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防死锁刹车系统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8076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机车防死锁刹车系统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机车防死锁刹车系统安装构造,特别关于一种组立方便的机车防死锁刹车系统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防死锁刹车系统(ABS)控制器安装的位置多位于整车的前上半部,刹车油管与防死锁刹车系统(ABS)控制器必须在生产线上方能进行组装,无法事先进行组立。因此,造成组立作业困难度增加,并降低组立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车防死锁刹车系统安装构造,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组立作业困难度增加、并降低组立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车防死锁刹车系统安装构造,包括一第一后摇臂、一第二后摇臂、一后摇臂转动轴、一车架以及一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该后摇臂转动轴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后摇臂,该后摇臂转动轴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二后摇臂。该后摇臂转动轴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该车架。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固定于该车架,其中,该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位于该第一后摇臂、该第二后摇臂以及该后摇臂转动轴所定义的空间之中。

在一实施例中,该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以悬吊的方式固定于该车架。

在一实施例中,该机车防死锁刹车系统安装构造还包括一第一油管、一第二油管、一第三油管、一第四油管、一后卡钳、一前卡钳、一后刹车机构以及一前刹车机构,该第一油管连接该后卡钳以及该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该第二油管连接该前卡钳以及该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该第三油管连接该后刹车机构以及该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该第四油管连接该前刹车机构以及该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

在一实施例中,该前刹车机构包括一前刹车拉杆,该后刹车机构包括一后刹车踏板。

在一实施例中,该机车防死锁刹车系统安装构造还包括一补强梁,该补强梁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后摇臂,该补强梁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二后摇臂,该补强梁平行于该后摇臂转动轴,其中,该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位于该第一后摇臂、该第二后摇臂、该补强梁以及该后摇臂转动轴所定义的空间之中。

在一实施例中,该车架包括二环抱支架、一第一横向支架、二顶部支架以及二斜向支架,该第一横向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等环抱支架,每一顶部支架的一端连接该第一横向支架,每一斜向支架的一端连接该环抱支架,每一斜向支架的另一端连接该顶部支架。

在一实施例中,该机车防死锁刹车系统安装构造还包括一固定钣件,该固定钣件为U型结构,该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通过该固定钣件被固定于该车架。

在一实施例中,该固定钣件包括一第一段部、一第二段部以及一第三段部,该第一段部垂直于该第二段部,该第三段部垂直于该第二段部,该第三段部平行于该第一段部,该第二段部支撑该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的底部,该一、三段部连接该车架。

在一实施例中,该车架包括一第二横向支架,该第二横向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等环抱支架,该固定钣件的该第一、三段部固定于该第二横向支架。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横向支架包括二垂挂延伸部,该固定钣件的该第一、三段部分别固定于该垂挂延伸部。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车防死锁刹车系统安装构造,由于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与刹车油管(第一油管、第二油管、第三油管以及第四油管)、卡钳(前卡钳、后卡钳)等组件可以先行组立,再将组立完成的防死锁刹车系统在生产在线组立于整车上,因此增进了组立作业性。另,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车防死锁刹车系统安装构造,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靠近后摇臂(第一、二后摇臂)与车架结合的该后摇臂转动轴,故其连接到后卡钳的刹车油管(第一油管)在骑乘状况下的摆动量可以控制在最小。此外,本实用新型充份利用了第一、第二后摇臂内部的空间。且,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位于整车的底部,且四周被后摇臂(第一、二后摇臂)包覆,增进盗难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车的外型。

图2A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车防死锁刹车系统安装构造的主要结构。

图2B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车防死锁刹车系统安装构造的部分结构。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车防死锁刹车系统安装构造的油管。

图4A、4B及4C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通过固定钣件被固定于车架的情形。

图5系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车防死锁刹车系统安装构造的后摇臂摇晃情形。

【符号说明】

1~机车

10~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

21~第一后摇臂

22~第二后摇臂

23~后摇臂转动轴

24~补强梁

30~车架

31~环抱支架

32~第一横向支架

33~顶部支架

34~斜向支架

35~第二横向支架

351~垂挂延伸部

41~第一油管

42~第二油管

43~第三油管

44~第四油管

51~后卡钳

52~前卡钳

53~后刹车机构

54~前刹车机构

60~固定钣件

61~第一段部

62~第二段部

63~第三段部

91~龙头

92~前轮

93~后轮

94~座垫

95~动力系统

S~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实用新型,现结合附图描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照图1,其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车1的外型,包括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10、龙头91、前轮92、后轮93、座垫94、动力系统95等组件。

机车1包含前段、中段以及后段等等部分。机车1的前段设有龙头91、前轮92、方向灯以及钥匙孔等组件。机车1的中段设有动力系统95及脚架等组件。机车1的后段设有座垫94、后轮93等组件。

龙头91用以控制机车1的行进方向,龙头91上可装设有机能零件,包括仪表、开关、后照镜等单元。龙头91也具有把手(包含加油握把)以及手刹车,使用者可通过把手操控龙头91的转向,通过加油握把调整动力系统95的节气门角度以控制动力输出,并通过手刹车将机车1减速。龙头91上也可装设有主灯,主灯为机车1提供主要光线照明。

龙头91与前轮92通过龙头旋转轴连动,藉此通过旋转龙头91可控制前轮92的角度,从而控制机车1的行进方向。

动力系统95连接并驱动后轮93,藉此为机车1提供动力,使机车1前进。

参照图2A、2B,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机车防死锁刹车系统安装构造的主要结构,其包括前述的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10、一第一后摇臂21、一第二后摇臂22、一后摇臂转动轴23以及一车架30。该后摇臂转动轴23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后摇臂21,该后摇臂转动轴23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二后摇臂22。该后摇臂转动轴23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该车架30。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10固定于该车架30,其中,如图2B所显示的,该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10位于该第一后摇臂21、该第二后摇臂22以及该后摇臂转动轴23所定义的空间S之中。在骑乘状况下,该第一后摇臂21以及该第二后摇臂22以该后摇臂转动轴23的轴心为旋转中心摆动,而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10不随该第一后摇臂21以及该第二后摇臂22摆动。

搭配参照图1、3,在一实施例中,该机车防死锁刹车系统安装构造还包括一第一油管41、一第二油管42、一第三油管43、一第四油管44、一后卡钳51、一前卡钳52、一后刹车机构53以及一前刹车机构54,该第一油管41连接该后卡钳51以及该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10,该第二油管42连接该前卡钳52以及该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10,该第三油管43连接该后刹车机构53以及该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10,该第四油管44连接该前刹车机构54以及该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10。在此实施例中,该前刹车机构54包括一前刹车拉杆,该后刹车机构53包括一后刹车踏板。然而,在不同的设计中,该前刹车机构以及该后刹车机构亦可以适度变化,例如,该后刹车机构亦可能包括一后刹车拉杆。

再参照图2B,在一实施例中,该机车防死锁刹车系统安装构造还包括一补强梁24,该补强梁24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后摇臂21,该补强梁24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二后摇臂22,该补强梁24平行于该后摇臂转动轴23,其中,该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10位于该第一后摇臂21、该第二后摇臂22、该补强梁24以及该后摇臂转动轴23所定义的空间之中。

在一实施例中,该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10以悬吊的方式固定于该车架30。具体而言,参照图2A,在一实施例中,该车架30包括二环抱支架31、一第一横向支架32、二顶部支架33以及二斜向支架34,该第一横向支架32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等环抱支架31,每一顶部支架33的一端连接该第一横向支架32,每一斜向支架34的一端连接该环抱支架31,每一斜向支架34的另一端连接该顶部支架33。参照图4A、4B及4C,在一实施例中,该机车防死锁刹车系统安装构造还包括一固定钣件60,该固定钣件60为U型结构,该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10通过该固定钣件60被固定于该车架30。参照图4A、4B及4C,在一实施例中,该固定钣件60包括一第一段部61、一第二段部62以及一第三段部63,该第一段部61垂直于该第二段部62,该第三段部63垂直于该第二段部62,该第三段部63平行于该第一段部61,该第二段部62支撑该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10的底部,该第一段部61及该第三段部63连接该车架30。

参照图4A、4B及4C,在一实施例中,该车架30包括一第二横向支架35,该第二横向支架35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等环抱支架31,该固定钣件60的该第一段部61及该第三段部63固定于该第二横向支架35。在此实施例中,该第二横向支架35包括二垂挂延伸部351,该固定钣件60的该第一段部61及该第三段部63分别固定于该垂挂延伸部351。在此实施例中,该固定钣件60的该第一段部61及该第三段部63通过螺丝锁附的方式固定于该垂挂延伸部351。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横向支架35的两端亦可能分别连接该等斜向支架34。或,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横向支架35亦可能被省略,而该固定钣件60直接连接固定该等环抱支架31或该等斜向支架34,上述揭露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

搭配参照图1、2A、2B,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车防死锁刹车系统安装构造,由于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与刹车油管(第一油管、第二油管、第三油管以及第四油管)、卡钳(前卡钳、后卡钳)等组件可以先行组立,再将组立完成的防死锁刹车系统在生产在线组立于整车上,因此增进了组立作业性。另,搭配参照图2A、5,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车防死锁刹车系统安装构造,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靠近后摇臂(第一、二后摇臂)与车架结合的该后摇臂转动轴,故其连接到后卡钳的刹车油管(第一油管)在骑乘状况下的摆动量可以控制在最小。此外,本实用新型充份利用了第一、第二后摇臂内部的空间。且,防死锁刹车系统控制器位于整车的底部,且四周被后摇臂(第一、二后摇臂)包覆,增进盗难性。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就可使本实用新型有许多变形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