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地隙植保施肥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74124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地隙植保施肥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地隙植保施肥机,涉及机械领域。该施肥机,包括机架、桁架、药箱、驱动桥半轴和三角履带行走机构;桁架通过液压升降机构与拖拉机相连;液压升降机构包括四连杆和液压油缸,四连杆是由四根连接杆首尾铰接形成的四边形支架,液压油缸的两端分别与四连杆的两个对角铰接;药箱和桁架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每一驱动桥半轴通过机架对应一侧内、外两支承单元支承于机架,每一三角履带行走机构连接在所述内、外两支承单元之间的所述半轴上。采用两个支承单元来支撑拖拉机整机重量,使得三角履带行走机构在遇到障碍物时能够摆动,实现随地仿形,增加了稳定性。
【专利说明】一种高地隙植保施肥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地隙植保施肥机。
【背景技术】
[0002]多年来,水稻田植保与施肥作业,由于常规机械无法下田,所以靠人力或人机结合进行作业,效率低,质量受人工责任心、步行与手工均匀度变化影响较大,且劳动强度大,易产生中毒、中暑等安全事故,不适应规模化生产,制约水稻高产及全程机械化水平。国外引进的植保施肥机械,解决了砂质土壤的早期水田喷雾治虫与撒肥机械化问题,但机器自重较大不适合易下陷的粘性土壤田块作业。再者,地隙较低,也不适应水稻后期及高杆作物作业。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地隙植保施肥机,包括上述三角履带行走机构,能随地仿形,具有高地隙,稳定性好,履带宽度窄,消除了地面直接传递到驱动轮上的垂直载荷,减轻了对驱动轮的冲击,提高使用寿命,增加了稳定性。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高地隙植保施肥机,包括机架、桁架、药箱、数个驱动桥半轴和数个三角履带行走机构;所述桁架通过液压升降机构与机架相连;所述液压升降机构包括四连杆和液压油缸,所述四连杆是由四根连接杆首尾铰接形成的四边形支架,所述液压油缸的两端分别与四连杆的两个对角铰接;所述药箱和桁架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每一驱动桥半轴通过机架对应一侧内、外两支承单元支承于机架,每一三角履带行走机构连接在所述内、外两支承单元之间的所述半轴上。
[0006]所述三角履带行走机构包括驱动轮、导向轮、行走轮、梯形支架和履带,所述驱动轮和行走轮分别设于梯形支架的上方和下方,导向轮设于梯形支架下方两端,所述履带围绕着驱动轮、导向轮和行走轮形成三角形状的履带传动;所述三角履带行走机构通过梯形支架与机架相连。采用三角履带行走机构,轮系通过梯形支架、连接套与驱动桥半轴、机架连接,使驱动轮脱离了行走架,消除了地面直接传递到驱动轮上的垂直载荷,减轻了对驱动轮的冲击,提高使用寿命。
[0007]所述内支承单元包括第一轴承、内轴承座和内轴承支撑套,所述第一轴承置于内轴承座内,内轴承支撑套通过第一轴承支承在内轴承座内;所述外支承单元包括第二轴承和外轴承座,第二轴承置于外轴承座内;所述内、外轴承座分别连接在所述梯形支架上。
[0008]所述驱动桥半轴穿过内轴承支撑套,轴端部分通过第二轴承支承于外轴承座,对应于内轴承支撑套部分通过第一轴承支承于内轴承座。
[0009]所述驱动轮连接于内、外轴承座之间的所述驱动桥半轴上。
[0010]所述驱动桥半轴由第一轴件和第二轴件组成,所述第一轴件包括第一芯轴和连接在第一芯轴端部的连接盘,所述第二轴件包括第二芯轴和连接在第二芯轴端部的连接盘,第一芯轴长于第二芯轴,该两芯轴上的所述连接盘相对,所述驱动轮置于两连接盘相之间,通过连接件同轴线连接第一、第二轴件和驱动轮。
[0011]所述高地隙植保施肥机还设有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限位块和限位杆,所述限位块设于内轴承支撑套上,所述限位杆设于梯形支架或内轴承座上并位于所述限位块一侧,相互间隔开一个空挡,限位块和限位杆对所述支撑套与内轴承座的相对转动角度形成制约,限制在在所述空挡内。
[0012]所述梯形支架包括竖支撑杆、斜支撑杆及相互平行的轴承座支板和横梁,所述竖支撑杆连接于轴承座支板和横梁之间的中心位置上,两斜支撑杆分别连接轴承座支板和横梁两端,使轴承座支板、横梁和斜支撑杆形成梯形构件。
[0013]所述导向轮有两个,分别通过一支承调节机构连接在所述梯形支架下方对称两端,两支承调节机构之间通过张紧调节机构连接。
[0014]所述支承调节机构包括滑块和滑块夹,两所述滑块分别对称连接在所述梯形支架下方对称两端,每一滑块上设有腰形孔,通过该腰形孔在两侧分别连接滑块夹,滑块夹与滑块的连接位置通过腰形孔进行调节;每一滑块夹一端设有U形槽,导向轮通过U形槽支承在滑块夹上。
[0015]所述张紧调节机构包括锁紧螺栓、调节螺母、螺杆和螺杆外套,所述调节螺母一端设有小于螺杆外套一端内径的圆柱面,所述螺杆旋接于调节螺母,调节螺母的圆柱面端伸入螺杆外套对应一端,至少一个锁紧螺栓沿螺杆外套旋进套内,端部压在调节螺母的圆柱面上;所述张紧调节机构由螺杆外套和螺杆对应端分别与梯形支架下方两端的支承调节机构中的滑块夹连接。导向轮两侧都可以通过张紧调节部件张紧,使得驱动轮在两导向轮中心线上,提闻行走的稳定性。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实用新型高地隙植保施肥机,将驱动轮高置,因此具有高地隙较,高达0.9?lm。接地长度长,达1.1?1.2m,机具稳定性好。履带宽度窄,在水田中压苗少。本实用新型采用驱动轮高置的三角履带行走机构,驱动轮外侧采用滚动轴承支撑,内侧采用向心关节轴承支撑,即采用两点支撑拖拉机整机重量,同时使得三角履带行走机构能够摆动,从而实现拖拉机行进过程中能随地仿形,增加了稳定性。向心关节轴承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作倾斜运动(即调心运动),在支撑套与滚动轴承座孔同心度不一致时,仍能正常工作,安装精度要求不高。三角履带行走机构采用三角形结构的优点:轮系通过支架、连接套与驱动桥半轴、车架连接,消除了地面直接传递到驱动轮上的垂直载荷,减轻了对驱动轮的冲击,提高使用寿命。采用连接套联接行走系统和驱动桥半轴,增大轮距,提高行走稳定性。当履带变为松弛时,需张紧。导向轮两侧都可以张紧,使得驱动轮在两导向轮中心线上,提高行走的稳定性。驱动轮和导向轮不采用渐开线,直接采用半径为60mm的圆弧代替,减少制造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高地隙植保施肥机的结构简图。
[0019]图2三角履带行走机构的结构简图。
[0020]图3是驱动轮的两点支撑结构简图。
[0021]图4梯形支架的结构简图。[0022]图5显示了导向轮、滑块、滑块夹及张紧调节机构之间的连接关系。
[0023]图6是张紧调节机构结构简图。
[0024]其中I驱动轮,2梯形支架,3履带,4导向轮,5横梁,6滑块,7张紧调节机构,8滑块夹,9行走轮,21驱动桥半轴,22连接套,23固定螺母,24内轴承支撑套,25第一轴承,26轴承,27驱动轮,28第二轴承,29固定螺母,30第二芯轴,31外轴承座,32内轴承座,33轴承,34第一芯轴,35连接盘,41轴承座支板,42斜支撑杆,43竖支撑杆,44横梁,46滑块,51安装孔,52螺杆外套,53锁紧螺栓,54调节螺母,55螺杆,56安装孔,61机架,62三角履带行走机构,65腰形孔,81 U形槽,71张紧调节部件,72销轴,90桁架,91四连杆,92液压油缸,93药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结合图1-6对本实用新型高地隙植保施肥机进行说明。
[0026]如图1,高地隙植保施肥机,包括矩形机架61、桁架90、药箱93、四个对称设置的驱动桥半轴及四个三角履带行走机构62 ;桁架90通过液压升降机构与机架61相连;液压升降机构包括四连杆91和液压油缸92,四连杆91是由四根连接杆首尾铰接形成的四边形支架,液压油缸92的两端分别与四连杆的两个对角铰接;药箱93和桁架90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每一驱动桥半轴通过机架对应一侧内、外两支承单元支承于机架61,每一三角履带行走机构62连接在内、外两支承单元之间的驱动桥半轴上。
[0027]上述的三角履带行走机构较优选的设计如图2,包括驱动轮1、导向轮4、行走轮9、梯形支架2和履带3,驱动轮I设于梯形支架2的上方,行走轮9设置于梯形支架2的下方,两个导向轮4分别设于梯形支架2下方两端,履带3围绕着驱动轮1、导向轮4和行走轮9形成三角形状的履带传动。梯形支架2通过螺母和螺栓与机架61相连。履带的材料选择橡胶。
[0028]驱动轮与内外支承单元的连接关系如图3所示。内支承单元包括第一轴承25、内轴承座32、内轴承支撑套24,第一轴承25置于内轴承座32内,内轴承支撑套24通过第一轴承25支承在内轴承座32内。第一轴承优选向心关节轴承,原因在于:向心关节轴承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作倾斜运动(即调心运动),在内轴承支撑套24与外轴承座31孔同心度不一致时,仍能正常工作,安装精度要求不高。外支承单元包括第二轴承(滚动轴承)28、外轴承座31,第二轴承28置于外轴承座内。第二轴承优选为滚动轴承。内轴承座32和外轴承座31连接在梯形支架2上。驱动桥半轴21穿过内轴承支撑套24,轴端部分通过第二轴承28支承于外轴承座31,对应于内轴承支撑套24部分通过第一轴承25支承于内轴承座32。驱动轮27连接于内、外轴承座之间的驱动桥半轴21上。驱动桥半轴21由第一轴件和第二轴件组成,所述第一轴件包括第一芯轴34和连接在第一芯轴端部的连接盘35,所述第二轴件包括第二芯轴30和连接在第二芯轴端部的连接盘35,第一芯轴长于第二芯轴,两芯轴上的连接盘35相对,驱动轮27置于两连接盘35之间,通过连接件同轴线连接第一、第二轴件和驱动轮27。
[0029]为了防止拖拉机倾翻,高地隙植保施肥机还设有限位单元。限位单元包括限位块和限位杆。限位块设于内轴承支撑套24上,限位杆设于梯形支架2或内轴承座32上并位于限位块一侧,相互间隔开一个空挡,限位块和限位杆对内轴承支撑套24与内轴承座32的相对转动角度形成制约,限制在所述空挡内。
[0030]梯形支架的较优设计如图4,梯形支架2包括竖支撑杆43、斜支撑杆42及相互平行的轴承座支板41和横梁44,竖支撑杆43连接于轴承座支板41和横梁44之间的中心位置上,两斜支撑杆42分别连接轴承座支板41和横梁44两端,使轴承座支板41、横梁44和斜支撑杆42形成梯形构件。行走轮9铰接在横梁44上。
[0031]优选的方案中导向轮有两个,分别通过一支承调节机构连接在梯形支架2下方对称两端,两支承调节机构之间通过张紧调节机构7连接。
[0032]如图2和5,支承调节机构包括滑块6和滑块夹8,两滑块6分别对称连接在所述梯形支架2下方对称两端,每一滑块6上设有腰形孔65,通过该腰形孔65在两侧分别连接滑块夹8,滑块夹8与滑块6的连接位置通过腰形孔65进行调节。每一滑块夹8 一端设有U形槽81,导向轮4通过U形槽81支承在滑块夹8上。
[0033]张紧调节机构的结构优选方案如图6所示。张紧调节机构包括锁紧螺栓53、调节螺母54、螺杆55和螺杆外套52,调节螺母54 —端设有小于螺杆外套52 —端内径的圆柱面,所述螺杆55旋接于调节螺母54,调节螺母54的圆柱面端伸入螺杆外套52对应一端,至少一个锁紧螺栓53沿螺杆外套52旋进套内,端部压在调节螺母54的圆柱面上;所述张紧调节机构由螺杆外套52和螺杆55对应端分别与梯形支架2下方两端的支承调节机构中的滑块夹46通过销轴72连接。
[0034]本实用新型高地隙植保施肥机使用时,电机通过驱动桥半轴带动驱动轮转动,通过驱动轮上的轮齿和履带之间的啮合,履带松边不断进入啮合,紧边不断脱开啮合,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履带由于受摩擦力的作用,履带受地面向前反作用力的作用,也就是拖拉机向前行驶的驱动力。当驱动力足以克服行驶阻力时,行走轮在履带内表面滚动,使得拖拉机向前行驶。本实用新型高地隙植保施肥机,将驱动轮高置,因此具有高地隙,接地长度长,稳定性好的特点。履带宽度窄,在水田中压苗少。由于每一驱动桥半轴通过机架对应一侧内、外两支承单元支承于机架,每一三角履带行走机构62连接在内、外两支承单元之间的驱动桥半轴上,使得三角履带行走机构在遇到障碍时能够摆动,从而实现拖拉机行进过程中能随地仿形,增加了稳定性。向心关节轴承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作倾斜运动(即调心运动),在内轴承支撑套与外轴承座孔同心度不一致时,仍能正常工作,安装精度要求不高。轮系通过梯形支架、连接套与驱动桥半轴、机架连接,消除了地面直接传递到驱动轮上的垂直载荷,减轻了对驱动轮的冲击,提高使用寿命。采用连接套联接行走系统和驱动桥半轴,增大轮距,提高行走稳定性。当履带变为松弛时,需张紧。导向轮两侧都可以张紧,使得驱动轮在两导向轮中心线上,提高行走的稳定性。驱动轮和导向轮不采用渐开线,直接采用半径为60_的圆弧代替,减少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地隙植保施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桁架、药箱、数个驱动桥半轴和数个三角履带行走机构;所述桁架通过液压升降机构与机架相连;所述液压升降机构包括四连杆和液压油缸,所述四连杆是由四根连接杆首尾铰接形成的四边形支架,所述液压油缸的两端分别与四连杆的两个对角铰接;所述药箱和桁架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每一驱动桥半轴通过机架对应一侧内、外两支承单元支承于机架,每一三角履带行走机构连接在所述内、外两支承单元之间的所述半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地隙植保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履带行走机构包括驱动轮、导向轮、行走轮、梯形支架和履带,所述驱动轮和行走轮分别设于梯形支架的上方和下方,导向轮设于梯形支架下方两端,所述履带围绕着驱动轮、导向轮和行走轮形成三角形状的履带传动;所述三角履带行走机构通过梯形支架与机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地隙植保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承单元包括第一轴承、内轴承座和内轴承支撑套,所述第一轴承置于内轴承座内,内轴承支撑套通过第一轴承支承在内轴承座内;所述外支承单元包括第二轴承和外轴承座,第二轴承置于外轴承座内;所述内、外轴承座分别连接在所述梯形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地隙植保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桥半轴穿过内轴承支撑套,轴端部分通过第二轴承支承于外轴承座,对应于内轴承支撑套部分通过第一轴承支承于内轴承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高地隙植保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连接于内、外轴承座之间的所述驱动桥半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高地隙植保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桥半轴由第一轴件和第二轴件组成,所述第一轴件包括第一芯轴和连接在第一芯轴端部的连接盘,所述第二轴件包括第二芯轴和连接在第二芯轴端部的连接盘,第一芯轴长于第二芯轴,该两芯轴上的所述连接盘相对,所述驱动 轮置于两连接盘之间,通过连接件同轴线连接第一、第二轴件和驱动轮。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高地隙植保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地隙植保施肥机还设有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限位块和限位杆,所述限位块设于内轴承支撑套上,所述限位杆设于梯形支架或内轴承座上并位于所述限位块一侧,相互间隔开一个空挡,限位块和限位杆对所述支撑套与内轴承座的相对转动角度形成制约,限制在在所述空挡内。
8.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高地隙植保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支架包括竖支撑杆、斜支撑杆及相互平行的轴承座支板和横梁,所述竖支撑杆连接于轴承座支板和横梁之间的中心位置上,两斜支撑杆分别连接轴承座支板和横梁两端,使轴承座支板、横梁和斜支撑杆形成梯形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高地隙植保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有两个,分别通过一支承调节机构连接在所述梯形支架下方对称两端,两支承调节机构之间通过张紧调节机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高地隙植保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调节机构包括滑块和滑块夹,两所述滑块分别对称连接在所述梯形支架下方对称两端,每一滑块上设有腰形孔,通过该腰形孔在两侧分别连接滑块夹,滑块夹与滑块的连接位置通过腰形孔进行调节;每一滑块夹一端设有U形槽,导向轮`通过U形槽支承在滑块夹上。
【文档编号】B62D55/30GK203381698SQ201320408872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0日
【发明者】何彦平, 贺在锐, 朱亚东, 周晓东, 王恒云, 卜永清, 赵学军, 何瑞银, 何彦国, 邢全道, 安波 申请人: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