹬动驱动传动机构的脚踏时,驱动传动机构的大 链盘转动,并通过传动链驱动车轮机构的后轮转动,进而驱动自行车前进。 停止蹬踏后,大链盘停止转动,传动链停止驱动车轮机构转动,自行车停 止前进。
如图1和图4所示,当伸縮折叠自行车展开时,伸缩式横梁1的前横 梁l-l和后横梁l-2通过连接器3连接成直线伸展状,并通过锁止机构4 将该直线伸展状固定保持。
如图2和图4所示,当伸縮折叠自行车收縮折叠时,伸縮式横梁1 的前横梁1-1和后横梁l-2通过连接器3连接成曲线收縮折叠状,并通过 锁止机构4将该曲线收縮折叠状固定保持。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锁止状态下,位于转动式销轴4-l底端 的外凸式锁止扣4-1-1、 4-1-2分别嵌入前锁片4-2和后锁片4-3下部的内 凹式嵌接位4-2-1、 4-3-1中,形成吻合式卡位锁止结构,此时,前横梁 1-1和后横梁l-2被锁止固定成直线展开状或收縮折叠状。如图5所示, 在自由状态下,位于转动式销轴4-1底端的外凸式锁止扣4-1-1、 4-1-2分 别脱离前锁片4-2和后锁片4-3下部的内凹式嵌接位4-2-1、 4-3-1,处于 前锁片4-2和后锁片4-3之间的间隙中,此时,可以通过提起连接器3进 行收縮折叠或下压连接器3使前横梁l-l和后横梁l-2展开成直线状,最 后利用锁止机构进行锁止固定。
如图3至图7所示,由于前横梁1-1和后横梁l-2通过一组齿轮进行 啮合式连接,该连接点不但连接紧密、不会摇晃,而且能实现转动自如, 再在嵌入式锁止机构4的配合下,具有结构紧凑、不易松动的结构特点, 即使是在高速运动中也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实用的有益效果。
具体实施例2:
图3至图9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2。
参见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是在后车叉5上 固定连接一减振器7,减振器7由两个弹簧构成,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 分别与竖梁2和后车叉5固定连接。其余同具体实施例1。
本实施本例中,减振器7由弹簧构成。由于设置了专用减振器,因此 减振效果较好,构成减振式伸縮折叠结构自行车。
具体实施例3:
参见图10、图11,本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2的区别是后横梁1-2 上固定连接一斜梁6,斜梁6的前端与后横梁1-2固定连接、后端与鞍座 易拆装式连接;斜梁6的中部悬空。其余同同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也可将斜梁6的中部与竖梁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利用斜梁的减振作用,构成具有减振效果的伸縮折叠结构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根据需要将弹簧减振器7的上端与 斜梁6的中部固定连接。
具体实施例4:
参见图12和图13,本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3的区别是减振器7由 单个弹簧机构构成,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竖梁2和后车叉5固定 连接。其余同具体实施例3。
本实施本例中,减振器7由弹簧构成。由于设置了专用减振器,因此 减振效果较好,构成减振式伸縮折叠结构自行车。
其他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的特点是前横梁1-1和后横梁l-2分别由单 梁构成,前横梁1-1的后端形成二个分叉式连接点分别与齿轮啮合式连接 点之一和转动式铰接点之一连接,后横梁1-2的前端形成二个分叉式连接 点分别与齿轮啮合式连接点之二和转动式铰接点之二连接;前横梁1-1的 前端形成一个连接点与车把转动式铰接或二个分叉式连接点分别与车把 转动式铰接,后横梁1-2的后端形成一个连接点与竖梁2转动式铰接或二 个分叉式连接点分别与竖梁2转动式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车把9可以设置成折叠成结构也可以 设置成非折叠机构,传动机构可以设置成二级传动机构也可以设置成一级 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前横梁1-1和后横梁1-2分别为单梁结 构,只是在其前、后两端分别形成分叉连接点,具有结构简单、减少耗材 和重量、降低成本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结构伸缩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把、驱动及传动机构、车轮机构、前车叉、后车叉和鞍座,驱动及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车轮机构,鞍座与车架活动连接;其特征是车架由伸缩式横梁(1)、竖梁(2)和连接器(3)构成,伸缩式横梁(1)由前横梁(1-1)和后横梁(1-2)构成,连接器(3)设有二个齿轮啮合式连接点(3-1,3-2)和二个转动式铰接点(3-3,3-4),齿轮啮合式连接点之一和转动式铰接点之一与前横梁(1-1)连接,齿轮啮合式连接点之二和转动式铰接点之二与后横梁(1-2)连接,前横梁(1-1)的前端与前车叉铰接,后横梁(1-2)的后端与竖梁(2)铰接;竖梁(2)与后车叉固定连接;连接器(3)中设有锁定前横梁(1-1)和后横梁(1-2)连接状态的锁止机构(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伸缩自行车,其特征是锁 止机构(4)由转动式销轴(4-1)、前锁片(4-2)和后锁片(4-3)构成, 前锁片(4-2)和后锁片(4-3)分别固定在连接器内腔的前端和后端,前 锁片(4-2)和后锁片(4-3)的下部各设有一位置对称的内凹式嵌接位(4-2-1, 4-3-1),转动式销轴(4-1)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内凹式卡位吻合 的外凸式锁止扣(4-1-1, 4-1-2),转动式销轴(4-1)的顶端设有把手 (4隱l-3)。 ,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伸縮自行车,其特征是 前横梁(1-1)和后横梁(1-2)分别由双梁构成,前横梁(1-1)的后端 形成二个分叉式连接点分别与齿轮啮合式连接点之一和转动式铰接点之 一连接,后横梁(1-2)的前端形成二个分叉式连接点分别与齿轮啮合式 连接点之二和转动式铰接点之二连接;前横梁(1-1)的前端形成二个分 叉式连接点分别与车把转动式铰接,后横梁(1-2)的后端形成二个分叉 式连接点分别与竖梁(2)转动式铰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伸缩自行车,其特征是 前横梁(1-1)和后横梁(1-2)分别由单梁构成,前横梁(1-1)的后端形成二个分叉式连接点分别与齿轮啮合式连接点之一和转动式铰接点之 一连接,后横梁(1-2)的前端形成二个分叉式连接点分别与齿轮啮合式 连接点之二和转动式铰接点之二连接;前横梁(1-1)的前端形成一个连 接点与车把转动式铰接或二个分叉式连接点分别与车把转动式铰接,后 横梁(1-2)的后端形成一个连接点与竖梁(2)转动式铰接或二个分叉式 连接点分别与竖梁(2)转动式铰接。 '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伸縮自行车,其特征是 后横梁(1-2)上固定连接一斜梁(6),斜梁(6)的前端与后横梁(1-2) 固定连接、后端与鞍座易拆装式连接;斜梁(6)的中部悬空或与竖梁(2) 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伸縮自行车,其特征是车 轮机构的后叉(5)上固定连接一减振器(7),减振器(7)的底端与车 轮机构的后叉(5)固定连接,减振器(7)的上端与竖梁(2)固定连接 或与斜梁(6)的中部固定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伸縮自行车,其特征是减 振器(7)由弹簧构成;该弹簧的下端与车轮机构的后叉(5)固定连接、 上端与竖梁(2)固定连接或与斜梁(6)的中部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结构伸缩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把、驱动及传动机构、车轮机构、前车叉、后车叉和鞍座;其特征是车架由伸缩式横梁(1)、竖梁(2)和连接器(3)构成,连接器(3)设有二个齿轮啮合式连接点和二个转动式铰接点,齿轮啮合式连接点之一和转动式铰接点之一与前横梁(1-1)连接,齿轮啮合式连接点之二和转动式铰接点之二与后横梁(1-2)连接,前横梁(1-1)的前端与前车叉铰接,后横梁(1-2)的后端与竖梁(2)铰接;竖梁(2)与后车叉固定连接;连接器(3)中设有锁止机构(4)。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不会夹伤人、使用方便和安全实用的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1362319SQ20082020251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9日
发明者黎亮文 申请人:黎亮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