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行车中轴改装的安全防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4403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基于自行车中轴改装的安全防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自行车中轴改装的安全防盗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作为最简易便捷的交通工具一直没有退出人们的眼界。在当下倡导绿色出行的大环境下,自行车在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单车服务行业逐渐兴起,以自行车为代表的个人短途出行工具开始流行起来,打破传统的骑车观念,开拓并引领全新的单车体验,成为单车行业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来单车的外观在变、模式在变、服务在变,一成不变的是人们解锁的方式。多少年来一成不变的手动解锁浪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同时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说走就走,停车落锁的自行车车锁系统将会解决这一问题,打造全新的单车骑行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便捷的的基于自行车中轴改装的安全防盗装置;该防盗装置安全系数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介绍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自行车中轴改装的安全防盗装置,其包括自行车中轴、V型车架、棘轮和棘爪;自行车中轴的右侧连接牙盘,中间位置连接棘轮,棘轮设置在V型车架的底部上方;V型车架上设置舵机和棘爪支架,舵机和连杆相连,连杆为L型,棘爪支架上设有棘爪,棘爪通过棘爪旋转轴与连杆的长边相连,连杆的短边伸入到棘爪下方。

本实用新型中,自行车中轴的两侧分别键连接左曲柄和右曲柄,中间位置和棘轮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棘轮上的棘齿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8度。

本实用新型中,棘轮的棘齿的外表面为光滑弧面。

本实用新型中,还设置密封腔,棘轮、舵机和连杆均安装在密封腔内。

本实用新型中,密封腔由呈V 型的空腔和倒梯形盖子的密封盖组成。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实现自行车自动解锁、上锁节约时间的目的;又因为在自行车上锁的同时并不影响自行车本身因为惯性而继续前行,因此能更有力的保障了骑行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防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棘爪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棘轮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锁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棘轮设计示意图。

图中标号:10-自行车中轴;11-外花键;12-矩形花键;13-螺纹;20-棘轮;21-内花键;22-棘齿;30-棘爪;31-光滑弧面;40-V型车架;41-棘爪支架;50-牙盘;60-轴承;70-螺母;80-右曲柄;90-左曲柄;100-脚蹬;110-舵机;120-连杆;130-棘爪旋转轴;140-V型空腔;150-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安全防盗装置,包括自行车中轴10、V型车架40、棘轮20和棘爪30;自行车中轴10的中间位置设置矩形花键12,棘轮20的中心设置内花键21,棘轮20由45号优质碳素钢加工制成,棘轮20上的棘齿22和水平面的夹角为5º;自行车中轴10通过矩形花键12和内花键21紧密配合安装棘轮20;棘轮20设置在V型车架40的底部上方,自行车中轴10的两侧分别设置外花键11,与设置在右曲柄80与左曲柄90的内花键相互配合;轴承60均分于自行车中轴10的两侧用于承受中轴径向载荷;牙盘50与右曲柄80通过焊接结为一体,由灰口铸铁铸造加工而成;两个脚蹬100与右曲柄80与左曲柄90通过螺母70连接。

V型车架40上设置舵机110和棘爪支架41,舵机110和连杆120相连,连杆120为L型,棘爪支架41上设有棘爪30,棘爪30通过棘爪旋转轴130与连杆120的长边相连,棘爪旋转轴130主要起固定作用,与棘爪30以插销的方式连接,连杆120的短边伸入到棘爪30下方。棘爪30由40CR钢加工制成。连杆120操控棘爪30作用位置在棘爪30下方的光滑弧面31,光滑的目的是为了在控制过程中动作更加顺畅。

舵机110、棘爪30和连杆120外设置密闭腔,密封腔是由V形空腔140与密封盖150共同构成,其作用在于保护装置不受外界因素(包括碰撞雨雪等)的干扰破坏。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防盗装置进行开关时,舵机110通过连杆120将棘爪30抬高30°~ 40°的角度,并通过舵机110的自锁功能实现常开及自行车可以正常运转,关闭状态为舵机110复位,棘爪30通过自身的重力下降,从而锁住棘轮20,此时自行车不能正常运转。即无法通过链条带动飞轮驱使自行车正常前行,达到了自动为自行车上锁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实现自行车自动解锁、上锁节约时间的目的,又因为在自行车上锁的同时并不影响自行车本身因为惯性而继续前行,从而更有力的保障了骑行的安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