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b柱加强板以及车辆的b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6890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辆b柱加强板以及车辆的b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B柱加强板和B柱。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构造部件中,位于车辆同一侧后门和前门之间的立柱称之为车辆的B柱,车辆B柱具有支撑车辆顶盖和抗侧击的作用。现有的车辆B柱主要由外板、外加强板、内加强板和内板组成,其中,内加强板与外加强板采用整体贴合方式连接,由于内加强板与外加强板采用整体贴合方式连接,因此在车辆B柱外板遭受撞击时,撞击力由外加强板传递到内加强板时,内加强板易产生折弯,导致车辆B柱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在车辆B柱外板遭受撞击时,撞击力由外加强板传递到内加强板时,内加强板易产生折弯,导致车辆B柱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B柱内加强板,包括外加强板和与外加强板部分连接的内加强板;所述内加强板包括凹陷部分和连接部分,所述凹陷部分与外加强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部分位于凹陷部分的边缘且与外加强板连接。所述内加强板的凹陷部分与外加强板具有间隙,在外加强板遭受撞击时,撞击力能在内加强板上可顺滑过渡,有效增强了碰撞中力的传递,防止内加强板变形,进而防止车辆的B柱变形。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辆B柱加强板中所述内加强板凹陷部分横截面的形状为U形。横截面的形状为U形的凹陷部分在遭受撞击时,抗折弯能力强。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辆B柱加强板中所述外加强板与内加强板相对的面上设有铰链安装板,所述铰链安装板与内加强板具有间隙。所述铰链安装板作为车门与外加强板连接的过渡件,增强了车门安装点的刚度,避免车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下垂。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辆B柱加强板中所述铰链安装板的两端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增加的铰链安装板的刚度。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辆B柱加强板中所述内加强板和外加强板均为钣金件。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在车辆B柱遭受撞击时,撞击力由外加强板传递到内加强板时,内加强板易产生折弯,导致车辆B柱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B柱,所述B柱包括外板、内板和位于外板和内板之间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包括外加强板和与外加强板部分连接的内加强板;所述内加强板包括凹陷部分和连接部分,所述凹陷部分与外加强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部分位于凹陷部分的边缘且与外加强板连接。所述内加强板的凹陷部分与外加强板具有间隙,在外加强板遭受撞击时,撞击力能在内加强板上可顺滑过渡,有效增强了碰撞中力的传递,防止内加强板变形,进而防止车辆B柱变形。进一步,所述车辆B柱中所述内加强板凹陷部分横截面的形状为U形。进一步,所述车辆B柱中所述外加强板与内加强板相对的面上设有铰链安装板,所述铰链安装板与内加强板具有间隙。进一步,所述车辆B柱中所述铰链安装板的两端设置有翻边。进一步,所述车辆B柱中所述内加强板和外加强板均为钣金件。

图1本实用新型车辆B柱加强板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车辆B柱加强板中外加强板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车辆B柱加强板中内加强板结构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的车辆B柱加强板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加强板;2、内加强板;3、凹陷部分;4、连接部分;5、铰链安装板;6、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侧边缘”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图1、图2、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辆B柱加强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B柱加强板包括外加强板I和与外加强板部分连接的内加强板2 ;所述内加强板包括凹陷部分3和连接部分4,所述凹陷部分与外加强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部分位于凹陷部分的边缘且与外加强板连接。实施例中所述外加强板I和内加强板2用于增强车辆的抗撞击能力以及增大对车辆顶盖的支撑强度,所述外加强板I和内加强板2为抗压强度较大的金属材料制造而成,例如,普通冷轧板、镀锌钢板、不锈钢等,本实施外加强板和内加强板采用钣金工艺加工而成,钣金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导电(能够用于电磁屏蔽)、成本低、大规模量产性能好等特点,其中内加强板沿外加强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长度小于外加强板的长度,内加强板2的凹陷部分3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U形,当然凹陷部分3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做适当改进,例如可以是缺底梯形等,在外加强板遭受撞击时,采用上述结构的内加强板能提高其抗折弯能力;连接部分4位于凹陷部分的侧边缘并与凹陷部分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分的形状为板状,板状的连接部分使得内加强板与外加强板连接更方便,连接部分的形状与外加强板同连接部分连接的区域的形状相一致,例如外加强板与连接部分连接的区域往上翘起,则把连接部分设置成往上翘起,这样保证外加强板与连接部分能够稳固连接,所述连接部分与外加强板之间的连接为焊接,所述内加强板与外加强板连接后形成一空腔结构,在外加强板遭受撞击时,外加强板传递到内加强板上的撞击力能够在内加强板上可顺滑过渡,有效增强了在碰撞中力的传递,避免引起内加强板折弯,导致车辆B柱变形。所述的外加强板还与车门连接,如果车门与外加强板连接不稳固,在车辆使用一段时间后,则会出现车门下垂等问题,导致在车门打开或关闭时较为麻烦,因此,本实用新型B柱加强板的外加强板I与内加强板相对的面上还设置有铰链安装板5,所述铰链安装板5与内加强板之间具有间隙,铰链安装板为钣金件,车门通过铰链安装板与外加强板连接,铰链安装板增大了车门安装点的刚度,避免车门下垂。为了进一步提高铰链安装板的刚度,如图4所述,优选在铰链安装板5的两端设置翻边6,翻边6增大了铰链安装板的刚度。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的B柱,所述车辆的B柱包括外板、内板和位于外板和内板之间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包括外加强板和与外加强板部分连接的内加强板;所述内加强板包括凹陷部分和连接部分,所述凹陷部分与外加强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部分位于凹陷部分的边缘且与外加强板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加强板与实施例1中的B柱加强板相同,这里不再详述,通过实施例1可以得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B柱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加强板和与外加强板部分连接的内加强板; 所述内加强板包括凹陷部分和连接部分,所述凹陷部分与外加强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部分位于凹陷部分的边缘且与外加强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B柱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强板凹陷部分横截面的形状为U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B柱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强板与内加强板相对的面上设有铰链安装板,所述铰链安装板与内加强板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B柱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安装板的两端设置有翻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B柱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强板和外加强板均为钣金件。
6.—种车辆的B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板、内板和位于外板和内板之间的加强板; 所述加强板包括外加强板和与外加强板部分连接的内加强板; 所述内加强板包括凹陷部分和连接部分,所述凹陷部分与外加强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部分位于凹陷部分的边缘且与外加强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B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强板凹陷部分横截面的形状为U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B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强板与内加强板相对的面上设有铰链安装板,所述铰链安装板与内加强板具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B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安装板的两端设置有翻边。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B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强板和外加强板均为钣金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B柱加强板,包括外加强板和与外加强板部分连接的内加强板;所述内加强板包括凹陷部分和连接部分,所述凹陷部分与外加强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部分位于凹陷部分的边缘且与外加强板连接;所述车辆B柱加强板抗压能力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的B柱。
文档编号B62D25/04GK202827765SQ20122044414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3日
发明者凌君玉, 胡玲玲, 杨万庆, 矫青春, 袁焕泉, 陈东 申请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