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265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的传动装置。
现有技术中,自行车的传动,皆以链条传动为主流。但链条的松紧度常影响功效的高低。如链条太松,则传动时较易损耗能量,导致骑乘者须较费力,而且链条容易脱落。如果链条太紧,又易使链条在骑行中断裂。此外,若链条中有一节损坏,即可导致传动不良甚至无法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链条传动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较具功率输出的自行车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即,提供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包括一起动轮,一轴轮,两撑座,及一输出轮;其中,起动轮周缘具等距的起动轮齿,轴心则固定连接于自行车的踏板轴杆;轴轮,为一传动轴穿越两撑座,其两端分别设有一从动螺杆及一中继螺杆,且从动螺杆周缘设有可与起动轮齿啮合的杆槽;中继螺杆周缘亦设置中继杆槽;两撑座分别固设于车架,中央各具一座孔供传动轴穿越;输出轮,周缘具有可与中继螺杆啮合的输出轮齿,其轴心与自行车的后轮嵌合固定,并由车架所包夹呈可转动状态,踩动踏板可使后轮转动而使车身前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直接传动,而免除传统的链条传动受限于一段闲置长度,在功率输出上耗费较小,相对达到省力省功,以减少现有技术因链条链节过多而产生的损坏现象,在修理及置换上较为方便。
下而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功效及优点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设于自行车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设于自行车并包覆外壳后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一起动轮1,一轴轮2,两撑座3及一输出轮4所组合而成。
其中,起动轮1其周缘具等距的起动轮齿11,轴心则连结于自行车的两踏板(如假想线所示),踩动踏板时,起动轮1可同步旋转,为了与轴轮2的从动螺杆21啮合,故起动轮1的螺纹以斜向为宜。
轴轮2主要由一从动螺杆21一体连结一传动轴22,及另外一端的中继螺杆23而成,其中,从动螺杆21其沿杆身具有与前述轮齿11等距且呈涡线的从动杆槽211可与起动轮1的轮齿11啮合而被其带动旋转,而传动轴22为一圆形直杆,并穿越两支撑座3的座孔31,而中继螺杆23与从动螺杆21一样,连结于传动轴22另一端,且其周缘亦有中继杆槽231的设置,可与后叙之输出轮4的轮齿41啮合而带动输出轮4。
撑座3固设于车架上,且中央各具一座孔31供如前所述的传动轴22穿越,为使传动轴22能相对于撑座3转动,故座孔31内加置轴承,以减低摩擦力。
输出轮4其周缘具与前述中继杆槽231相啮合的输出轮齿41,且其中心轴与自行车后轮固定连结,并为车架所包夹,呈可转动状态,自行车后轮与输出轮4呈同步转动。
请再参阅附图,本实用新型于实际实施时,由于起动轮1与自行车踏板连接,故当踏动踏板,则起动轮1即随之转动,并借周缘的起动轮齿11将传动传至与之啮合的从动螺杆21,使传动轴22及中继螺杆23与从动螺杆21同步转动,并进而使输出轮4及自行车的后轮转动,如此即可使车身前进。
同时,本实用新型设计成起动轮1及输出轮4的外径比不一样以达省力效果,而且为求外形美观,本装置加以外壳包覆。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起动轮,一轴轮,两撑座,及一输出轮;起动轮周缘具有等距的起动轮齿,轴心则固定连接于自行车的踏板轴杆;轴轮为一传动轴穿越两撑座,在其两端分别固设有一从动螺杆及一中继螺杆,从动螺杆周缘设有与起动轮齿相啮合的从动杆槽,在中继螺杆周缘亦设置中继杆槽;两撑座,分别固设于车架,中央各具一座孔供传动轴穿越;输出轮周缘设有与中继螺杆槽相啮合的输出轮齿,其轴心与自行车的后轮嵌合固定,并为车架所包夹呈可转动状态,踏动踏板可使后轮转动而使车身前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传动轴穿越的座孔内加置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起动轮的轮齿为斜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起动轮的外径大于输出轮的外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自行车的传动装置,包括一起动轮,周缘有等距的启动轮齿,轴心与自行车的踏板轴杆固定连接;一轴轮,为一传动轴穿越两撑座,两端分别设有从动螺杆及中继螺杆,且分别具有可与启动轮齿及从动轮齿相啮合的杆槽;两撑座,分别固设于车架,中央各具一座孔供传动轴穿越;一输出轮,有可与中继螺杆的杆槽相啮合的轮齿,其轴心与自行车的后轮固定,并为车架所包夹呈可转动状态,踩动踏板可使后轮转动而使车身前进。
文档编号B62M11/02GK2168815SQ93224649
公开日1994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18日
发明者刘家斌, 刘国亮 申请人:刘家斌, 刘国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