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7934阅读:770来源:国知局
电动车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动车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车具有手把,手把用作对前轮转向的控制,电动车转向灯控制器都是安装在手把的右侧,使用者在转向时需要伸手去按转向灯控制器来完成转向灯的启动和闭合。但是,这样的结构设置,使用者往往容易忘记进行手动操作转向灯。

目前,市场上的公开号为CN20422311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车把,左车把和右车把及选择开关和控制器都由电路连接,在左车把、右车把之一的内侧设置一只选择开关,选择开关分别连接并控制左、右车把。选择开关设有左、中、右三档,左、右档分别与左车把、右车把连接。但是,对于电动车的转向结构问题,并未很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自动进行左右转向判断进行自动点亮相应转向灯的电动车转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动车转向装置,包括车架管套、与车架管套套接的车把转向轴,所述车把转向轴固定套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发射器,车架管套靠近所述发射器的上设置有左感应器和右感应器,所述左感应器用以感应发射器的左偏转,所述右感应器用以感应发射器的右偏转,所述左感应器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左转向灯的点亮,所述右感应器通过第二控制器控制右转向灯的点亮。

通过上述设置,使用者在进行转向时,首先通过旋转车把转向轴,此时车把转向轴带动第一安装板上的发射器进行偏置,在对应位置上,发射器左转,则左感应器进行感应,从而可以控制左转向灯进行点亮;发射器右转,则右感应器进行感应,从而可以控制右转向灯进行点亮;进而不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控制转向灯的操作,因此,进一步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左感应器和右感应器分别为磁感应元件,所述发射器为磁性元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第一控制器包括电阻R1、电阻R2、三极管Q1和继电器K1,所述电阻R1一端连接左感应器,电阻R1另一端连接电阻R2一端、三极管Q1基极,电阻R2另一端和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接地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1一端,继电器K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1串联在左转向灯的电源回路上。

通过上述设置,电阻R1和电阻R2可以接受左感应器的输出信号产生偏置电压,从而使得三极管Q1导通,此时继电器K1就得电,常开触点K1-1闭合,接通左转向灯的电源。可以进行有效的开关控制,可以防止一些信号干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2和继电器K2,所述电阻R3一端连接右感应器,电阻R3另一端连接电阻R4一端、三极管Q2基极,电阻R3另一端和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接地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2一端,继电器K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1串联在左转向灯的电源回路上。

通过上述设置,同理,电阻R3和电阻R4可以接受右感应器的输出信号产生偏置电压,从而使得三极管Q2导通,此时继电器K2就得电,常开触点K2-1闭合,接通右转向灯的电源。可以进行有效的开关控制,可以防止一些信号干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左转向灯的电源回路上还设置有第一按键,所述右转向灯的电源回路上还设置有第二按键。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进行手动控制,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都保留,方便用户使用习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左转向灯上还并联有第一蜂鸣器,所述右转向灯上还并联有第二蜂鸣器。

通过上述设置,在进行转向灯操作的同时,对应的蜂鸣器也进行警示,可以提高使用者在转弯的时候的注意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在转向过程中自动判断转向的方向,并自动控制相应转向灯点亮,降低手动控制的繁琐,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1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施例1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施例2的电路图。

图中:1、车架管套;2、车把转向轴;3、第一安装板;401、发射器;402、左感应器;403、右感应器;501、左转向灯;502、右转向灯;601、第一控制器;602、第二控制器;SB1、第一按键;SB2、第二按键;SP1、第一蜂鸣器;SP2、第二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车转向装置,包括车架管套1、与车架管套1套接的车把转向轴2。电动车的车把转向周插接在车架管套1上,两者可以进行相互的转动。如图2所示,车架车把转向轴2固定套接有第一安装板3,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发射器401,车架管套1靠近发射器401的上设置有左感应器402和右感应器403,左感应器402和右感应器403分别为磁感应元件,发射器401为磁性元件。左感应器402用以感应发射器401的左偏转,右感应器403用以感应发射器401的右偏转,左感应器402通过第一控制器601控制左转向灯501的点亮,右感应器403通过第二控制器602控制右转向灯502的点亮。

如图3所示,第一控制器601包括电阻R1、电阻R2、三极管Q1和继电器K1。电阻R1一端连接左感应器402,电阻R1另一端连接电阻R2一端、三极管Q1基极,电阻R2另一端和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接地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1一端,继电器K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1串联在左转向灯501的电源回路上。

第二控制器602包括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2和继电器K2。电阻R3一端连接右感应器403,电阻R3另一端连接电阻R4一端、三极管Q2基极,电阻R3另一端和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接地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2一端,继电器K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1串联在左转向灯501的电源回路上。

电阻R1和电阻R2可以接受左感应器402的输出信号产生偏置电压,从而使得三极管Q1导通,此时继电器K1就得电,常开触点K1-1闭合,接通左转向灯501的电源。可以进行有效的开关控制,可以防止一些信号干扰。

使用者在进行转向时,首先通过旋转车把转向轴2,此时车把转向轴2带动第一安装板3上的发射器401进行偏置,在对应位置上,发射器401左转,则左感应器402进行感应,从而可以控制左转向灯501进行点亮。发射器401右转,则右感应器403进行感应,从而可以控制右转向灯502进行点亮。进而不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控制转向灯的操作,因此,进一步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实施例2:如图4所示,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左转向灯501的电源回路上还设置有第一按键SB1,右转向灯502的电源回路上还设置有第二按键SB2。左转向灯501上还并联有第一蜂鸣器SP1,右转向灯502上还并联有第二蜂鸣器SP2。第一按键SB1按下,左转向灯501亮并且第一蜂鸣器SP1发声。第二按键SB2按下,右转向灯502亮并且第二蜂鸣器SP2发声。

可以进行手动控制,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都保留,方便用户使用习惯。在进行转向灯操作的同时,对应的蜂鸣器也进行警示,可以提高使用者在转弯的时候的注意力。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