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6674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折叠电动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具体涉及一种折叠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简称为电动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一般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有技术中,电动车从机构和功能上大体分为一体式电动车和折叠式电动车,其中,折叠式电动车由于其折叠后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等优点,很受喜欢外出旅行者的欢迎,但是,现有的折叠式电动车存在以下缺陷:1、折叠和展开的操作比较繁琐,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完成折叠和展开;2、续航里程短,不能满足人们较远的骑行需求;3、车辆稳定性和驾乘舒适性都较差。

目前现有技术已经对上述问题开始进行研发,例如中国专利CN205396366U公开了一种折叠电动车,包括车架以及安装在车架上的车把总成、车座、前轮、后轮和车灯,所述前轮上装有前挡泥板,后轮上装有后挡泥板;所述车架包括竖杆和由主车架与副车架相互铰接组成的X型车架;所述主车架的顶端与安装在竖杆上的滑块相连接;所述主车架的底端上固定安装有后桥支架,所述后桥支架的两端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后轮;所述车座为折叠车座,安装在副车架的顶端上,所述折叠车座上设置有一键折叠按钮;所述副车架内设有内置的锂电池组,所述副车架的底端铰接在竖杆的底端上;所述竖杆的中部为减震弹簧;所述竖杆的底端安装有前叉,所述前轮通过轮轴安装在前叉上,且在前轮的中心设有轮毂电机;所述车把总成通过把立固定安装在竖杆的顶端上;所述车灯固定安装在竖杆上部的前侧。

同时中国专利CN204184532U也公开了一种折叠电动车,包括前轮支管、座管和后轮支管,所述前轮支管包括上关节和位于所述上关节下方的头管,所述头管上设有下关节,所述座管的前端铰接在所述下关节上,所述后轮支管的前端铰接在所述上关节上,所述座管与所述后轮支管交叉形成枢转中心,且所述座管和所述后轮支管均能够以所述枢转中心为轴心进行转动。

通过长期使用后我们发现目前这种X型车架的连接方式对于折叠电动车来说有很大的好处,即稳定,避震效果好,震动可以很好的通过交叉交接的连接处和前轮支管上的弹簧达到避震的效果,行驶也较为稳定。

但这样的设计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只能采用电动作为驱动方式,若电池没电或遇到爬坡则没有办法骑行,而对于电动车而言,上述情况会经常遇到,这也是目前现有技术中该折叠电动车的技术短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将震动能量作为电能进行回收同时增设脚踏用于骑行从而使得续航能力更长且骑行更加方便的折叠电动车。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电动车,包括车架以及安装在车架上的车把总成、车座、前轮、后轮和车灯,所述前轮上装有前挡泥板,后轮上装有后挡泥板;所述车架包括竖杆和由主车架与副车架相互铰接组成的X型车架;所述主车架的顶端与安装在竖杆上的滑块相连接;所述主车架的底端上固定安装有后桥支架,所述后桥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后轮;所述车座为折叠车座,安装在副车架的顶端上,所述折叠车座上设置有一键折叠按钮;所述副车架内设有内置的锂电池组,所述副车架的底端铰接在竖杆的底端上;所述竖杆的中部为减震弹簧;所述竖杆的底端安装有前叉,所述前轮通过轮轴安装在前叉上,且在前轮的中心设有轮毂电机;所述车把总成通过把立固定安装在竖杆的顶端上;所述车灯固定安装在竖杆上部的前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支架上设有脚蹬和传动部件,所述脚蹬通过传动部件与后轮联动。

作为优选,所述车把总成包括左右两个折叠把手,左侧的折叠把手内侧设有电子刹车,右侧的折叠把手上设有调速转把,所述调速转把的内侧安装有电源开关和仪表盘。

作为优选,所述副车架与竖杆相铰接的部位设置有脚踏板。

作为优选,还包括自发电机构,所述自发电机构包括压电材料块和锂电池模块,所述压电材料块安装在主车架上且可与副车架接触,所述压电材料块与锂电池模块电连接,锂电池模块与锂电池组并联。

作为优选,所述压电材料块为圆柱状。

作为改进,所述压电材料块安装在主车架上且可与副车架接触是指压电材料块为圆柱形并安装在主车架上且没过主车架并位于副车架的下部与副车架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所述压电材料块为压电陶瓷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副车架的下部与压电材料块接触的位置设有缓冲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部件为泡棉垫。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折叠方便:按下一键折叠按钮,可实现整车一键快速折叠;

2、重量轻,便于携带:折叠后尺寸为100×21×35mm,重量9kg,可轻松携带;

3、续航里程长:使用内置的锂电池组可以连续行驶25-30公里,加装扩展电池可以连续行驶70公里;

4、结构合理:X型车架的结构设计,可以把载荷均匀的分配到各个车轮;独特的前减震设计可有效缓解来自前、后轮的震动;防侧翻的后桥支架可保证急转弯时车辆的稳定性;

5、骑行舒适: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车把、车座、脚踏板位置,使得骑行更舒适。

6、采用在后桥支架上设有脚蹬和传动部件从而使得即便在锂电池组电量不够时,仍然可以采用脚蹬作为动力保证继续骑行。

7、在遇到颠簸路段和进行骑行时,其车身的震动可以由减震弹簧和自发电机构中的压电陶瓷吸收。

8、压电陶瓷不仅可以达到发电的效果,同时可以达到吸能发电同时经过锂电池模块进行存储电量,从而可以达到备用电源的效果。

9、当出现颠簸路段时,电量消耗速度会加快,而此时压电材料受压储能的速度也越快。

10、将压电材料做成圆柱状,并通过缓冲部件防止冲击力较大导致压电材料损坏,同时提高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电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电动车的自发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仪表盘,2、调速转把,3、电源开关,4、车灯,5、减震弹簧,6、前叉,7、前轮,8、轮毂电机,9、前挡泥板,10、后桥支架,11、后轮,12、后挡泥板,13、主车架,14、锂电池组,15、折叠车座,16、一键折叠按钮,17、滑块,18、竖杆,19、把立,20、电子刹车,21、折叠把手,22、脚踏板,23、副车架,24、脚蹬,25、传动部件,26、压电材料块,27、锂电池模块,28、缓冲部件,29、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折叠电动车,包括车架以及安装在车架上的车把总成、车座、前轮7、后轮11和车灯4,所述前轮7上装有前挡泥板9,后轮11上装有后挡泥板12;所述车架包括竖杆18和由主车架13与副车架23相互铰接组成的X型车架;所述主车架13的顶端与安装在竖杆18上的滑块17相连接;所述主车架13的底端上固定安装有后桥支架10,所述后桥支架10上固定安装有后轮11;所述车座为折叠车座15,安装在副车架23的顶端上,所述折叠车座15上设置有一键折叠按钮16;所述副车架23内设有内置的锂电池组14,所述副车架23的底端铰接在竖杆18的底端上;所述竖杆18的中部为减震弹簧5;所述竖杆18的底端安装有前叉6,所述前轮7通过轮轴安装在前叉6上,且在前轮7的中心设有轮毂电机8;所述车把总成通过把立19固定安装在竖杆18的顶端上;所述车灯4固定安装在竖杆18上部的前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支架10上设有脚蹬24和传动部件25,所述脚蹬24通过传动部件25与后轮11联动。

所述车把总成包括左右两个折叠把手21,左侧的折叠把手内侧设有2120,右侧的折叠把手上设有调速转把2,所述调速转把2的内侧安装有电源开关3和仪表盘1。

所述副车架23与竖杆18相铰接的部位设置有脚踏板22。

还包括自发电机构,所述自发电机构包括压电材料块26和锂电池模块27,所述压电材料块26安装在主车架13上且可与副车架23接触,所述压电材料块26与锂电池模块27电连接,锂电池模块27与锂电池组14并联。

所述压电材料块26为圆柱状。

所述压电材料块26安装在主车架13上且可与副车架23接触是指压电材料块26为圆柱形并安装在主车架13上且没过主车架13并位于副车架23的下部与副车架23接触。

所述所述压电材料块26为压电陶瓷构成。

所述副车架23的下部与压电材料块26接触的位置设有缓冲部件28。

所述缓冲部件为泡棉垫。

同时压电材料材料通过支撑件固定,一方面保持压电材料的耐用性,同时可以限定副车架23的下沉程度,从而进一步的可以保证安全性。

1、折叠方便:按下一键折叠按钮,可实现整车一键快速折叠;

2、重量轻,便于携带:折叠后尺寸为100×21×35mm,重量9kg,可轻松携带;

3、续航里程长:使用内置的锂电池组可以连续行驶25-30公里,加装扩展电池可以连续行驶70公里;

4、结构合理:X型车架的结构设计,可以把载荷均匀的分配到各个车轮;独特的前减震设计可有效缓解来自前、后轮的震动;防侧翻的后桥支架可保证急转弯时车辆的稳定性;

5、骑行舒适: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车把、车座、脚踏板位置,使得骑行更舒适。

6、采用在后桥支架上设有脚蹬和传动部件从而使得即便在锂电池组电量不够时,仍然可以采用脚蹬作为动力保证继续骑行。

7、在遇到颠簸路段和进行骑行时,其车身的震动可以由减震弹簧和自发电机构中的压电陶瓷吸收。

8、压电陶瓷不仅可以达到发电的效果,同时可以达到吸能发电同时经过锂电池模块进行存储电量,从而可以达到备用电源的效果。

9、当出现颠簸路段时,电量消耗速度会加快,而此时压电材料受压储能的速度也越快。

10、将压电材料做成圆柱状,并通过缓冲部件防止冲击力较大导致压电材料损坏,同时提高舒适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