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216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自行车的折叠原理大多是车把、座位伸缩折叠,车身向一侧弯 曲折叠,或是采用“X”型车架,第一种步骤繁琐且折后体积较大,第二种只是两轮相切,两种 都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发明内容本车有效的解决了市面上出现的折叠自行车步骤繁琐和展开后强度降低和折叠 后体积过大等缺陷。本车采用前轮大,后轮小的设计,车梁部分与管轴连接后沿前车轮向下延伸,在末 端是车架的折叠部分,由两轴组成横轴是垂直于直立车身,平行于地面,竖轴是与直立车 身纵向呈一定倾角放置。车把形状的作用是车把手握部位旋转到最低点时是适合男士骑乘的赛车和山地 车型,手握部位旋转到最高点时适合女士骑乘的坤车车型。车筐是利用钢丝的弹性,由8条粗细适当的钢丝按折叠时所覆盖物的形状弯曲, 由中间的3个支架支撑构成骨架外附布类。在车把下端管路上,有一个自上至下旋转,到一定距离后竖直向下延续的凸起,可 保证车把在伸缩时按一定轨道运动,少去校正的一步,下端有一正六边体,与与其连接的管 轴上端的六边体吻合,管轴六边体上端管径较小,此目的是防止抽出。车座位上下伸缩的管路被改装成气筒,以方便出行。
图1是自行车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图2是自行车完全折叠时的示意图图3是自行车车筐的展开和折叠的示意图图4是车把与前轮间管轴的剖面图图5是车把的示意图图6是车座位及内部气筒的剖面图图7是车梁上折叠轴完全闭合的示意图图8是车梁上折叠轴部分展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自行车的车筐是由8条(上4条,下4条)被弯成1/4圆的钢丝组成,中间是3 根支架,根据车管轴的直径将贴近其的钢丝弯成适当的形状成为骨架,外附布类,展开时在 弹力作用下完全撑开,折叠时部分与管轴重合。 2.自行车的车把下部的管路是放置在管轴内的。车把下部管路上有一条自上而下 旋转到一定位置竖直向下的延续凸起,与管轴上面的豁口对应,可使车把沿一定轨道伸缩,车把下端凸出的正六边形正好与管轴上部的六边形相对应,管轴六边形上部管径较小,可 防车把抽出。3.车把上有一锁紧装置,其作用是松开时车把可沿轴旋转,以此改变车型(赛车、 山地车、坤车)。4.自行车的座位内管外管上下伸缩可改装成气筒以方便出行。5.车梁上的主折叠轴在菱形锁紧装置松开时,车身在竖轴作用下呈一定角度将车 分成前后两部分。再在横轴作用下车前部向下,向后运动,使前后两轮相交,此时在折叠轴 上方的两小轮贴地面,可以直接拉着走。
权利要求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具有展开与折叠位置的车架,具有收缩和伸展位置的车把,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前、后轮,多用途的鞍座,设置在前轮上方的车筐和处于车架中间位置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架的中间折叠位置由两个轴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上下运动时可沿一定轨道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此车在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连接部 位有一处关节,由两个轴组成,其一是一个垂直于直立车身平行地面的轴,另有一个是与直 立车身近似平行(有一定角度)与地面近似垂直(有一定角度)的轴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位于车架上的鞍座被改装成打气筒,在 其交接部位用锁紧螺栓进行松开或收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车梁折叠轴上方位置有两个小轮,方 便折叠后拉着走。
专利摘要此折叠自行车采用前轮大、后轮小的设计,使人在骑乘时车把不至太过灵活,增加了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折叠后后车轮的位置和车把收缩完的距离正好相等,减少了浪费的体积,同时还可以像手提箱一样拉着行走,主轴上面有两小轮,在折叠到适当程度时,车的重心恰好落在两小轮上,方便移动,车的座位被改装成了打气筒,以方便出行,车筐是由8根钢丝(上4根、下4根),3根支架,外附布类组成,可一步撑开,不用时一步就能闭合。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1580492SQ20092017072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8日
发明者陈志彪 申请人:陈志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