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4659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即设计了一种车把折叠、车梁折叠、鞍座折叠、中轴左曲柄及衣架折叠部件的折叠式自行车。它属机械、轻工产品。
自行车长期被人们用作交通代步和短途运输的工具,近十多年来自行车业发展很快,为适应消费者需要,许多标新立异的折叠式自行车不断出现。如1985年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49届国际自行车、摩托车博览会上展出过的车架下管折叠和全折叠自行车,国内如上海自行车四厂设计的飞达牌20″×N46型折叠式自行车、沈阳产的折叠自行车,这些车大多在车梁上采用法兰式折叠部件,并以车梁折叠点为支点,呈V型折叠,这种结构使折叠后两轮间距较大,折叠后依然需占据较大空间,若将该种自行车装包携带上火车,提包的尺寸则超过铁道部门规定的旅客随身携带包裹的尺寸,不能满足带车旅行出差的需要。同时由于这些车的车把高度和朝向固定,尽管鞍座高度可调,但车把和鞍座距离调节范围亦不能完全满足各种身材的消费者需要。目前尚有中国专利局88年6月1日公开的陈忠勤同志申请的“折叠自行车”,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87 2 15464,其目的为提供一种能折叠的自行车,折叠后占地面积小,便于携带,它的特征是车架大弯梁折叠,鞍座折叠,车把接管折叠,左大腿折叠,衣架折叠。它的不足之处是折叠机构外露不美观,车梁折叠处安放橡皮筋易老化,使用不安全;折叠时,某些部件脱节且折叠机构多处用手把螺丝固定,使折叠、组装费时、不方便;设计的鞍座折叠机构给整车增重大;衣架悬空设计使之不能承载重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安全、美观的折叠自行车,并能方便调整车把、鞍座高度和相对距离,适宜各种身材的人骑行,整车轻、组装、折叠徒手就能方便快速操作,折叠后包装体积小,不超过铁路部门对旅客随身携带行李尺寸的规定,也便于携带出差、旅行,便于家居高楼者带车上楼。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措施达到新设计了一种自行车具有与通常自行车一样装配的前叉部件、前轴部件、后轴部件、脚蹬部件、飞轮部件、车轮部件、车闸、链条、泥板、还有折叠车把部件(1)、折叠车梁部件(2)、折叠鞍座部件(3)、中轴部件的左曲柄折叠机构(4)、折叠衣架(5)和单撑支架部件(6),其特征在于a.折叠车把部件包含有把接头(7)、把横管(8)、把心丝杆(9)、紧固杆(10)、上梢子(11)、把立管(12)、把心螺母(13)、下梢子(14),C型把接头焊在把立管上端,把横管穿在把接头内,上端穿有紧固杆的把心丝杆穿过把接头插入把立管内,把心螺母拧在把心丝杆上,把丝心杆上装有上梢子和下梢子,上梢子顶着把接头,下梢子装在把心螺母下。
b.折叠车梁部件由前部车梁管(15)、中部车梁管(17)、后部车梁管(16)组成,前、后部车梁管分别焊有一块连接板(20、21),二块连接板的一侧各有一个插螺杆轴(23)的圆孔(19),连接板的中部还有一个孔(22),中部车梁管内两端对称焊有一凹槽(26),凹槽的一侧伸出中部车梁管外,也钻有一个孔(19),由二个螺杆轴(23)分别插入前、中部车梁管和中、后部车梁管的孔(19),使三部份车梁管两两顺序连接,连接板能镶入凹槽中,山形扣件(24)扣入凹槽和连接板内的孔(22),山形扣件上有按键(18)和使之复位的按键弹簧(25)。
c.鞍座折叠部件具有鞍座固定管(27)、支撑板(28)、鞍管帽(29)、连接轴(30)、按钮(31)、连杆(32)、按钮弹簧(33)、隔板(34)、阻尼板(35)、连杆螺母(36)、鞍管(37)、连接轴螺母(38),支撑板焊在鞍座固定管上,连接轴、连接轴螺母连接支撑板和鞍管帽,按钮拧在连杆上,连杆插入鞍管帽,穿过隔板、阻尼板由连杆螺母固定。
d.中轴部件中轴左曲柄折叠机构具有一个中轴连接件(39)、轴(40)和一个带有锁定梢(42)、折叠操作键(43)、操作键弹簧(44)的钩形曲柄(45)组成,轴(40)连接中轴连接件与钩形曲柄,操作键弹簧顶着锁定梢,锁定梢上连着一个安装在长槽内的折叠操作键。
e.折叠衣架部件具有前衣架外框(46)、后衣架外框(41)、横撑(47)、固定板(48)、横轴(49)、左、右衣架弹簧(51)、衣架夹(50)、衣架腿(52)、铆钉(53)、接片(54)、固定片(55),前、后衣架外框带有一对孔轴,可配合插接,前衣架外框由固定片(55)固定在车架后接头上,横撑在前衣架外框上,后衣架外框上有二根横轴,其中一根横轴上装着固定板,固定板与横轴为松配合,固定板另一端为钩形,钩在前衣架外框的横撑上,其长度以能钩住横撑为宜。另一根横撑上安着衣架夹和衣架弹簧。
f.单撑支架部件具有支架腿(56)、控制套管(57)、轴梢(58)支架弹簧(59)、垫圈(60)、开口梢(61),支架腿上有突出的轴梢、带锯齿的控制套管套在支架腿上,轴梢卡在锯齿槽中,支架弹簧一端顶着控制套管,另一端靠着垫圈,固定件(62)焊在控制套管上。
本实用新型折叠自行车还有一个特征在于所说的单撑支架的控制套管的一端有两个互相间隔180°的锯齿,固定件(62)焊在控制套管上,控制套管与固定件相交的最大钝角为120~130°。
本实用新型从全局设计上采用了16″小轮径自行车,整车重心比一般自行车更接近后轮中心,当鞍座升高到最大高度900mm时载人重心与后轮中心距为75±15mm,脚蹬旋转到最低点时离地面为60mm,较一般自行车离地更近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折叠部件设计较隐蔽,保持整车美观大方。
2.折叠时所有部件互相之间依靠轴、螺杆连接,互相不脱节,因此组装时不用耽心零件丢失。
3.折叠、组装不需工具,方便、快速,一分钟内即可完成。
4.车把、鞍座高度可调,鞍座可在560~900mm大范围内调节,车把与鞍座相对距离亦可调,满足不同身材的人骑行。
5.骑行安全,脚蹬旋转到最低点距离地面仅60mm,脚蹬离地面近,遇意外情况时脚可迅速着地,增加骑行安全度。同时当人骑在车上时车的重心偏向后轮,使骑行中前轮遇大阻力或误刹时,比一般自行车安全度亦高。
6.折叠后的自行车体积小,可装入620×460×200mm的提包内,不超过铁路部门规定的旅客随身携带行李的尺寸。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自行车左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把折叠部件侧面剖视图。
图3为车把折叠部件俯视图。
图4为车梁折叠部件的前部、中部、后部车梁管分解仰视图。
图5为车梁折叠部件前部、中部、后部车梁管成组装状态时侧面剖视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车梁折叠部件成U形折叠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左视图。
图9为鞍座折叠部件侧面剖视图。
图10为鞍座折叠部件俯视图。
图11为鞍座折叠部件处于折叠状态的侧视图(鞍座固定管平行于车梁立管)。
图12为中轴左曲柄处于折叠状态且垂直于地面时后视图。
图13为中轴左曲柄折叠机构处于组装状态且垂直于地面时局部剖面图。
图14为
图13的左视图。
图15为衣架折叠部件组装状态俯视图。
图16为衣架折叠部件分开状态侧视图。
图17为单撑支架结构图。
图18为单撑支架控制套管左视图。
图19为单撑支架控制套管展开平面图。
图20为自行车折叠状态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折叠自行车如
图1所示具有与通常自行车一样的前叉部件、前轴部件、后轴部件、脚蹬部件、飞轮部件、车轮部件、车闸、链条、泥板、还有折叠车把部件(1)、折叠车梁部件(2)、鞍座折叠部件(3)、中轴部件(4)(左曲柄折叠机构)、折叠衣架部件(5)和装有控制套管的单撑支架部件(6)。
车把折叠部件如图2所示,把接头(7)呈立体C形,将C形下端面焊在把立管(12)上,把横管(8)穿在把接头内,紧固杆(10)穿在把心丝杆(9)上端圆孔内,用直径为1.2~1.5mm的钢丝制成的上梢子(11)和下梢子(14)装在把心丝杆上,上梢子紧抵着把接头,防止把心丝杆上窜,下梢子装在把心螺母(13)下,防止把心螺母脱落。紧固杆如图3所示,紧固杆与把心丝杆上的圆孔为松配合,使紧固杆可在圆孔内窜动,其长度可选50~70mm。要折叠时,旋转紧固杆将把心丝杆旋松,把立管即可缩进前叉立管内,由于上梢子的作用,把接头的C形口张大,把横管也可转动折叠。组装时,调整把横管到需要的位置、将把立管升到需要高度,拧紧把心丝杆即可。
图4为折叠车把部件前、中、后车梁管分解仰视图,在前部车梁管(15)中焊一块前连接板(20),前连接板伸出前部车梁管,其上有一个插螺杆轴的圆孔(19)和扣入山形扣件的孔(22),后部车梁管(16)与前部车梁管一样有后连接板(21)及圆孔(19)、孔(22),中部车梁管(17)两端结构对称,两端均焊有一凹槽(26),凹槽的一侧伸出管外,并钻有插螺杆轴(23)的孔(19)。
图5为车梁折叠部件前、中、后部车梁管成组装状态时侧面剖视图。中部车梁管内两端均焊有一凹槽(26),前部车梁管的连接板(20)卡进中部车梁管凹槽内,后部车梁的后连接板(21)卡在中部车梁管的后凹槽内,山形扣件(24)穿过中部车梁管和前、后连接板的孔(22),将前、中、后三部份车梁管锁紧。图6为图5的俯视图,从外部结构可见,由二个螺杆轴(23)分别将前、中部车梁管和中、后部车梁管两两连接,使三部分车梁管连为一个整体。折叠车梁时,只需按下按键(18),按键推动山形扣件退出前、后连接板的孔(22),车梁即分别以二个螺杆轴(23)为中心折叠成U形。如图7所示。图8为图7的左视图,可从图8中进一步看到车梁折叠时的状况。弹簧(25)保证了按键(18)松开时山形扣件自动复位。车梁管U形折叠,可使前、后部车梁管所带的车轮间距减小,达到折叠后装包体积小,提携方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鞍座折叠部件如图9、10所示,支撑板焊在鞍座固定管(27)上,连接轴(30)、连接轴螺母(38)将支撑板和鞍管帽连接起来,按钮(31)拧在连杆(32)上,连杆从鞍管帽上一圆孔插入,穿过隔板(34)、阻尼板(35)由连杆螺母固定,隔板(34)焊在鞍管顶端。当人骑车时,鞍座置水平位置,弹簧(33)处于放松状态,阻尼板(33)紧紧抵着支撑板(28)和隔板(34),使与支撑板焊在一起的鞍座固定管(27)处于水平状态,当按下按键(31)时,连杆(32)受压带动阻尼板下移,支撑板受到重力作用,便以连接轴为中心,倒下靠到车架立管上成折叠状,如
图11所示。抬起鞍座置水平位置,阻尼板与支撑板自动恢复抵紧位置。隔板限制阻尼板上窜,并对按钮弹簧起着支撑点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中轴部件的折叠中轴左曲柄机构如
图12、13、14所示,其折叠原理如下将安装在长槽内的折叠操作键(43)向曲柄小头方向拉,使与其拧在一起的锁定梢压迫操作键弹簧(44)缩进孔内,自锁消除,钩形曲柄(45)与中轴连接件(39)以轴(40)为中心转动脱开,成
图12所示的状态,放开折叠操作键,操作键弹簧弹起,锁定梢恢复伸出孔外。骑行时只需将钩形曲柄转回原位,锁定梢自动将中轴连接件锁紧。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中轴部件的折叠中轴左曲柄机构,使自行车折叠后安装在左曲柄小头上的脚蹬能藏在两轮的空隙间,大大减少装自行车提包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折叠衣架如
图15所示,由一对带有孔轴配合插接的前衣架外框(46)、后衣架外框(41)组成,前衣架外框通过固定片(55)固定在自行车的车架后接头上,前衣架外框上还有一横撑(47)。后衣架外框上有二根横轴(49),其中一根横轴上装着固定板(48),固定板一端与横轴为松配合(即可在横轴上转动),固定板另一端为钩形,钩在前衣架外框的横撑上,后衣架外框上的另一根横轴装着衣架夹(50),靠左右弹簧(51)使衣架夹夹物品时具有一定压力,后衣架外框上还焊有接片(54),衣架腿(52)一端通过铆钉与接片松连接,衣架腿另一端固定在自行车的车架平叉上。当把自行车折叠起来时,只要把固定板与前衣架外框上的横撑脱开,后衣架外框就沿着后轮滑动,这样折叠时减少衣架装包体积。
本实用新型单撑支架设计为了满足最大限度减少自行车折叠后装包体积,将单撑支架安装在自行车车架平叉中间的横杆上,横杆在后轮泥板前端。单撑支架如
图17所示,支架腿(56)上有突出的轴梢(58),带锯齿的控制套管(57)套在支架腿上,轴梢卡在锯齿槽中,支架弹簧(59)一端顶着控制套管,另一端靠着垫圈(60),由开口梢(61)将控制套管固定在支架腿上。固定件(62)焊在控制套管上,由固定件将整个单支撑支架固定于自行车车架平叉内,控制套管与固定件相交的最大钝角为120~130°,这个角度使支架撑起自行车时站立稳定,支架收起时支架腿与自行车平面平行。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单撑支架的控制套管为圆形,其一端有两个互相间隔180°的锯齿槽,如
图18所示。控制套管展开平面图见
图19。锯齿槽的结构保证了单撑支架能灵活收起撑开,且具有自锁性能,当支架腿收起时,轴梢落在一个锯齿中,撑开支架腿,在支架腿上的轴梢沿着锯齿边滑到另一个锯齿中,再次收起支架腿,轴梢滑回原锯齿槽中。
本实用新型折叠自行车折叠后如图20所示意的,图中前轮和车把折在后轮后面。
实施例一生产一部如
图1所示的16″小轮径女式弯梁折叠自行车,在把横管上安装钳形车闸,调整好车把和鞍座高度以及相对距离即可骑行。
实施例二车把折叠部件装配工艺如下将把接头下端焊在把立管顶部,把横管穿入把接头内构成活把,使横把可根据骑行者的身材上下前后转动,调整其与鞍座的距离。把接头上开有插紧固杆的孔,把立管与普通自行车把立管一样,下端开有长槽,尾部孔内带有15°的锥度,把心丝杆穿过把接头上的孔,插入把立管内,把心丝杆尾部比把立管长10mm,尾部的螺纹露在把立管外,把心螺母装在把心丝杆的尾部,把心螺母与普通自行车一样,呈圆台状,圆台锥度亦为15°,它的小头伸到把立管尾部内,大头留在外面,把心螺母上的一条斜筋正好卡在把立管下端的长槽内。由于上述各部件的组合,实现了车把可折叠、车把高度及与鞍座距离可调。
实施例三将上述折叠式自行车折叠或组装,不必借助工具,在一分钟内即可完成。折叠时没有任何部件被拆散脱节,不会造成零件失落,折叠后自行车可装入620×460×200mm提包里,符合铁路部门规定的旅客随身携带包裹尺寸。
本实用新型折叠自行车适用作短途交通代步工具,最适用于城市越来越多家居高楼的消费者、上班较远途中又需换车、船的消费者、带车外出旅游和出差的人员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自行车具有与通常自行车一样装配的前叉部件、前轴部件、后轴部件、脚蹬部件、飞轮部件、车轮部件、车闸、链条、泥板、还有折叠车把部件(1)、折叠车梁部件(2)、折叠鞍座部件(3)、中轴部件的左曲柄折叠机构(4)、折叠衣架(5)和单撑支架部件(6),其特征在于a.折叠车把部件包含有把接头(7)、把横管(8)、把心丝杆(9)、紧固杆(10)、上梢子(11)、把立管(12)、把心螺母(13)、下梢子(14),C型把接头焊在把立管上端,把横管穿在把接头内,上端穿有紧固杆的把心丝杆穿过把接头插入把立管内,把心螺母拧在把心丝杆上,把丝心杆上装有上梢子和下梢子,上梢子顶着把接头,下梢子装在把心螺母下;b.折叠车梁部件由前部车梁管(15)、中部车梁管(17)、后部车梁管(16)组成,前、后部车梁管分别焊有一块连接板(20、21),二块连接板的一侧各有一个插螺杆轴(23)的圆孔(19),连接板的中部还有一个孔(22),中部车梁管内两端对称焊有一凹槽(26),凹槽的一侧伸出中部车梁管外,也钻有一个孔(19),由二个螺杆轴(23)分别插入前、中部车梁管和中、后部车梁管的孔(19),使三部份车梁管两两顺序连接,连接板能镶入凹槽中,山形扣件(24)扣入凹槽和连接板内的孔(22),山形扣件上有按键(18)和使之复位的按键弹簧(25);c.鞍座折叠部件具有鞍座固定管(27)、支撑板(28)、鞍管帽(29)、连接轴(30)、按钮(31)、连杆(32)、按钮弹簧(33)、隔板(34)、阻尼板(35)、连杆螺母(36)、鞍管(37)、连接轴螺母(38),支撑板焊在鞍座固定管上,连接轴、连接轴螺母连接支撑板和鞍管帽,按钮拧在连杆上,连杆插入鞍管帽,穿过隔板、阻尼板由连杆螺母固定;d.中轴部件中轴左曲柄折叠机构具有一个中轴连接件(39)、轴(40)和一个带有锁定梢(42)、折叠操作键(43)、操作键弹簧(44)的钩形曲柄(45)组成,轴(40)连接中轴连接件与钩形曲柄,操作键弹簧顶着锁定梢,锁定梢上连着一个安装在长槽内的折叠操作键;e.折叠衣架部件具有前衣架外框(46)、后衣架外框(41)、横撑(47)、固定板(48)、横轴(49)、左、右衣架弹簧(51)、衣架夹(50)、衣架腿(52)、铆钉(53)、接片(54)、固定片(55),前、后衣架外框带有一对孔轴,可配合插接,前衣架外框由固定片(55)固定在车架后接头上,横撑在前衣架外框上,后衣架外框上有二根横轴,其中一根横轴上装着固定板,固定板与横轴为松配合,固定板另一端为钩形,钩在前衣架外框的横撑上,其长度以能钩住横撑为宜,另一根横撑上安着衣架夹和衣架弹簧;f.单撑支架部件具有支架腿(56)、控制套管(57)、轴梢(58)支架弹簧(59)、垫圈(60)、开口梢(61),支架腿上有突出的轴梢、带锯齿的控制套管套在支架腿上,轴梢卡在锯齿槽中,支架弹簧一端顶着控制套管,另一端靠着垫圈,固定件(62)焊在控制套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单撑支架的控制套管的一端有两个互相间隔180°的锯齿,固定件(62)焊在控制套管上,控制套管与固定件相交的最大钝角为120~130°。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自行车具有前叉、前轴、中轴、后轴、脚蹬、飞轮、链条、车轮、泥板、车闸等部件,其特征是还有折叠车把、折叠车梁、折叠鞍座、折叠中轴左曲柄部件、折叠衣架部件和装有控制套管的单撑支架部件。鞍管、把立管高度可调,把横管自由转动,可调整车把与鞍座相对距离,满足各种身材的人骑行。该车不用工具在几秒钟内就可完成折叠或组装。整车轻、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携带,是家居高楼和外出旅游者短途交通代步理想的工具。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80044SQ9020196
公开日1991年7月3日 申请日期1990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1990年2月22日
发明者冯荣光 申请人:冯荣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