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型独立双圆筒液罐的支承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035492阅读:来源:国知局
垂向支座5在舷侧位置,并且其沿船体纵向布置,同时其数量和位置与加强环22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这样的布置既可以很好地起到传递双圆筒液罐2载荷的作用,又可以使双圆筒液罐2因发生较大低温收缩而与船体结构发生较大相对位移的情况下保证载荷的传递,避免产生较大应力危及结构安全。所述船体I上设有用于支承舷侧垂向支座5的舷侧支承结构12以起到支承作用。通过在舷侧布置舷侧垂向支座5既可以很好地起到传递双圆筒液罐2所受载荷的作用,又可以使双圆筒液罐2在发生较大低温收缩与船体结构发生较大相对位移的情况下保证载荷的传递,避免产生较大应力而危及船体结构的安全。所述底面垂向支座6沿船体纵向设置,其数量和位置与加强环22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所述船体I内底设有向上弯曲用于支承底面垂向支座6的底部支承结构13。
[0035]双圆筒液罐2的重量和所装货物的重量,以及在船舶航行中由于风浪引起的垂向加速度而产生的惯性力,都需要通过舷侧垂向支座5和底面垂向支座6传递到船体结构上,本实用新型中的底面垂向支座6与船体I上的底部支承结构13为弧面接触,其能够有效保证双圆筒液罐2与船体I的接触面积,保证载荷的传递,避免产生较大应力危及结构安全。此外,当双圆筒液罐2收缩变形时,舷侧垂向支座5能一直与舷侧支承结构12保证正面接触面积,因此能够有效保证载荷传递。
[0036]船舶在航行时,尤其在波浪中航行时,沿着船体纵向存在着加速度,由于双圆筒液罐2独立于船体1,这样就会造成船体I和双圆筒液罐2之间由于加速度大的原因存在着沿船体纵向的位移,所以结合图1、图3、图4和图5,所述底面垂向支座6包括固定支座62和滑动支座63,所述固定支座62座放在底部支承结构13的限位槽14中,所述滑动支座63与底部支承结构13之间设有垫板15,所述垫板15 —般采用不锈钢板。固定支座62起到稳定双圆筒液罐2位置的作用,并且能限制双圆筒液罐2的纵向位置。滑动支座63能够在双圆筒液罐2低温收缩时为双圆筒液罐2提供变形空间,让双圆筒液罐2在纵向产生一定的收缩量,即让滑动支座63与底部支承结构13产生相对滑动,防止双圆筒液罐2与船体I刚性接触而损坏双圆筒液罐2或船体I。
[0037]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模拟试验和实船测试,如图3所示,所述双圆筒液罐2沿船体纵向最后端的底面垂向支座6是滑动支座63时的工作效果最为理想。并且这样设置可以防止双圆筒液罐2在惯性运动时与船体I前端放生碰撞。
[003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层压木31、41、51、61由榉木在油脂中浸泡制成。
[0039]按照本实用新型方案的支承系统设置,能有效应对低温形变,同时能承受双圆筒液罐2及货物的自重,以及响应动载荷;限制双圆筒液罐2在横向和纵向的位移;货舱进水情况下,能防止不必要的结构接触或损坏。通过在双圆筒液罐2顶部设置顶部防横摇支座3,在左右两侧的斜上方对称设置止浮支座4,在两舷侧左右对称设置舷侧垂向支座5,在下方设置底面垂向支座6,可以有效地解决罐体21在营运状态下发生较大低温收缩变形时对载荷传递的影响,同时可以防止船体破损后造成的罐体21上浮对船体结构的直接碰撞接触而带来的进一步损坏,同时控制双圆筒液罐2在横向和纵向上的位移。
[004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C型独立双圆筒液罐的支承系统,能够解决双圆筒液罐载荷传递不均、容易应力集中的问题。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0041]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C型独立双圆筒液罐的支承系统,所述双圆筒液罐(2)沿船体(I)的纵向放置,双圆筒液罐(2)的左右方向为船体(I)的横向,所述双圆筒液罐(2)包括两个左右设置并且相连通的罐体(21),所述双圆筒液罐(2)内设有沿着内壁设置的加强环(22),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圆筒液罐(2)顶部中间位置设有顶部防横摇支座(3),所述顶部防横摇支座(3)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层压木(31),所述双圆筒液罐(2)左右两侧的斜上方分别设有止浮支座(4),所述止浮支座(4)顶面安装有斜向的层压木(41),所述双圆筒液罐(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向下延伸的舷侧垂向支座(5),所述舷侧垂向支座(5)的底面安装有层压木(51),所述双圆筒液罐(2)的底部左右对称布置有分别沿着两个罐体(21)外壁向上弯曲的底面垂向支座出),所述底面垂向支座(6)上安装有层压木(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型独立双圆筒液罐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防横摇支座(3)与层压木(31)、止浮支座(4)与层压木(41)、舷侧垂向支座(5)与层压木(51)、底面垂向支座(6)与层压木¢1)之间均通过环氧树脂粘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型独立双圆筒液罐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防横摇支座(3)在所述双圆筒液罐(2)的顶部纵向布置,其数量和位置与加强环(22)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所述顶部防横摇支座(3)在船体(I)顶面内侧的两个左右设置的限位座(1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型独立双圆筒液罐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浮支座(4)在双圆筒液罐(2)左右两侧的斜上方对称并沿纵向布置,所述止浮支座(4)的数量和位置与加强环(22)的数量和位置对应,所述止浮支座(4)的层压木(41)与船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型独立双圆筒液罐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舷侧垂向支座(5)沿船体纵向布置,其数量和位置与加强环(22)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所述船体(I)上设有用于支承舷侧垂向支座(5)的舷侧支承结构(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型独立双圆筒液罐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垂向支座(6)沿船体纵向设置,其数量和位置与加强环(22)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所述船体(I)内底设有向上弯曲用于支承底面垂向支座(6)的底部支承结构(1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C型独立双圆筒液罐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垂向支座(6)包括固定支座¢2)和滑动支座(63),所述固定支座¢2)座放在底部支承结构(13)的限位槽(14)中,所述滑动支座(63)与底部支承结构(13)之间设有垫板(1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C型独立双圆筒液罐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圆筒液罐(2)在船体纵向最后端的底面垂向支座(6)是滑动支座(6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型独立双圆筒液罐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压木(31、41、51、61)由榉木在油脂中浸泡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型独立双圆筒液罐的支承系统,所述双圆筒液罐包括两个左右设置并且相连通的罐体,双圆筒液罐内设有加强环,所述双圆筒液罐顶部中间位置设有顶部防横摇支座,所述顶部防横摇支座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层压木,所述双圆筒液罐左右两侧的斜上方分别设有止浮支座,所述止浮支座顶面安装有斜向的层压木,所述双圆筒液罐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向下延伸的舷侧垂向支座,所述舷侧垂向支座的底面安装有层压木,所述双圆筒液罐的底部左右对称布置有分别沿着两个罐体外壁向上弯曲的底面垂向支座,所述底面垂向支座上安装有层压木。本实用新型能满足使用时载荷传递对液罐的强度要求,防止不必要的结构接触或损坏。
【IPC分类】B63B25/12
【公开号】CN204688363
【申请号】CN201520392962
【发明人】朱彦, 李小灵, 叶丽先, 李海洲, 王伏杨
【申请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