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自行车辅助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7757发布日期:2019-06-14 22:2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立式自行车辅助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机械装置实现夹持和卡位联动的辅助自行车进行立式停放的自行车停放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自行车已经逐渐变成大多数人出行的交通工具,致使小区内的自行车越来越多,然而自行车的停放却成了一个难题。传统的自行车停车方式,相对占地杂乱,而将自行车竖直停放能够省掉近50%的占地面积,并且可以适用于许多“狭小”的空间。目前已经存在的直立自行车停车装置存在使用不方便,操作困难,整体结构复杂,无法普遍适用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自行车辅助停车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够节约停车占地面积,而且使用方便,适用人群广,男女老少皆宜使用。能够安全省力地实现自行车的竖直放置,适合所有型号的自行车。

为了实现该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立式自行车辅助停车装置,包括夹持装置、卡位装置、安全装置和升降装置。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在车架支撑板上的铰支座(9),铰支座(9)上有一个带有三个凸缘的长杆(6),长杆(6)的两个凸缘下面安装有压簧,另一个凸缘起限位作用,长杆(6)的上端连接有两个夹持连杆(21),夹持连杆(21)的另一端接在夹持滑块(21)上,夹持滑块(21)的下面有一套水平滑轨(24)和配套的水平滑块(23),水平滑轨(24)的前面有一个垫块(22),垫块(22)上方有一个螺纹孔,两个L型夹臂(16)(17)通过螺钉固定在螺纹孔上。夹臂的直角处通过两个夹臂连杆(19)连接到滑块上。夹持滑块(21)的两侧还固定一个推杆(18),夹持滑块(21)、水平滑轨(24)和水平滑块(23)都固定在中间底板(35)上,中间底板(35)通过两侧的中间板(10)固定在车架支撑板(12)上。

所述卡位装置和夹持装置可以实现联动一体机构,两个装置通过长杆(6)联系到一起,长杆的下端的孔中,插有一个卡位销,当处于卡位状态时,卡位销是处于两个锁片(5)所构成的卡位槽中,两个锁片固定在锁垫块(29)上。

所述安全装置包括安全块(3)、安全连杆(2)和安全长板(1)以及两个复位拉簧(4),安全连杆(2)连接在安全块(3)的两侧,同时通过复位拉簧(4)固定在车架底板(15)上,安全连杆(2)的另一端连接着安全长板(1)。安全块(3)的下端固定在车架底板(15)上,安全长板(1)侧面也固定在车架底板(15)上。

所述升降装置是纯机械式升降,主要是由拉簧(32)提供辅助动力,包括可以竖直放置的U型材(27),U型材(27)上方固定着上安装块(34),下方固定着下安装块(31),上安装块(34)下方由四个吊环螺母挂着四根拉簧(32),拉簧的下端通过吊环螺母固定在下M型块(26)上,弹簧的中间固定有长直线导轨(30),直线导轨(30)配备有两个滑块(33)(28),上滑块(33)上面固定着上M型块(25),下滑块(28)上固定着下M型块(26),两个M型块上分别固定着固定板与M型块形成封闭的U型空间,上下M型块上固定着车架支撑板。前挡板从两个M型块中的U型空间穿过,前挡板(36)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上下安装块(34)(35)上。

与现有自行车停车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纯机械式、直立式自行车停车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轻松、简捷、便利地夹持自行车并进行竖直停放,比原先水平停放可以减少一半的占地面积;同时长杆连接夹持装置和卡位装置,使停车时,可以保证一个动作实现多个功能。

若未停入自行车时,车架处于下端位置,此时卡位销固定在卡位槽中,长杆(6)以铰支座(9)为支点向前移,此时,夹持连杆(21)和夹臂连杆(19)会带动夹臂(16)(17)处于张开的状态。当自行车推入车架后,自行车前轮压上安全长板(1),安全长板(1)靠里侧下移,带动安全连杆(2)拉动安全块(3)离开卡位槽的前方,此时,可以保证卡位销可以从卡位槽中脱离。自行车前轮沿着两个导向臂(11)组成的导向位置进入车架后,轻微撞击推杆(18)后,推杆(18)后移,推杆(18)与夹持滑块(21)固定在一起,所以推杆(18)和夹持滑块(21)后移,夹持滑块(21)下方由一组配套的水平滑块(23)和水平导轨(24),夹持滑块(21)通过夹持连杆(20)和(21)夹臂连杆(19)与长杆(6)连接,所以此时会带动长杆(6)上端后移,夹臂(16)(17)抱紧自行车前轮,长杆(6)以铰支座(9)为支点,做小角度旋转,带动长杆下端向上转动一个小角度,长杆(6)下端的卡位销便从卡位槽中脱出,车架便可以带着前轮实现抬升。此时,自行车前轮已经被夹持装置夹紧,只需给车把一个轻微向上的力,升降装置在拉簧(32)所存储的弹性势能作用下,拉动车架上升。取车时,只需给自行车车把一个向下的力,在自行车自身的重力势能作用下,车架和自行车前轮一起下降,并将长杆(6)的卡位销卡进卡位槽后,夹臂(16)(17)松开,长杆(6)在压簧(7)(8)的作用下复位,车架被固定在装置的底部,推出自行车即可。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的细节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装置和卡位装置的细节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装置的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自行车辅助停车装置,主要包括升降装置、夹持装置、卡位装置和安全装置,可以实现纯机械式自动升降,所述装置包括将夹持部分和卡位部分联系到一起的长杆(6),所述长杆(6)上端连接着一对夹持连杆(20),夹持连杆(20)又与一对夹臂连杆(19)相连,夹臂连杆(19)的另一端固定在夹臂(16)(17)上,所述两个夹臂(16)(17)的尾端都固定在垫块(22)上,垫块(22)后面是一个夹持滑块(21),所述夹持滑块(21)下面安装着一个水平滑轨(24)和配套的水平滑块(23),水平滑块(23)、垫块(22)和水平滑轨(24)共同安装在中间底板(35)上,长杆(6)的中间部分通过铰支座(9)固定在车架支撑板(12)上,长杆(6)的下端的孔中固定一个卡位销,卡位销可以进入由两个卡位锁片(5)组成的卡位槽中,形成卡位状;安全装置的作用是防止误触,所述安全装置包括安全长板(1)、安全连杆(2)、和安全块(3),安全块(3)通过复位拉簧(4)连接到车架底板(15)上。

如图所示,所述车架由两个车架上侧板(13)(14)、车架支撑板(12)和车架底板(15)共同组成。

如图所示,所述车架两侧加有导向臂(11),便于自行车前轮推入车架。当自行车前轮压上安全长板(1)时,安全长板(1)的下端固定在车架底板(15)上,所以安全长板(1)靠近安全连杆(2)一侧会向下运动,此时带动安全连杆(2)拉动安全块(3)离开卡位销上方,使卡位销可以从卡位槽中脱离。如图所示,所述长杆(6)的两个凸缘与车架支撑板之间安放两个压簧(7)(8),起复位作用,另一个凸缘与起限位作用。

如图所示,主要是由拉簧提供辅助动力,包括可以竖直的U型材(27),U型材上方固定着上安装块(34),下方固定着下安装块(31),上安装块下方由四个吊环螺母挂着四根拉簧(32),拉簧的下端通过吊环螺母固定在下M型块(26)上,弹簧的中间固定有长直线导轨(30),直线导轨配备有两个滑块,上滑块(33)上面固定着上M型块(25),下滑块(28)上固定着下M型块(26),两个M型块上分别固定着固定板与M型块形成封闭的U型空间,上下M型块上固定着车架支撑板。前挡板(36)从两个M型块中的U型空间穿过,前挡板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上下安装块上。

若未停入自行车时,车架处于下端位置,此时卡位销固定在卡位槽中,长杆(6)以铰支座(9)为支点向前移,此时,夹持连杆(20)和夹臂连杆(19)会带动L型夹臂(17)(18)处于张开的状态。停车时,当自行车推入车架后,自行车前轮压上安全长板(1),安全长板(1)下移,带动安全连杆(2)拉动安全块(3)离开卡位槽的前方,此时,可以保证卡位销可以从卡位槽中脱离。自行车前轮沿着两个导向臂(11)组成的导向位置进入车架后,轻微撞击推杆(18)后,推杆后移,推杆(18)与夹持滑块(21)固定在一起,所以推杆(18)和夹持滑(21)后移,夹持滑块(21)下方由一组配套的水平滑块(23)和水平滑轨(24),夹持滑块(21)通过夹持连杆(20)和夹臂连杆(19)与长杆(6)连接,所以此时会带动长杆(6)上端后移,长杆(6)以铰支座(9)为支点,做小角度旋转,带动长杆(6)下端向上转动一个小角度,长杆(6)下端的卡位销便从卡位槽中脱出,车架便可以带着前轮实现抬升。此时,自行车前轮已经被夹持装置夹紧,只需给车把一个轻微向上的力,升降装置在拉簧(32)恢复原长的拉力作用下,拉动车架上升。取车时,只需给自行车车把一个向下的力,在自行车自重的作用下,车架和自行车前轮一起下降,并将长杆(6)的卡位销卡进卡位槽后,夹臂(16)(17)松开,长杆(6)在压簧(7)(8)的作用下复位,车架被固定在装置的底部,推出自行车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