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620050阅读:来源:国知局
有螺纹孔20c、20d,通过将螺钉22a、22b插通并螺合于在后述的内侧摩擦板23的安装部23a形成的孔23j、23k,由此后述的内侧摩擦板23的安装部23a安装于圆环部件20。
[0085]通过将内侧摩擦板23的安装部23a安装于圆环部件20,由此圆环部件20 —体地固定于加强部件8,并且还能够防止销21的脱落。在内侧摩擦板23的安装部23a的与销21相向的部分形成有孔23i。能够穿过孔23i在组装工序等中通过目视确认销21已安装。
[0086]另外,在圆环部件20中在厚壁的下部与比其靠上的部分的边界部分,形成有从车宽方向的左右两侧向内侧凹陷的凹部20e、20f。在凹部20e、20f,钩住有后述的内侧摩擦板23的上立部23b、23c的向内侧弯折的上端部。进一步,在圆环部件20的下端的左右两侧面,形成有分别向车宽方向的左右两侧突出且轴向上较长的长圆状的凸部20g、20h。在凸部20g、20h外嵌分别形成于内侧摩擦板23的上立部23b、23c的车辆后方侧部分的后述的开放槽23d、23e,进一步,从该车宽方向外侧外嵌形成于后述的外侧摩擦板24a、24b的长孔部 25a、25b。
[0087]图7是表示对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的伸缩方向的移动的限制进行加强的加强部件8的分解立体图。在图7中,左下侧表示车辆后方侧,右上侧表示车辆前方侧。
[0088]加强部件8由圆环部件20、内侧摩擦板23、一对外侧摩擦板24a、24b、以及中间摩擦板30构成。
[0089]内侧摩擦板23由金属的板材制成,具有:安装于圆环部件20的下部的安装部23a ;在该安装部23a的左右两侧沿轴向延伸的上立部23b、23c ;和形成于上立部23b、23c且构成轴向上较长的长孔的一对长孔部23f、23g。在安装部23a的中央形成有用于目视确认销21的孔23i,在孔23i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供上述的螺钉22a、22b穿通的孔23j、23k。上立部23b、23c,其车辆后方侧的上端部比其他部分向上方突出且向内侧弯折。另外,从上立部23b、23c的下端向内侧延伸的部分和从安装部23a的车辆前方侧向下方弯折且从其下端向车辆前方延伸的部分形成为一体,如图3所示,构成下面部23h。
[0090]外侧摩擦板24a、24b由金属的板材制成,呈大致长方形状。在外侧摩擦板24a、24b的车辆后方侧部分,形成有分别外嵌于凸部20g、20h的长孔部25a、25b,在比长孔部25a、25b靠车辆前方侧,与内侧摩擦板23的长孔部23f、23g分别相对应而形成有轴向上较长的长孔部26a、26b。
[0091]中间摩擦板30由金属的板材制成,具有:向上方延伸且分别介于内侧摩擦板23的上立部23b、23c与外侧摩擦板24a、24b之间的摩擦部30a、30b ;和将摩擦部30a、30b的下部互相连接的结合部30c。摩擦部30a、30b分别形成有供紧固螺栓10穿通的圆孔30d、30e。
[0092]由以上的零件构成的加强部件8,如上所述,内侧摩擦板23和外侧摩擦板24a、24b组装到圆环部件20上。而且,圆环部件20外嵌于内柱3,进行组装,使得外侧摩擦板24a、中间摩擦板30的摩擦部30a和内侧摩擦板23的上立部23b介于车体侧托架6的侧板部6b与外柱5的突出部5b之间,另外,内侧摩擦板23的上立部23c、中间摩擦板30的摩擦部30b和外侧摩擦板24b介于车体侧托架6的侧板部6c与外柱5的突出部5c之间。在外侧摩擦板24a的长孔部26a、中间摩擦板30的圆孔30d、30e、内侧摩擦板23的长孔部23f、23g、外侧摩擦板24b的长孔部26b,穿通紧固螺栓10。
[0093]通过以上的构成,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若驾驶者操作操作杆7将对紧固螺栓10的紧固解除,则紧固螺栓10能够在形成于车体侧托架6的侧板部6b、6c的长孔内大致沿上下方向移动,能够进行倾斜调整。另外,与此同时,内侧摩擦板23以及外侧摩擦板24a、24b的固定和外柱5的上述夹紧部处的内柱3的紧固都被解除,能够进行伸缩调整。
[0094]另一方面,若驾驶者操作操作杆7而进行由紧固螺栓10进行紧固的操作,则紧固螺栓10的上下的移动受限制,变得不能进行倾斜调整。另外,除在外柱5的上述夹紧部处的紧固外,还通过该紧固而由受内侧摩擦板23以及外侧摩擦板24a、24b保持的圆环部件20进行固定,内柱3被牢固地固定。
[0095]根据本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即使在体重轻的搭乘者发生了 2次碰撞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稳定的低脱离载荷来吸收冲击。
[0096]另外,根据本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因为销21配置在圆环部件20中与加强部件8结合的部分附近,所以能够防止在二次碰撞时在圆环部件20产生转矩,能够防止由于转矩的产生引起的脱离载荷的增大。
[0097]另外,根据本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因为通过圆环部件20将内侧摩擦板23与外侧摩擦板24a、24b构成为一体,所以能够防止由于摩擦产生的固定力左右不同,并防止在2次碰撞时柱扭转致使脱离载荷升高的情况。
[0098]另外,根据本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在吸收了2次碰撞的冲击后,因为柱不会脱落所以还能够进行操舵。
[0099]另外,根据本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加强部件8将内柱3牢固地固定,由此能够使柱的振动刚度提升并确保操舵稳定性。
[0100](第2实施方式)
[0101]接下来,一边参照图8至图12 —边对于本申请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进行说明。本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因为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共用的部分很多,所以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共用的部分标注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0102]图8是表示本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的侧视图。如图8所示,在本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中,在外嵌于内柱3的轴向的中间部的金属制的圆环部件20的侧面安装有销21a,由此圆环部件20固定于内柱3。
[0103]图9是表示本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的仰视图。如图9所示,在本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中,在构成内侧摩擦板23的一部分的安装部23a,没有形成用于通过目视对销进行确认的孔21 i。
[0104]图10是表示本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的沿着中心轴线在上下方向上切断后的切断面的剖视图。如图10所示,本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在圆环部件20的下部没有安装销,这不同于上述第1实施方式。
[0105]图11是图8至图10所示的11 一 11剖视图。如图11所示,在本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中,在圆环部件20的车宽方向的左右两侧,形成有沿径向贯通的一对贯通孔20a、20b。另外,在与贯通孔20a、20b相对应的内柱3的部分,也设置有沿径向贯通的一对贯通孔3a、3b。在设置于圆环部件20和内柱3的贯通孔20a、20b、3a、3b中,插入有剪切销21a、21b。剪切销21a、21b由圆盘状的头部和从头部的中心向一方垂直延伸的圆柱状的轴部构成,在贯通孔20a、20b、3a、3b中插入有轴部。
[0106]图12是表示本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的加强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如上所述,在圆环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