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四轮游览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380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娱乐四轮游览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娱乐四轮游览车,包括两个前轮,车体框架,前轮支撑杆,横向支架,转向控制杆,两个后轮,脚踏驱动装置,电动驱动装置,座椅,动物状模型,伞,连杆;前轮的轴与前轮支撑杆下部连接,前轮支撑杆穿过车体框架前部的套筒,横向支架与前轮支撑杆为整体结构,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横向支架铰接,连杆与转向控制杆固定连接;两个后轮安装在车体框架的后部,后轮的轴分别通过链传动结构与脚踏驱动装置和电动驱动装置连接;座椅安装在车体框架上,动物状模型安装在车体框架前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外形类似古代马车,前面两车轮半径小于俩后轮,同时具备脚踏和电动的驱动方式,车体前部的姿态逼真的动物状模型,满足人们对娱乐的要求。
【专利说明】娱乐四轮游览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游览车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了娱乐四轮游览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景区用于游览用的脚踏或电动车,结构只能满足行驶用,缺乏娱乐用装饰,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需要对脚踏或电动车进行完善化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游人对行驶和娱乐的双重需求,特提供了娱乐四轮游览车。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娱乐四轮游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娱乐四轮游览车,包括两个前轮I,车体框架2,前轮支撑杆3,横向支架4,转向控制杆5,两个后轮6,脚踏驱动装置7,电动驱动装置8,座椅9,动物状模型10,伞11,连杆12 ;
[0005]其中:前轮I的轴与前轮支撑杆3下部连接,前轮支撑杆3穿过车体框架2前部的套筒,横向支架4与前轮支撑杆3为整体结构,连杆12的两端分别与横向支架4铰接,连杆12与转向控制杆5固定连接;
[0006]两个后轮6安装在车体框架2的后部,后轮6的轴分别通过链传动结构与脚踏驱动装置7和电动驱动装置8连接;座椅9安装在车体框架2上,动物状模型10安装在车体框架2前部,伞11安装在车体框架2或座椅9上。
[0007]所述的转向控制杆5为马缰绳状硬质杆件。
[0008]所述的脚踏驱动装置7为单人或双人脚踏结构。
[0009]所述的动物状模型10为I?4个。
[0010]所述的动物状模型10的形状为马形状或鹿形状。
[00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娱乐四轮游览车,同时具备脚踏和电动的驱动方式,使用方便。车转弯时,摆动马缰绳状转向控制杆,前轮转向处,为平行四边形结构,前轮稳定转向,车体转弯稳定安全,凸显了四轮游览车便于上下车及转弯时的安全性;车体前部的姿态逼真的动物状模型,满足人们对娱乐的要求,游览时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享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图1为娱乐四轮游览车原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横向支架俯视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0017]本实施例提供了娱乐四轮游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娱乐四轮游览车,包括两个前轮I,车体框架2,前轮支撑杆3,横向支架4,转向控制杆5,两个后轮6,脚踏驱动装置7,电动驱动装置8,座椅9,动物状模型10,伞11,连杆12 ;
[0018]其中:前轮I的轴与前轮支撑杆3下部连接,前轮支撑杆3穿过车体框架2前部的套筒,横向支架4与前轮支撑杆3为整体结构,连杆12的两端分别与横向支架4铰接,连杆12与转向控制杆5固定连接;
[0019]两个后轮6安装在车体框架2的后部,后轮6的轴分别通过链传动结构与脚踏驱动装置7和电动驱动装置8连接;座椅9安装在车体框架2上,动物状模型10安装在车体框架2前部,伞11安装在座椅9上。
[0020]所述的转向控制杆5为马缰绳状硬质杆件。
[0021]所述的脚踏驱动装置7为单人脚踏结构。
[0022]所述的动物状模型10为I个。
[0023]所述的动物状模型10的形状为马形状。
[0024]实施例2
[0025]本实施例提供了娱乐四轮游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娱乐四轮游览车,包括两个前轮I,车体框架2,前轮支撑杆3,横向支架4,转向控制杆5,两个后轮6,脚踏驱动装置7,电动驱动装置8,座椅9,动物状模型10,伞11,连杆12 ;
[0026]其中:前轮I的轴与前轮支撑杆3下部连接,前轮支撑杆3穿过车体框架2前部的套筒,横向支架4与前轮支撑杆3为整体结构,连杆12的两端分别与横向支架4铰接,连杆12与转向控制杆5固定连接;
[0027]两个后轮6安装在车体框架2的后部,后轮6的轴分别通过链传动结构与脚踏驱动装置7和电动驱动装置8连接;座椅9安装在车体框架2上,动物状模型10安装在车体框架2前部,伞11安装在车体框架2上。
[0028]所述的转向控制杆5为马缰绳状硬质杆件。
[0029]所述的脚踏驱动装置7为双人脚踏结构。
[0030]所述的动物状模型10为2个。
[0031]所述的动物状模型10的形状为鹿形状。
[0032]实施例3
[0033]本实施例提供了娱乐四轮游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娱乐四轮游览车,包括两个前轮I,车体框架2,前轮支撑杆3,横向支架4,转向控制杆5,两个后轮6,脚踏驱动装置7,电动驱动装置8,座椅9,动物状模型10,伞11,连杆12 ;
[0034]其中:前轮I的轴与前轮支撑杆3下部连接,前轮支撑杆3穿过车体框架2前部的套筒,横向支架4与前轮支撑杆3为整体结构,连杆12的两端分别与横向支架4铰接,连杆12与转向控制杆5固定连接;
[0035]两个后轮6安装在车体框架2的后部,后轮6的轴分别通过链传动结构与脚踏驱动装置7和电动驱动装置8连接;座椅9安装在车体框架2上,动物状模型10安装在车体框架2前部,伞11安装在车体框架2上。
[0036]所述的转向控制杆5为马缰绳状硬质杆件。
[0037]所述的脚踏驱动装置7为单人脚踏结构。[0038]所述的动物状模型10为4个。
[0039]所述的动物状模型10的形状为马形状。
[0040]实施例4
[0041]本实施例提供了娱乐四轮游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娱乐四轮游览车,包括两个前轮I,车体框架2,前轮支撑杆3,横向支架4,转向控制杆5,两个后轮6,脚踏驱动装置7,电动驱动装置8,座椅9,动物状模型10,伞11,连杆12 ;
[0042]其中:前轮I的轴与前轮支撑杆3下部连接,前轮支撑杆3穿过车体框架2前部的套筒,横向支架4与前轮支撑杆3为整体结构,连杆12的两端分别与横向支架4铰接,连杆12与转向控制杆5固定连接;
[0043]两个后轮6安装在车体框架2的后部,后轮6的轴分别通过链传动结构与脚踏驱动装置7和电动驱动装置8连接;座椅9安装在车体框架2上,动物状模型10安装在车体框架2前部,伞11安装在车体框架2上。
[0044]所述的转向控制杆5为马缰绳状硬质杆件。
[0045]所述的脚踏驱动装置7为双人脚踏结构。
[0046]所述的动物状模型10为2个。
[0047]所述的动物状模型10的形状为马形状。
[0048]实施例5
[0049]本实施例提供了娱乐四轮游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娱乐四轮游览车,包括两个前轮I,车体框架2,前轮支撑杆3,横向支架4,转向控制杆5,两个后轮6,脚踏驱动装置7,电动驱动装置8,座椅9,动物状模型10,伞11,连杆12 ;
[0050]其中:前轮I的轴与前轮支撑杆3下部连接,前轮支撑杆3穿过车体框架2前部的套筒,横向支架4与前轮支撑杆3为整体结构,连杆12的两端分别与横向支架4铰接,连杆12与转向控制杆5固定连接;
[0051]两个后轮6安装在车体框架2的后部,后轮6的轴分别通过链传动结构与脚踏驱动装置7和电动驱动装置8连接;座椅9安装在车体框架2上,动物状模型10安装在车体框架2前部,伞11安装在座椅9上。
[0052]所述的转向控制杆5为马缰绳状硬质杆件。
[0053]所述的脚踏驱动装置7为双人脚踏结构。
[0054]所述的动物状模型10为I个。
[0055]所述的动物状模型10的形状为鹿形状。
【权利要求】
1.娱乐四轮游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娱乐四轮游览车,包括两个前轮(1),车体框架(2),前轮支撑杆(3),横向支架(4),转向控制杆(5),两个后轮(6),脚踏驱动装置(7),电动驱动装置(8 ),座椅(9 ),动物状模型(10 ),伞(11),连杆(12); 其中:前轮(I)的轴与前轮支撑杆(3)下部连接,前轮支撑杆(3)穿过车体框架(2)前部的套筒,横向支架(4)与前轮支撑杆(3)为整体结构,连杆(12)的两端分别与横向支架(4)铰接,连杆(12)与转向控制杆(5)固定连接; 两个后轮(6)安装在车体框架(2)的后部,后轮(6)的轴分别通过链传动结构与脚踏驱动装置(7 )和电动驱动装置(8 )连接;座椅(9 )安装在车体框架(2 )上,动物状模型(10 )安装在车体框架(2 )前部,伞(11)安装在车体框架(2 )或座椅(9 )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娱乐四轮游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驱动装置(7)为单人或双人脚踏结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娱乐四轮游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物状模型(10)为I?4个。
【文档编号】B62K5/01GK203473107SQ201320347167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7日
【发明者】李有志 申请人:李有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