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前叉接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3469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前叉接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前叉接合结构,其包含有:一前叉管,其底端设有一接合段;二叉体,为中空管状且呈相对设置,各该叉体顶端一体成形设有一接合部,该接合部对应接合段形状且呈半圆弧状,并形成有一内壁,且该接合部于内壁两侧分别设有一接缘,令该二叉体的接合部呈相对设置,且该内壁贴合于接合段外壁,于该二接合部两侧的二接缘间分别以焊接方式固接;借助上述构件,该接合部成形容易、不易变形,有效提升良率、降低成本,且可容易控制尺寸及外形变化,确具便利实用性及成本效益。
【专利说明】自行车前叉接合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自行车前叉接合结构,尤指一种一体成形于叉体顶端的接合部,以供固接于前叉管底端,该接合部成形容易,可降低制造成本且避免材料浪费,其具便利实用性及成本效益的功效的自行车前叉接合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自行车的前叉结构设于车架前端,以供连接车架与前轮,其包含有与车架枢接的一前叉管,该前叉管下方设有一肩部,该肩部底部并接设有呈分叉状的二叉体,于该二叉体底部分别设有一勾爪,使轮胎设于该二叉体之间,且借助二侧的勾爪与轮轴枢接,形成一前叉结构。
[0003]该前叉管与叉体间的接合方式大致分为套接式或侧接式两大类,该套接式的结构通常于中央形成有一肩部,该肩部二侧分别相对向下一体成形弯折出二叉体,且于该肩部中央贯穿设有一接合孔,以供前叉管穿套组接;该侧接式的结构通常包含有一管体及二叉体,该管体底部一体分叉设有二接合件,该二接合件分别设有一接合部,该二叉体顶端分别设有一接合面,以与该接合部相互接合,且将该二叉体与二接合件相互固接。
[0004]现有套接式的前叉接合结构,例如中国台湾第098216768号新型专利所揭露的《气、液压一体成型中空前叉管与接头套筒结合构造》,其包括有一前叉管与一接头套筒,其中:前叉管为一中空管体,其中央形成有一肩部,该肩部的两相对侧分别向下弯折形成有一外管,该肩部中央的顶面与底面上分别贯穿其管壁而形成有相对应的一上结合孔与一下结合孔;接头套筒为一材质强度高于前叉管的材质强度的中空短管,其外环壁面上邻近其上端处朝外侧径向突伸形成有一挡环,该接头套筒穿设并固接于该前叉管的上、下结合孔之间,其挡环则抵靠于该前叉管肩部的顶面。
[0005]现有侧接式的前叉接合结构,例如中国台湾第092222226号新型专利所揭露的《自行车车架接合结构改良》,其应用于一自行车的叉架接合处,该结构包括:一叉架,其一管体前端分叉为二对称的接合件所形成,该二接合件分别具有一接合面,其由一叉架顶接面连接一叉架侧接面所形成,该叉架侧接面设有至少一凸出部;以及二支叉,每一支叉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固接面,其与该接合面固定在一起,其中该固接面由一支叉顶接面连接一设有至少一凹陷部的支叉侧接面所形成,该支叉顶接面固接于该叉架顶接面上,该支叉侧接面则固接于该叉架侧接面上,且该凹陷部恰可容置该凸出部,故借助该固接面与该接合面的固接,该二支叉分别与该叉架的二接合件固定在一起。
实用新型内容
[0006]前一个现有技术是将前叉管两侧向下一体弯折形成有外管,并将该接头套筒穿设固接于前叉管肩部中央,且将接头套筒与转向管相互穿套接合;后一个现有技术的叉架,是将管体一体成形分叉设有二接合件,该二接合件侧接面设有凸出部,且该二支叉的固接面设有凹陷部,以供与二接合件凸出部相互接合固定。[0007]但是,上述所揭结构中,前者的该二外管是通过弯折而形成长管,于弯折制程中容易产生偏斜或变形,不良率高,造成材料的浪费且制造成本提高;后者的管体与二接合件为一体成形制成,其通常采锻造方式成形,制造成本高,且于该二接合件与二支叉间的接面间通常是利用焊接或黏接方式固接(凸出部与凹陷部),然而,两者间的接触面积小,造成焊接或黏接后强度不足,容易于接面触产生断裂,影响结构强度且影响骑者安全,整体结构确有待改良的必要。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前叉接合结构,其包含有:一个前叉管和两个叉体,其中该前叉管的底端设有一个接合段;该两个叉体为中空管状且呈相对设置,各该叉体顶端一体成形设有一个接合部,该接合部对应该接合段形状且呈半圆弧状,并分别形成有一个内壁,且该接合部于该内壁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接缘,令该二个叉体的接合部呈相对设置,且该内壁贴合于接合段外壁,令该二个接合部两侧的二个接缘间焊接接合而形成有两个第一焊道,各该叉体底端设有一个勾爪,以与轮胎轮轴组接。
[0009]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前叉管底部的外周环凸设有一个挡部,且该前叉管于该挡部底端一体延伸设有该接合段,该挡部抵止于该二个接合部顶缘。
[0010]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前叉管与该接合段为两件式设计,该前叉管底端外周环凸设有一个环缘,该接合段为套筒状,其管径大于该前叉管,且该接合段顶端环凸设有一个挡部,令该二个叉体的接合部呈相对设置,且该内壁贴合于该接合段外周,该挡部抵止于该二个接合部顶缘,并焊接接合该二个接合部两侧相对的二个接缘,该前叉管由下而上穿设于该接合段,使该环缘抵止于该接合段底缘。
[0011 ] 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该接合部具有一个顶缘及一个底缘,该二个接合部两侧的二个接缘间焊接接合而形成有二个所述的第一焊道,该二接合部的顶缘与该挡部间焊接接合形成有一个第二焊道,且于该二接合部的底缘与接合段间焊接接合形成有一个第三焊道。
[001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叉体与该勾爪间为二件式结构。
[001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叉体与该勾爪间为一体式结构。
[0014]本各该叉体底端设有一勾爪,以与轮胎轮轴组接;借助上述构件,该接合部成形容易、不易变形,有效提升良率、降低成本,且可容易控制尺寸及外形变化,确具便利实用性及成本效益。
[0015]本实用新型的该自行车前叉接合结构,其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0016](I)、本实用新型是于该前叉管底端设有接合段,且该二叉体顶端一体设有半圆弧状的接合部,令该二接合部呈相对设置于接合段外周,且于该二接合部两侧的二接缘间利用焊接方式接合,以将该二叉体固接于接合段上,该接合部成形容易,其生产时品质稳定,于成形过程中不易造成叉体变形,有效提升良率及降低制造成本,且成形时可容易控制尺寸,且可便于外形弯度与管材粗细尺寸变化,则达极佳实用性及成本效益;
[0017](2)、该叉体接合部内壁与接合段间的接触面积大,配合两侧该接缘间的焊接固定,可达稳固接合的功效;该前叉管与接合段间还可为两件式结构,可提供不同尺寸的前叉管设计,且便于更换,以达极佳便利实用性的功效;
[0018](3)、该叉体接合部的顶缘及底缘与前叉管间可进一步焊接增设有数焊道,达到稳固接合固定的功效;[0019](4)、该叉体底部设有勾爪,该叉体与勾爪间可为二件式设计,使该叉体与勾爪可分别为不同材料的应用,借助不同材料的组成以增进结构刚性及强度,且可达便利组接及增加结构强度的功效;该叉体与勾爪间可为一体式设计,其成形容也且结构强度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6]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27]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8]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9]【符号说明】
[0030]前叉管10挡部11接合段12
[0031]叉体20接合部21顶缘211
[0032]底缘212内壁22接缘23
[0033]第一焊道24第二焊道241第三焊道242
[0034]勾爪25勾爪251前叉管30
[0035]环缘31接合段40挡部41。
【具体实施方式】
[0036]首先请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行车前叉接合结构,其主要包含有:一前叉管10、及二叉体20。
[0037]该前叉管10,其底部的外周环凸设有一挡部11,且该前叉管10于挡部11底端一体延伸设有一接合段12。
[0038]该二叉体20,为中空管状且呈相对设置,各该叉体20顶端一体成形设有一接合部21,该接合部21对应接合段12形状且呈半圆弧状,并形成有一内壁22,该接合部21具有一顶缘211及一底缘212,且该接合部21于内壁22两侧分别设有一接缘23 ;令该二叉体20的接合部21呈相对设置,且令该内壁22贴合于接合段12外壁,则该二接合部21形成围设于接合段12外周,该挡部11抵止于二接合部21顶缘211,于该二接合部21两侧相对的二接缘23间,分别以焊接方式接合,而形成有二第一焊道24 ;各该叉体20底端接设有一勾爪25,以供与轮胎轮轴组接。
[0039]借助上述构 件,该前叉管10底端设有接合段12,该二叉体20顶端一体设有半圆弧状的接合部21,令该二接合部21相对设置于接合段12外周,且于该二接合部21两侧相对的二接缘23间利用焊接方式固接,该接合部21成形容易,于成形过程中不易造成叉体20变形,有效提升良率、大大降低制造成本,可便于外形弯度与管材粗细尺寸变化,且该接合部21内壁22与接合段12间的接触面积大,配合两侧该接缘23间的焊接固定,即可达便利与稳固接合的功效,故整体结构极具便利实用性及成本效益。
[0040]为供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构造特征、运用技术手段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兹将本实用新型使用方式加以叙述如下:
[0041]本实用新型的组设,是将该二叉体20顶端的接合部21呈相对设置,且贴合于该前叉管10底端的接合段12外周,并于该二接合部21两侧的二接缘23间利用焊接方式加以焊接固定,即组设完成。
[0042]请参照图5至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其进一步设有两件式的一前叉管30与一接合段40,该前叉管30底端外周环凸设有一环缘31 ;该接合段40为套筒状,其管径大于该前叉管30,且该接合段40顶端环凸设有一挡部41 ;令该二叉体20的接合部21呈相对设置,且令该内壁22贴合于接合段40外周,则该二接合部21形成围设于接合段40外周,且该挡部41抵止于二接合部21的顶缘211,并利用焊接方式固接该二接合部21两侧相对的二接缘23之间,接着将该前叉管30由下而上穿设接合段40,使该环缘31抵止于接合段40底端,借助该前叉管30与接合段40的两件式结构,可提供不同尺寸的前叉管30设计,便于更换,提供便利实用性的功效。
[0043]请参照图7至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其进一步于该二接合部21的顶缘211与挡部11间以焊接方式接合形成有一第二焊道241,且于该二接合部21的底缘212与接合段12间焊接接合形成有一第三焊道242,即可增进该前叉管10 (或接合段40)与二叉体20间的接合强度,达到稳固接合固定的功效;再者,该叉体20与勾爪251可为一体成形的结构,其成形容易且结构强度佳,确具极佳创新及便利实用性。
[0044]本实用新型的该自行车前叉接合结构,是于该前叉管10底端设有接合段12,且该二叉体20顶端一体设有半圆弧状的接合部21,令该二接合部21呈相对设置于接合段12外周,且于该二接合部21两侧的二接缘23之间利用焊接方式接合,以将该二叉体20固接于接合段12上,该接合部21成形容易,其生产时品质稳定,于成形过程中不易造成叉体20变形,有效提升良率及降低制造成本,其成形时可容易控制尺寸,且可便于外形弯度与管材粗细尺寸变化,则达极佳实用性及成本效益;再者,该叉体20接合部21内壁22与接合段12间的接触面积大,配合两侧该接缘23间的焊接固定,可达稳固接合的功效。
[0045]该前叉管30与接合段40间可为两件式结构,可提供不同尺寸的前叉管30设计,且便于更换,以达极佳便利实用性的功效;该叉体20接合部21的顶缘211及底缘212与前叉管10之间(或接合段40之间)可进一步焊接增设有数焊道,达到稳固接合固定的功效。
[0046]该叉体20底部设有勾爪,该叉体20与勾爪25间可为二件式设计,使该叉体20与勾爪25可分别为不同材料的应用,其组接容易,且借助不同材料的组成以增进结构刚性及强度,可达便利组接及增加结构强度的功效;该叉体20与勾爪251间可为一体式设计,其成形容也且结构强度佳,则达极佳创新及便利实用性。
[0047]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自行车前叉接合结构,提供一种可直接固接于前叉管10的接合结构,该前叉管10底端设有接合段12,该二叉体20顶端一体设有半圆弧状的接合部21,令该二接合部21相对设置于接合段12外周,且于该二接合部21两侧相对的二接缘23间利用焊接方式固接,该接合部21成形容易、不易变形,大大降低制造成本,且可便于外形弯度与管材粗细尺寸变化,以使整体确具产业实用性及成本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前叉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个前叉管,其底端设有一个接合段; 二个叉体,为中空管状且呈相对设置,各该叉体顶端一体成形设有一个接合部,该接合部对应该接合段形状且呈半圆弧状,并分别形成有一个内壁,且该接合部于该内壁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接缘,令该二个叉体的接合部呈相对设置,且该内壁贴合于接合段外壁,令该二个接合部两侧的二个接缘间焊接接合而形成有两个第一焊道,各该叉体底端设有一个勾爪,以与轮胎轮轴组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前叉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叉管底部的外周环凸设有一个挡部,且该前叉管于该挡部底端一体延伸设有该接合段,该挡部抵止于该二个接合部顶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前叉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叉管与该接合段为两件式设计,该前叉管底端外周环凸设有一个环缘,该接合段为套筒状,其管径大于该前叉管,且该接合段顶端环凸设有一个挡部,令该二个叉体的接合部呈相对设置,且该内壁贴合于该接合段外周,该挡部抵止于该二个接合部顶缘,并焊接接合该二个接合部两侧相对的二个接缘,该前叉管由下而上穿设于该接合段,使该环缘抵止于该接合段底缘。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自行车前叉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接合部具有一个顶缘及一个底缘,该二个接合部两侧的二个接缘间焊接接合而形成有二个所述的第一焊道,该二接合部的顶缘与该挡部间焊接接合形成有一个第二焊道,且于该二接合部的底缘与接合段间焊接接合形成有一个第三焊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前叉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叉体与该勾爪间为二件式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前叉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叉体与该勾爪间为一体式结构。
【文档编号】B62K21/02GK203681794SQ201420053068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7日
【发明者】曾发仁 申请人:卜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