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纵向折叠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1276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纵向折叠车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双纵向折叠车架,包括后轮、导臂、固定装置、转轴、车座支撑杆、主架、前叉和前轮;所述第一导臂连接后轮轮轴和设置在主架左端的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设置在第一导臂上,并与车座支撑杆连接;所述车座支撑杆固定设置在主架上;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主架右侧下端,并且第二导臂通过第二转轴与主架连接;该双纵向折叠车架,主车架两段式折叠,体积小,精密度高,而折叠部分使用的是纵向折叠,受力是垂直上下,通过避震,受力更加合理,骑行中,人的体重及整车自重可以完美的分散到各减震部件上,使折叠器不会直接受力,从而使折叠部件寿命大大提高,美观度比传统折叠要好;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方便、实用性强。
【专利说明】一种双纵向折叠车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自行车(电动车)车架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纵向折叠车架。

【背景技术】
[0002]自行车(电动车),人们出行最为便捷的交通工具,尤其是在诸多的大城市短途交通中,自行车的功能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0003]目前,自行车(电动车)体积一般较大,就是现在市场上出现了折叠式的自行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们对于空间的要求;但是不能做到占用空间最小化,并且折叠不便。
[0004]为了使自行车(电动车)折叠后做得更小,紧凑度更高、而骑行稳定性.舒适度更高,传统折叠自行车(电动车)一般采用一段式折叠,横向把车折叠收纳,体积过大且针对折叠后效果不佳、折叠后不稳定等因素,折叠要求高且不稳定性高,整车美观度又不够,会使消费者对欣赏整车的美观度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0005]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为弥补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以纵向折叠的双内轴转轴,车架前后轮可以双向向内侧转动收纳,使前后两轮可以以收纳合并,从而达到体积比传统折叠车更小的效果的双纵向折叠车架。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纵向折叠车架,包括后轮、第一导臂、第一固定装置、第一转轴、车座支撑杆、主架、第二转轴、第二固定装置、第二导臂、前叉和前轮;所述第一导臂连接后轮轮轴和设置在主架左端的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设置在第一导臂上,并与车座支撑杆连接;所述车座支撑杆固定设置在主架上;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主架右侧下端,并且第二导臂通过第二转轴与主架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连接第二导臂和主架右侧上端;所述前叉底端连接前轮转轴,并且其上中端与第二导臂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导臂与主架通过第一转轴连接处记为结构A ;主架与第二导臂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处记为结构B ;所述结构A与结构B处均为转动结构。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均为拆卸结构。
[0009]作为优选,所述车座支撑杆、前叉及第一导臂与后轮连接处均设置有缓冲装置。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双纵向折叠车架,主车架两段式折叠,体积小,精密度高,而折叠部分使用的是纵向折叠,受力是垂直上下,通过避震,受力更加合理,骑行中,人的体重及整车自重可以完美的分散到各减震部件上,使折叠器不会直接受力,从而使折叠部件寿命大大提高,美观度比传统折叠要好;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方便、实用性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0012]图2为本发明持此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折置后结构不意图;
[0014]其中:1、后轮,2、第一导臂,3、第一固定装置,4、第一转轴,5、车座支撑杆,6、主架,
7、第二转轴,8、第二固定装置,9、第二导臂,10、前叉,11、前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双纵向折叠车架,包括后轮1、第一导臂2、第一固定装置3、第一转轴4、车座支撑杆5、主架6、第二转轴7、第二固定装置8、第二导臂
9、前叉10和前轮11 ;所述第一导臂2连接后轮I轮轴和设置在主架6左端的第一转轴4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装置3设置在第一导臂2上,并与车座支撑杆5连接;所述车座支撑杆5固定设置在主架6上;所述第二转轴7设置在主架6右侧下端,并且第二导臂9通过第二转轴7与主架6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装置8连接第二导臂9和主架6右侧上端;所述前叉10底端连接前轮11转轴,并且其上中端与第二导臂9连接。
[0017]进一步,所述第一导臂2与主架6通过第一转轴4连接处记为结构A ;主架6与第二导臂9通过第二转轴7连接处记为结构B ;所述结构A与结构B处均为转动结构。
[0018]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装置3和第二固定装置8均为拆卸结构。
[0019]作为优选,所述车座支撑杆5、前叉10及第一导臂2与后轮I连接处均设置有缓冲
>J-U ρ?α装直。
[0020]本发明实现双纵向折叠的使用方法为:
[0021]一,打开第一固定装置,从而而第一导臂以第一转轴为中心,逆时针转动至极限后固定
[0022]二,打开第二固定装置,第二导臂导臂和前叉以第二转轴为中心,顺时针转动至极限后固定
[0023]三,折叠完成。
[002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纵向折叠车架,包括后轮(I)、第一导臂(2)、第一固定装置(3)、第一转轴(4)、车座支撑杆(5)、主架(6)、第二转轴(7)、第二固定装置(8)、第二导臂(9)、前叉(10)和前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臂(2)连接后轮(I)轮轴和设置在主架(6)左端的第一转轴(4)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装置(3)设置在第一导臂(2)上,并与车座支撑杆(5)连接;所述车座支撑杆(5)固定设置在主架(6)上;所述第二转轴(7)设置在主架(6)右侧下端,并且第二导臂(9)通过第二转轴(7)与主架(6)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装置(8)连接第二导臂(9)和主架(6)右侧上端;所述前叉(10)底端连接前轮(11)转轴,并且其上中端与第二导臂(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纵向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臂(2)与主架(6)通过第一转轴(4)连接处记为结构A ;主架(6)与第二导臂(9)通过第二转轴(7)连接处记为结构B ;所述结构A与结构B处均为转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纵向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3)和第二固定装置(8)均为拆卸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纵向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支撑杆(5)、前叉(10)及第一导臂(2)与后轮(I)连接处均设置有缓冲装置。
【文档编号】B62K15/00GK104192244SQ201410395483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3日
【发明者】蒋守锋, 王宁波 申请人:江苏六方体车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