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升降副轮的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3633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可升降副轮的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尤其是一种具有可升降副轮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现有的摩托车通常为一前一后两个车轮,这种现有的车轮,虽然结构简单方便,但安全稳定性差,在转急弯,急刹车以及慢行时容易发生侧翻、侧滑、偏倒等而发生事故。驾驶舒适性差。当驾驶者需要慢行临时停车时,要采用脚来增加一个支撑以保持车辆稳定而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可以保持原有摩托车灵活方便的同时,增强安全稳定性和舒适性的具有可升降副轮的摩托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可升降副轮的摩托车,包括车身、前轮和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和后轮之间的车身两侧还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可转动的副轮,所述副轮与车身之间通过一个能够调节副轮所在位置高度的升降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有三种不同的行驶状态,一是正常行驶状态,两侧副轮升起离地,摩托车前轮和后轮着地行驶。第二种行驶状态是急转弯行驶时,此时使用升降机构使弯道内侧的副轮降下并着地滚动支撑,形成三个轮子着地行驶,增强行驶稳定性。第三种行驶状态为车速很慢的时候,此时可以将车身两侧的两个副轮同时降下着地滚动,即四个轮子着地行驶,保证车身不会偏倒,故极大地增强了摩托车安全稳定性和舒适性。同时当驾驶者需要临时停车时,也可以使副轮降下着地,可保持车辆稳定,使车身始终处于正直状态。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可以采用如下优化结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横向固定于车身的连接座,连接座外端设置有副轮安装座,副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副轮安装座上,副轮安装座下端可竖向转动地连接有两根平行设置的连杆,所述两连杆的另一端可竖向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副轮安装座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踏板。采用这种升降机构,具有连接支撑稳定形好的特点。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上还设置有副轮刹车板,所述副轮刹车板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副轮安装座上,副轮刹车板的一端为弧形且对应设置于副轮周边相邻处,副轮刹车板另一端位于踏板前上方。这样,可以通过踩住副轮刹车板位于踏板前上方的一端,使副轮刹车板另一端与副轮强行接触并贴紧,起到对副轮刹车的作用。所述升降机构也可以采用如下优化结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横向固定于车身的连接座,连接座外端设置有副轮安装座,副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副轮安装座上,副轮安装座下端可竖向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副轮安装座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踏板。采用这种升降机构,与上述第一种升降机构的结构相比,少了两根连杆,虽然稳定性相对差一下,但结构更简单,调节也很灵活。进一步地,本升降机构中,也还可以设置副轮刹车板,所述副轮刹车板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副轮安装座上,副轮刹车板的一端为弧形且对应设置于副轮周边相邻处,副轮刹车板另一端位于踏板前上方。起到对副轮刹车的作用。所述升降机构还可以采用如下优化结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踏板、连接杆、复位弹簧;所述副轮两端通过复位弹簧挂接在车身上;所述踏板可转动地连接在车身上且具有一个向前上方延伸的前端和一个齿轮形的后端;所述连接杆可转动地连接在车身上且前端为与踏板后端啮合的齿轮形,后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副轮转轴上。采用这种升降机构,与上述两种升降机构的结构相比,更加适合应用于车身较长的摩托车,或者轿车型摩托车中应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升降副轮的摩托车,增加了两个可升降的副轮,当需要时,可以通过副轮增加摩托车的稳定性。比如,正常行驶时,可以收起副轮,仅靠前轮和后轮着地支撑;当急转弯时,可以踩下弯道方向一侧的副轮着地进行辅助支撑;当车速很慢或者短暂停车时可以放下两个副轮,靠四个轮一起着地支撑。故本实用新型保证了各种情况下的车辆稳定性,方便临时停车支撑。另外,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在坐高、重心均比较低的摩托车车型中应用,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再在摩托车外型壳体上作一定变动,增加防雨棚更能够生产出一种轿车式的摩托车,进一步增强舒适性。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升降机构具体实施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升降机构具体实施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再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可升降副轮的摩托车,包括车身1、 前轮2和后轮3,其中,所述前轮2和后轮3之间的车身1两侧还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可转动的副轮4,所述副轮4与车身1之间通过一个能够调节副轮4所在位置高度的升降机构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横向固定于车身的连接座5,连接座5外端设置有副轮安装座6,副轮4设置在副轮安装座6上,副轮安装座6下端可竖向转动地连接有两根平行设置的连杆7,所述两连杆7的另一端可竖向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座5上,所述副轮安装座6与所述连接座5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结构图中省略,复位弹簧的作用是使副轮及其副轮安装座不受向下的力时,副轮底部保持高于前、后轮底部位置的状态,当脚踩下踏板使副轮下端着地时,脚部施力需要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当施力脚松开后,副轮和副轮安装座可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复位回到原高度),所述连接座5上设置有踏板8。同时, 所述升降机构上还设置有副轮刹车板9,所述副轮刹车板9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副轮安装座6上,副轮刹车板9的一端为弧形且对应设置于副轮4周边相邻处,副轮刹车板9另一端位于踏板8前上方。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采用的这种升降机构,具有连接支撑稳定形好的特
点ο具体实施方式
二,本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比,除升降机构之外的其他部分结构相同,其升降机构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横向固定于车身1的连接座5',连接座5'外端设置有副轮安装座6',副轮4可转动地设置在副轮安装座6' 上,副轮安装座6'下端可竖向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座5'上,所述副轮安装座6'与所述连接座5'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结构图中省略,复位弹簧的作用是使副轮及其副轮安装座不受向下的力时,副轮底部保持高于前、后轮底部位置的状态,当脚踩下踏板使副轮下端着地时,脚部施力需要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当施力脚松开后,副轮和副轮安装座可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复位回到原高度),所述连接座5'上设置有踏板8'。所述升降机构上还设置有副轮刹车板9',所述副轮刹车板9'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副轮安装座6' 上,副轮刹车板9'的一端为弧形且对应设置于副轮4周边相邻处,副轮刹车板9'另一端位于踏板8'前上方。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采用这种升降机构,与上述第一种升降机构的结构相比,少了两根连杆,虽然稳定性相对差一下,但结构更简单,调节也很灵活。具体实施时,其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优化结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踏板8"、连接杆7"、复位弹簧9";所述副轮4两端通过复位弹簧9"挂接在车身1 上;所述踏板8"可转动地连接在车身上且具有一个向前上方延伸的前端和一个齿轮形的后端;所述连接杆7"可转动地连接在车身1上且前端为与踏板8"后端啮合的齿轮形,后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副轮转轴上。采用这种升降机构,与上述两种升降机构的结构相比,更加适合应用于车身较长的摩托车。图5为本实用新型再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其所示,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该款式的摩托车中实施应用,如其所示,标号1为车身,标号2为前轮,标号3 为后轮,标号4为副轮。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可升降副轮的摩托车,包括车身、前轮和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和后轮之间的车身两侧还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可转动的副轮,所述副轮与车身之间通过一个能够调节副轮所在位置高度的升降机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升降副轮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横向固定于车身的连接座,连接座外端设置有副轮安装座,副轮设置在副轮安装座上,副轮安装座下端可竖向转动地连接有两根平行设置的连杆,所述两连杆的另一端可竖向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副轮安装座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踏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可升降副轮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上还设置有副轮刹车板,所述副轮刹车板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副轮安装座上,副轮刹车板的一端为弧形且对应设置于副轮周边相邻处,副轮刹车板另一端位于踏板前上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升降副轮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横向固定于车身的连接座,连接座外端设置有副轮安装座,副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副轮安装座上,副轮安装座下端可竖向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副轮安装座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踏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可升降副轮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上还设置有副轮刹车板,所述副轮刹车板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副轮安装座上,副轮刹车板的一端为弧形且对应设置于副轮周边相邻处,副轮刹车板另一端位于踏板前上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升降副轮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踏板、连接杆、复位弹簧;所述副轮两端通过复位弹簧挂接在车身上;所述踏板可转动地连接在车身上且具有一个向前上方延伸的前端和一个齿轮形的后端;所述连接杆可转动地连接在车身上且前端为与踏板后端啮合的齿轮形,后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副轮转轴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可升降副轮的摩托车,包括车身、前轮和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和后轮之间的车身两侧还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可升降转动的副轮,所述副轮与车身之间通过一个能够调节副轮所在位置高度的升降机构连接。本摩托车在保持原有摩托车灵活方便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摩托车的安全、稳定性和舒适性。
文档编号B62H1/12GK202054076SQ20112016111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9日
发明者陈卫 申请人:陈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