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前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2989阅读:4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轮车前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车前减震装置,属于三轮车前减震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减震器主要用于缓冲因地面对车辆冲击而造成对驾乘者的冲击振动,以改善驾乘人员的舒适性。三轮车的前减震大多采用直筒式减震器,主要由减震筒、减震弹簧、阻尼器、减震柱等组成,当摩托车受到外力冲击后,减震柱向下运动,减震弹簧承受压力,同时减震筒内下油腔的部分油液冲开齿环阀片流入过渡油腔内,另一部分的油液则通过活塞杆下部和中部的油孔分别流入减震柱内的上油腔以及过渡油腔,使阻尼器起到压缩阻尼的作用。当前减震器复原时,在减震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减震柱向上运动,此时阻尼器其过渡油腔内的油液通过活塞杆中部的油孔流入减震筒内的下油腔,而减震柱内下油腔的油液通过活塞杆中间孔流入减震筒的下油腔,产生复原阻尼。使用直筒式减震器的三轮车前减震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减震柱插入减震筒中,其上、下运动为滑动摩擦,加上整车行驶中的纵向、横向的推力,易造成油封漏油,影响减震效果,降低减震器使用寿命。2、由于随着三轮车的自重以及载重量的增加,直筒式减震的防撞击性和承载性都不能满足三轮车的需求,易造成安全事故。为此,目前一些三轮车的前减震机构采用主、副减震机构,其主减震器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在前叉管上,而副减震器其上端与前叉管连接、下端则与固定在主减震器上的横梁连接,使主减震器的中心轴线与副减震器的中心轴线呈一定的夹角,故通过控制主减震器上的主弹簧钢度以及副减震器上的副减震弹簧的钢度,并通过主减震器与副减震器之间的夹角,使车辆在各种载荷、各种路面上对前轮跳动的频率和振幅得到有效的控制,避免共振,来以提高三轮车的舒适性。但由于副减震器的下部通过横梁与主减震器固定连接,故在主、副两个减震器同时受力时,两者会出现部分力矩相互抵消,不仅影响减震效果,同时也增加了主减震弹簧和副减震弹簧的制造和使用精度,造成加工工艺复杂和安装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便于加工制作,减震效果好的三轮车前减震装置。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轮车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叉组件,两组主减震器和副减震器,所述的前叉组件包括两个前叉管、固定在两前叉管后上部且呈框形的减震器上支架、分别铰接在两前叉管后底部的两个下铰接板以及上联板和下联板,上联板安装在两前叉管的顶部,下联板安装在两前叉管上并位于减震器上支架的上部,用于与车架立管相配的转向轴固定在下联板上并与上联板连接,两前叉管位于减震器上支架和下铰接板之间为前倾的弧状,两下铰接板沿前后方向分别设有副减震铰接座和主减震铰接座,减震器上支架的两侧以及两下铰接板的副减震铰接座和主减震铰接座上分别铰接有主减震器和副减震器,主减震器的中心轴线与副减震器的中心轴线平行,呈弧形的下铰接板向后并向下斜置,下铰接板的后部设有前轮轴安装孔。本实用新型采用前叉组件,其两前叉管后上部固定有框形的减震器上支架,一方面可方便安装主减震器和副减震器,另一方面提高前叉管整体的机械强度,两前叉管的后底部分别铰接有下铰接板,因此能将两组主减震器和副减震器两端分别铰接在减震器上支架和下铰接板上,由于两前叉管位于减震器上支架和下铰接板之间为前倾的弧状,而呈弧形的下铰接板向后并向下斜置,使得整个减震装置中的支承部件能迅速承受前轮传递来的各个方向的冲击力矩,前减震装置受力合理,尤其与主、副减震器的下部连接的下铰接板是与前叉管后底部铰接,由于下铰接板与前轮轴连接,故能以前轮轴为支点,迅速通过两组主减震器和副减震器来吸收和衰减地面对车辆的冲击震动,能有效改善前减震装置的受力情况,提高前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将使副减震器和主减震器沿前后方向铰接在下铰接板上,而下铰接板斜置,因此在行车空载时,虽然使主减震器和副减震器同时受力压缩,但仅为主减震器受力,而在增加载乘或行驶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时,当主减震器压缩到一定行程后,副减震器进行工作,由于主减震器的中心轴线与副减震器的中心轴线平行,故 使主减震器和副减震器同时受力、共同缓冲、衰减所受到的各个方向的冲击力,满足驾乘员的感觉舒适,并能降低对减震弹簧的钢度要求,本实用新型的前减震装置结构简单,由于无需对主减震器和副减震器进行改进,工艺性好,便于加工制作、安装以及维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I是本实用新型三轮车前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副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压块,2-上联板,3-盖板,4-轴承,5-车架立管,6-转向轴,7-前叉管,7-1-连接头,8-下联板,9-加强板,10-减震器上支架,11-主减震器,12-下铰接板,12-1-轴承座套,12-2-前轮轴安装孔,12-3-副减震铰接座,12-4-主减震铰接座,13-骨架防尘盖,14-滚动轴承,15-定位轴套,16-连接轴,17-副减震器,17-1-减震弹簧,17-2-阻尼器,17-3-缓冲弹簧,18-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I 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三轮车前减震装置,包括前叉组件,两组主减震器11和副减震器17,本实用新型的主减震器11采用现有的摩托车前减震器,主要由减震弹簧和阻尼器构成,而副减震器17也采用现有的摩托车副减震器,可如图4所示该副减震器17主要由减震弹簧17-1、阻尼器17-2以及缓冲弹簧17-3组成。见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前叉组件包括两个前叉管7、固定在两前叉管7后上部且呈框形的减震器上支架10、分别铰接在各自前叉管7后底部的两个下铰接板12以及上联板2和下联板8,减震器上支架10的后侧与两前叉管7之间固定有加强板9,以提高前叉组件的刚度。见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联板2安装在两前叉管7的顶部,上联板2上具有安装方向器的两个支承座,通过紧固件将两个上压块I安装在上联板2的支承座将上,将与转向轴6连接的方向器安装在上联板2上,而下联板8安装在两前叉管7上并位于减震器上支架10的上部,用于与车架立管5相配的转向轴6固定在下联板8上并与上联板2连接,安装在转向轴6上的轴承4设置在车架立管5内,而盖板3安装在轴承4的上部起到防尘作用,使转向轴6相对于车架立管5能自由转动。见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两前叉管7位于减震器上支架10和下铰接板12之间为前倾的弧状,使其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两下铰接板12沿前后方向分别设有副减震铰接座12-3和主减震铰接座12-4,减震器上支架10的两侧以及两下铰接板12的副减震铰接座12-3和主减震铰接座12-4分别铰接有主减震器11和副减震器17,即一个主减震器11和一个副减震器17为一组,主减震器11的中心轴线与副减震器17的中心轴线平行,呈弧形的下铰接板12向后并向下斜置,且下铰接板12的后部设有前轮轴安装孔12-2,前轮通过前轮轴安装在两下铰接板12之间,通过转向轴6带动上联板2和下联板8使两前叉管7转动,使三轮车得以灵活转向,同时前轮通过前轮轴将地面的冲击力作用在下铰接板12上,并通过两组主减震器11和副减震器17无论车辆在空载或重载时,都能有效地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和衰减。见图I 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使铰铰接在前叉管7上的下铰接板12能更好的灵 活转动,前叉管7的底部固定有连接头7-1,而下铰接板12上部的轴承座套12-1则设置在连接头7-1内,至少一个滚动轴承14安装在轴承座套12-1内并与连接轴16相接,连接轴16通过紧固件安装在连接头7-1上,该连接轴16 —侧设有T形头、另一侧设有螺纹段,连接轴16穿过滚动轴承14的内圈和连接头7-1上的安装孔用螺母18紧固,而套装在连接轴16上的两个定位轴套15的两端分别顶在连接头7-1及滚动轴承14内圈上,对滚动轴承14进行轴向限位,安装在轴承座套12-1的两侧的骨架防尘盖13分别位于滚动轴承14的外侧。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最好采用两只滚动轴承14,轴承座套12-1内孔设有对滚动轴承14外圈进行定位的凸肩,两只滚动轴承14分别安装在轴承座套12-1内并与连接轴16相接,通过滚动轴承14使铰接在前叉管7上的下铰接板12能灵活转动,而两个定位轴套15则分别顶在连接头7-1和各滚动轴承14内圈上,对两滚动轴承14进行轴向限位,同样轴承座套12-1的两侧分别安装的骨架防尘盖13防止泥沙、灰尘进入滚动轴承14内。见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下铰接板12的轴承座套12-1中心与前轮轴安装孔12-2中心之间的连接线与水面平之间的夹角a在35 50°,该夹角a最好控制在40 48°,如夹角a在45°,由于下铰接板12向后下方向斜置,而主减震器11安装在后部,副减震器17安装在前部,故使主减震器11和副减震器17斜置,其主减震器11及副减震器17与水平面的夹角3在45 75°,当三轮车行驶所产生冲击力通过前轮传递至前轮轴及下铰接板12上,是以前轮轴为支点来压缩主减震器11和副减震器17。当三轮车处于轻载状态或路况较好的状态下,虽然主减震器11和副减震器17同时受力压缩,此时仅压缩副减震器17的缓冲弹簧17-3,使驾乘人员感到较为舒适;当三轮车处于重载状态或行驶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主减震器11压缩到一定行程后,再压缩副减震器17的减震弹簧17-1及阻尼器17-2进行阻尼减震,使主减震器11和副减震器17同时受力、共同缓冲、衰减所受到的冲击力,提高前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能明显提高摩托车减震效果,改善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性,提高了摩托车行驶的平顺性。
权利要求1.一种三轮车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叉组件,两组主减震器(11)和副减震器(17),所述的前叉组件包括两个前叉管(7)、固定在两前叉管(7)后上部且呈框形的减震器上支架、分别铰接在两前叉管(7)后底部的两个下铰接板(12)以及上联板(2)和下联板(8),上联板(2)安装在两前叉管(7)的顶部,下联板(8)安装在两前叉管(7)上并位于减震器上支架(10)的上部,用于与车架立管相配的转向轴(6)固定在下联板(8)上并与上联板(2)连接,两前叉管(7)位于减震器上支架(10)和 下铰接板(12)之间为前倾的弧状,两下铰接板(12)沿前后方向分别设有副减震铰接座(12-3)和主减震铰接座(12-4),减震器上支架(10)的两侧以及两下铰接板(12)的副减震铰接座(12-3)和主减震铰接座(12-4)上分别铰接有主减震器(11)和副减震器(17),主减震器(11)的中心轴线与副减震器(17)的中心轴线平行,呈弧形的下铰接板(12)向后并向下斜置,下铰接板(12)的后部设有前轮轴安装孔(12-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轮车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管(7)的底部固定有连接头(7-1),下铰接板(12)前部的轴承座套(12-1)设置在连接头(7-1)内,至少一个滚动轴承(14)安装在轴承座套(12-1)上与连接轴(16)相接,连接轴(16)通过紧固件安装在连接头(7-1)上,套装在连接轴(16)上的两个定位轴套(15)其两端分别顶在连接头(7-1)及滚动轴承(14)的内圈,安装在轴承座套(12-1)的两侧的骨架防尘盖(13)分别位于滚动轴承(14)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轮车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铰接板(12)的轴承座套(12-1)中心与前轮轴安装孔(12-2)中心之间的连接线与水面平之间的夹角a在35 50°。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轮车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上支架(10)的两侧与两前叉管(7)之间固定有加强板(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车前减震装置,包括前叉组件,两组主减震器和副减震器,前叉组件包括两个前叉管、固定在两前叉管后上部且呈框形的减震器上支架、分别铰接在两前叉管后底部的两个下铰接板以及上联板和下联板,两前叉管位于减震器上支架和下铰接板之间为前倾的弧状,两下铰接板沿前后方向分别设有副减震铰接座和主减震铰接座,减震器上支架的两侧以及两下铰接板上分别铰接有主减震器和副减震器,主减震器的中心轴线与副减震器的中心轴线平行,呈弧形的下铰接板向后并向下斜置,下铰接板的后部设有前轮轴安装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便于加工制作,减震效果好的特点。
文档编号B62K25/08GK202499247SQ20122004868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5日
发明者刘一军, 许颂君, 郝心飞, 陆杰 申请人:常州市阳光减震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