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692360阅读:来源:国知局
保持部95设置在可动托架24的成对的侧板41之间的情况下,能够将滑动构件89相对于可动托架24在左右方向Y1上定位,因此不需要对滑动构件89 (在左右方向Y1上的位置)进行微调。因此,左右方向Y1上的组装位置的调节的简化使得能够实现滑动构件89的组装的改进。
[0118]而且,悬吊构件25穿过滑动构件89的切口部93,由此能够将滑动构件89组装至可动托架24而不会与悬吊构件25(悬吊构件25的布置区域)发生干涉(参照图2和图3)。
[0119]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能够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
[0120]例如,能够在满足上述距离K(参照图4)的范围内对弯曲部91的尺寸(特别地,在左右方向Υ1上的尺寸)或数目进行任意修改。
[0121]另外,图4中的两个弯曲部91(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可以被连接,并且如图10中所示出的,可以形成一个弯曲部91。在图10中,对于相同的构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不再对其描述。在图10中示出的情况下,上述距离Κ指的是弯曲部91(保持部95)的宽度,并且其被设定成小于图4中的距离Κ。这样,由于保持部95设置成在可动托架24的成对的侧板41之间晃动,因此保持部对于将滑动构件89和可动托架24在左右方向Υ1上定位几乎没有贡献。因此,滑动构件89的主体部段90的下表面90Ε(例如,前端部90Α在左右方向Υ1上的中央处)上形成有向下突出的凸出部100。当上面形成有凸出部100的主体部段90的上表面90D的预定部分通过压印加工或类似加工方法而向下凹入时,与下表面90Ε上的位置相匹配的位置凸起,因而呈大致凹入的半球形形状。大致半球形部分是凸出部100。另外,在可动托架24的第二板32的上表面32A—一上面设置(安装)有滑动构件89—一上设置有向下凹入的凹入部101。凹入部101是在轴向方向XI上拉长的长形孔,并且凹入部101设置在第二板32的前端部321在左右方向Y1上的大致中央处。凹入部101可以在板厚方向上穿过第二板32或者可以不穿过第二板。当滑动构件89设置在可动托架24上时,滑动构件89的凸出部100配装在可动托架24的凹入部101中。这样,滑动构件89和可动托架24相对于彼此在左右方向Y1上定位。另外,凸出部100可以设置在可动托架24上,而凹入部101可以设置在滑动构件89上。简言之,凸出部100可以设置在滑动构件89或可动托架24中的一者上,而与凸出部100配装的凹入部101可以设置在另一者上。另外,能够任意地改变凸出部100和凹入部101的数目、尺寸和形状。凸出部100和凹入部101不限于图10中的改型示例,而是也能够应用于上述实施方式(图4或类似图)。
[0122]另外,能够任意地改变滑动构件89的切口部93的尺寸和形状。简言之,在二次碰撞时,切口部93可以构造成使得滑动构件89的周缘边缘部分并不通过切口部93而闩接至位于固定托架23侧的部件(例如,如图7中所示出的保持在固定托架23的第一通孔66中的销61的断裂件61A)。
[0123]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滑动构件89的主体部段90在轴向方向XI上的尺寸P等于或大于第二板32的上表面32A在轴向方向XI上的尺寸Q,由此主体部段90设置在可动托架24的上表面32A在移动方向Z1上的整个区域上(参照图4)。然而,在可动托架24的上表面32A与固定托架23之间的距离W(参照图6和图7)总是保持成在移动方向Z1上的整个区域上恒定不变的情况下,尺寸P可以略小于尺寸Q。在这种情况下,主体部段90可以设置在可动托架24的上表面32A在移动方向Z1上的整个区域上。
[0124]另外,当沿板厚方向观察时,上述实施方式的滑动构件89的主体部段90呈朝向后侧敞开的U形形状(图4);然而,主体部段可以呈Η形形状。在Η形形状的情况下,Η形形状中的横线部分由主体部段90的前端部90Α构成,而两个竖线部分由主体部段90的左端部90Β和右端部90C构成。
[0125]另外,除了上述减摩材料81之外,还可以在滑动构件89的至少与固定托架23相摩擦的部分上设置具有导电性的减摩材料(下文中称为导电性减摩材料)200。滑动构件89的与固定托架23相摩擦的部分是主体部段90的上表面90D的整个区域(同样,包括弯曲部91的从主体部段90延伸出至前侧的部分的上表面)并且是图4和图10中划阴影线的区域。作为导电性减摩材料200的示例,能够使用称为Oiles公司的Techmet(注册商标)的导电型树脂涂覆金属或者其它导电性树脂。优选地,滑动构件89的与固定托架23相摩擦的部分的整个区域涂覆有导电性减摩材料200。
[0126]上面设置有导电性减摩材料200的滑动构件89使得固定托架23与可动托架24之间的导电性能够得到保证。例如,转向构件2中可以设置电气部件(比如喇叭)的开关(参照图1)。在能够保证固定托架23与可动托架24之间的导电性的情况下,所述开关能够通过固定托架23、可动托架24和车身(车身侧构件13)而接地。另外,为了可靠地保证固定托架23与可动托架24之间的导电性,导电性减摩材料200也可以设置在滑动构件89的与可动托架24接触的部分上,或者整个滑动构件89可以由导电性减摩材料200形成。
[0127]另外,即使在使用导电性减摩材料200的情况下,与设置减摩材料81的情况类似,也能够实现在二次碰撞时可动托架24相对于固定托架23的平滑运动。
[0128]工业实用性
[0129]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这样的转向装置,在该转向装置中,能够实现构型的组装的改进一一在该构型中,一对相对移动的构件之间的摩擦减小使得由于二次碰撞所产生的冲击能量被吸收一一与在使用该构型的情况下在二次碰撞时的能量吸收载荷的稳定这两者的相容性。
[0130]附图标记列表
[0131]1转向装置
[0132]2转向构件
[0133]13车身侧构件
[0134]23固定托架
[0135]24可动托架
[0136]25悬吊构件
[0137]32 第二板
[0138]32A上表面
[0139]41 侧板
[0140]89滑动构件
[0141]90主体部段
[0142]90A前端部
[0143]91弯曲部(止动部)
[0144]93 切口部
[0145]95保持部
[0146]95A 一个边缘
[0147]95B 另一边缘
[0148]100凸出部
[0149]101凹入部
[0150]200导电性减摩材料
[0151]K 距离
[0152]L 距离
[0153]Μ最大尺寸
[0154]Ν最大距离
[0155]Υ1左右方向
[0156]Ζ1移动方向
【主权项】
1.一种转向装置,包括: 固定托架,所述固定托架固定至车身; 可动托架,所述可动托架具有面向所述固定托架的面向表面,所述可动托架连接至转向构件,并且所述可动托架构造成在二次碰撞时与所述转向构件一起相对于所述固定托架朝向预定移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移动;以及 滑动构件,所述滑动构件组装至所述可动托架,并且所述滑动构件构造成在二次碰撞时在置于所述面向表面与所述固定托架之间的状态下与所述可动托架一体地移动, 其中,所述滑动构件包括: 主体部段,所述主体部段设置在所述面向表面的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的整个区域上,所述主体部段插入在所述面向表面与所述固定托架之间,并且所述主体部段构造成在二次碰撞时与所述固定托架相摩擦,以及 附接部段,所述附接部段从所述主体部段的所述移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端部弯曲,并且所述附接部段从所述移动方向上的下游侧闩接至所述可动托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所述可动托架包括板状部段和一对弯曲部段,其中,所述板状部段包括所述面向表面,所述一对弯曲部段从所述板状部段的相对于所述移动方向的正交方向上的两侧沿相同的方向弯曲,以及 所述主体部段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一对弯曲部段之间的最大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所述附接部段包括保持部,所述保持部通过将所述附接部段的位于与所述主体部段侧相反的一侧的远端端部朝向所述移动方向上的上游侧弯曲而形成,并且所述保持部布置在所述一对弯曲部段之间以便将所述板状部段保持在所述主体部段与所述保持部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部的从所述正交方向上的一个边缘至另一边缘的距离等于在所述一对弯曲部段与所述板状部段之间的边界处、所述一对弯曲部段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所述滑动构件和所述可动托架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凸出部,以及 所述滑动构件和所述可动托架中的另一者上设置有凹入部,所述凸出部配装到所述凹入部中。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还包括: 悬吊构件,所述悬吊构件从所述固定托架延伸并且悬吊所述可动托架, 其中,所述滑动构件中形成有切口部,所述悬吊构件穿过所述切口部。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在所述滑动构件的与所述固定托架相摩擦的部分上设置有导电性减摩材料。
【专利摘要】在二次碰撞的情况下,可动托架能够与转向构件一起相对于固定托架朝向移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移动。安装至可动托架的滑动构件包括本体部和弯曲部。本体部在可动托架的与固定托架相对的上表面上沿着移动方向上的整个范围布置。本体部插入在上表面与固定托架之间并且在二次碰撞的情况下在固定托架上滑动。弯曲部从移动方向上的下游侧钩住可动托架。
【IPC分类】B62D1/19
【公开号】CN105452087
【申请号】CN201480044344
【发明人】田中英治
【申请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4年8月20日
【公告号】EP3037321A1, US20160167696, WO2015025895A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