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车身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0522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的车身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车身构造,在叶子板的轮拱的车宽方向内侧安装与轮胎的外周面相对的叶子板内衬而构成轮罩。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I中公知有以下结构在覆盖汽车的发动机的侧方以及下方从而相对于溅起的水保护辅助装置类的合成树脂制的防溅板上,形成有由六条放射状的狭缝所划分的六个三角形状的弹性板片,从将这些弹性板片推开而形成的开口中插入工具,由此,能够进行所述辅助装置类的维修。专利文献I :日本实公平7-28060号公报
在更换头灯的灯泡的情况下,若能够在不将整个头灯从车身拆下的情况下,将与头灯的里侧相对的合成树脂制的叶子板内衬的一部分掀起而形成间隙,并从该间隙插入手以进行灯泡的更换,则能够大幅缩短作业所需要的时间。该情况下,为了将叶子板内衬的一部分掀起,需要在叶子板内衬上设置供手指勾住的开口,若仅设置开口,则存在水和灰尘从该开口进入到车身内的问题。因此,可以考虑将由上述专利文献I记载的由狭缝以及弹性板片构成的自由开闭的开口设在叶子板内衬上,将手指勾在该开口中来掀起叶子板内衬。但是,若将手指插入到上述专利文献I记载的开口中,则存在因弹性板片的前端咬住手指而难以施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作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将叶子板内衬从叶子板的轮拱简单地掀起来进行头灯的维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技术方案I所述的发明,提出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在叶子板的轮拱的车宽方向内侧,安装与轮胎的外周面相对的叶子板内衬而构成轮罩,其特征在于在与头灯的里侧相面对的所述叶子板内衬的所述轮拱侧的侧缘设定有掀起区域,在该掀起区域设置手指放置部,该手指放置部具有树脂铰链部以及由狭缝部包围的舌片,所述舌片通过从所述树脂铰链部侧向所述狭缝部侧插入手指而能够从所述叶子板内衬的内侧向外侧开放,所述掀起区域能够通过勾在所述狭缝部的手指从所述轮拱掀起。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I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叶子板内衬具有包围所述掀起区域的C字状的第一加强筋。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叶子板内衬具有将所述掀起区域分割成两部分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第二加强筋一起形成为E字状。另外,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I 3的任一项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放置部设在所述掀起区域的端部。另外,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I 4的任一项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叶子板内衬在所述掀起区域的车宽方向内侧具有棱线。发明的效果根据技术方案I的结构,在通过手指从叶子板内衬的内侧对掀起区域的手指放置部的舌片进行推压时,以树脂铰链部为支点,舌片向叶子板内衬的外侧打开,所以,通过使手指勾在该开口上并拉拽,能够使掀起区域弹性变形而从叶子板的轮拱掀起。在将叶子板内衬的掀起区域掀起后,与叶子板的轮拱之间形成间隙,所以,能够从该间隙插入手来进行头灯的维修。由此,无需将整个叶子板内衬拆下,缩短了作业时间。而且,在将手指插入到手指放置部中时,由于是从树脂铰链部侧向狭缝部侧插入,所以,在通过手指拉拽手指放置部时,舌片的前端不会咬住手指,提高了作业性。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的结构,由于叶子板内衬具有包围掀起区域的C字状的第一加强筋,所以,能够使将掀起区域掀起的力有效集中在弟一加强筋的内侧从而各易掀起。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的结构,由于叶子板内衬具有将掀起区域分割成两部分的第二加强筋,且第一、第二加强筋一起形成为E字状,所以,能够通过第二加强筋使施加在掀起区域的一部分上的力传递到整个掀起区域,由此,能够高效地掀起掀起区域。另外,根据技术方案4的结构,由于将手指放置部设在掀起区域的端部,所以,通过将掀起区域从设有手指放置部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依次掀起,能够以较小的力打开维修用的开口。另外,根据技术方案5的结构,由于叶子板内衬在掀起区域的车宽方向内侧具有棱线,所以,能够进一步有效地使将掀起区域掀起的力集中于掀起区域从而容易掀起。


图I是汽车的车身前部的左视图。图2是图I的2部放大图。图3是图2的3-3线剖视图。图4是图3的4A-4A线剖视图以及4B-4B线剖视图。图5是表示对叶子板内衬进行注塑成形的模具的图。图6是图I的6方向向视图。图7是图2的7方向向视图。图8是图2的8-8线剖视图。图9是与图8对应的作用说明图。图10是图2的10-10线剖视图。图11是表示手指放置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1 轮胎13 叶子板13a 轮拱16 头灯17 叶子板内衬
17h第一加强筋17i第二加强筋17 j掀起区域17k棱线17m手指放置部17η狭缝部17ο舌片17ρ树脂铰链部 18轮罩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图I 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如图I以及图2所示,位于汽车的车身前部的前轮的轮胎11的上半部,被合成树脂制的保险杠外观件12的轮拱12a和叶子板13的轮拱13a包围。在保险杠外观件12的上部一体地连接有前格栅14,发动机机罩15的车宽方向外端与叶子板13的上端相对,在由保险杠外观件12、叶子板13、前格栅14以及发动机机罩15包围的位置配置有头灯16。软质的合成树脂制的叶子板内衬17以与轮胎11的上半部的外周面之间具有规定间隙的方式配置,在叶子板内衬17的内部形成有收纳轮胎11的轮罩18。叶子板内衬17基本上通过由上模以及下模构成的模具注塑成形而成,但在叶子板内衬17的前部存在利用滑动模而成形的倒扣部19。接下来,基于图3以及图4,说明叶子板内衬17的前部的倒扣部19的形状。叶子板内衬17具有与轮胎11的外周面相对的拱状的内周壁17a,在内周壁17a的车宽方向外侧形成倒扣部19。倒扣部19分为上部以及下部,如图4(A)所示,倒扣部19的上部具有从内周壁17a的车宽方向外端的上部棱线LI向前方延伸的上部侧壁17b ;从上部侧壁17b的前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上部凸缘17c。上部凸缘17c通过卡销20、20被固定在突出设于保险杠外观件12的内表面上的肋12b上。另外,如图4(B)所示,倒扣部19的下部具有从内周壁17a的车宽方向外端的下部棱线L2向后方延伸的下部侧壁17d ;从下部侧壁17d的后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下部凸缘17e ;使内周壁17a超过下部侧壁17d向车宽方向外侧延长的延长壁17f ;连接延长壁17f的后表面以及下部凸缘17e的前表面而成的三角形的加强肋17g。因此,如图2中放大示出那样,上部凸缘17c以及下部凸缘17e所成的线与内周壁17a (上部棱线LI)以及延长壁17f (下部棱线L2)所成的线在交叉部A处以X状交叉。图5中示出对叶子板内衬17进行注塑成形的模具21。模具21由上模22和下模23构成,上模22具有能够向前方滑动的第一滑动模22a,下模23具有能够向后方滑动的第二滑动模23a。第一滑动模22a以及第二滑动模23a用于成形叶子板内衬17的倒扣部19,从图4可以明确,通过第一滑动模22a成形上部侧壁17b的车宽方向内表面、上部凸缘17c的前表面以及延长壁17f的前表面,通过第二滑动模23a成形上部侧壁17b的车宽方向外表面、上部凸缘17c的后表面、下部侧壁17d的车宽方向内表面以及下部凸缘17e的后表面。而且,设于下模23的突起部23b进入到第一滑动模22a以及第二滑动模23a之间,由此,成形延长壁17f的后表面、下部凸缘17e的前表面、下部侧壁17d的车宽方向外表面以及加强肋17g。如以上那样,由于在叶子板内衬17上形成有倒扣部19,所以,若假定模具21不具有第一滑动模22a以及第二滑动模23a,则无法将上模22以及下模23沿上下方向开模。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上模22上设有能够向前方滑动的第一滑动模22a,在下模23上设有能够向后方滑动的第二滑动模23a,所以,在将第一、第二滑动模22a、23a沿前后方向开模后,将上模22以及下模23沿上下方向开模,由此能够无阻碍地成形倒扣部19。如图2、图7以及图8所示,在叶子板内衬17与叶子板13的轮拱13a的前部相面对的部分,形成有C字状的第一加强筋17h。第一加强筋17h的两端向叶子板13的轮拱13a延伸,在第一加强筋17h的内侧设定有能够弹性变形的掀起区域17j。在第一加强筋17h的内侧形成有I字状的第二加强筋17i,第一加强筋17h以及第二加强筋17i —起构成E字状的加强筋。另外,在与第一加强筋17h的车宽方向内侧相邻的位置,形成有沿叶子板内衬17的圆周方向延伸的棱线17k。 在掀起区域17j的前端且在与叶子板13的轮拱13a接近的位置,设有手指放置部17m。手指放置部17m是经由树脂铰链部17p、17p开闭自由地支承被ε字状的狭缝部17η包围而分割成两部分的舌片170、17ο的部件。叶子板内衬17为柔软的合成树脂制,树脂铰链部17ρ、17ρ基于合成树脂本身的弹性而发挥铰链功能。手指放置部17m以树脂铰链部17p、17p位于下侧、狭缝部17η位于上侧的方式配置。如图7中放大示出那样,叶子板内衬17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缘与叶子板13的轮拱13a的凸缘13b卡合,但在手指放置部17m附近的凸缘13b上形成有将凸缘13b的一部分切缺而成的凸缘切缺部13c。接下来,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作用。由于叶子板内衬17的倒扣部19具有下部侧壁17d,所以,如图6(A)所示,在从斜后方观察轮罩18时,在保险杠外观件12的轮拱12a的下端的车宽方向内表面重叠有叶子板内衬17的下部侧壁17d,保险杠外观件12的轮拱12a的下端变厚从而美观性提高。另一方面,在图6(B)所示的比较例中,由于叶子板内衬17不具有下部侧壁17d,所以,在保险杠外观件12的轮拱12a的下端露出薄的边缘导致美观性下降。另外,由于叶子板内衬17的倒扣部19的上部侧壁17b相对于保险杠外观件12的轮拱12a向前方离开,并且从该上部侧壁17b的前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折而成的上部凸缘17c通过卡销20、20被固定在保险杠外观件12的肋12b上,所以,卡销20、20的位置相对于轮拱12a向前方离开,由此,难以通过轮罩18观察到从而美观性进一步提高。另外,倒扣部19具有在上下方向上相连的上部棱线LI以及下部棱线L2,且上部侧壁17b从上部棱线LI向前方延伸、下部侧壁17d从下部棱线L2向后方延伸,所以,通过上部棱线LI以及下部棱线L2提高了倒扣部19的刚性,由此,能够防止下部侧壁17d相对于保险杠外观件12的轮拱12a的下端发生错位。另外,倒扣部19的刚性还通过连接延长壁17f的后表面以及下部凸缘17e的前表面而成的三角形的加强肋17g而得到提高。该加强肋17g由于与下部棱线L2的附近相连(参照图4(B)),所以,通过下部棱线L2能够使树脂固化时因加强肋17g而产生的气孔变得不明显。
并且,在更换头灯16的灯泡等进行维修的情况下,无需拆下叶子板内衬17,而将叶子板内衬17的掀起区域17j向内侧掀起,将手从形成在叶子板13的轮拱13a和掀起区域17j之间的间隙α插入来进行更换头灯16的灯泡等的维修,由此,能够大幅提高维修性。为此,首先,在将汽车顶起的状态下,如图8放大示出那样,将手插入到轮罩18内并通过手指推压手指放置部17m的舌片170、170,从而以树脂铰链部17ρ、17ρ为支点将其向外侧推开。接下来,如图9所示,将手指勾在手指放置部17m的狭缝部17η处并向车宽方向内侧拉拽,由此叶子板内衬17的掀起区域17j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缘部从叶子板13的轮拱13a的凸缘切缺部13c离开,且以该处为基点,整个掀起区域17 j从叶子板13的轮拱13a被掀起而形成间隙α。因此,如图10所示,作业者能够从所述间隙α插入手以进行更换头灯16的灯泡等的维修。在通过手指推开手指放置部17m的舌片17ο、17ο、且将手指勾在狭缝部17η上向车宽方向内侧拉拽时(参照图9),相对于手指的插入方向,树脂铰链部17ρ、17ρ位于近前侧,狭缝部17η位于里侧,所以,舌片17ο、17ο的前端的边缘不会咬住手指,从而提高了作业性。·
此时,由于将手指放置部17m设置在掀起区域17j的端部,所以,通过将掀起区域17j从设有手指放置部17m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依次掀起,能够以较小的力打开作业用的间隙α。另外,在将手指勾在手指放置部17m上并进行拉拽时,由于在该手指放置部17m附近设有将叶子板13的凸缘13b切缺而成的凸缘切缺部13c,所以,能够容易地将叶子板内衬17从叶子板13剥离而形成间隙α。另外,由于叶子板内衬17具有包围掀起区域17j的C字状的第一加强筋17h,所以,能够使将掀起区域17j掀起的力有效集中于第一加强筋17h的内侧从而提高作业性。而且,叶子板内衬17由于在掀起区域17j的车宽方向内侧具有棱线17k,所以,通过棱线17k提高了掀起区域17j的外侧的刚性,能够使将掀起区域17j掀起的力进一步有效地集中于该掀起区域17 j。而且,由于叶子板内衬17具有将掀起区域17j分成两部分的第二加强筋17i,且第一、第二加强筋17h、17i 一起形成为E字状,所以,施加在掀起区域17j的一部分上的力能够通过第二加强筋17i向掀起区域17j整体传递,由此,能够高效地将掀起区域17j掀起。下面,基于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叶子板内衬17的手指放置部17m只要具有由狭缝部17η以及树脂铰链部17ρ所包围的舌片170,就能够采用图11所示的各种形状。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例如,第一、第二加强筋17h、17i的形状以及掀起区域17j的形状不限于实施方式,能够采用任意的形状。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在叶子板(13)的轮拱(13a)的车宽方向内侧,安装与轮胎(11)的外周面相对的叶子板内衬(17)而构成轮罩(18),其特征在于在与头灯(16)的里侧相面对的所述叶子板内衬(17)的所述轮拱(13a)侧的侧缘设定有掀起区域(17j),在该掀起区域(17j)设置手指放置部(17m),该手指放置部(17m)具有树脂铰链部(17p)以及由狭缝部(17η)包围的舌片(170),所述舌片(17ο)通过从所述树脂铰链部(17ρ)侧向所述狭缝部(17η)侧插入手指而能够从所述叶子板内衬(17)的内侧向外侧开放,所述掀起区域(17j)能够通过勾在所述狭缝部(17η)的手指从所述轮拱(13a)掀起。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叶子板内衬(17)具有包围所述掀起区域(17j)的C字状的第一加强筋(17h)。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叶子板内衬(17)具有将所述掀起区域(17j)分割成两部分的第二加强筋(17i),所述第一、第二加强筋(17h、17i) —起形成为E字状。
4.如权利要求I 3的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放置部(17m)设在所述掀起区域(17j)的端部。
5.如权利要求I 3的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叶子板内衬(17)在所述掀起区域(17j)的车宽方向内侧具有棱线(17k)。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叶子板内衬(17)在所述掀起区域(17 j)的车宽方向内侧具有棱线(17k)。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将叶子板内衬从叶子板的轮拱简单地掀起来进行头灯的维修。当从叶子板内衬(17)的内侧通过手指对掀起区域(17j)的手指放置部(17m)的舌片(17o)进行推压时,以树脂铰链部(17p)为支点,舌片(17o)向外侧打开,所以,通过将手指勾在此处并拉拽就能够使掀起区域(17j)弹性变形而从叶子板(13)掀起。在将掀起区域(17j)掀起后,与叶子板(13)之间形成有间隙(α),所以,能够从该间隙(α)插入手来进行头灯的维修。由此,无需将整个叶子板内衬(17)拆下,缩短了作业时间。而且,在将手指插入到手指放置部(17m)并拉拽时,由于是从树脂铰链部(17p)侧向狭缝部(17n)侧插入,所以,舌片(17o)的前端不会咬住手指,提高了作业性。
文档编号B62D25/16GK102897225SQ20121020634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30日
发明者田中启文, 山口晓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