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用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1673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装箱用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关于集装箱装载紧固技术的集装箱用连接件。本发明的连接件使用在 将多个集装箱上下装载的情况,或者将集装箱固定在船舶的甲板上的情况等。
背景技术
先前以来,如下述专利文献1等所披露,已知有一种具有上侧锥体和下侧锥体的 集装箱用连接件,其中,上侧锥体卡合于设置在上层集装箱的下面的下部角铸件(将多个 集装箱上下装载的情况)或者卡合于设置在集装箱的下面的下部角铸件(将集装箱固定在 船舶的甲板上的情况),下侧锥体卡合于设置在下层集装箱的上面的上部角铸件(将多个 集装箱上下装载的情况)或者卡合于设置在船舶的甲板上的插座(将集装箱固定在船舶的 甲板上的情况),其构造为上下锥体分别设置在旋转轴的上端或者下端,当从角铸件或者插 座的卡合孔向角铸件或者插座内插入并从卡合解除位置向卡合位置旋转时,该锥体卡合于 卡合孔的内侧缘边。因此,利用该构造能够发挥极强的集装箱紧固力,但相反的是,由于如 果不通过手动操作使锥体旋转就不能将锥体从角铸件或者插座卸下,因此集装箱的卸货作 业费事。专利文献1 日本实公平5-235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连接件,即使不通过手动操作 使下侧锥体旋转,下侧锥体也能够从下层集装箱的上部角铸件或者甲板上的插座卸下,从 而能够提高卸货的作业性,此外,能够根据需要,发挥与上述现有的锥体旋转卡合构造相同 的紧固力。(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1方面的集装箱用连接件的特征为包括将嵌入部 一体成形的外壳,其中,所述嵌入部在孔板状的支撑盘部的上下以停止旋转的状态分别嵌 入所述角铸件或者插座的卡合孔,所述板状的支撑盘部以夹在上层集装箱的下部角铸件与 下层集装箱的上部角铸件之间、或者夹在集装箱的下部角铸件与甲板上的插座之间的方式 配置;旋转自如地插通所述外壳的轴;上侧锥体,设置在所述轴的上端,并且插入到所述下 部角铸件内;下侧锥体,设置在所述轴的下端,并且插入到所述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内;利 用手动操作使所述轴向一旋转方向旋转的轴旋转操作装置;使所述轴复位旋转的复位弹 簧;以及利用手动操作使所述轴停止在规定的旋转位置的轴旋转停止装置;所述上侧锥体 具有当插入到下部角铸件内并从卡合解除位置向卡合位置旋转时,该锥体卡合于卡合孔的 内侧缘边的旋转卡合构造;所述下侧锥体具有当插入到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内并从卡合解 除位置向卡合位置旋转时,该锥体卡合于卡合孔的内侧缘边的旋转卡合构造,此外,具有当 插入到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内时,即使不旋转,设置于该锥体的一侧面的突起状卡合部也会卡合于卡合孔的内侧缘边的非旋转的第二卡合构造,为了使该第二卡合构造动作,在卡 合部的下部设置倾斜面状的第一导向面,在安装时,通过相对于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的卡 合孔的外侧缘边进行滑动,使下侧锥体相对于卡合孔进行平面上位移,卡合部能够通过卡 合孔,并且,在下侧嵌入部设置倾斜面状的第二导向面,所述卡合部通过之后,通过相对于 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的卡合孔的外侧缘边进行滑动,使所述位移的下侧锥体复位移动,使 卡合部移动到卡合于卡合孔的内侧缘边的位置,并且,在卡合部的上部设置倾斜面状的第 三导向面,取下时,通过相对于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的卡合孔的内侧缘边进行滑动,使下侧 锥体相对于卡合孔进行平面上位移,卡合部能够通过卡合孔,所述轴能够停止在旋转角度 相互不同的第一旋转停止位置以及第二旋转停止位置,在第一旋转停止位置,上侧锥体的 旋转卡合构造位于卡合位置,下侧锥体的旋转卡合构造位于卡合解除位置,并且在第二卡 合构造中,卡合部能够正对卡合孔进行动作,在第二旋转停止位置,上侧锥体的旋转卡合构 造以及下侧锥体的旋转卡合构造都位于卡合位置,在该连接件正常使用时,轴停止在第一 旋转停止位置,下侧锥体利用第二卡合构造自动卡合于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并且自动脱 落,在该连接件紧固力强化时,轴停止在第二旋转停止位置,下侧锥体利用旋转卡合构造卡 合于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并且,本发明第2方面的集装箱用连接件的特征为,在上述第1方面中,在轴的第 一旋转停止位置,所述复位弹簧被设定成中立状态。并且,本发明第3方面的集装箱用连接件的特征为,在上述第1方面中,下侧锥体 的第二卡合构造为设置在下侧锥体的一侧面的突起状卡合部卡合于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 的卡合孔的一侧的长边缘的构造,为了较大地设定卡合部相对于所述缘边的卡合深度,在 嵌入部嵌入卡合孔的状态下,轴相对于卡合孔的中心沿靠近所述缘边的方向偏心配置。并且,本发明第4方面的集装箱用连接件的特征为,在上述第1方面中,下侧锥体 的第二卡合构造为设置在下侧锥体的一侧面的突起状卡合部卡合于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 的卡合孔的一侧的长边缘的构造,为了较大地设定卡合部相对于所述缘边的卡合深度,在 嵌入部嵌入卡合孔的状态下,轴相对于卡合孔的中心沿靠近所述缘边的方向偏心配置,上 侧锥体的旋转卡合构造为上侧锥体的长边方向一侧的端部卡合于卡合孔的一侧的长边缘、 同时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端部卡合于卡合孔的另一侧的长边缘的构造,为了较大地设定两端 部相对于所述两缘边的卡合面积,从轴的中心到上侧锥体的长边方向一侧的端部的长度与 从轴的中心到上侧锥体的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端部的长度被设定成,在卡合时,与配置在轴 的偏心方向的情况相比,配置在相对侧的情况较大。并且,本发明第5方面的集装箱用连接件的特征为,在上述第1方面中,下侧锥体 的第二卡合构造为设置在下侧锥体的一侧面的突起状卡合部卡合于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 的卡合孔的一侧的长边缘的构造,为了较大地设定卡合部相对于所述缘边的卡合深度,在 嵌入部嵌入卡合孔的状态下,轴相对于卡合孔的中心沿靠近所述缘边的方向偏心配置,上 侧锥体的旋转卡合构造为上侧锥体的长边方向一侧的端部卡合于卡合孔的一侧的长边缘、 同时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端部卡合于卡合孔的另一侧的长边缘的构造,为了较大地设定两端 部相对于所述两缘边的卡合面积,从轴的中心到上侧锥体的短边方向一侧的端部的长度与 从轴的中心到上侧锥体的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端部的长度被设定成,在卡合时,与配置在轴 的偏心方向的情况相比,配置在相对侧的情况较大。
此外,本发明第6方面的集装箱用连接件的特征为,在上述第1方面中,下侧锥体 的第二卡合构造为设置在下侧锥体的一侧面的突起状卡合部卡合于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 的卡合孔的一侧的长边缘的构造,为了较大地设定卡合部相对于所述缘边的卡合深度,在 嵌入部嵌入卡合孔的状态下,轴相对于卡合孔的中心沿靠近所述缘边的方向偏心配置,下 侧锥体的旋转卡合构造为下侧锥体的长边方向一侧的端部卡合于卡合孔的一侧的长边缘、 同时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端部卡合于卡合孔的另一侧的长边缘的构造,为了较大地设定两端 部相对于所述两缘边的卡合面积,从轴的中心到下侧锥体的长边方向一侧的端部的长度与 从轴的中心到下侧锥体的 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端部的长度被设定成,在卡合时,与配置在轴 的偏心方向的情况相比,配置在相对侧的情况较大。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连接件,是关于使下侧锥体卡合于下层集装箱的上部角 铸件或者甲板上的插座的构造,具有以下两种卡合构造通过使下侧锥体旋转而卡合于上 部角铸件或者插座的旋转卡合构造、以及不使下侧锥体旋转而卡合于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 的非旋转的第二卡合构造。前者的旋转卡合构造为,当下侧锥体插入到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内而从其卡合解 除位置向卡合位置旋转时,该锥体卡合于卡合孔的内侧缘边,与上述现有技术相同,发挥了 极强的紧固力,但相反的是,如果不利用手动操作使下侧锥体旋转,就不能将下侧锥体从上 部角铸件或者插座上卸下。另一方面,后者的非旋转的第二卡合构造为,当下侧锥体插入到上部角铸件或者 插座内时,即使不旋转,设置在该锥体的侧面的突起状卡合部也能卡合于卡合孔的内侧缘 边,紧固力比前者的旋转卡合构造小,但相反的是,即使不利用手动操作使下侧锥体旋转, 也能够将下侧锥体从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上自动卸下。因此,在正常时,使用紧固力比较小的、卸货作业性良好的后者的第二卡合构造, 并且仅在暴风雨天气时等船舶摇晃剧烈的紧急情况时,使用紧固力较大的前者的旋转卡合 构造,通过如上分开使用,能够提高卸货作业的作业性,并且能够根据情况来确保必要的紧 固力。后者的第二卡合构造的卡合/卸下的机理如下构成。如上所述,虽然本发明的连接件使用在将多个集装箱上下装载的情况或者将集装 箱固定在甲板上的情况,但是以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栏的说明记载了将前者的 多个集装箱上下装载的情况。在将后者的集装箱固定在甲板上的情况下,分别将以下说明 中“上层集装箱”置换成“集装箱”、“上层集装箱的下部角铸件”置换成“集装箱的下部角铸 件”、“下层集装箱”置换成“甲板上”、“下层集装箱的上部角铸件”置换成“甲板上的插座”。S卩,在旋转轴的下端设置下侧锥体,该下侧锥体配置在外壳的下侧嵌入部的下方。 如果使该下侧锥体转动,作为上述旋转卡合构造而进行动作,设有在该卡合解除位置上不 旋转而进行动作的如下第二卡合构造。首先,在下侧锥体的一侧面设置突起状的卡合部,通过该卡合部从其内侧卡合于 下层集装箱的上部角铸件的卡合孔的缘边,防止下侧锥体相对于下层集装箱的上部角铸件 拔出。卡合部为向宽度方向突出的突起,其上面卡合于卡合孔的内侧缘边。并且,在卡合部的下部设置倾斜面状的第一导向面,在下侧嵌入部同样设置倾斜 面状的第二导向面。当上侧锥体卡合于上层集装箱的下部角铸件以将连接件安装于上层集装箱,并且上层集装箱被起重机吊挂而使下侧锥体卡合于下层集装箱的上部角铸件时,该 第一以及第二导向面进行如下动作。即,如上所述,由于设置在下侧锥体的一侧面的突起状卡合部从其内侧卡合于下 层集装箱的上部角铸件的卡合孔的缘边,因此当从卡合位置的正上方下降时,卡合部与卡 合孔的外侧缘边干涉,下侧锥体不能插入下层集装箱的上部角铸件。因此,通过在卡合部的 下部设置第一导向面,并且该第一导向面相对于下层集装箱的上部角铸件的卡合孔的外侧 缘边进行滑动,从而使下侧锥体相对于卡合孔进行平面上位移,卡合部能够通过卡合孔。因 此,卡合部通过卡合孔,下侧锥体插入到下层集装箱的上部角铸件内。并且,通过在下侧嵌 入部设置第二导向面,并且在卡合部通过后,该第二导向面相对于下层集装箱的上部角铸 件的卡合孔的外侧缘边进行滑动,从而使上述位移的下侧锥体复位移动,且使卡合部移动 到卡合于卡合孔的内侧缘边的位置。因此,卡合部潜入卡合孔的缘边的下方,能够从其内侧 卡合于卡合孔的缘边。并且,在卡合部的上部设置倾斜面状的第三导向面,当将下侧锥体从下层集装箱 的上部角铸件卸下时,该第三导向面进行如下动作。即,当上层集装箱被起重机吊起,规定值以上的较大拔出荷重作用于下侧锥体时, 通过该第三导向面相对于下层集装箱的上部角铸件的卡合孔的外侧缘边进行滑动,使下侧 锥体相对于卡合孔进行平面上位移,卡合部能够通过卡合孔。因此,卡合部沿着拔出方向通 过卡合孔,下侧锥体从下层集装箱的上部角铸件脱落。从以上动作可以了解,利用第二卡合构造的卡合被设定成,当作用不足规定值大 小的拔出荷重时没有脱落,当作用规定值以上大小的拔出荷重时脱落,因而上述情况发挥 比较小的紧固力。在下侧锥体上具有上述两种卡合构造的连接件被如下使用。正常时通过上侧锥体利用手动作业将连接件安装于被起重机吊挂状态的上层集装箱下 面的下部角铸件上。该作业开始时,轴位于例如第一旋转停止位置或者第二旋转停止位置。 以下,对轴位于第一旋转停止位置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轴位于第一旋转停止位置的情况下, 关于上下锥体的旋转位置,上侧锥体位于卡合位置,下侧锥体位于卡合解除位置。接着,操 作起重机,将上层集装箱移动到下层集装箱的正上方,并垂直下降。于是,第二卡合构造中 的第一导向面的滑动以及第二导向面的滑动依次进行,下侧锥体自动卡合于下层集装箱的 上部角铸件。从而完成装载作业,上下集装箱以较小的紧固力连接。当集装箱装载船舶的 航行在好天气下进行而没有遭遇暴风雨天气等紧急情况时,上下集装箱的连接状态保持不 变。接着,当船舶到达目的地进行卸货时,起重机将上层集装箱从下层集装箱垂直向上方吊 起。于是,进行第二卡合构造中的第三导向面的滑动,下侧锥体自动从下层集装箱的上部角 铸件卸下。因此,由于不需要像上述现有技术那样手动旋转操作下侧锥体,因此能够使卸货 作业简单化。接着,利用手动作业将上侧锥体从起重机吊挂的上层集装箱下面的下部角铸 件上卸下。紧急情况时在上述航行的途中,在例如遭遇暴风雨天气等紧急情况的时候,根据乘组人员的 判断,将上下集装箱的连接状态从通过第二卡合构造的紧固力比较小的状态切换至通过旋转连接构造的紧固力比较大的状态。即,乘组人员手动操作轴旋转操作装置,使轴向一旋转 方向旋转,利用轴旋转停止装置停止在第二旋转停止位置。于是,上侧锥体依然位于卡合位 置,另一方面,下侧锥体从卡合解除位置切换至卡合位置,这样,下侧锥体卡合于卡合孔的 内侧缘边,发挥极强的紧固力。因此,即使船舶剧烈摇晃,也能够防止发生货物倾倒和集装 箱流失事故等。接着,紧急情况结束之后或者到达目的地之后,手动解除轴旋转停止装置, 利用复位弹簧使轴旋转,下侧锥体返回到卡合解除位置。在该状态下,当起重机将上层集装 箱从下层集装箱垂直向上方吊起时,进行第二卡合构造中的第三导向面的滑动,下侧锥体 自动从下层集装箱的上部角铸件卸下。接着,利用手动作业将上侧锥体从起重机吊挂的上 层集装箱下面的下部角铸件上卸下。 因此,如果进行如上的分开使用,能够像本发明预期的目的的那样,使卸货作业的 作业性提高,并且能够根据情况来确保必要的紧固力。在上述正常时的作业开始时,在作为初动位置轴位于第二旋转停止位置的情况 下,在将该连接件安装在上层集装箱下面的下部角铸件的阶段,为了使下侧锥体利用第二 卡合构造自动卡合于下层集装箱的上部角铸件,增加了使轴从第二旋转停止位置向第一旋 转停止位置旋转的作业。如上述正常时以及紧急情况时的动作所示,轴停止在第一旋转停止位置的状态为 基本的状态,放置在该状态的时间最长。因此,对于使轴复位旋转的复位弹簧,当轴位于第 一旋转停止位置时,通过设定成中立状态(没有弹性变形的自由状态),能够使复位弹簧的 负担降低(本发明第2方面)。并且,如上所述,下侧锥体的第二卡合构造为,设置在下侧锥体的一侧面的突起状 卡合部卡合于下层集装箱的上部角铸件的卡合孔的一侧的长边缘的构造,因此在安装状态 下,即外壳的嵌入部嵌入角铸件的卡合孔的状态下,通过将轴相对于卡合孔的中心沿靠近 上述一侧的长边缘的方向偏心配置,从而能够较大地设定卡合部相对于上述一侧的长边缘 的卡合深度。因此,增大突起状的卡合部相对于角铸件的卡合力(本发明第3方面)。但是,当像这样将轴沿靠近卡合孔的一侧的长边缘的方向偏心配置时,随之上侧 锥体也被偏心配置,因此对于上侧锥体的旋转卡合构造,在上侧锥体的平面形状中,当从轴 的中心到上侧锥体的长边方向一侧的端部的长度与从轴的中心到上侧锥体的长边方向另 一侧的端部的长度大小相同时,存在不能较大地设定相对于上侧锥体的角铸件的卡合面积 的情况。因此,在本发明中,作为更优选的构成,如本发明第4方面所记载,对于上侧锥体的 平面形状中长边方向的尺寸关系,从轴的中心到上侧锥体的长边方向一侧的端部的长度与 从轴的中心到上侧锥体的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端部的长度被设定成,在卡合时,与配置在轴 的偏心方向的情况相比,配置在相对侧的情况较大,从而扩大了卡合面积。并且,此时,对于上侧锥体的平面形状中短边方向的尺寸关系也同样,如本发明第 5方面所记载,从轴的中心到上侧锥体的短边方向一侧的端部的长度与从轴的中心到上侧 锥体的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端部的长度被设定成,在卡合时,与配置在轴的偏心方向的情况 相比,配置在相对侧的情况较大,从而扩大了卡合面积。此外,此时,在下侧锥体的旋转卡合构造中也同样,如本发明第6方面所记载,从 轴的中心到下侧锥体的长边方向一侧的端部的长度与从轴的中心到下侧锥体的长边方向 另一侧的端部的长度被设定成,在卡合时,与配置在轴的偏心方向的情况相比,配置在相对侧的情况较大,从而扩大了卡合面积。因此,通过这些构造,扩大了相对于上下锥体的角铸件的卡合面积,能够使卡合力 即集装箱紧固力增大。(发明的效果)本发明达到以下效果S卩,如上所述,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是关于使下侧锥体卡合于下层集装箱的上 部角铸件或者甲板上的插座的构造,具有使下侧锥体旋转的旋转卡合构造以及不使下侧锥 体旋转的非旋转的第二卡合构造的两种卡合构造,通过将其分开使用,能够使卸货作业的 作业性提高,并且能够根据情况来确保必要的紧固力。并且,除此之外,通过本发明第2方面的构成,能够使复位弹簧的负担降低,通过 本发明第3方面至本发明第6方面的构成,能够增大相对于上下锥体的角铸件的卡合力以 及集装箱紧固力。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装箱用连接件的正视图。图2是同一连接件的俯视图。图3是同一连接件的右侧视图。图4是同一连接件的左侧视图。图5是同一连接件的平面剖视图。图6是上下锥体的旋转位置的说明图。图7是上下锥体的旋转位置的说明图。图8是上下锥体的旋转位置的说明图。图9是同一连接件的动作状态说明图。图10是同一连接件的动作状态说明图。图11是同一连接件的动作状态说明图。图12是同一连接件的动作状态说明图。图13(A)和(B)是上侧锥体的卡合面积的说明图。图14(A)和⑶是下侧锥体的卡合面积的说明图。图1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上下锥体的旋转位置的说明图。图16是同一实施例中上下锥体的旋转位置的说明图。图1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上下锥体的旋转位置的说明图。图18是同一实施例中上下锥体的旋转位置的说明图。符号说明1连接件2 外壳2a支撑盘部2b,2c 嵌入部2d止动部3 轴3a抵接部 4上侧锥体 4a, 5a卡合端部 4b凸轮面
4c,4d,5f,5g长边方向端部
4e,4f短边方向端部
5下侧锥体
5b卡合部
5c第一导向面
5d第二导向面
5e第三导向面
6轴旋转操作装置
7绳缆
8把手
9挡块部件
10复位弹簧
11轴旋转停止装置
12盖部件
12a, 12b 缺口
13压缩弹簧
21上层集装箱
22下部角铸件
23,26卡合孔
24下层集装箱
25上部角铸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第一实施例分别地表示为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装箱用连接件的正视图,图2是俯视 图,图3是右侧视图,图4是左侧视图,图5是平面剖视图。并且,分别地表示为图6至图 8是上下锥体的旋转位置的说明图,图9至图12是该连接件的动作状态说明图。该连接件 根据其功能以及构造,被称为集装箱紧固扭锁(twist lock)。并且,以下“实施例”栏的说 明也说明了将多个集装箱上下装载的情况。因此,在将集装箱固定在甲板上的情况下,分别 将以下说明中“上层集装箱”置换成“集装箱”、“上层集装箱的下部角铸件”置换成“集装箱 的下部角铸件”、“下层集装箱”置换成“甲板上”、“下层集装箱的上部角铸件”置换成“甲板 上的插座”。如图1至图5所示,首先作为基本构成,该连接件1具有将上下嵌入部2b、2c — 体成形的外壳2,其中,上下嵌入部2b、2c在板状的支撑盘部2a的上下以停止旋转的状态分
10别嵌入角铸件22、25的卡合孔23、26,板状的支撑盘部2a以夹在上层集装箱21的下部角铸 件22以及下层集装箱24的上部角铸件25 (参照图9)之间的方式配置;在上下方向旋转自 如地插通该外壳2的轴(旋转轴)3 ;上侧锥体4,设置在该轴3的上端,并且插入到上层集 装箱21的下部角铸件22内;下侧锥体5,设置在轴3的下端,并且插入到下层集装箱24的 上部角铸件25内;利用手动操作使轴3向一旋转方向旋转(从上方观看向左旋转)的轴旋 转操作装置6 ;使轴3复位旋转(从上方观看向右旋转)的复位弹簧10 ;以及利用手动操作 使轴3停止在规定的旋转位置(在该实施例中,后述的第二旋转停止位置(图7)以及第三 旋转停止位置(图8))的轴旋转停止装置11。如图9所示,上层集装箱21的下部角铸件22安装在相互装载的上下集装箱21、24 中的上层集装箱21的下面,在具有下面开口的卡合孔23的同时,将其内部形成中空。卡合 孔23如图6中虚线所示,其开口形状形成长方形(平面上的一方向的长度比与其垂直的方 向的长度长的形状,以下相同),并且与连接件1的安装(嵌入部2b以及锥体4的插入)有 关具有方向性,同样,形成平面长方形的外壳2的上侧嵌入部2b对应方向以停止旋转的状 态嵌入。同样如图9所示,下层集装箱24的上部角铸件25安装在相互装载的上下集装箱 21、24中的下层集装箱24的上面,在具有上面开口的卡合孔26的同时,将内部形成中空。 卡合孔26如图6中虚线所示,其开口形状形成长方形,并且与连接件1的安装有关具有方 向性,同样,形成平面长方形的外壳2的下侧嵌入部2c对应方向以停止旋转的状态嵌入。一体地具有支撑盘部2a以及上下嵌入部2b、2c的外壳2,作为部件从正面观看左 右一分为二,左右的半部分相互螺栓连接。如图5所示,在外壳2的内部,旋转自如地插通外壳2的轴3通过设置在其外周面 的臂状的抵接部3a抵接于设置在外壳2里面的止动部2d而停止,该抵接部3a抵接于止动 部2d的状态的停止位置为轴3的第一旋转停止位置,并且为其初动位置(图6)。如上所 述,由于外壳2为左右一分为二的构造,因此轴3的形状简单,因而不需要铸造而是通过高 强度的锻造成形。上侧锥体4以平面长方形为基调形成,与向卡合孔23的插入有关具有方向性。并 且,该上侧锥体4具有当插入到上层集装箱21的下部角铸件22内并从卡合解除位置(打 开位置,图8)向卡合位置(锁定位置,图6或图7)旋转时,该锥体4的长边方向两端的卡 合端部4a分别从其内侧卡合于卡合孔23的缘边的旋转卡合构造。并且,在该上侧锥体4 的上部设置有凸轮面4b,当将该上侧锥体4安装于上层集装箱21的下部角铸件22时,凸轮 面4b通过将位于卡合位置(初动位置,图6)的该锥体4按压于上层集装箱21的下部角铸 件22的卡合孔23的外侧缘边时与卡合孔23的外侧缘边的滑动,从而使该锥体4从卡合位 置(初动位置,图6)向卡合解除位置(图8)自动旋转。下侧锥体5也以平面长方形为基调形成,与向卡合孔26的插入有关具有方向性。 并且,该下侧锥体5具有当插入到下层集装箱24的上部角铸件25内并从卡合解除位置(为 旋转卡合构造的卡合解除位置,不是第二卡合构造的卡合解除位置,图6)向卡合位置(图 7)旋转时,该锥体5的长边方向两端的卡合端部5a分别从其内侧卡合于卡合孔26的缘边 的旋转卡合构造,此外,具有当插入到下层集装箱24的上部角铸件25内时,即使不旋转,设 置于该锥体5的一侧面(一侧的长边长侧面)的突起状的卡合部5b也会从其内侧卡合于卡合孔26的缘边(一侧的长边缘)的非旋转的第二卡合构造。为了使该第二卡合构造动作,在突起状的卡合部5b的下部设置倾斜面状的第一 导向面5c,在安装时,通过相对于下层集装箱24的上部角铸件25的卡合孔26的外侧缘边 进行滑动,使下侧锥体5相对于卡合孔26进行平面上位移,卡合部5b能够通过卡合孔26。 并且,在下侧嵌入部2c的相对侧的侧面设置倾斜面状的第二导向面5d,卡合部5b通过卡 合孔26之后,通过相对于下层集装箱24的上部角铸件25的卡合孔26的外侧缘边进行滑 动,使上述位移的下侧锥体5复位移动,使卡合部5b移动到卡合于卡合孔26的内侧缘边的 位置。并且,在卡合部5b的上部设置倾斜面状的第三导向面5e,取下时,通过相对于下层 集装箱24的上部角铸件25的卡合孔26的内侧缘边进行滑动,使下侧锥体5相对于卡合孔 26进行再次平面上位移,卡合部5b能够在拔出方向上通过卡合孔26。这些导向面5c、5d、 5e全都形成平面状,因而以线接触的状态相对于卡合孔26的直线状的缘边进行滑动。当将上述下侧锥体5中的旋转卡合构造与非旋转的第二卡合构造进行比较时,前 者的旋转卡合构造中的卡合力(紧固力)较大,后者的第二卡合构造中的卡合力(紧固力) 较小。与利用前者的旋转卡合构造的卡合相比,在后者的第二卡合构造中,与下层集装箱24 的上部角铸件25卡合的卡合部偏向一侧,由于卡合面积较小,因此角铸件25成为构造强度 上的螺栓颈,从弹性变形变为塑性变形的屈服点、断裂荷重比旋转卡合构造低。因此,在船 舶航行中遭遇暴风雨天气时,在角铸件25上发生残余变形的可能性比旋转卡合构造高。但 是,在前者的旋转卡合构造中,卸下时,为了使锥体5旋转,必须进行手动操作,但是在后者 的第二卡合构造中,不需要进行手动操作,具有利用起重机吊起上层集装箱21时自动脱落 的操作上的优点。关于上下锥体4、5的旋转位置,如图6所示,当轴3位于第一旋转停止位置时,上 侧锥体4的旋转卡合构造位于卡合位置,下侧锥体5的旋转卡合构造位于卡合解除位置,在 下侧锥体5的第二卡合构造中,卡合部5b能够相对于卡合孔26的缘边(一侧的长边缘) 进行动作。并且,如图7所示,当轴3利用轴旋转停止装置11而位于第二旋转停止位置时, 上侧锥体4的旋转卡合构造位于卡合位置,下侧锥体5的旋转卡合构造也位于卡合位置。轴旋转操作装置6为绳缆构造,为了通过手动使轴3以及上下锥体4、5旋转,如图 5所示,将绳缆7的一端围绕轴3的周围并固定于轴3,同时将绳缆7的另一端向外壳2的 外部拉出,当抓住并拉伸安装在绳缆7的另一端的把手8时,轴3以及上下锥体4、5抵抗复 位弹簧10的弹性而向一旋转方向(从上方观看向左旋转)旋转(图6 —图7 —图8)。并 且,当解除拉伸力时,轴3以及上下锥体4、5通过复位弹簧10的弹性而向相对方向(从上 方观看向右旋转)复位旋转(图8—图7—图6)。复位弹簧10由在外壳2的内部配置在轴3的周围的螺旋弹簧形成,其一端卡定在 外壳2侧,另一端卡定在轴3侧,如上所述,通过轴旋转操作装置6,使向一旋转方向旋转的 轴3复位旋转。伴随着轴3进行复位旋转,绳缆7也被拉入外壳2内。轴旋转停止装置11为绳缆锁定构造,为了使轴3以及上下锥体4、5抵抗复位弹 簧10的弹性而停止在第二旋转停止位置(图7)或者第三旋转停止位置(图8),具有盖部 件12以及将其按压固定于外壳2的压缩弹簧13,通过使设置在绳缆7的中途的挡块部件9 卡合于设置在盖部件12的开口部的缺口 12a、12b,而在拉出绳缆7的状态停止。由于缺口 12a、12b设置在盖部件12的开口部的上下两个位置,并且距轴3的距离相互不同,因此当使挡块部件9卡合于较近一侧的缺口 12a时(参照图5),上下锥体4、5停止在图7的状态 (第二旋转停止位置),当使挡块部件9卡合于较远的另一侧的缺口 12b时(参照图2),上 下锥体4、5停止在图8的状态(第三旋转停止位置,即上侧锥体4的卡合解除位置)(该第 三旋转停止位置在将该连接件从上层集装箱21的下部角铸件22取下时使用)。上述构成的连接件1如下进行使用,并且如下进行动作。正常时之一(集装箱装载时)当将上层集装箱21装载在下层集装箱24上时,首先,通过上侧锥体4利用手动作 业将连接件1安装于被起重机吊挂状态的上层集装箱21下面的下部角铸件22。作业最初, 作为初动位置轴3位于第一旋转停止位置(图6),关于上下锥体4、5的旋转位置,上侧锥体 4位于卡合位置,下侧锥体5位于卡合解除位置。作业时,将图6状态的上侧锥体4牢牢地 按压于上层集装箱21的下部角铸件22的卡合孔23的外侧缘边。于是,通过凸轮面4b与 卡合孔23的外侧缘边滑动,上侧锥体4从卡合位置(图6)向卡合解除位置(图8)自动旋 转,通过卡合孔23,通过之后,通过复位弹簧10的弹性进行复位旋转,向卡合位置返回(图 6)。因此,由于上层锥体4的卡合端部4a从其内侧卡合于卡合孔23的缘边而成为防脱状 态,从而连接件1成为被上层集装箱21的下部角铸件22吊挂的状态。接着如图9所示,操作起重机,将上层集装箱21移动到下层集装箱24的正上方, 并垂直下降。于是,下侧锥体5的第二卡合构造中的第一导向面5c抵接于下层集装箱24 的上部角铸件25的卡合孔26的外侧缘边并进行滑动,由此,如图10所示,下侧锥体5相对 于卡合孔26在平面上一方向(图中箭头X方向)位移,突起状卡合部5b能够通过卡合孔 26。如上所述,由于连接件1为被上层集装箱21的下部角铸件22吊挂的状态,因此当下侧 锥体5相对于卡合孔26在平面上一方向(图中箭头X方向)位移时,连接件1整体、将其 吊挂的下部角铸件22以及将其安装的上层集装箱21同时位移。并且,在装载集装箱21、24 的情况下,由于角铸件22、25设置在集装箱21、24的平面上4角的位置,因此使用4个连接 件1。在该情况下,集装箱21、24的平面形状为长方形,在其一侧的长边的两端使用的2个 连接件1,其突起状卡合部5b的突出方向朝向长边的一侧配置,在另一侧的长边的两端使 用的其余2个连接件1,其突起状卡合部5b的突出方向朝向长边的另一侧配置。于是,由于 前者2个连接件1与后者2个连接件1以朝向相对方向的方式相对于卡合孔26进行位移 动作,因此在该动作的限度内,上层集装箱21相对于下层集装箱24进行旋转。由于该旋转 是以利用起重机的吊挂部为中心的点对称运动,因此旋转平衡良好。当从图10的状态进一步将上层集装箱21下降时,如图11所示,下侧锥体5的突 起状卡合部5b完全通过卡合孔26,接着,下侧锥体5的第二卡合构造中的第二导向面5d抵 接于下层集装箱24的上部角铸件25的卡合孔26的相对侧的外侧缘边并进行滑动,这样, 如图12所示,上述位移的下侧锥体5朝向与平面上一方向相对的方向(图中箭头y方向) 进行复位移动,突起状卡合部5b移动到从其内侧卡合于卡合孔26的缘边的位置。因此, 即使下侧锥体5有从下层集装箱24的上部角铸件25向上方脱落的趋势,突起状卡合部5b 利用其上面(即第三导向面5e)从其内侧卡合于卡合孔26而成为防止脱落的状态,从而下 侧锥体5不会脱落。并且,突起状卡合部5b相对于该卡合孔26的内侧缘边的卡合被设定 成,当不足规定值大小的拔出荷重进行作用时不会脱落,在进行后述的卸货作业时,当利用 起重机等作用规定值以上大小的拔出荷重时,该卡合自动脱落。因此,利用第二卡合构造的集装箱紧固力比较小。按照以上顺序,平常时的集装箱装载作业完成,上下集装箱21、24以比较小的紧 固力连接。如上所述,利用第二卡合构造将下侧锥体5向下层集装箱24的上部角铸件25 的安装,通过第一以及第二导向面5c、5d的滑动全部自动进行。正常时之二(卸货时)如果集装箱装载船舶的航行在好天气下进行而没有遭遇暴风雨天气等紧急情况, 上下集装箱21、24的连接状态保持上述顺序的完成状态(图12的状态)。因此,下侧锥体 5利用第二卡合构造卡合于下层集装箱24的上部角铸件25。接着,当船舶到达目的地并卸 下上层集装箱21时,不需要特地手动操作连接件1,利用起重机将上层集装箱21从下层集 装箱24垂直向上方吊起。此时,在下侧锥体5上作用上述规定值以上大小的拔出荷重。于 是,下侧锥体5的第二卡合构造中的第三导向面5e相对于下层集装箱24的上部角铸件25 的卡合孔26的内侧缘边进行滑动,这样,如图11所示,下侧锥体5相对于卡合孔26在平面 上一方向再次位移,突起状卡合部5b能够通过卡合孔26。因此,如图10所示,突起状卡合 部5b沿着拔出方向通过卡合孔26,下侧锥体5自动从下层集装箱24的上部角铸件25卸 下。因此,由于不需要像上述现有技术那样对下侧锥体5手动进行旋转操作,从而能够使卸 货作业简单化。接着,通过手动操作(利用轴旋转停止装置11使轴3停止在第三旋转停止 位置(图8))将上侧锥体4从被起重机吊挂的上层集装箱21下面的下部角铸件22卸下。紧急情况之一(紧固力强化时)在上述航行的途中,例如船舶遭遇暴风雨天气的情况,或者具有遭遇暴风雨天气 的危险的情况,根据乘组人员的判断,将上下集装箱21、24的连接状态从通过第二卡合构 造的紧固力比较小的状态切换至通过旋转连接构造的紧固力比较大的状态。即,乘组人员 手动操作轴旋转操作装置6并拉伸绳缆7,使轴3从初动位置(图6)向一旋转方向(从上 方观看向左旋转)旋转,利用轴旋转停止装置11停止在第二旋转停止位置(图7)。于是, 上侧锥体4依然位于卡合位置,另一方面,下侧锥体5从卡合解除位置切换至卡合位置,这 样,下侧锥体5利用其卡合端部5a从内侧卡合于卡合孔26的缘边,发挥极强的紧固力。对 于该极强的紧固力,即使作用规定值以上大小的拔出荷重,下侧锥体5也不会从上部角铸 件25脱落。因此,即使船舶剧烈摇晃,也能够防止发生货物倾倒和集装箱流失事故等于未 然。紧急情况之二(卸下集装箱时)接着,紧急情况结束之后或者到达目的地之后,手动解除轴旋转停止装置11,利用 复位弹簧10的弹性将轴3返回,下侧锥体5向卡合解除位置返回(图6)。这样,下侧锥体 5通过第二卡合构造返回到卡合于下层集装箱24的上部角铸件25的状态。接着,当卸下上 层集装箱21时,不需要特地手动操作连接件1,利用起重机将上层集装箱21从下层集装箱 24垂直向上方吊起。此时,在下侧锥体5上作用上述规定值以上大小的拔出荷重。于是,下 侧锥体5的第二卡合构造中的第三导向面5e相对于下层集装箱24的上部角铸件25的卡 合孔26的内侧缘边进行滑动,这样,如图11所示,下侧锥体5相对于卡合孔26在平面上一 方向再次位移,突起状卡合部5b能够通过卡合孔26。因此,如图10所示,突起状卡合部5b 沿着拔出方向通过卡合孔26,下侧锥体5自动从下层集装箱24的上部角铸件25卸下。因 此,在解除轴旋转停止装置11之后,由于不需要像上述现有技术那样对下侧锥体5手动进行旋转操作,从而能够使上层集装箱21的卸货作业简单化。接着,通过手动操作(利用轴 旋转停止装置11使轴3停止在第三旋转停止位置(图8))将上侧锥体4从被起重机吊挂 的上层集装箱21下面的下部角铸件22卸下。因此,如果像以上那样分开使用,由于在卸下集装箱21时不需要手动操作连接件 1,因此能够提高卸下集装箱作业的作业性,并且,能够根据情况来确保必要的紧固力。并且,如上述正常时以及紧急情况时的动作所示,轴3停止在第一旋转停止位置 (图6)的状态为基本的状态,在实际作业中,放置在该状态的时间最长。因此,对于使轴3复 位旋转的复位弹簧10,当轴3位于第一旋转停止位置(图6)时,通过设定成中立(neutral) 状态(几乎没有弹性变形的自由状态),能够使复位弹簧10的负担降低。并且,如上所述,下侧锥体5的第二卡合构造为,设置在下侧锥体5的一侧面的突 起状卡合部5b没有沿呈平面长方形状的卡合孔26的一侧的长边缘旋转而进行卡合的构 造,因此在安装状态下,即外壳2的嵌入部2c嵌入角铸件25的卡合孔26的状态下,如图6 所示,将轴3相对于卡合孔26的中心(卡合孔26的长边方向中心线与短边方向中心线交 叉的位置)沿靠近上述一侧的长边缘(图6中右侧的长边缘)的方向(图6中的右方向) 偏心配置,从而能够较大地设定卡合部5b相对于上述一侧的长边缘的卡合深度。因此,在 该实施例中,从这样的观点来看,将轴3相对于卡合孔26的中心Oi沿靠近上述一侧的长边 缘(图6中右侧的长边缘)的方向(图6中的右方向)偏心配置,从而增大突起状的卡合 部5b相对于角铸件25的卡合力。并且,当像这样将轴3沿靠近卡合孔26的一侧的长边缘的方向偏心配置时,随之 上侧锥体4也被偏心配置,因此对于上侧锥体4的旋转卡合构造,如图13(A)所示,在上侧 锥体4的平面形状中,当从轴3的中心02到上侧锥体4的长边方向一侧的端部4c的长度 L与从轴3的中心02到上侧锥体4的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端部4d的长度L2设定为大小相 同时(k = L2),不能足够大地设定相对于上侧锥体4的角铸件22的卡合面积(卡合时的 接触面积),并且,因为该卡合面积在上侧锥体4的长边两端不平衡,所以卡合状态不稳定。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作为更优选的构成,如图13 (B)所示,对于上侧锥体4的平面形状中长 边方向的尺寸关系,从轴3的中心02到上侧锥体4的长边方向一侧的端部4c的长度k与 从轴3的中心02到上侧锥体4的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端部4d的长度L2被设定成,在卡合状 态(第一或第二旋转停止位置)中,与配置在轴3的偏心方向(图中的右方向)情况下的 L2相比,配置在相对侧情况下的k较大(k > L2),从而扩大了卡合面积。同样,对于上侧锥体的旋转卡合构造,在上侧锥体4的平面形状中,当从轴3的中 心02到上侧锥体4的短边方向一侧的端部的长度与从轴3的中心02到上侧锥体4的短边方 向另一侧的端部的长度设定为大小相同时(未图示),不能足够大地设定相对于上侧锥体4 的角铸件22的卡合面积(卡合时的接触面积),并且,因为该卡合面积在上侧锥体4的长边 两端不平衡,所以卡合状态不稳定。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作为更优选的构成,如图13(B)所 示,对于上侧锥体4的平面形状中短边方向的尺寸关系,从轴3的中心02到上侧锥体4的 短边方向一侧的端部4e的长度L3与从轴3的中心02到上侧锥体4的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端 部4f的长度1^4被设定成,在卡合状态(第一或第二旋转停止位置)中,与配置在轴3的偏 心方向(图中的右方向)情况下的1^4相比,配置在相对侧情况下的1^3较大(L3>L4),从而 扩大了卡合面积。
同样,对于下侧锥体5的旋转卡合构造,如图14(A)所示,在下侧锥体5的平面形 状中,当从轴3的中心02到下侧锥体5的长边方向一侧的端部5f的长度L3与从轴3的中 心02到下侧锥体5的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端部5g的长度L6大小相同时(L5 = L6),不能足够 大地设定相对于下侧锥体5的角铸件25的卡合面积(卡合时的接触面积),并且,因为该卡 合面积在下侧锥体5的长边两端不平衡,所以卡合状态不稳定。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作为 更优选的构成,如图14 (B)所示,对于下侧锥体5的平面形状中长边方向的尺寸关系,从轴3 的中心02到下侧锥体5的长边方向一侧的端部5f的长度L5与从轴3的中心02到下侧锥体 5的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端部5g的长度L6被设定成,在卡合状态(第二旋转停止位置)中, 与配置在轴3的偏心方向(图中的右方向)情况下的“相比,配置在相对侧情况下的“较 大(L5 > L6),从而扩大了卡合面积。因此,根据以上的构成,由于分别扩大了上下锥体4、5相对于角铸件22、25的卡合 面积(接触时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使卡合力即集装箱紧固力增大,容易确保ISO规定面 积的800mm2。并且,由于能够良好地平衡在上下锥体4、5的长边方向两端部的卡合面积的 大小,因此能够使卡合状态稳定化。第二实施例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轴3的初动位置为上侧锥体4的旋转卡合构造位于卡合位 置、下侧锥体5的旋转卡合构造位于卡合解除位置并且第二卡合构造能够动作的第一旋转 停止位置(图6),但是并不仅限于此,轴3的初动位置也可以成为例如上侧锥体4的旋转卡 合构造以及下侧锥体5的旋转卡合构造都位于卡合位置的第二旋转停止位置。从该观点来看,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当轴3的初动位置为上侧锥体4 的旋转卡合构造以及下侧锥体5的旋转卡合构造都位于卡合位置的第二旋转停止位置,并 且从该状态拉出轴旋转操作装置6的绳缆7并使轴旋转停止装置11的挡块部件9卡合于 较近一侧的缺口 12a时,如图16所示,轴3的初动位置为上侧锥体4的旋转卡合构造位于 卡合位置、下侧锥体5的旋转卡合构造位于卡合解除位置并且第二卡合构造能够动作的第 一旋转停止位置。并且,当进一步拉出轴旋转操作装置6的绳缆7并使轴旋转停止装置11 的挡块部件9卡合于较远的另一侧的缺口 12b时,轴3的初动位置为上侧锥体4的旋转卡 合构造位于卡合解除位置的第三旋转停止位置。但是,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二旋转停止 位置(图15)复位弹簧10被设定在中立状态,因此,以在第一旋转停止位置为中立状态作 为特征的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发明除外。并且,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虽然上下锥体4、5的平面形状的各自的 长边方向配置在大致垂直的方向上,但是该上下锥体4、5的平面形状中的长边方向交叉的 角度并不限于直角,没有特别的限定。从该观点来看,在图15以及图16示出的第二实施例中,上下锥体4、5的平面形状 中的长边方向交叉的角度被设定为大约33度(以上侧锥体4的长边方向为基准,下侧 锥体5的长边方向朝向轴旋转方向(图中向左旋转)位移大约33度)。第三实施例并且,在图17以及图18示出的第三实施例中,上下锥体4、5的平面形状中的长边 方向交叉的角度9 2被设定为大约110度(以上侧锥体4的长边方向为基准,下侧锥体5的 长边方向朝向轴旋转方向(图中向左旋转)位移大约110度),根据本申请的发明人的验证,在上下锥体4、5的平面形状为图17以及图18中示出的情况下,当像这样进行角度设定 时,能够将锥体4、5相对于角铸件22、25的卡合面积(卡合时的接触面积)设定得最大,一 般来说,适合将上下锥体4、5的平面形状中的长边方向交叉的角度设定在100-120度(以 上侧锥体4的长边方向为基准,下侧锥体5的长边方向朝向轴旋转方向(图中向左旋转) 位移大约100-120度)的范围。 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实施例中的其他构成以及作用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并 且,在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实施例中,如图16或者图18所示的下侧锥体5的第二卡合构造 为,设置在下侧锥体5的一侧面的突起状卡合部5b没有沿卡合孔26的一侧的长边缘旋转 而进行卡合的构造,为了较大设定卡合部5b相对于上述一侧的长边缘的卡合深度,在嵌入 部嵌入卡合孔26的状态下,轴3相对于卡合孔26的中心沿靠近上述一侧的长边缘的方 向偏心配置。并且,对于上侧锥体4的平面形状中长边方向的尺寸关系,从轴3的中心02到 上侧锥体4的长边方向一侧的端部4c的长度k与从轴3的中心02到上侧锥体4的长边方 向另一侧的端部4d的长度L2被设定成,在卡合状态中,与配置在轴3的偏心方向情况下的 L2相比,配置在相对侧情况下的!^较大(k >L2),从而扩大了卡合面积。并且,对于上侧锥 体4的平面形状中短边方向的尺寸关系,从轴3的中心02到上侧锥体4的短边方向一侧的 端部4e的长度L3与从轴3的中心02到上侧锥体4的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端部4f的长度L4 被设定成,在卡合状态中,与配置在轴3的偏心方向情况下的L4相比,配置在相对侧情况下 的“较大(L3>L4),从而扩大了卡合面积。此外,对于下侧锥体5的平面形状中长边方向 的尺寸关系,从轴3的中心02到下侧锥体5的长边方向一侧的端部5f的长度L5与从轴3 的中心02到下侧锥体5的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端部5g的长度L6被设定成,在卡合状态中,与 配置在轴3的偏心方向情况下的L6相比,配置在相对侧情况下的L5较大(L5 > L6),从而扩 大了卡合面积。
权利要求
一种集装箱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嵌入部一体成形的外壳,其中,所述嵌入部在板状的支撑盘部的上下以停止旋转的状态分别嵌入所述角铸件或者插座的卡合孔,所述板状的支撑盘部以夹在上层集装箱的下部角铸件与下层集装箱的上部角铸件之间、或者夹在集装箱的下部角铸件与甲板上的插座之间的方式配置;旋转自如地插通所述外壳的轴;上侧锥体,设置在所述轴的上端,并且插入到所述下部角铸件内;下侧锥体,设置在所述轴的下端,并且插入到所述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内;利用手动操作使所述轴向一旋转方向旋转的轴旋转操作装置;使所述轴复位旋转的复位弹簧;以及利用手动操作使所述轴停止在规定的旋转位置的轴旋转停止装置;所述上侧锥体具有当插入到下部角铸件内并从卡合解除位置向卡合位置旋转时,该锥体卡合于卡合孔的内侧缘边的旋转卡合构造;所述下侧锥体具有当插入到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内并从卡合解除位置向卡合位置旋转时,该锥体卡合于卡合孔的内侧缘边的旋转卡合构造,此外,具有当插入到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内时,即使不旋转,设置于该锥体的一侧面的突起状卡合部也会卡合于卡合孔的内侧缘边的非旋转的第二卡合构造,为了使该第二卡合构造动作,在卡合部的下部设置倾斜面状的第一导向面,在安装时,通过相对于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的卡合孔的外侧缘边进行滑动,使下侧锥体相对于卡合孔进行平面上位移,卡合部能够通过卡合孔,并且,在下侧嵌入部设置倾斜面状的第二导向面,所述卡合部通过之后,通过相对于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的卡合孔的外侧缘边进行滑动,使所述位移的下侧锥体复位移动,使卡合部移动到卡合于卡合孔的内侧缘边的位置,并且,在卡合部的上部设置倾斜面状的第三导向面,取下时,通过相对于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的卡合孔的内侧缘边进行滑动,使下侧锥体相对于卡合孔进行平面上位移,卡合部能够通过卡合孔,所述轴能够停止在旋转角度相互不同的第一旋转停止位置以及第二旋转停止位置,在第一旋转停止位置,上侧锥体的旋转卡合构造位于卡合位置,下侧锥体的旋转卡合构造位于卡合解除位置,并且在第二卡合构造中,卡合部能够正对卡合孔进行动作,在第二旋转停止位置,上侧锥体的旋转卡合构造以及下侧锥体的旋转卡合构造都位于卡合位置,在该连接件正常使用时,轴停止在第一旋转停止位置,下侧锥体利用第二卡合构造自动卡合于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并且自动脱落,在该连接件紧固力强化时,轴停止在第二旋转停止位置,下侧锥体利用旋转卡合构造卡合于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在轴的第一旋转停止位置,所述复位弹簧被设定成中立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下侧锥体的第二卡合构造为设置在下侧锥体的一侧面的突起状卡合部卡合于上部角 铸件或者插座的卡合孔的一侧的长边缘的构造,为了较大地设定卡合部相对于所述缘边的 卡合深度,在嵌入部嵌入卡合孔的状态下,轴相对于卡合孔的中心沿靠近所述缘边的方向偏心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下侧锥体的第二卡合构造为设置在下侧锥体的一侧面的突起状卡合部卡合于上部角 铸件或者插座的卡合孔的一侧的长边缘的构造,为了较大地设定卡合部相对于所述缘边的卡合深度,在嵌入部嵌入卡合孔的状态下,轴相对于卡合孔的中心沿靠近所述缘边的方向 偏心配置,上侧锥体的旋转卡合构造为上侧锥体的长边方向一侧的端部卡合于卡合孔的一侧的 长边缘、同时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端部卡合于卡合孔的另一侧的长边缘的构造,为了较大地 设定两端部相对于所述两缘边的卡合面积,从轴的中心到上侧锥体的长边方向一侧的端部 的长度与从轴的中心到上侧锥体的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端部的长度被设定成,在卡合时,与 配置在轴的偏心方向的情况相比,配置在相对侧的情况较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下侧锥体的第二卡合构造为设置在下侧锥体的一侧面的突起状卡合部卡合于上部角 铸件或者插座的卡合孔的一侧的长边缘的构造,为了较大地设定卡合部相对于所述缘边的 卡合深度,在嵌入部嵌入卡合孔的状态下,轴相对于卡合孔的中心沿靠近所述缘边的方向 偏心配置,上侧锥体的旋转卡合构造为上侧锥体的长边方向一侧的端部卡合于卡合孔的一侧的 长边缘、同时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端部卡合于卡合孔的另一侧的长边缘的构造,为了较大地 设定两端部相对于所述两缘边的卡合面积,从轴的中心到上侧锥体的短边方向一侧的端部 的长度与从轴的中心到上侧锥体的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端部的长度被设定成,在卡合时,与 配置在轴的偏心方向的情况相比,配置在相对侧的情况较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下侧锥体的第二卡合构造为设置在下侧锥体的一侧面的突起状卡合部卡合于上部角 铸件或者插座的卡合孔的一侧的长边缘的构造,为了较大地设定卡合部相对于所述缘边的 卡合深度,在嵌入部嵌入卡合孔的状态下,轴相对于卡合孔的中心沿靠近所述缘边的方向 偏心配置,下侧锥体的旋转卡合构造为下侧锥体的长边方向一侧的端部卡合于卡合孔的一侧的 长边缘、同时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端部卡合于卡合孔的另一侧的长边缘的构造,为了较大地 设定两端部相对于所述两缘边的卡合面积,从轴的中心到下侧锥体的长边方向一侧的端部 的长度与从轴的中心到下侧锥体的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端部的长度被设定成,在卡合时,与 配置在轴的偏心方向的情况相比,配置在相对侧的情况较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装箱用连接件,其将锥体设置在轴的上下,并且即使不通过手动操作使下侧锥体旋转,下侧锥体也能够从下层集装箱的上部角铸件或者甲板上的插座卸下,从而能够提高卸货的作业性,并且能够根据状况来确保必要的紧固力。为了实现该目的,下侧锥体具有当插入到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内并从卡合解除位置向卡合位置旋转时,该锥体卡合于卡合孔的内侧缘边的旋转卡合构造,此外,具有当插入到上部角铸件或者插座内时,即使不旋转,设置于该锥体的一侧面的突起状卡合部也会卡合于卡合孔的内侧缘边的非旋转的第二卡合构造。
文档编号B63B25/00GK101878168SQ200780101708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30日
发明者安藤英幸, 小田泰宽, 早间和春, 藤田裕, 铃木久雄 申请人:日本邮船株式会社;株式会社Mti;光荣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