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电动车减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91292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儿童电动车减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电动车,特别涉及一种儿童电动车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儿童电动车近年非常流行,儿童电动车的前轮和后轮往往通过轮轴与车身相连,四个车轮的转轴都是直接插在车身上的圆孔内进行定位的,电动车开动时,车轮在路面上滚动时的震动会直接传到坐位上,尤其遇到路面不平时,坐位上能够感觉到明显的颠簸感,儿童乘坐在车内遭受剧烈的颠簸会感到非常不舒适。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儿童电动车减震机构,该儿童电动车减震机构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车身的颠簸感,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
[0004]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电动车减震机构,包括车身、车轮、车轮转轴、支架和弹性体,以实际使用方向为基准,所述车轮固定安装于车轮转轴上,车轮转轴圆周方向能够转动且纵向能够滑动设定距离插设于车身上,支架两端分别与车身和车轮转轴枢接,该两个枢接位置的枢接轴水平平行排列,弹性体下端安装于支架上,弹性体上端紧抵车身下侧表面。
[000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体包括第一弹簧,支架上侧面上设有一凸起的第一定位柱,车身下侧表面设有一凸出的第二定位柱,该第一弹簧两端分别套设于第一、二定位柱上,第一弹簧两端面分别紧抵支架上侧表面和车身下侧表面。
[000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体包括第一、二连杆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连杆下端与支架铰接,第二连杆上端与车身铰接,第一连杆上端能够沿第二连杆长度方向滑动定位于第二连杆下端,第二弹簧套设于第一、二连杆外侧,第二弹簧下端与第一连杆固定连接,第二弹簧上端与第二连杆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杆为管状件,其侧壁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孔,第一连杆插设于第二连杆内,第一连杆上端设有径向凸点,该径向凸点恰插设于第二连杆的长条形孔内并能沿该长条形孔长度方向滑动。
[000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杆上端的径向凸点为径向插设于第一连杆上端的铆钉,铆钉两端穿过第二连杆的长条形孔,铆钉两端的头部止挡于第二连杆外侧面。
[000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二连杆外侧分别固设有第一、二外罩管,第一、二外罩管开口方向相对,第二弹簧位于第一、二外罩管内部,第二弹簧两端分别紧抵第一、二外罩管底面。
[00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内侧形成电机和减速器容置空间。
[00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身下侧形成纵向止挡壁,支架背向车轮一侧的纵向侧壁紧贴该纵向止挡壁表面。
[00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身下侧纵向止挡壁表面形成若干凸筋,该若干凸筋与支架接触。
[00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轮转轴圆周方向能够转动且纵向能够滑动设定距离插设于车身上的结构为:车身形成沿纵向延伸的长条形安装孔,车轮转轴恰插设于该长条形安装孔内。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车轮转轴与车身能够纵向相对运动一定的距离,车轮与车身通过支架形成悬挂式连接方式,当车轮上下颠簸时,支架会发生转动,同时弹性体受力伸缩实现车身的缓冲,即使车轮行驶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车身也不会明显的上下颠簸,车轮颠簸时,车身会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即使车轮严重颠簸,车身也仅会上下轻微弹性起伏,使得儿童乘坐在车内更舒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发明的仰视图;
[0017]图3为本发明去除车轮部分的主视图;
[0018]图4为本发明去除车轮部分的仰视图;
[0019]图5为本发明弹性缓冲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发明车轮转轴安装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一种儿童电动车减震机构,包括车身1、车轮2、车轮转轴3、支架4和弹性体,以实际使用方向为基准,所述车轮2固定安装于车轮转轴3上,车轮转轴3圆周方向能够转动且纵向能够滑动设定距离插设于车身I上,支架4两端分别与车身I和车轮转轴3枢接,该两个枢接位置的枢接轴水平平行排列,弹性体下端安装于支架4上,弹性体上端紧抵车身I下侧表面,在不光滑的路面上行驶时,车轮2出现颠簸时,支架4绕其与车身I枢接的枢接轴转动,弹性体弹性伸缩位,对车身I起到缓冲作用,车身I不会发生与车轮2同步的颠簸,儿童坐在车身I里面不会有明显的颠簸感,使得儿童乘坐更舒适。
[0022]所述弹性体包括第一弹簧5,支架4上侧面上设有一凸起的第一定位柱6,车身I下侧表面设有一凸出的第二定位柱7,该第一弹簧5两端分别套设于第一、二定位柱上,第一弹簧5两端面分别紧抵支架4上侧表面和车身I下侧表面,通过第一、二定位柱实现第一弹簧5的定位,当车轮2出现上下颠簸时,第一弹簧5被压缩和拉伸,实现缓冲作用,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0023]所述弹性体包括第一、二连杆8、9和第二弹簧10,所述第一连杆8下端与支架4铰接,第二连杆9上端与车身I铰接,第一连杆8上端能够沿第二连杆9长度方向滑动定位于第二连杆9下端,第二弹簧10套设于第一、二连杆8、9外侧,第二弹簧10下端与第一连杆8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0上端与第二连杆9固定连接,第一、二连杆8、9和第二弹簧10组合体形成一弹性伸缩杆件,该弹性伸缩杆件在车轮2颠簸时对车身I实现缓冲作用,当然除了该结构还可以采用气压弹簧等,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很容易想到的等同替换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