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吸收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679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冲击吸收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击吸收单元,其利用配置在车体内部空间的第一加强体和与紧固体结合的第二加强体相互连结的结构,吸收从外部传达的冲击并有效地传达,由此能够分散冲击能量。



背景技术:

有关用于吸收从外部传达的冲击并将其进行分散的现有的冲击吸收体,已知通过各种形状和组合来使形成车体的组件的损伤最小化的研究。

然而,由于难以控制冲击能量的有效分散,结果使用了过多的加强材料,从而存在削减车体的重量减轻效果的问题。

于是,提出能够通过构成之间的结合来有效地分散冲击能量的冲击吸收单元。

作为上述背景技术所说明的事项仅用于增进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不应认为其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11-105269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吸收单元,其利用配置在车体内部空间的第一加强体和与紧固体结合的第二加强体相互缔结的结构,吸收从外部传达的冲击并有效地传达,由此能够分散冲击能量。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的冲击吸收单元包括:第一加强 体,形成有向上方敞开的连接槽和向侧方敞开的插入槽,上述连接槽和上述插入槽以相互交差的方式连通;紧固体,一侧插入到上述插入槽,以与上述连接槽连通的方式形成有贯穿槽,另一侧从上述插入槽向侧方凸出;以及第二加强体,一侧贯穿上述贯穿槽并插入到上述连接槽,另一侧从上述连接槽向上方凸出。

上述第一加强体在侧室的长度方向延伸并配置在上述侧室的内部空间,上述第二加强体在中央柱的长度方向延伸并配置在上述中央柱的内部空间,第一加强体和第二加强体可以通过向上述中央柱侧敞开的上述连接槽连接。

上述第一加强体包括:在上述侧室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形成有内部空间的中空形的本体部;以及在上下方向分割上述本体部内部空间的多个板部,在上述本体部的形成有上述插入槽的位置形成有外侧面贯穿的插入孔,在上述本体部的形成有上述连接槽的位置可以形成有外侧面贯穿的连接孔。

上述板部配置为在上下隔离,并与上述插入孔一同形成上述插入槽,在上述板部形成有上下贯穿的板孔并可以与上述连接孔一同形成上述连接槽。

上述紧固体可以包括:主体部,从上述插入槽向侧方凸出,以端部一侧与上述插入槽周边的上述第一加强体外侧面相接的方式连接;以及插入部,从上述主体部的端部另一侧延伸以插入到上述插入槽,形成有沿着上述贯穿孔的边缘向下方延伸的凸缘,以与上述第二加强体的一侧相接的方式连接,末端以与上述插入槽的内表面相接的方式连接。

在相互接触的上述主体部的端部一侧与上述插入槽周边的上述第一加强体外侧面之间以及上述第二加强体的一侧与上述凸缘的内侧面之间可以涂敷有粘接剂。

上述主体部可以配置为向侧方敞开的形态的蜂窝结构。

上述第二加强体可以包括:加强部,在上述中央柱的长度方向延伸,端部一侧以与上述连接槽周边的上述第一加强体外侧面相接的方式连接;以及延伸部,从上述加强部的端部另一侧贯穿上述贯穿孔,以插入到上述连接槽的方式延伸,并且配置为中空形。

上述加强部可以配置为向侧方敞开的形态的蜂窝结构。

从中空形的上述延伸部内部向上述插入孔敞开的方向的相反方向,可以以依次贯穿上述第二加强体、上述紧固体、上述第一加强体的方式紧固有紧固机构。

上述紧固机构可以包括:从上述第一加强体贯穿并端部到达上述延伸部内部的紧固螺栓;以及与上述紧固螺栓的端部紧固的紧固螺母。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冲击吸收单元,能够利用配置在车体内部空间的第一加强体和与紧固体结合的第二加强体相互缔结的结构,吸收从外部传达的冲击并有效地传达,从而分散冲击能量。

由此,能够使形成车体的组件的损伤最小化,并确保客舱的生存空间,从而能够保障乘客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加强体、紧固体和第二加强体的图。

图2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加强中央柱和侧室的冲击吸收单元的图。

图3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加强中央柱和侧室的冲击吸收单元的图。

图4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加强中央柱和侧室的冲击吸收单元的图。

图5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加强体的截面的模样的图。

图6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冲击吸收单元的图。

图7(A)-图7(E)为分别图示图6中表示的截面的图。

图8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加强体和插入到第一加强体的紧固体的截面的模样的图。

图9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加强体、插入到第一加强体的紧固体和第二加强体的截面的图。

图10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紧固机构的模样的图。

附图标记

100:第一加强体 101:插入槽

102:连接槽 110:本体部

120:板部 200:紧固体

201:贯穿孔 210:主体部

220:插入部 300:第二加强体

310:加强部 320:延伸部

410:紧固螺栓 410:紧固螺栓

420: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冲击吸收单元包括:第一加强体100,形成有向上方敞开的连接槽102和向侧方敞开的插入槽101,上述连接槽102和上述插入槽101以相互交差的方式连通;紧固体200,一侧插入到上述插入槽101,以与上述连接槽102连通的方式形成有贯穿槽201,另一侧从上述插入槽101向侧方凸出;以及第二加强体300,一侧贯穿上述贯穿槽201并插入到上述连接槽102,另一侧从上述连接槽102向上方凸出。

在第一加强体100形成有用于与其他构成结合的连接槽102和插入槽101。连接槽102为向上方敞开的形态,可以配置为上表面从上侧向下侧弯入的形状。插入槽101为向侧方敞开的形态,可以配置为侧面从一侧向另一侧弯入的形状。

另一方面,连接槽102和插入槽101在第一加强体100中形成于相互对应的位置,并配置为相互连通的形态。由于连接槽102向上方敞开,插入槽101向侧方敞开,并且为各自向不同方向弯入的形态,因此在内部以交差的方式连通。由此,通过连接槽102和插入槽101连接的构成可以具有在内部相交的形态。

为了轻量化,第一加强体100可以由包括强化纤维和树脂的复合材料材质形成。强化纤维可以包括选自碳纤维、玻璃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天然纤维中的一种以上的种类。但是,不限定于此。树脂可 以利用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

紧固体200通过一侧插入到插入槽101,从而与第一加强体100连接。优选紧固体200一侧配置为与插入槽101对应的大小和形状,以能够与第一加强体100强固地连接,由此,可以连接为与插入槽101内表面相接的形态。

在插入槽101的一侧形成有在上下方向贯穿的形态的贯穿孔201。优选贯穿孔201的大小配置为与连接槽102的大小相互对应,并且贯穿孔201的内表面可以构成连接槽102的一部分。

由于仅紧固体200的一侧插入到插入槽101,从而紧固体200的另一侧配置为从插入槽101向侧方凸出的形态。优选一部分与插入槽101周边的第一加强体100侧面相接,由此可以与第一加强体100维持稳定的连接状态。

为了轻量化,紧固体200也可以与第一加强体100同样地,由包括强化纤维和树脂的复合材料材质形成。强化纤维可以包括选自碳纤维、玻璃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天然纤维中的一种以上的种类。但是,不限定于此。树脂可以利用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

第二加强体300通过一侧插入到连接槽102,从而与第一加强体100连接。在通过插入槽101与第一加强体100和紧固体200连接的状态下,第二加强体300的一侧插入到连接槽102并通过贯穿孔201。由此,第二加强体300与第一加强体100和紧固体200连接,进而插入到连接槽102并通过贯穿孔201,从而能够执行防止紧固体200从第一加强体100脱离的楔子的作用。

优选第二加强体300的一侧配置为与连接槽102对应的大小和形状,由此,可以以与连接槽102内表面相接的形态连接。

由于仅第二加强体300的一侧插入到连接槽102,从而第二加强体300的另一侧配置为从连接槽102向上方凸出的形态。优选一部分与连接槽102周边的第一加强体100上表面相接,由此可以与第一加强体100维持稳定的连接状态。

为了轻量化,第二加强体300也可以与第一加强体100以及紧固体200同样地,由包括强化纤维和树脂的复合材料材质形成。强化纤维可以包括选自碳纤维、玻璃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天然纤维中的 一种以上的种类。但是,不限定于此。树脂可以利用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

参照图2~图4,上述第一加强体100在侧室1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配置在上述侧室10的内部空间,上述第二加强体300在中央柱2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配置在上述中央柱20的内部空间,第一加强体100和第二加强体300可以通过向上述中央柱20侧敞开的上述连接槽102连接。

第一加强体100可以配置在形成有内部空间的侧室10的内部,用于加强侧室10。侧室10为沿着车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形态,因此用于加强侧室10的第一加强体100也可以在车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第二加强体300可以配置在形成有内部空间的中央柱20的内部,用于加强中央柱20。中央柱20为沿着车体的高度方向延伸的形态,因此用于加强中央柱20的第二加强体300也可以在车体的高度方向延伸。

配置为在以车体长度方向延伸的侧室10的中央部连接以车体高度方向延伸的中央柱20的端部的形态,因此,布置在各自的内部的第一加强体100和第二加强体300的连接形态也同样可以为,在第一加强体100的中央部连接第二加强体300的端部的形态。此时,连接槽102可以向中央柱20侧敞开,第二加强体300的端部可以与第二加强体300的一侧对应。

参照图5,优选上述第一加强体100包括:在上述侧室1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形成有内部空间的中空形的本体部110;以及在上下方向分割上述本体部110的内部空间的多个板部120,在上述本体部110的形成有上述插入槽101的位置形成有外侧面贯穿的插入孔,在上述本体部110的形成有上述连接槽102的位置可以形成有外侧面贯穿的连接孔。

参照图6和图7(A)-图7(E),本体部110为在内部形成有空间的中空形,沿着侧室1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布置在侧室10内部。板部120形成为板形状,可以沿着侧室10的长度方向延伸,以能够在上下方向分割本体部110的内部空间。另一方面,如图7(B)和图7(D)中的B-B或B’-B’,本体部110配置为中空形,由此,在本体部110的 形成有插入槽101的位置形成向侧方贯穿而与内部空间连通的插入孔,并且在形成有连接槽102的位置形成上下方向贯穿的连接孔。

因此,紧固体200可以一侧通过插入孔与第一加强体100连接,第二加强体300可以一侧通过连接孔与第一加强体100连接。

更优选上述板部120配置为在上下隔离,并与上述插入孔一同形成上述插入槽101,在上述板部120可以形成有上下贯穿的板孔而与上述连接孔一同形成上述连接槽102。

配置有多个的板部120在本体部110的内部空间相互在上下隔离而与本体部110的内表面连接,由此能够将本体部110的内部空间分割为多个空间。优选以与由插入孔形成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对应的程度,使多个板部120隔离,从而由插入孔和上下的板部120形成插入槽101。紧固体200的一侧插入在插入孔和上下的板部120所规定的空间,从而可以与第一加强体100连接。

如图7(C)中的C-C,在各个板部120的与在本体部110中形成有连接孔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形成板孔,由此在本体部110的内部空间形成连接槽102。第二加强体300的一侧插入在连接孔和板孔所规定的连接槽102,从而可以与第一加强体100连接。形成在紧固体200一侧的贯穿孔201的宽度优选为与板孔相同的宽度,从而可以由连接孔和板孔一同形成连接槽102。

配置有两个板部120而将本体部110的内部空间在上下方向区分为三个空间时,紧固体200的一侧通过插入孔布置在上部板部120和下部板部120之间,从而与第一加强体100连接,第二加强体300的一侧可以以从上侧依次通过连接孔、上部板孔、贯穿孔201、下部板孔的方式与第一加强体100连接。

参照图8,上述紧固体200优选可以包括:主体部210,从上述插入槽101向侧方凸出,以端部一侧与上述插入槽101周边的上述第一加强体100外侧面相接的方式连接;以及插入部220,从上述主体部210的端部另一侧延伸以插入到上述插入槽101,形成有沿着上述贯穿孔201的边缘向下方延伸的凸缘221,以与上述第二加强体300的一侧相接的方式连接,末端以与上述插入槽101的内表面相接的方式连接。

主体部210是与从插入槽101向侧方凸出的紧固体200的另一侧 对应的部分,主体部210的端部一侧与插入槽101周边的第一加强体100外侧面相接的方式连接。插入部220是从主体部210的端部另一侧凸出并插入到插入槽101的部分,可以与紧固体200的一侧对应。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在形成于插入部220的贯穿孔201形成沿着贯穿孔201的边缘向下方延伸的形态的凸缘221,通过使贯穿孔201的第一加强体100的一侧配置为其截面与贯穿孔201的形状对应的形态,能够以与凸缘221的内表面相接的方式连接。由此,由于接触面积的增大,不仅能够使紧固体200和第二加强体300强固地连接,还能够按照图9中用箭头表示的方向,将从侧方传达至紧固体200的冲击传达到第二加强体300侧,使冲击能量有效分散。

更优选可以在相互接触的上述主体部210的端部一侧与上述插入槽101周边的上述第一加强体100外侧面之间以及上述第二加强体300的一侧与上述凸缘221的内侧面之间涂敷有粘接剂。

在以相互接触的方式连接而形成接触面积的主体部210的端部一侧与插入槽101周边的第一加强体100外侧面之间以及第二加强体300的一侧与凸缘221的内侧面之间涂敷粘接剂,由此能够使第一加强体100与紧固体200以及紧固体200与第二加强体300相互维持稳定的连接状态。

另一方面,上述主体部210配置为向侧方敞开的形态的蜂窝结构,能够减小重量而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有效地吸收从侧方传达的冲击能量。

优选上述第二加强体300可以包括:加强部310,在上述中央柱20的长度方向延伸,端部一侧以与上述连接槽102周边的上述第一加强体100外侧面相接的方式连接;以及延伸部320,从上述加强部310的端部另一侧贯穿上述贯穿孔201,以插入到上述连接槽102的方式延伸,并且配置为中空形。

加强部310是与第二加强体300的另一侧对应的部分,沿着中央柱2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布置在中央柱20的内部空间,用来加强中央柱20。其端部一侧以与连接槽102周边的第一加强体100外侧面相接的方式连接。延伸部320配置为从加强部310的端部另一侧向连接槽102凸出的形态。是与第二加强体300的一侧对应的部分,将贯穿孔 201贯穿并插入到连接槽102,从而能够执行缔结第一加强体100和紧固体200的楔子的作用。

上述加强部310配置为侧方敞开的形态的蜂窝结构,能够减小重量而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有效地吸收从侧方传达的冲击能量

如图10所示,更优选可以从中空形的上述延伸部320内部向上述插入孔敞开的方向的相反方向,以依次贯穿上述第二加强体300、上述紧固体200、上述第一加强体100的方式紧固有紧固机构400。

可以向插入孔敞开的方向的相反方向,形成有从中空形的延伸部320向侧方依次贯穿第二加强体300、紧固体200、第一加强体100的形态的贯穿路。安装同时贯穿这种贯穿路的紧固机构400,由此能够使第一加强体100、紧固体200和第二加强体300更强固地缔结。

在从第一加强体100的侧方插入到插入槽101的紧固体200和从第一加强体100的上方插入到连接槽102并同时贯穿紧固体200的贯穿孔201的第二加强体300的连接结构,增加贯穿以插入槽101敞开的方向的相反方向形成的贯穿路的紧固机构400,由此,在从外部收到冲击时,各构成也能够在相互不脱离的状态下,有效分散冲击能量。

上述紧固机构400可以包括:从上述第一加强体100贯穿并端部到达上述延伸部320内部的紧固螺栓410;以及与上述紧固螺栓410的端部紧固的紧固螺母420。

紧固螺栓410从第一加强体100插入并将贯穿路贯穿,端部暴露在中空形的延伸部320内部。通过紧固螺母420紧固暴露在延伸部320内部的紧固螺栓410的端部,由此能够使第一加强体100、紧固体200和第二加强体300更强固地缔结。

虽然本实用新型关于特定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说明,但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内,能够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良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