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安全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3147发布日期:2019-03-13 23:38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安全气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气囊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人们在休闲时间喜欢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游泳更是为人们所喜爱,但与此同时,由于脚部抽筋等原因而溺水的例子也经常可见,在游泳时,人们经常做的防护措施是穿上救生衣,但是由于救生衣体积臃肿,不方便使用者活动,所以鲜少有人用到,导致溺水事件无法减少,现有的便携式的防溺水神器,是由使用者戴在手腕上,溺水时可开启该装置,该装置会迅速形成安全气囊,带动使用者漂浮在水面上,增加救援时间,该防溺水神器,造价昂贵,无法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且戴在手腕上,平衡性不好,导致头部还是无法很快的脱离水面,增加了使用者的痛苦。

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防护措施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安全气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常见的救生衣体积臃肿,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以及现有的装置造价昂贵,人们难以承受,并且平衡性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安全气囊,包括颈带、安全气囊和薄膜,所述颈带的左侧安装有固定环,且固定环的内侧安装有插销,所述插销的右侧安装有按钮、且按钮的右侧设置有防水条,所述防水条的内侧设置有开口,且开口的内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背面安装有软质皮圈,所述安全气囊位于颈带的内部位置,且安全气囊的内侧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部安装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内侧设置有弹性套,所述弹性套的内部填充有叠氮化钠粉末,所述薄膜安装在弹性套的上下两侧,且薄膜的外侧安装有连接管道。

优选的,所述插销的外表面呈鳞片状结构,且插销外鳞片状结构的倾斜方向与插销插入通孔时的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按钮的外边缘与防护壳紧密贴合,且按钮的纵截面呈“凸”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水条和开口均设置有2条,且防水条和开口均关于颈带呈上下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通孔等距离分布在颈带靠右侧的位置,且通孔的直径与插销的直径范围值相近。

优选的,所述薄膜镶嵌在弹性套上,且薄膜的厚度小于弹性套的厚度,并且薄膜的内部呈“十”字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携式安全气囊,

(1)该装置设置了颈带,区别于现有的装置需要戴在手腕上,导致人体平衡性不好,而且无法使头部迅速脱离水面的缺陷,而该装置可戴在颈部,当遇到突发事件,可迅速将使用者头部承托到水面上,并且平衡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减少了使用者的痛苦,并且该装置体积小,方便携带,不妨碍使用者手脚的活动;

(2)安装了软质皮圈,软质皮圈既防水又柔软,人体颈部的皮肤很容易擦伤,软质皮圈可以很好的对使用者颈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颈带摩擦,提升了该装置的舒适感;

(3)设置了叠氮化钠粉末,叠氮化钠粉末能在碰撞中迅速形成氮气,以填充安全气囊,降低了该装置的生产成本,使得使用者可以承担其消费费用,便于该装置的日常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全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按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弹性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插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颈带;2、固定环;3、插销;4、按钮;5、防水条;6、开口;7、通孔;8、软质皮圈;9、安全气囊;10、防护壳;11、压缩弹簧;12、弹性套;13、叠氮化钠粉末;14、薄膜;15、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安全气囊,包括颈带1、固定环2、插销3、按钮4、防水条5、开口6、通孔7、软质皮圈8、安全气囊9、防护壳10、压缩弹簧11、弹性套12、叠氮化钠粉末13、薄膜14和连接管道15,颈带1的左侧安装有固定环2,且固定环2的内侧安装有插销3,插销3的右侧安装有按钮4、且按钮4的右侧设置有防水条5,插销3的外表面呈鳞片状结构,且插销3外鳞片状结构的倾斜方向与插销3插入通孔7时的方向相反,方便加强插销3和通孔7之间的固定,避免颈带1脱落,按钮4的外边缘与防护壳10紧密贴合,且按钮4的纵截面呈“凸”字形结构,便于按钮4能快速碰撞挤压弹性套12,节省了时间,防水条5的内侧设置有开口6,且开口6的内侧设置有通孔7,防水条5和开口6均设置有2条,且防水条5和开口6均关于颈带1呈上下对称分布,便于储存安全气囊9和方便安全气囊9的弹出,增强了该装置的安全性,通孔7的背面安装有软质皮圈8,通孔7等距离分布在颈带1靠右侧的位置,且通孔7的直径与插销3的直径范围值相近,增强了该装置的牢固性,便于卡紧插销3,安全气囊9位于颈带1的内部位置,且安全气囊9的内侧设置有防护壳10,防护壳10的内部安装有压缩弹簧11,且压缩弹簧11的内侧设置有弹性套12,弹性套12的内部填充有叠氮化钠粉末13,薄膜14安装在弹性套12的上下两侧,且薄膜14的外侧安装有连接管道15,薄膜14镶嵌在弹性套12上,且薄膜14的厚度小于弹性套12的厚度,并且薄膜14的内部呈“十”字形结构,有利于弹性套12能及时破裂,从而形成氮气。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携式安全气囊时,使用者首先检查该装置各零件是否完好,在各零件没有损坏的情况下将颈带1戴到脖子上,使用者将颈带1的一端穿过固定环2,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将插销3插到合适的通孔7中,以此固定颈带1,颈带1内侧的软质皮圈8有效的减少了颈带1和使用者颈部的摩擦,提升了舒适感,当使用者在水中遇到突发情况时,使用者可按下按钮4,按钮4挤压碰撞弹性套12内的叠氮化钠粉末13,然后在挤压过程中,弹性套12两侧的薄膜14破裂,叠氮化钠粉末13形成的氮气迅速从连接管道15进入安全气囊9中,安全气囊9在迅速充气的情况下从防水条5的开口6处弹出,以此将使用者的头部承托在水面上,从而避免使用者溺水,增加了救护的时间,防护壳10与压缩弹簧11分别起到保护和支撑按钮4的作用,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