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尾翼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1168发布日期:2019-06-13 10: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后尾翼连接组件,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沿车身的上下方向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的前端通过多个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热熔单元连接,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的后端通过多个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卡扣单元连接;

所述热熔单元包括第一焊接筋、第二焊接筋和第三焊接筋,所述第一焊接筋从所述上板向下延伸出,所述下板中开设有插入口,所述第二焊接筋和所述第三焊接筋分别设置在所述插入口的左右两侧并向下延伸,所述第一焊接筋穿过所述插入口并伸出到所述第二焊接筋与所述第三焊接筋之间;

热熔焊接后,所述第一焊接筋、所述第二焊接筋和所述第三焊接筋熔为一体形成焊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尾翼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焊接头的拉脱力大于150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尾翼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头包括矩形板和连接部,所述矩形板位于所述下板的下表面,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矩形板与热熔后的部分所述第一焊接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尾翼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板的厚度为0.8-2.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尾翼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板的左右向长度为8-15mm,前后向长度为10-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尾翼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单元包括遮挡板、卡接筋和卡槽,所述遮挡板从所述上板的后端向下延伸,所述卡接筋形成在所述遮挡板的内侧面上,所述卡槽形成在所述下板的后端,所述卡接筋插入到所述卡槽中;

所述遮挡板的内侧面与所述下板的后端的外侧面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尾翼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筋包括多个沿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并且形成在纵向平面上的梯形筋,相邻所述梯形筋之间设有形成在水平平面上的加强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后尾翼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梯形筋的距离为3.0-6.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后尾翼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筋的厚度为1.0mm,所述加强板的厚度为1.0mm。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