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承载装置及婴儿推车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801590阅读:来源:国知局
即弹性件153向头靠板12 —侧偏离其最大拉伸状态所处位置一点点后,即可使弹性件153处于可收缩状态,在弹性件153的复位力作用下,带动操作旋钮151沿图10中所示箭头方向继续转动,从而驱动卡合件152继续图10中所示箭头方向滑动并最终使第一卡合端1521卡入第一卡合孔121内。此过程中,固定件154滑动并回到长槽1524的最下端,从动连接端1523滑动到限位槽1312的邻近头靠板12 —侧的最边缘处。此状态下,由于弹性件153的弹力及长槽1524的限位作用,使卡合件152始终自动卡入第一卡合孔121内,如图11所示。
[0057]当需要将婴儿承载装置10从座椅模式调节到睡箱模式时,则按照上述反向操作,反向扭动操作旋钮151使其带动卡合件152脱离第一卡合孔121,此时卡合件152的状态如图10所示;然后施力推动座板14、背靠板13、头靠板12两两相互枢接,使背靠板13、座板14转动到大致位于一平面,头靠板12竖向连接于背靠板13与座板14之间;然后,使弹性件153向座板14 一侧偏离其最大拉伸状态所处位置一点点后,即可使弹性件153处于可收缩状态,此时弹性件153的复位力可驱动卡合件152滑动而再次卡入第二卡合孔141,回到图9所示状态。
[0058]由于本发明的婴儿承载装置10,包括框架体11及依次枢接的头靠板12、背靠板13、座板14,所述头靠板12、所述座板14还分别与所述框架体11相枢接,所述头靠板12、背靠板13、座板14、框架体11两两之间可相互枢转以使婴儿承载装置10于睡箱模式及座椅模式间相互转化,当婴儿承载装置10处于睡箱模式时,座板14、背靠板13约呈一平面并与头靠板12具有一夹角,当婴儿承载装置10处于座椅模式时,背靠板13、头靠板12约呈一平面并与座板14具有一夹角,背靠板13上还设有可选择地卡合于座板14或头靠板12的卡合组件15。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变化婴儿承载装置10的使用模式,功能多样,使用方便,给搬运、存储都带来极大方便,且婴儿承载装置10的结构简单。具有本发明婴儿承载装置10的婴儿推车20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0059]本发明婴儿承载装置10并不仅限于与婴儿推车20配合使用,其亦可以单独使用,此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0060]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体及依次枢接的头靠板、背靠板、座板,所述头靠板、所述座板还分别与所述框架体相枢接,所述头靠板、所述背靠板、所述座板、所述框架体两两之间可相互枢转以使所述婴儿承载装置于睡箱模式及座椅模式间相互转化;当所述婴儿承载装置处于睡箱模式时,所述座板、所述背靠板约呈一平面并与所述头靠板具有一夹角,当所述婴儿承载装置处于座椅模式时,所述背靠板、所述头靠板约呈一平面并与所述座板具有一夹角;所述背靠板上还设有可选择地卡合于所述座板或所述头靠板的卡合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体的两相对的侧边上凸设有第一枢接片,所述座板的两相对的侧边上凸设有第二枢接片,所述第二枢接片对应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承载装置处于睡箱模式时,所述卡合组件卡合于所述座板,所述婴儿承载装置处于座椅模式时,所述卡合组件卡合于所述头靠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包括一滑动连接于所述背靠板的卡合件,所述卡合件可选择地可选择地卡合于所述座板或所述头靠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具有一脱离于所述座板及所述头靠板的临界位置,当所述卡合件位于所述临界位置时,所述座板、所述背靠板、所述头靠板均呈释锁状态,所述婴儿承载装置可于睡箱模式与座椅模式间相互转化。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越过所述临界位置而卡合于所述座板、所述头靠板之一时,所述婴儿承载装置处于睡箱模式或座椅模式。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靠板、所述座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卡合孔、第二卡合孔,所述卡合件可选择地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合孔或所述第二卡合孔。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还包括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背靠板的操作旋钮,所述操作旋钮用于驱动所述卡合件滑动。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上开设有垂直于其滑动方向的长槽,一固定件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长槽内并固定于所述操作旋钮,所述操作旋钮转动而藉由所述固定件、所述长槽驱动所述卡合件滑动。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呈T形,所述卡合件的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座板、所述头靠板可分离地卡合,所述卡合件的另一端上开设有所述长槽。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卡合件的开设有所述长槽的一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限位槽。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的开设有所述长槽的一端位于所述限位槽的中部时,所述卡合件处于脱离所述座板及所述头靠板的临界位置,所述座板、所述背靠板、所述头靠板均呈释锁状态,所述婴儿承载装置可于睡箱模式与座椅模式间相互转化。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的开设有所述长槽的一端越过所述限位槽的中部时,所述卡合件可滑动而卡合于所述座板、所述头靠板之一时,所述婴儿承载装置处于睡箱模式或座椅模式。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旋钮呈凸轮结构。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还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背靠板及所述固定件。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处于脱离所述座板及所述头靠板的临界位置时,所述弹性件处于最大拉伸长度,所述弹性件偏离其最大拉伸长度时,所述弹性件可驱动所述卡合件向上或向下滑动并使所述卡合件恒具有卡合于所述座板或所述头靠板的趋势。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最大拉伸长度的所述弹性件向其任一侧偏离一定位置时,所述弹性件可动作而驱动所述卡合件向上或向下滑动。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接片上枢接有用于与婴儿推车连接的连接件。19.一种婴儿推车,包括架体及连接于所述架体上的婴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承载装置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婴儿承载装置,其包括框架体及依次枢接的头靠板、背靠板、座板,头靠板、座板还分别与框架体相枢接,头靠板、背靠板、座板、框架体两两之间可相互枢转以使婴儿承载装置于睡箱模式及座椅模式间相互转化当婴儿承载装置处于睡箱模式时,座板、背靠板约呈一平面并与头靠板具有一夹角,当婴儿承载装置处于座椅模式时,背靠板、头靠板约呈一平面并与座板具有一夹角;背靠板上还设有可选择地卡合于座板或头靠板的卡合组件。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变化婴儿承载装置的使用模式,功能多样,使用方便,给搬运、存储都带来极大方便,且婴儿承载装置的结构简单。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具有婴儿承载装置的婴儿推车。
【IPC分类】B62B9/10, B62B7/04
【公开号】CN105564489
【申请号】CN201410531677
【发明人】钟知仁
【申请人】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10日
【公告号】DE102015117186A1, US20160101802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