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关节折叠拉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4090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多关节折叠拉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货物运载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多关节折叠拉车。



背景技术:

手拉车是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运载工具,广泛用于行李和货物的运送。现有的手拉车通常由平板车身、拉手和四个轮子组成,为了装载更多的货物,平板车身通常都比较长,而为了配合人体习惯的手扶高度,拉手通常也比较高,因此这些手拉车占用空间大,不利于存放,也不便携带,增加运输的难度和成本。

市场上也有一些可折叠的手拉车,但通常只是将拉手与平板车身折叠,或是将平板车身分成两段进行折叠,而其他部件不能很好的配合收折,整体收折的空间利用率低,折叠后的体积还是很大,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折叠体积小、方便收纳携带的多关节折叠拉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关节折叠拉车,包括拉杆、与拉杆下端相连接的载物架和安装在载物架下方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架由三节货架前后依次铰接而成,分别为第一货架、第二货架和第三货架,所述拉杆由两节拉杆上下依次铰接而成,分别为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第二拉杆与第一货架铰接。

第一拉杆向后翻转可折叠在第二拉杆的后侧;第二拉杆再向后翻转可折叠在第一货架的上方,第一拉杆位于两者之间;另一端,第三货架向下翻转可折叠在第二货架的下方;最后,第一货架向下翻转可折叠在第二货架的下方,第三货架位于两者之间;折叠状态从上向下依次为第二货架、第三货架、第一货架、第一拉杆、第二拉杆。

在上述的多关节折叠拉车中,所述载物架的三节货架均包括两根平行设置在两侧的纵杆和两根平行连接在两纵杆之间的横杆,第一货架与第二货架、第二货架与第三货架的纵杆之间分别通过铰链A和铰链B连接达到货架之间的铰接;所述第二拉杆包括两根平行设置在两侧的竖杆二,第一拉杆包括两根平行设置在两侧的竖杆一和垂直连接两竖杆一的横梁,竖杆一和竖杆二之间通过铰链C连接达到拉杆之间的铰接;所述第一货架的纵杆与竖杆二之间通过铰链D连接达到第一货架与第二拉杆之间的铰接。

在上述的多关节折叠拉车中,所述车轮包括安装在第一货架下方的两个前轮和安装在第三货架下方的两个后轮,所述两个前轮和后轮分别安装在第一货架、第三货架的纵杆内侧,且位于两根横杆之间,前轮向纵杆内侧方向伸出的距离大于后轮伸出的距离,折叠时后轮和前轮依次叠入第二货架的两根横杆之间。

在上述的多关节折叠拉车中,所述铰链A和铰链B的打开角方向朝下,最大角度为180度,完全打开后使得三节货架的纵杆和横杆构成载物平面;铰链C的打开角方向朝后,最大角度为180度,完全打开后使得两节拉杆组成完整的拉杆;铰链D的打开角朝向后上方,最大角度为90~120度,完全打开后使得拉杆与载物架垂直或呈钝角。

在上述的多关节折叠拉车中,所述铰链A的旋转轴线到纵杆表面的垂直距离为纵杆厚度的1/2,铰链B的旋转轴线到纵杆表面的垂直距离为零,铰链C的旋转轴线到竖杆一、竖杆二表面的垂直距离为零,铰链D的旋转轴线到第一货架纵杆表面的距离与到竖杆二表面的距离之和为竖杆一的厚度。

在上述的多关节折叠拉车中,所述前轮为万向轮,后轮为定向轮。

在上述的多关节折叠拉车中,所述纵杆、横杆、竖杆一、竖杆二均由方形管材制成,所述铰链为冲件,焊接在其所连接的部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整个拉车分成五段结构进行折叠,完全打开时载物架足够长,能够装载较多的货物,折叠后为盘状层叠结构,体积很小,特别是长度约为原载物架的1/3,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

2、折叠时,前、后轮正好叠入横杆之间的空档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进一步减小了折叠后的体积。

3、连接三节货架的铰链打开角方向朝下,最大角度为180度,因此载物架打开后可靠货物重量自动展平,且无须锁止结构,使用方便。

4、主体结构采用管材,铰链采用冲件,并利用焊接工艺,使整体重量轻,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打开状态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状态结构图。

图3为铰链B的结构示意图。

图4位铰链D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横”、“竖”等术语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关节折叠拉车,包括拉杆、与拉杆下端相连接的载物架和安装在载物架下方的车轮。载物架由三节货架前后依次铰接而成,分别为第一货架21、第二货架22和第三货架23,拉杆由两节拉杆上下依次铰接而成,分别为第一拉杆11和第二拉杆12,第二拉杆12与第一货架21铰接。

根据上述的结构,第一拉杆11向后翻转可折叠在第二拉杆12的后侧,第二拉杆12再向后翻转可折叠在第一货架21的上方,第一拉杆11位于两者之间,另一端,第三货架23向下翻转可折叠在第二货架22的下方,最后,第一货架21向下翻转可折叠在第二货架22的下方,第三货架23位于两者之间,折叠状态从上向下依次为第二货架22、第三货架23、第一货架21、第一拉杆11、第二拉杆12。

这样的结构是将整个拉车分成五段结构进行折叠,完全打开时载物架足够长,能够装载较多的货物,折叠后为盘状层叠结构,体积很小,特别是长度约为原载物架的1/3,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

为实现上述折叠功能,具体的结构如下:

载物架的三节货架均包括两根平行设置在两侧的纵杆201和两根平行连接在两纵杆201之间的横杆202,第一货架21与第二货架22、第二货架22与第三货架23的纵杆201之间分别通过铰链A41和铰链B42连接达到货架之间的铰接。铰链A41和铰链B42的打开角方向朝下,最大角度为180度,完全打开后使得三节货架的纵杆201和横杆202构成载物平面。

第二拉杆12包括两根平行设置在两侧的竖杆二121,第一拉杆11包括两根平行设置在两侧的竖杆一111和垂直连接两竖杆一111的横梁112,竖杆一111和竖杆二121之间通过铰链C43连接达到拉杆之间的铰接。铰链C43的打开角方向朝后,最大角度为180度,完全打开后使得两节拉杆组成完整的拉杆。

第一货架21的纵杆201与竖杆二121之间通过铰链D44连接达到第一货架21与第二拉杆12之间的铰接。铰链D44的打开角朝向后上方,最大角度为90~120度,完全打开后使得拉杆与载物架垂直或呈钝角。

车轮包括安装在第一货架21下方的两个前轮31和安装在第三货架23下方的两个后轮32,其中,前轮31为万向轮,后轮32为定向轮。两个前轮31和后轮32分别安装在第一货架21、第三货架23的纵杆201内侧,且位于两根横杆202之间,前轮31向纵杆201内侧方向伸出的距离大于后轮32伸出的距离,这样折叠时前、后轮正好错开,后轮32和前轮31依次叠入第二货架22的两根横杆202之间的空挡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减小折叠后的体积。

在该多关节折叠拉车中,铰链的结构是特别设计的,具体如下:

铰链C43的旋转轴线到竖杆一111、竖杆二121表面的垂直距离为零,这样第一拉杆11向后翻转可无间隙的折叠在第二拉杆12的后侧;铰链D44的旋转轴线到第一货架21纵杆201表面的距离与到竖杆二121表面的距离之和为竖杆一111的厚度,这样第二拉杆12再向后翻转折叠在第一货架21的上方时,可留出容纳第一拉杆11的空间。同理,铰链B42的旋转轴线到纵杆201表面的垂直距离为零,这样第三货架23向下翻转可无间隙的折叠在第二货架22的下方,而铰链A41的旋转轴线到纵杆201表面的垂直距离为纵杆201厚度的1/2,这样第一货架21向下翻转折叠在第二货架22下方时,距离第二货架22的距离为纵杆201的厚度,正好留出容纳第三货架23的空间。通过这样的铰链结构,能够让拉车折叠后的体积更小。

上述的铰链A41、铰链B42、铰链C43、铰链D44均包含两个连接件50,如图3和图4所示,以铰链B42和铰链D44为例,两个连接件50均由固定部51和枢接部52构成,固定部51与被连接物固定,枢接部52相互交错并各设有一相对应的轴孔53,该轴孔53恰可提供一轴杆(图中未画出)的穿串,以将两个连接件50枢接在一起,使得两个连接件50能够绕着轴杆旋转。两固定部51的相对应的方向上各设有一抵接面511,当铰链打开到最大角度时,两个抵接面511互相抵触,从而防止铰链继续打开。

在上述的结构中,纵杆201、横杆202、竖杆一111、竖杆二121均由方形管材制成,铰链为冲件,焊接在其所连接的部件上。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