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减震车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0186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减震车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于自行车,特别是适于山地自行车上使用的自行车减震车把。
现有的自行车车把虽有多种结构形式,但均为刚性固联结构,当自行车行驶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下颠簸时,车把随车身的震动而震动,给骑行者带来了不适。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避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减震防震作用的自行车减震车把。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由如下方案来实现具有立杆9,立杆两侧设置有车柄8,车柄的外端装有手柄1,其不同之处在于车柄8与立杆9相铰接,且在铰接处安设有弹性支承。
根据上述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车柄8与立杆9之间采用了弹性联接的结构,使用时,由自行车前支承所产生的震动传至立杆9,经弹性支承的减震和缓冲作用,可使两侧车柄的震动显著减弱,这样,在自行车行驶速度较快时,遇有路面不平的冲击时,既可避免车把对骑行者手腕的直接冲击,增强安全性,也提高了整车的减震性能,增加了骑车人员的舒适感。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时不会影响现有自行车其它装置的安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
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为
图1中的B部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
图1、2、3所示,具有一“T”型的立杆9,立杆的上端可有一段向前倾,在立杆上端“T”型头两侧设有铰支座6,铰支座上铰接能向上摆动的车柄8,在立杆上端“T”型头处还固联有一限位罩壳7,限位罩壳的内底面上固联有弧形框式弹簧11,在弹簧的另一头装有凹形滚轮4,支承于车柄8的下方,构成弹性支承,车柄8的最大上下摆动度为25°,在限位罩壳7的上面内侧还可布设柔性层5,起保护车柄和缓冲减震的作用,在限位罩壳7的下方两侧还可设置车灯架座10,以便于安装车灯12,车柄8的外端装有手柄1和刹车把2,刹车把与刹车线3相连,手柄1的外端可设凸起的防脱止挡位,其内端头通过刹车把的固紧箍13将其与车柄相固联,以防止手柄的脱出。
权利要求1.一种适于自行车、特别是适于山地自行车上使用的自行车减震车把,具有立杆(9),立杆两侧设置有车柄(8),车柄的外端装有手柄(1),其特征在于车柄(8)与立杆(9)相铰接,且在铰接处安设有弹性支承。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减震车把,其特征在于具有一“T”型的立杆(9),在立杆端“T”型头两侧设有铰支座(6),铰支座上铰接能向上摆动的车柄(8)。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减震车把,其特征在于在立杆上端“T”型头处还固联有一限位罩壳(7)。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减震车把,其特征在于限位罩壳(7)的内底面上固联有弧形框式弹簧(11),在弹簧的另一头装有凹形滚轮(4),支承于车柄(8)的下方,构成弹性支承。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减震车把,其特征在于车柄(8)的外端装有手柄(1),手柄的外端可设凸起的防脱止挡位,其内端头通过刹车把的固紧箍(13)将其与车柄相固联。
专利摘要一种适于自行车,特别是适于山地自行车上使用的自行车减震车把,具有立杆,立杆两侧设置有车柄,车柄的外端装有手柄、其主要特点在于车柄与立杆相铰接,且在铰接处安设有弹性支承。采用本实用新型既可避免车把对骑行者手腕的直接冲击,增强安全性,也提高了整车的减震性能,增加骑车者的舒适感。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时不影响现有自行车其它装置的安设。
文档编号B62K21/14GK2181463SQ9420333
公开日1994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29日
发明者胡家庆 申请人:胡家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