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的轴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5281发布日期:2020-09-25 18:32阅读:8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行车的轴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是自行车或助力自行车的轴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轴传动自行车,其传动机构包括中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传动轴、前端传动齿轮和后端传动齿轮,主动齿轮套设在中轴一端上,传动轴前端通过前端传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轴后端通过后端传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带动自行车后轮轴转动。传动机构整体通过内盖和外盖包裹,传动机构的各部位均内盖和外盖配合定位,而内盖通常与车架呈一体结构。

但是,上述结构的自行车轴传动结构,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内盖和外盖的内侧壁需要设置各种凸部来定位固定传动机构,制造精度要求高,尤其是外盖,外盖作为传动机构的受力结构和定位固定结构,但外盖经常被踩踏,而且容易被碰撞,外盖因外力移动进而导致传动机构有错位,传动机构的零件容易磨损甚至无法传动;(2)由于外盖需要遮挡传动机构,传动轴较长,外盖的长度也较长,外盖整体体积较大,还需要有较高的加工精度来满足传动机构安装需求,这使得外盖生产成本高,而且,外盖、传动机构、内盖三者间需要很高的装配精度,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不易于轴传动自行车的推广;(3)作为自行车的轴传动配件生产厂家,体积较大的外盖与传动轴及相关联配件必须固定在一起,由于其整体体积较大,不利于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外盖来配合定位,既降低了加工精度的要求、降低成本,又方便运输的自行车的轴传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行车的轴传动结构,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中轴、主动齿轮、中轴轴承、从动齿轮、传动轴、前端传动齿轮、前端轴承、后端传动齿轮、后端轴承,还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包括前段和后段,前段上设有轴孔,轴孔上形成有第一轴承槽,后段设有第二轴承槽,第一轴承槽和第二轴承槽位于固定座同一侧上,主动齿轮和中轴轴承穿套在中轴一端部上,中轴的该端部穿过轴孔,中轴轴承置于第一轴承槽内,前端传动齿轮和前端轴承穿套在传动轴前端上,前端轴承卡置第二轴承槽内,前端传动齿轮恰好与主动齿轮啮合,后端传动齿轮和后端轴承穿套在传动轴后端上,后端传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此款自行车的轴传动结构,中轴和传动轴通过固定座定位,主动齿轮和前端传动齿轮啮合不需要外盖的配合,外盖的加工精度可以降低,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作为自行车的轴传动配件生产厂家,取消外盖后的轴传动结构体积较小,大大方便了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轴承槽设有第一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凸起与前端轴承远离前端传动齿轮一端相抵,第一限位凸起防止传动轴后移,主动齿轮和前端传动齿轮啮合保持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前段和后段之间呈“l”型,前段固定中轴,后段可以更合理的设置第二轴承槽来固定传动轴。

进一步地,还包括内盖,所述后段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一半圆形槽,内盖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半圆形槽,第二半圆形槽两端均设有第二限位凸起,内盖和固定座连接后,第一半圆形槽和第二圆形槽构成所述第二轴承槽。第二限位凸起限制前端轴承前后方向移动,以使主动齿轮和前端传动齿轮啮合啮合良好。内盖和固定座两者配合就可以固定传动机构,降低外盖作用,外盖的结构强度和加工精度都可以明显降低,从而节省成本。

另一种实施例,所述后段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一半圆形槽,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第二半圆形槽,第二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连接后,第一半圆形槽和第二圆形槽构成所述第二轴承槽,第二半圆形槽两端均设有第二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限制前端轴承前后方向移动,以使主动齿轮和前端传动齿轮啮合啮合良好。固定座可以单独将传动轴和中轴固定在一起,便于传动机构单独销售,而且,固定座与内盖固定可以起到固定传动机构的作用,降低外盖作用,外盖的结构强度和加工精度都可以明显降低,从而节省成本。

进一步地,还包括内盖,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在内盖内侧壁上,方便固定座与与内盖连接,便于将传动机构安装到内盖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外盖,外盖一端对应轴孔设有通孔,外盖与内盖拆卸连接,外盖为装饰盖,外盖不作为受力件、不作为定位件,外盖起遮尘作用,损坏后更换容易、成本低。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槽和轴孔之间形成有油封槽,中轴上穿套有油封,油封置于油封槽内,油封防止通孔处进水、进尘。

进一步地,所述中轴远离主动齿轮一端穿套有螺母、第二中轴轴承,轴承套筒和锁环,螺母与中轴固定连接,且螺母与轴承套筒夹紧第二中轴轴承,锁环与轴承套筒螺纹连接。锁环和车架连接后,防止中轴向传动轴一侧移动脱出第二中轴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自行车的轴传动结构,中轴和传动轴通过固定座定位,主动齿轮和前端传动齿轮啮合不需要外盖的配合,外盖的加工精度可以降低,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作为自行车的轴传动配件生产厂家,取消外盖后的轴传动结构体积较小,大大方便了运输。

(2)其次,第一限位凸起防止传动轴后移,主动齿轮和前端传动齿轮啮合保持啮合,第二限位凸起限制前端轴承前后方向移动,以使主动齿轮和前端传动齿轮啮合啮合良好。

(3)再有,“l”型的固定座,可以更好的将中轴和传动轴连接在一起,内盖上设置第二固定块,便固定座与与内盖连接,便于将传动机构安装到内盖上,内盖和固定座两者配合就可以固定传动机构,降低外盖作用,外盖的结构强度和加工精度都可以明显降低,从而节省成本。

(4)另,固定座可以单独将传动轴和中轴固定在一起,便于传动机构单独销售,而且,固定座与内盖固定可以起到固定传动机构的作用,降低外盖作用,外盖的结构强度和加工精度都可以明显降低,从而节省成本。

(5)还包括外盖,外盖一端对应轴孔设有通孔,外盖与内盖拆卸连接,外盖为装饰盖,外盖不作为受力件、不作为定位件,外盖起遮尘作用,损坏后更换容易、成本低,而且整体上降低了轴传动自行车的成本,有利于轴传动自行车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固定座和传动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一种自行车的轴传动结构,包括传动机构1、固定座2、内盖3和外盖4。传动机构1包括中轴11、主动齿轮12、中轴轴承13、从动齿轮14、传动轴15、前端传动齿轮16、前端轴承17、后端传动齿轮18和后端轴承19,主动齿轮12和中轴轴承13穿套在中轴11一端部上,主动齿轮12和中轴轴承13内侧,且两者相抵,前端传动齿轮16和前端轴承17穿套在传动轴15前端上,后端传动齿轮18和后端轴承19穿套在传动轴15后端上,后端传动齿轮18与从动齿轮14啮合。中轴11上还穿套有油封5,油封5置于中轴轴承13远离主动齿轮12一侧,中轴11远离主动齿轮12一端穿套有螺母、第二中轴轴承,轴承套筒6和锁环7,螺母8与中轴11固定连接,且螺母8与轴承套筒6夹紧第二中轴轴承,锁环7与轴承套筒6螺纹连接。

固定座2呈“l”型,固定座2包括前段21和后段22,前段21上设有轴孔20,轴孔20上形成有第一轴承槽23,第一轴承槽23和轴孔20之间形成有油封槽24,后段22包括第一固定块25,第一固定块25上设有第一半圆形槽26,第一半圆形槽26后端设有第一限位凸起27,第一轴承槽23和第一半圆形槽26位于固定座2同一侧上。

内盖3内侧壁上第二固定块30,第二固定块30上设有第二半圆形槽28,第二半圆形槽28两端均设有第二限位凸起29。外盖4为装饰盖,外盖4一端对应轴孔20设有通孔40,外盖4与内盖3、外盖4与固定座2通过螺钉连接。

中轴11的主动齿轮12所在的端部穿过轴孔20,中轴轴承13置于第一轴承槽23内,前端轴承17一半卡置进第一半圆形槽26内,第一限位凸起27与前端轴承17远离前端传动齿轮16一端相抵。内盖3和固定座2通过螺钉连接后,前端轴承17另一半卡置进第二半圆形槽28内,前端轴承17两端与第二限位凸起29相抵,即第一半圆形槽26和第二圆形槽构成第二轴承槽,前端轴承17第二轴承槽内,前端传动齿轮16恰好与主动齿轮12啮合。

与车架安装时,取下锁环7,中轴11的远离主动齿轮12所在的端部插入车架的五通内,然后再将锁环7与轴承套筒6螺纹连接,以使锁环7与五通相抵。

实施例二,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后段22包括第一固定块25和第二固定块30,第一固定块25上设有第一半圆形槽26,第二固定块30上设有第二半圆形槽28,第二固定块30和第二固定块30连接后,第一半圆形槽26和第二圆形槽构成所述第二轴承槽,第二半圆形槽28两端均设有第二限位凸起29。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